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尾矿机械-化学活化及其与水泥水化反应机理

来源 :材料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pu05104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尾矿制备辅助胶凝材料是实现尾矿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本工作研究了机械-化学活化对钨尾矿颗粒粒径和比表面积的影响,探究了不同活化方式、活化剂种类对钨尾矿制备胶砂试块机械强度的影响,通过XRD、SEM、IR对水化产物的物相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机械-化学活化能有效降低颗粒平均粒径并增加胶砂试块的活性指数,活化效果最佳的是三元复合活化剂,其次是二元复合活化剂,效果较弱的是单一活化剂。采用H1、C1和G1三元复合活化剂活化钨尾矿后,直径小于10μm的钨尾矿颗粒达到了70.07%,制备的胶砂试块活性指
其他文献
针对自适应巡航对驾驶人的适应性问题,将驾驶人风格因素融入到系统设计中,提出了适应驾驶人的个性化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策略。首先,利用Kmeans算法对驾驶人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将驾驶人分为谨慎型、适中型和激进型3类,对每类驾驶人驾驶特征参数进行分析,基于固定车间时距建立考虑驾驶人风格的安全距离模型;其次,将ACC系统分层控制,给出考虑驾驶人风格因素的ACC系统架构,建立车辆纵向逆动力学模型,应用PID建立下层控制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在线监测的非平稳信号模态辨识算法,该算法综合了经典IIR窄带滤波器组算法及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算法的优点
随着智能科技应用技术的不断普及,各种各样的智能机器人开始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智能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包括了智能家居、会议迎宾、仓储运输,以及在安全领域中的自动巡逻、
使用33MHz压电石英晶体作为传感元件,基于DDS固定频率激励与智能化相位响应,研制了一款高频相移压电石英传感系统。采用凝血试剂干粉修饰法制备了一次性血凝检测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分数据处理方式监测凝血时间的新方法。与标准的凝血时间相比,该方法的测量误差低于10%,表明该系统具有即时检测凝血时间的潜力,为小型便携式血凝检测仪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针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多个次用户存在不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需求的频谱接入问题,提出了基于Dueling DQN (dueling deep Q-network)的分布式动态频谱接入方法。该方法通过与环境交互学习实现在次用户不掌握系统信道先验信息条件下动态获得最佳频谱接入策略,并以次用户碰撞次数以及成功接入信道次数分析比较所提出方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
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绞车自动排缆控制算法。首先,介绍绞车自动排缆控制原理,建立卷筒脉冲值和排缆机构脉冲值间的数学模型,同时引入排缆误差的概念,并分析了绞车不同工况下排缆误差的取值原则。提出了基于Bang-Bang控制思想的排缆控制算法,详细描述了排缆机构的运动控制策略。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控制算法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算法能实现排缆机构跟随运动的快速响应,且稳定性好,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绞车排缆控制算法。
针对快速随机扩展树(RRT)的路径规划算法效率低且采样具有随机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偏向目标点的新节点扩展方法。该方法将目标点引力、障碍物斥力以及随机点引力三力合一,并且添加了与障碍物距离相关的自适应函数,可自适应调节随机点引力与目标点引力在新节点扩展过程中的占比,与障碍物斥力共同使随机树避开障碍物更快地朝目标点扩展;同时针对规划路径过长的问题,提出了剪枝优化方法,进一步优化路径长度。在仿真实验中分别与传统RRT算法、基于P概率算法以及另两种已有改进方法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时间、路径长度以及路径节点个
由于全球有限的锂资源无法满足巨大的能源市场需求,而钠元素与锂元素处于同一主族,其性质相似,且钠具有资源丰富以及成本低等优势,使得钠离子电池有望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储能装置。但是,钠离子电池存在以下劣势:(1)钠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锂元素,致使其理论能量密度低于锂离子电池;(2)钠离子半径大于锂,充放电过程中钠离子脱嵌困难。因此,电极材料的合理设计与高效合成是提升钠离子电池性能和降低成本的关键。目前,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较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钠离子嵌入机理、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循环性能改善
传统聚氨酯增韧环氧树脂以有机溶剂为基础,由于其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高,在生产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其应用正逐步受到限制。目前国内外对水性体系中环氧树脂增韧技术的研究及成果较少,水性环氧树脂仍存在脆性较大、耐水性及耐候性不足等问题,因此研究水性聚氨酯增韧环氧树脂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分析溶剂型环氧树脂增韧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水性聚氨酯增韧环氧树脂的制备原理及应用进展,并讨论了聚氨酯增韧环氧树脂乳液制备技术的设计思路,分析了聚氨酯柔性纳米粒子与无机刚性纳米粒子协同增韧水性环
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传统的小分子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存在特异性差等缺点,很容易对除病灶细胞以外的正常细胞造成影响,从而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蛋白质作为药物相较于传统小分子药物而言具有更高的生物相容性和特异性。然而,特殊的分子结构和生化性质使得蛋白质药物很容易在复杂的生物环境中因受影响而失活,从而限制了蛋白质药物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因此,寻找理想的药物递送系统来弥补药物自身不足,帮助药物在病灶区顺利发挥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业内开发了各种具有不同功能的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