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作文素材的价值及特点、分类及运用和积累策略三方面对高考论述文写作作了较有意义的微观探索,更值一提的是,为了增强说服力和可读性,论文还结合了笔者所教学生的高考满分作文进行论证。
【关键词】作文素材;价值特点;分类运用;积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暑期,笔者将同事从高考语文阅卷现场带回的满分作文卷电子稿发在班级群里,不久,陈靛靛同学跟我说,《善读心灵之书》这篇满分作文出自她之手,之后,她的这篇作文被同事发在朋友圈里,并引起轰动,后来又在网媒和纸媒上被不断刊载传阅,浙江省语文教研员胡勤还在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学习》上撰文点评了陈靛靛的这篇满分作文。
满分作文,可遇不可求,也几乎是不可教的。但高分作文应该是可遇可求且可教的。一篇800来字的高考作文,要吸引、折服阅卷老师,继而获得高分,一定是有它获得高分的理由,中心确立、素材运用、谋篇布局、语言驾驭等诸多方面,总得呈现一处或多处亮点,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心得,从作文素材的角度来探讨自己在高考论述文写作方面所做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作文素材的价值及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看考场作文就是看考生的素材使用。所以然者何?除了因为素材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点的重要支撑之外,透过素材,阅卷者还能看出考生的阅读面,以及考生的筛选和记忆能力。其中阅读面是语文老师尤其看重的。因此,从本质上说,素材选用的问题,背后其实是阅读质量高下和智慧选择的问题。
被写入到考场作文中的素材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一)经典性
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事例,是最常见的作文素材类型,因为有名人效应,所以认知度高,读者对这些历史人物往往耳熟能详。作为文章素材,可以增加论述文的说服力。但经典的素材,你能想到别人也能想到,因此,“如今高考作文中请古代名人、当今名人来帮忙的,太多太多了。每年,都会有一二十万‘陶渊明’和‘屈原’‘杜甫’‘范仲淹’忙不迭地前来报到……”,这种现象一直层出不穷。如何做到经典而不落俗套,这是很考验考生智慧的。
(二)新颖性
这里的“新”可以有两种理解:(1)新近发生:往往是指当下热门的新闻事件,一说出来,人尽皆知。这样的素材呈现在考场作文中,能让阅卷老师觉得考生是个关心社会现实,而非死读书之人。有好的印象,才会有好的印象分。(2)翻陈出新:可以是运用古人古事,但这古人还没像“屈原、李白、杜甫、苏轼、陶渊明”那样被用到滥俗的程度;这古事还没到众人皆知的程度,或者事情虽知晓度高,但可以换个角度去写,这样也达到了出新的效果。
(三)精练性
精,即“精当”,语涉材料之内容,质言之,选择素材时要考虑材料能为观点服务,不能出现“观点和材料两张皮”和“为了引用而引用”的现象。练,即“凝练”,语关材料之篇幅,簡言之,素材宜短不宜长。
二、作文素材的分类及运用
(一)名句型素材
名句因为它的哲理性、深刻性、精练性,在考场作文中若使用恰当,是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的,同时若能直接引用名言,也是展现记忆水平的好手段。笔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用思想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的话,尽量少用科学家、娱乐明星、体育明星的话。提倡多使用前者,因其更有深度和文化味;国别上,多用国外的,少用国内的。个中缘由,乃因国内名家知晓度高,因此容易审美疲劳。 用苏格拉底、柏拉图、维特根斯坦、弗洛伊德,总要比用李白、杜甫、苏轼、陶渊明更能吸引、折服人。
具体在使用上,可直接引用,也可间接引用。如果记忆准确,我们就自信地直接引用;如果记不真切,那就灵活地进行间接引用,这是求真务实的态度。陈靛靛同学在《善读心灵之书》(以下简称陈文)中论证“有字之书不可或缺”时,间接引用了赫尔曼·黑塞的话:“正如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所指出的:阅读,特别是经典的阅读,对人学识教养的获得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句话不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而且因为是来自课本中(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的句子,给人以活学活用之感,因此更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好感。
(二)事例型素材
事例型素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历史名人事例和当下时事热 点。历史名人事例,因为其经典性,从而为人所熟知,说服力强,但新颖度不够;当下时事热点,受关注度高,且比较新颖。但这两者在考场作文中和其他同学“撞车”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我们建议考生多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素材,总之,你的素材要成为你的亮点。
但在使用事例型素材时,考生很容易犯的毛病是,不避冗繁之讥地大段大段复述名人事例或新闻事例,从而导致堆砌素材、文体不清或述多论少的毛病发生。因此,使用事例型素材要能将素材提炼成扼要的几句话,甚至是几个词,点到即可,笔墨重点放在道理论证上。比如,在论证“有字之书相对于个体显得抽离”时,陈文提到了这样两个事例——药家鑫案件和复旦投毒案;在论证“无字之书让人以亲身经历的方式懂得教训”时,列举了范雨素的事例。这三个例子都曾在网络上产生过轰动效应,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持续讨论,因此,说服力是具备的。但陈文并没有大书特书这三件事,而是笔墨经济地用一两句话甚至几个词语就把事情交代完毕,非常克制。这体现了考生对语言文字较强的掌控驾驭能力和极强的论证规范意识。
(三)知识型素材
知识型素材与事例型素材有着一定的不同,前者往往糅合了文史哲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观点,而事例型素材叙述的是一个例子;表达方式上,前者是论,后者是述;精练性上,前者对作者的概括能力、整合能力要求更高。陈文中写道,“柏拉图的‘理型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科圣墨子对各种规律的洞悉与理解”,作者对这些文史哲知识驾轻就熟的运用,让人不得不佩服其阅读和积累。在论述“要摒弃外物的纷扰,用自己的心灵去与那些伟大的灵魂产生共鸣”时,作者这样写道:“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斯宾诺莎到黑格尔,历代哲学家都大声呐喊,让人们以一种爱智的崭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他们知道,真正的智慧只能来自于每一个的内心。”对于陈靛靛同学的这些知识型素材的使用,省教研员胡勤是这样评价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该生的阅读可谓广博而又深邃。不仅涉及诸子、古希腊哲学三子,即使一般的老师也难把‘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斯宾诺莎到黑格尔’符合他们的时代先后顺序列出来,何况一位高中生,还要把他们融到自己的文章中。”“考场里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可谓大才。”胡勤老师作为见多识广的省级教研员不吝赞美之词地肯定这篇文章,与其说是赞美其文,不如说是赞美其人;与其说是赞美其人,不如说是赞美其阅读。 可以看到,知识型素材的积累运用,不仅需要一定的记忆能力,还需要有对素材的充分熟悉和理解能力,更需要作者有高超的整合驾驭能力。在以上三个素材中,知识型素材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最高,它综合性强,既要综合古今,又要横跨中外。具备这种纵横捭阖能力的人,就写作而言,是担当得起“大才”之称谓的。
三、作文素材的积累策略
学生平时做摘抄时,我们要求学生能按照这三点去做:
(一)学会提炼
考场作文要能将素材的字数控制在一百字以内,甚至数十字以内。这就需要考生将功夫下在平时,去消化去提炼,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考场作文中,常看到学生大段大段地复述名人事例,导致一篇文章看下来没多少话是学生自己的,得分肯定不会高。我们平时就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概括提炼意识,这样考试时才不会犯低级错误。我们曾按学号,让学生课前轮流进行作文素材的分享活动,这样的方式,既让上台者得到锻炼,也让其他同学有机会学习和积累到更多更好的素材。
(二)学会梳理
如果不能有效地将冗杂的素材进行有效分类,那么学生在平时复习素材和考试时提取素材时,会显得毫无头绪。最常见的现象便是,阅读摘抄人皆有,考场用时笔下无。因此,做分门别类的工作,就是为了让知识更有体系,更有条理,更有利于记忆。换言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累整合能力,正如《课程标准》所言,“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笔者常让学生按照“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样的框架来给自己的素材进行一级分类。之后,再按照人文话題进行二级分类,比如按照爱国类、道德类、学习类、生活类等等进行再细分。我曾帮助同学们分门别类地梳理过诸子百家中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特别是科圣墨子,理科生对之特别感兴趣,这也可能为陈文中那句“科圣墨子对各种规律的洞悉与理解”的出现做了一定的贡献。
(三)学会点评
相较于提炼和梳理,点评作文素材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需要多种思维活动的参与,因而对学生的锻炼价值也最大。通过与素材的对话,学生融入了自己的深度思考,因而对素材的记忆也会 更深刻;同时也加强了对素材运用能力的培养。针对“魏则西医疗案”,有学生这样点评:“魏则西之死,是在当今网络虚假信息泛滥,医院缺乏仁心,监管机构视而不见等现象下的一个悲剧。魏则西之死将这一内幕拉至公众眼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这种现象,同时,我们应思考如何健全社会规范,不要总在出现人命后才发现问题的存在。”学生能透过现象找出事情的本质原因,而且能从网络公司、医疗机构和监管部门多方去分析,体现了较好的思维水平。这种点评可以称作是一种“微写作”训练,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将得到锻炼。
四、结语
写作的源头是阅读,素材的来源是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写作,作文素材的运用水平反映的是作者的阅读水平,因此,抓阅读永远是个正确的方向。三年来,我一直鼓励学生多读有思想的书,比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都是我平时重点推介给学生的阅读书目。因为,我们相信,只有海量的高质量阅读才能成就高水平的写作。
参考文献
[1]胡勤.评说“人要读三本大书”——201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评析[J].上海:语文学习,2017(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张晓婧)
【关键词】作文素材;价值特点;分类运用;积累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2017年暑期,笔者将同事从高考语文阅卷现场带回的满分作文卷电子稿发在班级群里,不久,陈靛靛同学跟我说,《善读心灵之书》这篇满分作文出自她之手,之后,她的这篇作文被同事发在朋友圈里,并引起轰动,后来又在网媒和纸媒上被不断刊载传阅,浙江省语文教研员胡勤还在中文核心期刊《语文学习》上撰文点评了陈靛靛的这篇满分作文。
满分作文,可遇不可求,也几乎是不可教的。但高分作文应该是可遇可求且可教的。一篇800来字的高考作文,要吸引、折服阅卷老师,继而获得高分,一定是有它获得高分的理由,中心确立、素材运用、谋篇布局、语言驾驭等诸多方面,总得呈现一处或多处亮点,才能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心得,从作文素材的角度来探讨自己在高考论述文写作方面所做的一些思考和实践。
一、作文素材的价值及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说,看考场作文就是看考生的素材使用。所以然者何?除了因为素材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观点的重要支撑之外,透过素材,阅卷者还能看出考生的阅读面,以及考生的筛选和记忆能力。其中阅读面是语文老师尤其看重的。因此,从本质上说,素材选用的问题,背后其实是阅读质量高下和智慧选择的问题。
被写入到考场作文中的素材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一)经典性
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事例,是最常见的作文素材类型,因为有名人效应,所以认知度高,读者对这些历史人物往往耳熟能详。作为文章素材,可以增加论述文的说服力。但经典的素材,你能想到别人也能想到,因此,“如今高考作文中请古代名人、当今名人来帮忙的,太多太多了。每年,都会有一二十万‘陶渊明’和‘屈原’‘杜甫’‘范仲淹’忙不迭地前来报到……”,这种现象一直层出不穷。如何做到经典而不落俗套,这是很考验考生智慧的。
(二)新颖性
这里的“新”可以有两种理解:(1)新近发生:往往是指当下热门的新闻事件,一说出来,人尽皆知。这样的素材呈现在考场作文中,能让阅卷老师觉得考生是个关心社会现实,而非死读书之人。有好的印象,才会有好的印象分。(2)翻陈出新:可以是运用古人古事,但这古人还没像“屈原、李白、杜甫、苏轼、陶渊明”那样被用到滥俗的程度;这古事还没到众人皆知的程度,或者事情虽知晓度高,但可以换个角度去写,这样也达到了出新的效果。
(三)精练性
精,即“精当”,语涉材料之内容,质言之,选择素材时要考虑材料能为观点服务,不能出现“观点和材料两张皮”和“为了引用而引用”的现象。练,即“凝练”,语关材料之篇幅,簡言之,素材宜短不宜长。
二、作文素材的分类及运用
(一)名句型素材
名句因为它的哲理性、深刻性、精练性,在考场作文中若使用恰当,是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的,同时若能直接引用名言,也是展现记忆水平的好手段。笔者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多用思想家、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美学家、文学家的话,尽量少用科学家、娱乐明星、体育明星的话。提倡多使用前者,因其更有深度和文化味;国别上,多用国外的,少用国内的。个中缘由,乃因国内名家知晓度高,因此容易审美疲劳。 用苏格拉底、柏拉图、维特根斯坦、弗洛伊德,总要比用李白、杜甫、苏轼、陶渊明更能吸引、折服人。
具体在使用上,可直接引用,也可间接引用。如果记忆准确,我们就自信地直接引用;如果记不真切,那就灵活地进行间接引用,这是求真务实的态度。陈靛靛同学在《善读心灵之书》(以下简称陈文)中论证“有字之书不可或缺”时,间接引用了赫尔曼·黑塞的话:“正如赫尔曼·黑塞在《获得教养的途径》中所指出的:阅读,特别是经典的阅读,对人学识教养的获得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句话不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而且因为是来自课本中(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的句子,给人以活学活用之感,因此更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好感。
(二)事例型素材
事例型素材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历史名人事例和当下时事热 点。历史名人事例,因为其经典性,从而为人所熟知,说服力强,但新颖度不够;当下时事热点,受关注度高,且比较新颖。但这两者在考场作文中和其他同学“撞车”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我们建议考生多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素材,总之,你的素材要成为你的亮点。
但在使用事例型素材时,考生很容易犯的毛病是,不避冗繁之讥地大段大段复述名人事例或新闻事例,从而导致堆砌素材、文体不清或述多论少的毛病发生。因此,使用事例型素材要能将素材提炼成扼要的几句话,甚至是几个词,点到即可,笔墨重点放在道理论证上。比如,在论证“有字之书相对于个体显得抽离”时,陈文提到了这样两个事例——药家鑫案件和复旦投毒案;在论证“无字之书让人以亲身经历的方式懂得教训”时,列举了范雨素的事例。这三个例子都曾在网络上产生过轰动效应,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持续讨论,因此,说服力是具备的。但陈文并没有大书特书这三件事,而是笔墨经济地用一两句话甚至几个词语就把事情交代完毕,非常克制。这体现了考生对语言文字较强的掌控驾驭能力和极强的论证规范意识。
(三)知识型素材
知识型素材与事例型素材有着一定的不同,前者往往糅合了文史哲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观点,而事例型素材叙述的是一个例子;表达方式上,前者是论,后者是述;精练性上,前者对作者的概括能力、整合能力要求更高。陈文中写道,“柏拉图的‘理型论’,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与质料’,科圣墨子对各种规律的洞悉与理解”,作者对这些文史哲知识驾轻就熟的运用,让人不得不佩服其阅读和积累。在论述“要摒弃外物的纷扰,用自己的心灵去与那些伟大的灵魂产生共鸣”时,作者这样写道:“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斯宾诺莎到黑格尔,历代哲学家都大声呐喊,让人们以一种爱智的崭新的眼光去看待世界。他们知道,真正的智慧只能来自于每一个的内心。”对于陈靛靛同学的这些知识型素材的使用,省教研员胡勤是这样评价的:“对于中学生来说,该生的阅读可谓广博而又深邃。不仅涉及诸子、古希腊哲学三子,即使一般的老师也难把‘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斯宾诺莎到黑格尔’符合他们的时代先后顺序列出来,何况一位高中生,还要把他们融到自己的文章中。”“考场里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可谓大才。”胡勤老师作为见多识广的省级教研员不吝赞美之词地肯定这篇文章,与其说是赞美其文,不如说是赞美其人;与其说是赞美其人,不如说是赞美其阅读。 可以看到,知识型素材的积累运用,不仅需要一定的记忆能力,还需要有对素材的充分熟悉和理解能力,更需要作者有高超的整合驾驭能力。在以上三个素材中,知识型素材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最高,它综合性强,既要综合古今,又要横跨中外。具备这种纵横捭阖能力的人,就写作而言,是担当得起“大才”之称谓的。
三、作文素材的积累策略
学生平时做摘抄时,我们要求学生能按照这三点去做:
(一)学会提炼
考场作文要能将素材的字数控制在一百字以内,甚至数十字以内。这就需要考生将功夫下在平时,去消化去提炼,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考场作文中,常看到学生大段大段地复述名人事例,导致一篇文章看下来没多少话是学生自己的,得分肯定不会高。我们平时就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概括提炼意识,这样考试时才不会犯低级错误。我们曾按学号,让学生课前轮流进行作文素材的分享活动,这样的方式,既让上台者得到锻炼,也让其他同学有机会学习和积累到更多更好的素材。
(二)学会梳理
如果不能有效地将冗杂的素材进行有效分类,那么学生在平时复习素材和考试时提取素材时,会显得毫无头绪。最常见的现象便是,阅读摘抄人皆有,考场用时笔下无。因此,做分门别类的工作,就是为了让知识更有体系,更有条理,更有利于记忆。换言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累整合能力,正如《课程标准》所言,“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笔者常让学生按照“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这样的框架来给自己的素材进行一级分类。之后,再按照人文话題进行二级分类,比如按照爱国类、道德类、学习类、生活类等等进行再细分。我曾帮助同学们分门别类地梳理过诸子百家中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的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特别是科圣墨子,理科生对之特别感兴趣,这也可能为陈文中那句“科圣墨子对各种规律的洞悉与理解”的出现做了一定的贡献。
(三)学会点评
相较于提炼和梳理,点评作文素材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需要多种思维活动的参与,因而对学生的锻炼价值也最大。通过与素材的对话,学生融入了自己的深度思考,因而对素材的记忆也会 更深刻;同时也加强了对素材运用能力的培养。针对“魏则西医疗案”,有学生这样点评:“魏则西之死,是在当今网络虚假信息泛滥,医院缺乏仁心,监管机构视而不见等现象下的一个悲剧。魏则西之死将这一内幕拉至公众眼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这种现象,同时,我们应思考如何健全社会规范,不要总在出现人命后才发现问题的存在。”学生能透过现象找出事情的本质原因,而且能从网络公司、医疗机构和监管部门多方去分析,体现了较好的思维水平。这种点评可以称作是一种“微写作”训练,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将得到锻炼。
四、结语
写作的源头是阅读,素材的来源是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写作,作文素材的运用水平反映的是作者的阅读水平,因此,抓阅读永远是个正确的方向。三年来,我一直鼓励学生多读有思想的书,比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都是我平时重点推介给学生的阅读书目。因为,我们相信,只有海量的高质量阅读才能成就高水平的写作。
参考文献
[1]胡勤.评说“人要读三本大书”——201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评析[J].上海:语文学习,2017(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编辑: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