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结构智能产品的开发与应用

来源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6243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针织产品相比传统智能纺织品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可洗性、耐用性,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分别阐述了智能纺织品与智能针织品的定义,介绍了生产针织结构智能产品的三种方法,即采用智能化纱线直接编织、采用柔性电子元件与织物进行复合和对织物进行后整理加工,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与适用范围.结合国内外智能针织产品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作用原理与技术关键,对目前已研发出的实现针织产品智能化的部分主流方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智能针织产品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以壳聚糖(Chitosan,CTS)为保护剂和分散剂制备纳米银—壳聚糖(AgNPs-CTS)复合溶胶,对制备溶胶的最适温度进行优化,并对其抑菌效果和形态进行了评测.在温度为60℃时得到了粒径分布均一,抑菌效果良好的复合溶胶.进一步利用该复合溶胶制备纳米银、铜—壳聚糖(AgNPs/Cu-CTS)复合颗粒,并对其机械强度、形态、抑菌效果、机洗过程损耗及抑菌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复合颗粒的多孔结构更有利于对细菌的杀灭,颗粒在平板、机洗过程中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同时损耗测试也证明了复合颗粒在应用过程中的长效
针对当前能源领域氧还原反应动力学缓慢、活性金属材料制备污染严重且易于团聚等问题展开结构设计,使用γ辐照技术构建以氮化碳为载体的贵金属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讨论γ辐照协同制备低维中空管状石墨相氮化碳载铂纳米颗粒结构演变规律及其氧还原性能,该管状结构极限电流密度可以达到6.9 mA·cm-2,远超过现有氮化碳基氧还原材料和商业铂碳材料.
为增强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的压电效应,以纳米氧化锌(ZnO)作为填充物,运用等离子对纳米ZnO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刮涂法制备了P VDF-HFP/改性ZnO复合薄膜.研究了P VDF-HFP/ZnO复合薄膜中纳米ZnO的分布情况,以及复合薄膜的β相含量、压电应变常数d33.结果表明,等离子处理之后的纳米ZnO能够更好地分散在复合溶液中,得到更高的β相含量,提高了P VDF-HFP/ZnO压电薄膜的压电输出.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联合曲安奈德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肝癌切除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收治的100例行肝癌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试验组按罗哌卡因浓度不同分为0.25%组、0.30%组、0.35%组、0.40%组(罗哌卡因剂量2.5mg/kg)、C组为空白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曲安奈德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空白对照组采用曲安奈德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记录5组患者术后静态和动态(咳嗽)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目的 探讨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在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在本院行全身麻醉手术的83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术中动态监测患者核心体温,对比两组不同时刻核心体温变化,并观察术后末梢循环恢复情况、低体温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低体温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7.32%)(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显著低于对照组(19.51%)(P<0.05)。结论 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术中体
目的 讨论布瑞亭(舒更葡糖钠注射液)拮抗食管癌高龄患者术后残余肌松剂的效果。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将本院收治的60例食管癌高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新斯的明+阿托品)与研究组(布瑞亭)各30例,观察指标:手术情况、恢复时间指标、肌肉松弛恢复时间及肌松残余。结果 两组手术及麻醉用时、液体输入量、术中失血量、排出尿液量及麻醉用药量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拔管等待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统计学差异不
目的 分析红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6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43例,红霉素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儿用药方案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红霉素治疗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儿,可有效取得理想疗效,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且不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的100例心肺复苏后患者,随机分组,基础护理干预组对于心肺复苏后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急诊护理干预组对于心肺复苏后患者开展急诊护理干预。比较效果。结果 急诊护理干预组的心肺复苏的康复总有效是50例(100.00%),基础护理干预组则是41例(82.00%),P<0.05;急诊护理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等指标均优于基础护理干预组,P<0
目的 探究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青少年患者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13~17岁精神分裂症治疗的患者,时间为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采用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的患则为试验组,采用利培酮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PANSS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精神分裂症疾病治疗过程中,应采用利培酮和阿立哌唑联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更少。“,”Objective To explore t
针对口罩阻挡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问题,在讨论病毒特征、口罩作用基础上,对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细菌过滤效率(BFE)和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PFE)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颗粒过滤效率与细菌过滤效率没有相关性,用颗粒过滤效率替代细菌过滤效率的风险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