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ter1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具有高创新能力、高素质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第一线的实际应用型人才,本文就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从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和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模式大多是传统的计算机学历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缺少应用技术针对性,过多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缺少应用技能的强化培训环节。这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既无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无针对性的专业应用技能,难以适应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由于与企业及用人单位脱节,缺乏实战项目、实训基地、以及来自企业技术一线的高素质师资的匮乏等因素的制约,尚不能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无缝对接,这就需要我们在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适应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调整。
  一、深化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调整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要基于高职高专教育定位,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与教材选取,而是应根据学院特色和相应的职业培养目标来制定其具体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练习。不同专业类别的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改革应根据其培养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来进行,从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优化设计。努力贯彻教育部提出的“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
  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结构安排正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内进行调整,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模式,根据企业需要,调整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企业介入方式、调整部分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增加技术基础课,安排技术含量高的实训课程的课程整合方式等。教师和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同管理学生,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过程控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沟通,保证学生就业的相对稳定性,缩短见习期,使学生毕业时已基本熟悉其工作环境,提前进入工作岗位。因此,在全面了解社会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不同的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体系定位时应选择与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相关联的用人单位,特别是与一些大型的企业集团联手,创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由企业制定培养标准,明确培养方向,并参与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取之于企业,用之于企业,最终实现校企双赢。
  二、课程设置要突出实践化方向,体现高职专业特色
  高职教育是以应用实践能力为本位的一种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坚持突出实践化应用化的原则,不但是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目的要求,也符合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实践化取向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要求教学过程必须面向岗位职业的需要,针对岗位职业的实际,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学,使教学面向生产实践。做到理论必需够用,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一种逐渐接近工作环境的教育,实现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过渡,从而使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更具有现实针对性。专业课程要与现实工作实践紧密相连,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又成为研究的过程和实践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各种素质和谐发展,与此同时他们也获得了综合能力的开发和个性的张扬。
  高职高专要面向社会、面向用人单位办学,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开设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多媒体技术等专业。加强英语教学,开展日语培训。强化C++、Java等课程,增开ASP、Oracle、Apache、C#、等课程。鼓励教师采用“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鼓励教师到企业学习最新技术和相关管理经验。院校与用人单位联合,接洽工程项目,开放实验室,使学生可以在学校从事企业实际项目的开发训练。组织学生到相应的实训基地进行实习,缩短工作适应期,以便毕业后迅速融入用人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企业提出人才需求计划、人才规格要求,学校调整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学校与企业联手,实行“订单式”培养。施行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让优秀学生可以更早地与用人单位实际工作环境接触,较快完成从学生到专业人员的转变。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知识基础以及能力层次,在统一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分流培养机制,满足不同学生层次的学习实践需求。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专业人才
  学院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要求毕业生至少精通一种编程语言,给学生提供工程项目以及实验环境,参与完成一项工程设计,根据其层次取得相应的专业证书,经历专业实训,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技术比赛,并加强学生使用相应外语的技能,参加模拟招聘活动。学院设立专项经费,开展电脑组装、上机编程、网站制作、动漫制作、手机设计、系统开发等专业技能竞赛,调动学生发展素质的积极性。学院推广计算机专业行业认证,提高学生就业与工作竞争力。
  由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内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极大地更新了教学内容,传统(下转第64页)(上接第52页)的课堂教学格局被打破。信息化课程有以下特点:利用信息技术能迅速更新教学内容;计算机的高储存能力符合知识的增殖特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又使得学习者能及时地掌握科技新动态。学习迁移的理论和实践说明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教学中倡导的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是学习上的迁移现象。这为我们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启示:课程的改革同时要重视综合性。现代社会需要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强的扩展型人才。需要高职院校设置好学科内容的交叉与渗透的综合课程。可以把国际流行的计算机软件培训方案直接引进教学过程,或将著名IT企业的资格认证直接融入教学,培养集学科、技术和产业思维于一体的国际化的行业、企业应用技术型人才。还可以由学校和培训机构合作,开展中高层次的软件开发培训。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理论和综合能力,培训机构侧重培训学员实际应用和岗位技能。双方优势互补,能够培养出功底扎实、能力全面、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四、加强就业培训实习环节,应对市场挑战,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院可以利用网站宣传学院建设以及专业特色,主动吸引用人单位前来招聘,分析专业最近几年的就业形势,及时发布各地就业信息,开展学生就业咨询以及就业技能辅导讲座,发挥教工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利用媒体、校友等资源建立就业网络来沟通就业信息,形成全院上下共同关心、帮助学生就业的新机制。组织学生进行IT公司用人需求调查,拉近学生和企业的距离。举办模拟招聘会、IT文化活动展、英语情景对话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工作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务实态度和竞争意识。
  探索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准确把握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合作方式,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以及应对就业挑战的能力,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扩大高职院校在经济建设中的影响与作用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范唯,吴爱华.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
  [2]孟学英,石忠,吴树罡.高职学院产学研结合的内涵与实质探析[J].滨洲职业学院学报,2006,(2).
  [3]刘兰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4]游文明.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内涵及特征研究[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4).
其他文献
日前,记者从海南省民政厅获悉,为充分肯定海口经济学院党建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和学院建设与发展等各项工作,尤其是该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的显著成效,进一步引导
以国内外已有的语言学习策略培训为基础,对非英语专业的大一新生阅读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实证性研究分析,探讨了大学英语学习者在策略培训前后使用英语学习策
本文对姜堰水乡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承担建设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上的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情况进行论述,指出项目建设中主要做法、取得成效以及物联网应用特点,以
介绍了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软件的基本框架、功能及其用途 ,软件采用MicrosoftVisualBasic 6 0编写 ,界面友好 ,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功能扩充 ,为化工原理
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提高水产品质量水安全水平,水产品质量及安全工作必须从养殖源头抓起,实施从“池塘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监测各个涉及水产品质量安全重要环节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高速公路领域、桥梁建设领域、机场和港口建设领域、核电站、钻井平台领域以及高层、超高层建筑、地下工程领域中大
报道了真空状态下主体β-环糊精和客体对甲酚在两种不同起始状态下发生包结作用过程中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研究表明,真空状态下主体β-环糊精和客体对甲酚能发生包结作用,且因主
研究一个代数方程迭代解法的加速方法,导出一个同时求解代数方程的全部根的迭代式,证明了它的收敛性,获得了更高的收敛速度.数值例子表明新的迭代法收敛得更快.
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对中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应把握好教学方法才能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故本文着重探讨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
摘要:本文围绕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这一主题,从改变教学观念、巧设疑问、鼓励质疑、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理论联系实际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学;政治;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实践;探索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而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那么,作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