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p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必须让学生深入文本,徜徉在语言文字中汲取养分,进而改变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般的文本阅读。主问题的设计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后,提炼出主问题,起到以一当十、提挈全篇的作用。教师首先提出一个“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主问题,由此衍生辐射出多个子问题,使问题形成干与枝似的整体,建构起学生思维的框架,随着问题的深入学生逐步渗入文本,在品读、理解、讨论中感悟文章之美。课堂高效与否在于教师的提问是否精妙。笔者就阅读教学中的课堂主问题设计谈点肤浅看法。
  一、着眼文题,设计主问题
  文题多指向文章的内容或主旨或情感等,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可以透过文题管中窥豹,设计主问题。如余映潮老师在教学《小石潭记》时,摈弃传统的串读串讲的方式,请同学们从标题《小石潭记》中任选一个字,说说文章是用哪些句子分别来表现这四个字的,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若要能准确回答出,必得先反复通读全文,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意境,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挥能动性,教师作为主导者,只需相机点拨。这样大气的课堂,是否妙在这一问呢?
  又如《枣核》一文,作者以枣核为线索行文,教学时,可以用“作者为何以枣核为题”作为主问题开始整课的学习,通过学生的回答,点拨提问“枣核在文章中是如何串起情节的”,“除去枣核相关情节,文章多余内容可否删去”,“小小的枣核何以载动如此深沉的思乡之情”,通过这些提问逐步达成内容的理解和写作手法的感悟这一目标,即以一个主问题带动若干子问题来达成一个教学目标。
  二、着眼人物,设计主问题
  小说或传记中的人物解读是十分重要的,直接涉及对主旨的把握,若直接对人物性格提问,学生往往会用贴标签式的词语来搪塞,缺乏情节和人物之间的联系,无法深入文本。所以,笔者在教学《三颗枸杞豆》这篇课文时,设计了“我为什么能成为植物学家”这个主问题,由此,牵涉出“我”对植物的热爱、自身的努力和三叔对“我”的影响两条线,在品读人物语言、动作、心理中把握文章主旨。又如人物传记《始终眷恋着祖国》(选自《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可抓住“骄傲”一词突破全文,从“为什么是中国人民的骄傲”牵出钱学森的成就之高和拳拳爱国之心两条线,找出相应的语句和描写方法,人物性格和写作特点在逐层分析中也水到渠成显露出来。
  三、着眼字词,设计主问题
  文章重要的文眼词句是我们读文章的“摄其精华,得其筋骨”的切入点。古人云:“挈领而顿,百毛皆顺。”教师如此设计问题,对于目标的达成定能事半功倍。笔者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抓住文末“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提问“你是如何理解这个闲字的”,学生结合背景知识不难理解“闲置之人”,外加写景阅读教学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找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由此”体味“闲情逸致”。一个政治上的闲置之人还能拥有如此的闲情,可想他的达观。这样扣住一个闲字,牵一发而动全身。又如教学苏轼的另一篇文章《江城子·密州出猎》,可提问“你从哪些地方读出苏轼的狂的?狂在何处?狂因何而生?真狂假狂?”在怎一个“狂”字了得的提问中带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苏轼的内心。
  再如《老山界》结尾提到“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抓住“难”字,概括文章内容,理解人物性格。《口技》中抓住“京中有善口技者”的“善”字提问“有哪个场面让你感受到他的技艺精湛?”推及“各是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等来完成本课的学习。
  四、着眼手法。设计主问题
  表现手法的运用往往能使人物或主题更加明晰,特别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备课时不妨在此处做做文章。《故乡》这篇小说中,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故乡二十多年间人和景的变化来深化人物形象,凸显主题。于是可以设计“作者主要写了故乡的哪些人和景的变化”,“故乡的人和景发生了哪些变化”,“作者想借此表达什么主题”,有这样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就不难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了。又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在学生初读原文后,提出主问题:“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态度前后有别,请找出他们意外遇到于勒前后的言行神态,并探讨他们态度转变的原因”。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人物内心变化,把握小说的主题。
  此外还可以从文章的情节、结构等角度着眼设计主问题。总之根据文章各自特征,巧妙地选取相应的角度设计主问题,既有“删繁就简三秋树”的简洁之妙,又有“领异标新二月花”的新颖之美。高效的课堂,往往就从“妙在这一问”中开启。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对软件工程学科本身特点的分析,总结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案例导向、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方案和实施过程。
根据GB 5009.22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建立食品中过氧化值测定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整个测定过程中各种不确定度因素的研究,分析该测定方法
某些鱼类可以短时间离开水体,在空气中通过皮肤进行呼吸。这些鱼类皮肤表面血管化程度高,皮肤毛细血管密度大,扩散距离短。在陆地运动时,皮肤能够直接摄取氧气并排出coz,避免呼吸
物理概念是物理思维的细胞,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物理学就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由物理概念组成的判断和推理的逻辑体系。物理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深入推进,新的形势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以培养学生兴趣为新的教学目标,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景式教学的导入便成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在本文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创新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深刻领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提高学生语
尝试以2种不同的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OSA1、OSA2)作为乳化剂,研究其乳化特性,在不同条件下构建番茄红素稳定的纳米乳液体系。结果表明最佳的制备条件:乳化剂浓度30%,采用高压微
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对高职《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实践证明,改革后的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
"自主创新性学习"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双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和谐的情景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学习、善于创新的精神,为今后的自主创新性地学习、生活打下良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有时我们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很积极,教师在一边“倾听”着学生的发言,并不时地肯定或赞扬学生的回答,这样的“倾听”是真正在倾听吗?下文中,笔者结合近几年听课学习的实例,试从语文课堂中存在的教师倾听缺失的现象中,探究如何提高自身倾听技能,从而引导学生有效倾听、精彩表达。  一、课堂上,老师真的倾听了吗?  在《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中有一个十分生动的比喻,“倾听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