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线热源法测定非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

来源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rain_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热源法是采用非稳态导热理论测定物体导热系数的方法之一。此法原由S·Pyk于1931年提出,后经及R·B、Mctaggavt于1959年改进。由于方法简便、结果精确、再现性好,现已被西德、日本等广泛利用于测定颗粒状及柔软性材料的导热系数。本文除简要介绍该法的理论与方法外,还将提出“热线比较法”,以解决硬质材料导热系数测定问题。此外,为了进一步扩大线热源法的应用范围,还介绍了用线热源法测定流体导热系数的几个具体实例。 The line heat source method is one of the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n object by using the unsteady heat conduction theory. This method was originally proposed by S. Pyk in 1931 and later by R.B. Mctaggavt in 1959. Due to its simple method, accurate results and good reproducibility,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granular and flexible materials by West Germany and Japan. In addition to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the law, this article will also put forward the “hotline comparison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etermination of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hard materials.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expand the scop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ine heat source method, but also introduced the use of wire heat sourc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everal specific examples of fluid thermal conductivity.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吡罗昔康提高γδT细胞杀伤胃癌细胞的作用机理.方法 按常规方法培养γδT细胞,以不同浓度吡罗昔康诱导,收集培养上清液用于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2检测,沉
目的 研究山西地区婴幼儿脑膜炎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了解儿童脑膜炎病原菌分布的变化和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0年8月山西省儿童医院98例脑膜炎患者的全血和脑脊液标
本文以概率论为基础,讨论了工厂供电系统设计的实用优化技术,提出了在多目标条件下确定最优供电设计方案的比较评分法,并建立了供电设计实用决策模型。此法简单易行。 Based
本文介绍了应变片式拉环形和压梁形称重传感器的结构与设计,并进行了实验应力分析。作者认为这两种类型的传感器在灵敏度、可靠性和经济性方面比现在广泛采用的筒形和压环形
本文将文献[2,3,4,5,7]中的方法加以发展,用来解决一类定量和定性微分对策问题.对于定量对策,我们推出最优策略(ū,(?))所应满足的必要条件,即“双方极值原理”.对于定性对策
Bang—bang 控制是一种开关控制,它的最低级形式也就是我们常用的位式控制。随着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从时间最优(最短)控制引出了它的高级形式,即通常说的快速控制或称为 ba
“老祖宗石磨坊”主要经营“石磨豆桨/花十营养早餐十美味小吃”系列产品,追求原生态、崇尚自然、健康、时尚,经过几年的发展,其实力日益雄厚,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便发展了近20
1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右大腿后侧出现斑块状黑色增生物2年。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的右大腿后侧出现一绿豆粒大小黑色斑块,无自觉症状,未予诊治。后皮损缓慢增大,近来增长明
在纽约的房地产圈子里,芭芭拉.科克伦(Barbara Corcoran)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超级明星。她以1000美元起家,创立了科克伦房地产中介公司,至今公司的市值已达50亿美元。其实,芭芭
自适应控制理论是近年来控制文献中讨论较多的热门课题之一。1981年在日本京都举行的国际自控联(IFAC)第八届国际大会上,凡是有关自适应控制和系统辨识方面的小组,教室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