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河东地区不同环流形势下短时强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来源 :高原气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hao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尝试建立天气尺度环流分型与中小尺度雷达特征的衔接,本文基于2010-2015年15次区域性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提炼总结了甘肃河东地区高原槽东移型、副高边缘型、西北气流型3种主要的短时强降水环流形势配置,并分析了不同环流形势下中小尺度系统雷达回波结构、演变的共性特征.结果表明:(1)高原槽东移型的雷达回波常为NNE~SSW走向的中β尺度层积混合带状回波,与700 hPa冷式切变线右侧的低空急流轴走向和位置较为一致.带状回波多在陇东南地区形成,偏南风低空急流对其传播方向产生重要影响,使其在陇东南维持3~4 h,多则5~6 h,常伴有“列车效应”.回波质心低,暖云降水为主,降水效率高.(2)副高边缘型的雷达回波常为NE~SW走向的中β尺度窄带状回波,位于略比700 hPa冷式切变线超前的地面锋线附近.往往在冷空气侵入到甘肃中部地区时生成,随着冷锋快速的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移至陇东南附近时,逐渐演变为具有高原槽东移型的雷达回波特征,但其向东南方向的移动速度相比高原槽东移型快.(3)西北气流型的雷达回波较为分散,局地性很强,主要是中γ尺度块状回波,主要有短生命周期的单体生消和多个单体组织、合并、加强两种形式,对流单体的发展较前两类更旺盛,属于深对流型.
其他文献
网络空间安全已成为国家战略,人才培养越发重要.结合贵州部分高校网络空间安全方向的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教育部对贵州网络空间安全硕士点专项评估情况,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和硕士点建设对策.其研究结果可为贵州网络空间安全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利用欧洲中心ERA-I和NCEP CFSR再分析资料、NCEP CFSv2回报和预报资料,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平流层极涡边界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评估了CFSv2系统对北半球极涡边界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1980-2017年,从整体趋势来讲,冬季北半球极涡在北美区域回缩北退,在欧亚区域扩张南进;秋季北半球极涡在北美地区呈扩张趋势,在欧洲地区呈回缩趋势,在亚洲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00年代是明显扩张的趋势,10年代又为明显回缩趋势.在冬季,北美区域极涡回缩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欧洲区域极
饭圈文化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迫切需要多元视角的系统研究。本文以文化区隔为理论基础,从新媒体环境的传播视角出发,通过考察新媒体环境生成的偶像异化、粉丝非理性、群体极化三个饭圈文化特征,着力发掘饭圈文化造成的情感模因、圈层争夺、技术支配三个文化区隔特征,并提出破解区隔的治理方案。
基于1961-2015年中巴经济走廊地区逐日降水观测数据,采用专业气候数据空间插值软件ANUSPLIN对观测数据进行格点化处理,利用改进的百分位法计算了极端降水阈值,分析了中巴经济走廊地区极端降水量、强度与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广义极值分布估算了该研究区极端降水的重现期.研究表明:(1)近55年来,极端降水量与极端降水日数均呈增加趋势但均不显著,极端降水强度变化趋势平稳;(2)研究区极端降水量与极端降水阈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极端降水频率的空间分布则较为均匀且呈“西南低—东北高”阶梯状分布;极端降水强度
基于青海高原46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7年逐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REOF方法将整个高原分为3个区域,分析不同区域雨季起讫期、降水量的分布态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自高原东南部向西北部雨季开始期逐渐推迟、结束期逐渐提前、持续期逐渐缩短、降水量逐渐减少;(2)在高原西北部和南部地区经度变化对雨季影响明显,经度每增加1°,雨季开始期分别提前2.4 d和2.0 d;结束期分别推迟2.3d和1.2d;持续期分别延长4.6d和3.2d.(3)海拔对整个高原的雨季降水量影响很大,在海拔相对较低的高原西北部和东
为了更好地理解暖云和冷云过程影响下雨滴谱和降水积分参数分布特征的差异,利用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和CINRADA/SA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两次强对流性降水(一次短时强降水和一次伴随降雹的飑线对流带降水)雨滴谱特征,研究表明:(1)短时强降水的对流降水雨滴谱谱型包括单峰谱(峰值直径0.2~0.3 mm)、双峰谱(峰值直径0.9 mm和2.0 mm)和多峰谱(粒子直径1.0 mm和2.0 mm同时出现第二、三峰),显示暖云中雨滴碰并、碰撞-破碎机制对雨滴谱形成有重要影响.归一化Gamma函数的截距
学位
学位
利用CMA最佳路径数据、逐时自动站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FY-2F卫星的云顶亮温(TBB)、雷达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对1810号台风“安比”北上过程中台风强度保持不变却造成山东暴雨位于台风路径东侧而天津暴雨位于路径西侧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安比”北上之后,外围云系发展为非对称云系,降雨和环流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山东和天津两个暴雨区的降雨增强发展与对流云团的发展特征一致,低质心的短时强降雨站点分布于TBB梯度高值区.台风在山东境内时,中尺度云团和强降雨主要位于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