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孩子:城市边缘,我的暑假

来源 :今日中学生(初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城市的孩子享受着暑假里和父母出去旅游的快乐时,当他们为排得满满的兴趣班课程发愁的时候,当他们整天与电脑网络为伍的时候,当他们在体育馆里打球游泳的时候,同在城市蓝天下,还有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在工地、企业打工或是贩菜、做家政及小本经营等,而他们或是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生活,或是寒暑假与父母一起生活,有人称他们是“民工第二代”,有人送给他们一个名字“城市新市民”,还有人说,他们是“候鸟”型孩子。他们的暑假,却有着不同的感受。
  
  调查:同样的暑假,不同的过去
  
  这是一份关于暑假生活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200名民工子女和220名市区中小学生。
  在200名被调查的民工孩子中,有79.3%的孩子在暑假的主要生活状态是帮助父母干活、守摊看店、做家务或者照看弟妹,用稚嫩的肩膀分担家庭生活的重担;而城市孩子绝大部分是在休闲娱乐、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
  参与调查的城市孩子,在暑假有56%的参加培训班。其中21.3%的孩子参加两个以上的培训班,当问及他们是否愿意参加时,有近一半的回答是被迫参加的。而对于民工孩子来说,上补习班就成了一件可望而不可求的事。仅有29%的民工孩子在假期参加了培训班。当问及那些暑假没有报班的孩子是否愿意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时,有55.2%的孩子表示愿意。而说不愿参加辅导班的孩子中,有很多是因为考虑到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愿意给父母增加负担。
  城市孩子的暑假大都被父母安排得很周到,上课、旅游或参加社会活动,在对暑假生活做最后总结时,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得到自由和父母的尊重;而在调查中,近半数的民工父母并没有对孩子的假期生活进行安排,只是任其发展。20.7%的民工孩子处于无人看管、独自一人在家的状态。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采访地点:一栋70年代的旧筒子楼的出租房里
  被采访人:大强,男生,12岁
  家庭背景:父亲在工地上当灰工,母亲在保洁公司
  肉切成丝炒辣椒,煮稀饭的时候要揭开锅盖,煮好了要放在灶台上凉起,弟弟今天有点感冒,不要对着电风扇吹……妈妈每天去上班之前,都要不厌其烦地对大强叮嘱道。而对于妈妈安排的一系列家务,12岁的男孩大强早已是驾轻就熟了。从放暑假起,他已经当了整整32天家。
  4年前,爸爸妈妈出来打工,生活稍微安定了,就把大强和小强都接到了城里,一家人租下了这间20多平方米的房子。大强在附近的学校读书,弟弟上幼儿园,平日里,大强每天放学后就去接弟弟,而到了节假日,照顾弟弟就成了他的任务。虎头虎脑的小强今年5岁,和哥哥感情很好,总是寸步不离地粘着哥哥。
  暑假,大强每天的作息时间是这样的——
  早上7点多,爸爸妈妈出门后他就起床了,烧好开水,做好简单的早饭(一般是蒸热馒头),他就帮弟弟穿衣服,洗脸,然后吃早饭,洗昨天一家人换下的衣服。上午,带着弟弟在附近的街道玩,或者看会儿电视。中午,自己做午饭,牵着弟弟去给妈妈送饭。下午在家做作业,看会儿电视,弟弟很喜欢《奥特曼》,虽然自己不怎么感兴趣,但还是跟着一起看打发时间。傍晚,在妈妈回家前,淘米做饭,择菜洗菜,等妈妈回来的时间里,帮玩了一天一身臭汗的弟弟洗澡,等爸爸妈妈回家炒好菜,吃过晚饭后一般都是晚上9点多了。在外面忙碌了一天的父母很快进入梦乡。大强陪弟弟再看会儿电视后,也睡觉了。
  在这个20多个平方米的家里,没有电话,没有空调。没有冰箱,更没有电脑……很难想象,小哥俩整天呆在这屋里需要多大的毅力。
  瘦小的虎子站在彩钢瓦搭建的工棚门边,门里面是厨房,师傅们正忙着准备晚饭,他原先在帮母亲择菜,厨房里实在太热,他便跑到门口来透透凉。一间简易工棚就是虎子的“新家”,“家”的一边是嘈杂的建筑工地,十几米深的地基深坑让人眼晕,各种施工车辆来往芽梭在工地上,地上随处可见铁丝、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工地西侧是一条河,虎子刚来时与工地的小孩一起去河边玩过,因不会游泳,母亲将他一顿责骂,坚决不让他再靠近。现在虎子哪也不能去,一天到晚只能窝在“家”里。“家”很小,4张上下铺挤占了大部分空间。从“家”到厨房约10米,这来回近20米的距离就是虎子整个暑假的活动空间。
  其实,像大强和虎子这种能安心待在家里的孩子并不多。在农民工租房比较集中的地方,游戏室内一大早就坐满了小孩,有些小孩子在大孩子的带领下甚至打起了桌球,斗起了地主,他们大多是民工的孩子。
  
  帮着父母练摊
  
  采访地点:市区一个农贸市场
  被采访人:小菲,13岁,初二女生
  家庭背景:父母以卖菜为生
  小菲的爸爸和妈妈是菜市场的菜贩。他们租了两间房子,前面一间大约7、8个平米,是菜铺,后面一间大约10个平米,放着一张上下铺的床,还有饭桌、炉子、一口箱子,很旧的电风扇和电视机。屋子显得很拥挤。
  爸爸每天半夜两点多起床。听到叮叮当当开铁锁的声音,小菲就知道,爸爸打开了那辆三轮车,准备去蔬菜批发市场买菜了。天蒙蒙亮的时候,三轮车吱吱呀呀地近了,那是爸爸载着几百公斤蔬菜回来了。妈妈跟着起床了,分门别类地把菜理出来,码好。7点多,出摊了,小菲也该起床生炉子做早饭了。
  上午生意最忙,小菲就帮着卖菜,扯塑料袋、称秤、算账、收钱、找钱,在老家读初二的小菲成绩很好,算起账来比妈妈还快。中午一点半过,空闲一点了才开始做午饭。下午,爸爸补觉去了,生意不忙的时候,小菲就趴在饭桌上写暑假作业,快晚饭的时候又该忙了,小菲和妈妈要在摊位上忙到8、9点,才能做饭。
  爸爸总是担心小菲的学习。“快去做作业”这是爸爸的口头禅。“没能力辅导她学习,我们只能督促她。不要求女儿以后当科学家,但至少得比父母强吧。”其实,过来10多天小菲就把大部分作业做完了,剩余部分是她故意留着的。“不是不会做,怕做完之后没事干,所以就留了几道题。”
  一转眼,小菲来了有20多天了,可她还没有去逛过这个城市的任何一个公园呢,更别说什么海洋动物园、博物馆、科技馆了。听说附近有一家书店很大,小菲想,等空闲了,自己要去逛逛,买几本好书,不然来了趟大城市,都没有向同伴们证明的东西。
  在农贸市场,还有不少的民工孩子和小菲一样帮着父母照看生意。
  “妈妈,有个婆婆要杀鸡。”梅梅正跟着父母在宰杀摊上忙个不停。她既要帮着妈妈收点零钱,又要记住杀的鸡是哪个婆婆的,杀的鸭子是哪个阿姨的。见爸爸清理好一只鸡,她连忙告诉爸爸:“这只鸡脖子上割了两刀,是那个婆婆的。”“放了暑假,同学们有的旅游去了,有的参加了兴趣班。妈妈说家里条件不好,不让我去,天天一个人呆在家里实在是太闷了。”梅梅悄悄说,“要是学校不放假就好了,同学们都可以在一起耍。”
  “叔叔,您想吃点什么,刀削面、肉丝面、排骨面,3元一小 份,5元一大份。”晓晓站在店门口不停大声招呼。学校放假后,他就在父母的面店里帮着洗菜、刷碗,小小年纪就当起了父母的小工。
  小寻是第一次来城里过暑假,父母卖菜的市场秩序不是特别好,经营者之间总免不了一些争执,他每天早上都起得很早,和妈妈到市场上去占位置,然后等爸爸贩菜回来。虽然没有时间去玩,但每天都可以跟爸爸妈妈同吃、同住,这是让他最高兴的事。
  
  打工挣学费
  
  采访地点:街口,一辆三轮车旁
  被采访人:阿泽,15岁,初三男生
  家庭背景:爸爸在城里做木工,妈妈在农村务农
  放假了,阿泽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假期回趟老家,看望孤单的妈妈,年迈爷爷奶奶,还有小时候的伙伴。可是,老家很偏僻,回趟家不容易,坐火车要80多块钱车费,下了火车还要花上20块坐汽车。眼看着要上高中了,学费还没有着落呢,真让人着急。
  隔壁家的王叔有一辆三轮车,他白天拉客,晚上回家休息,三轮车就闲置着了。阿泽就找他商量,在暑假这段时间,能不能晚上让自己出车,每个月给他交一百块钱。王叔惊讶地看看阿泽:就你?阿泽抬起胳膊,鼓起肌肉说:是啊,我都15岁了,你瞧,我都比你高比你结实,肯定能行。
  夜幕降临,阿泽骑上人力三轮车,穿梭在大街小巷,每晚踩到深夜,能挣到三四十块钱。每次清点这些自己用汗水换来的钱,阿泽都会有一种成就感,为自己长大了会挣钱而骄傲。
  有时候主顾也会朝他投去怀疑的目光,这时候阿泽就做出一副特别老成的模样。在踩三轮车时,偶尔碰到穿着时髦的同学,他会感到有一丝丝的自卑,想跟同学打招呼又没勇气,唯恐打招呼后,会遭到同学的白眼,又希望自己没被同学看到就好,正当不知所措时,那位同学则低着头从一条巷子里回避了。
  有时夜里踩车到偏僻路段,阿泽也挺害怕,有一次。在凌晨2点多,一位年轻人让阿泽把他拉到两边,刚刚路过城西中学一点点的路,就招呼他停下来,亮出一把明晃晃的刀子,他向阿泽“借”钱,把他身上的30多元钱都“借”走了,走时还埋怨阿泽带的钱少。从那以后,阿泽每晚12点前准时收车,再也不敢去那些偏僻的路段。
  小学6年级刚毕业的小辰,妈妈在车站摆水果摊,小辰就趁着天气热,喝饮料的人多,在车站和街上捡塑料瓶,换点小钱补贴家用。“我已经捡了200多个塑料瓶。”她为自己能够挣钱感到特别自豪。“这里的电视很好看的,楼房很高也很好看呢,街上是车水马龙。”小辰说,到了城市才第一次真正领会“车水马龙”这个成语的意思。
  读初二的英英早就是个熟练的假期打工者了。去年暑假,她卖过报纸,今年放假前她就联系好了一家冷饮店,每天下午和晚上到店里帮店主招揽生意,一个月能挣240元,赚的钱用来交下学期的学费。
  在东郊一个垃圾填埋场,男孩小东背着一个大箩筐,手拿铁耙,与拾荒的大人们一起“觅宝”。用手在散发着臭味的垃圾中翻找,脚在泛着脏水的垃圾中踩来踩去,别看他只有11岁。可已有几年的捡垃圾经验了,每到假期,便会随父母一道在垃圾场上捡拾垃圾挣学费。
  
  专家呼吁:候鸟孩子的暑假需要关爱
  
  “候鸟孩子”早早地担负起一些家庭的责任,表现出的懂事、勤劳是一些城市孩子所缺乏的。但他们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生活无法安定,最让人担心的是安全没有保障。孩子缺少关爱和指导,自身安全没有保障,容易导致孩子自卑、孤僻、犯罪等问题。
  给他们一个快乐的暑假,除了父母的重视和关心外,社会也应该向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有条件的社区可以为他们组织一些夏令营活动:学校最好能在暑假的时候开放部分教室和活动场所,让孩子们有安全的地方可去……。
其他文献
一个美国黑人男孩,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里出生的孩子,耳濡目染,从小就学会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从事体面职业的。这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孩子们比“迷惘的一代”更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校长保罗对这个黑人男孩子想了很多办法,但均不奏效。后来,保罗发现这些孩子很迷信。于是他想了一个法子。一次
期刊
你看见过摆钟吗?摆钟里的摆来回摆动(振动)1次的时间为1秒,像这样的钟摆振动周期即是1秒。如不准确,钟的(单)摆上有调整装置,可以适当调整摆的长度即可使周期调整准确。由此可见,单摆的周期与摆长有关。但是,是否还与振幅、摆重(质量)等因素有关呢?试用下面所述的“控制变量实验”来探究。    实验器材准备    1、钢珠、玻璃珠(大小相近,直径1cm以上)或用铜、铁螺帽代替,细线、秒表、封口胶皮,大三
期刊
留守:我懂得生活的艰辛    青神县南城中学校 姚 玲  爸爸才37岁,就已经满头银丝了。他是我和妈妈的顶梁柱,家里的大部分收入,都是他在外面打工挣来。因为劳累,他喜欢喝酒。每次他给家中打电话,我都会对他说:“爸,少喝酒,这样对身体不好!”我知道爸爸的艰辛。  妈妈早上6点起床,开始煮饭、干农活,然后赶到县城去打工。中午只能在工地简单地吃点东西。晚饭后,还得去上夜班,直到晚上12点,妈妈才能拖着疲
期刊
青春短信    我读“青春热线”已经好几年了,每次读后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动,然后觉得浑身轻松,眼前满是阳光。  广安市龙台中学 吉 美    热线对接    最近我非常苦恼,感觉到学习语文特别吃力:课后的阅读题,总是看不懂,让人觉得模棱两可,不知道怎样回答,而所谓“标准答案”,我又觉得不好。老师只知道讲答案,不教我们怎样去思考,也不分析课文,只是叫我们背一些考题。我越来越讨厌上语文课。  有时候,错
期刊
芳芳今年15岁,在一所中学上初二。芳芳从小就惹人喜爱,白白胖胖的,一双眼睛又黑又亮。她在三年前来了“例假”,身体发育很快,个子一下比班里的一些男生高出了小半个头。丰满挺拔的乳房,浑圆结实的臀部,配上收紧的腰身,常常惹得许多人回头观望。班里男生——施仁(诗人)还为她赋诗一首:啊,青春的腰枝,闪落多少热辣的目光……  可是最近芳芳像害了病似的急剧消瘦,面色暗黄,见了人打招呼也有气无力的样子。这天下午,
期刊
那时候,女医生在一家外科医院实习。那天,她连续做了几个独立的手术,已经耗尽了力气,顾不上休息,她又得驱车去另一个城市参加一次面试。暮色降临,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一般疾驰,车窗外面的树梢和各种广告、行路标志、一串串路灯,不断地一闪而过。汽车行进时发出的轻微的声音,变成催眠曲,使女医生有了睡意,搭在方向盘上面的手,有些麻木,眼前一片模糊,她的车像喝了酒一样,开始在宽阔的路面上左右摇摆。  此时,卡车司机
期刊
上课铃响了,这一堂是心理健康课。同学们迅速走进教室,每逢上闵老师的课,大家都会有一种期盼的感觉。  “现在,在中学生当中,有一句流行的口头禅——郁闷。据调查,有36%的中学生在走进校门的那一刻,心情郁闷、紧张、疲惫,甚至焦虑和恐惧。中学生当中,对学习很感兴趣,或比较感兴趣的大约在50%左右。大约有30%的同学,经常会有挫败感、压抑感。这就是大家所说的——郁闷!”同学们被闵老师的开场白镇住了。原来,
期刊
四年一度的美洲杯帆船赛,自上个世纪中期创办以来,已经发展为当今世界上仅次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的第三大体育盛事。    历史悠久的对抗    历史悠久的美洲杯帆船赛,原是英国人创办的。1851年,英国在怀特岛举行盛况空前、有600万人前往观看的帆船比赛。这次比赛,除了当时公认为最强大的15艘英国帆船外,还有一艘大胆向英国帆船队挑战的美国纽约帆船。没想到,这一挑战后来竟成为美洲杯帆船赛的起点。  在
期刊
毕业以后,我就去广州的一家合资公司报到,在南下的火车上。身上的钱不慎被小偷扒走。刚出校门,我就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我只好在一个中转站下车,住进一家最便宜的旅馆,用仅剩的10块钱给家里发了封加急的求助电报。我饿得头昏眼花,连走回旅馆的力气都没有了。之后,我把自己关在黑暗的房间里,用被子罩住身体,再也起不来了。想起人生的无常和孤身一人客落异乡,禁不住愁肠百结,忧郁万分。傍晚的时候,服务员领着三位旅人进来
期刊
朱自清(1898-1948),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和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他原名自华,号秋实,取成语“春华秋实”之意。“华”即古“花”字,“春华秋实”意即“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常用以比喻人的文采和品德。朱自清以此为名号,立志让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朱自清在报考北大时,才改名“自清”,同时给自己取了一个字叫“佩弦”。这个名和字都是有来历的。“自清”出自《梦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