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兩會」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 0 2 1年的「兩會」別具意義,「建黨百年」恰逢「十四五」開局,「规划綱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落錘定音之後,一幅「双循环」下的「從量轉質」發展藍圖,正在佈局謀篇。
  解讀——從「量」到「質」的重心轉變
  2021,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八大政策取向
  兩岸——親望親好 融合發展
  「兩會」描繪「兩岸」廣闊前景
  反響——台商看「兩會」
  合作發展 榮景可期
  解讀篇
  從「量」到「質」的重心轉變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八大政策取向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做了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份報告是中國走出疫情,經濟向常態化發展背景下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觀察未來五年戰略佈局的重要參考。報告透露出八大政策取向值得關注。
  一、經濟增長目標「6%以上」,政策重心從速度向質量轉變
  2020年中國政府取消年度經濟增長目標的設置,主要是考慮疫情外部沖擊不確定的影響。2021年伴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進展,國內經濟穩步回升,報告恢複GDP目標設置有助於引導市場預期。
  考慮到2020年較低的基數,市場普遍認為2021年增長可以超過8%~9%,報告將指標設置在「6%以上」這一相對保守的水平,主要是表明現在經濟工作不會刻意追求高增長,經濟增長目標從追求速度向追求質量轉變。同時,與未來一段時間的經濟增速目標平穩銜接,根據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預測,中國要在2035年實現躋身於中等發達國家行列的發展目標,今後十五年平均增速不低於4.7%。當然,考慮到人民幣匯率升值,這一目標並不難以達到的,反而未來關注增長質量的提升顯得更加重要。
  二、財政赤字超3%,財政政策「不急轉彎」
  報告沿用2020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財政政策的表述,即「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2021年財政重點是恢複經濟、穩定就業和增加收入。從「兩會」財政指標設置來看,積極財政力度超出預期,仍保持對經濟恢複的必要支持。
  具體體現在:首先,財政赤字率3.2%,雖然比2020年3.6%要低,依然突破3%這一經驗上的警戒標準,且比疫情之前2019年正常年份2.8%的水平要高;其次,2021年財政收入會有恢複性增長,財政支出總規模要比2020年增加,新增專項債規模與2020年相近,說明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不減。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困難較多,要注重用改革和創新辦法,助企紓困和激發活力;最後,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在2020年2萬億(人民幣,下同)基礎上增至2.8萬億中央財政資金納入機制,體現對市縣基層財政壓力的關注。
  當然,針對積極財政是否會引發債務風險,需要重新理解。根據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判斷,財政風險不一定要再以財政收支平衡作為基準,傳統赤字率不能超過3%、債務不能超過60%不應作為金科玉律,債務可否持續關鍵在於利率高低,意味著後續穩增長,防範債務風險,國內利率將在很長時間維持低位。
  三、貨幣政策「穩」字當頭,收緊空間有限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推動實際貸款利率進一步降低,繼續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同時,「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考慮到2021年實際經濟增長將增至8%左右,通脹2%左右,名義增速大概率要超過10%。
  此外,考慮到如下幾個方面因素,預期2021年貨幣政策不會比2020年收緊:
  一是當前海外央行仍在放松,國內貨幣政策收緊推升利差,推升人民幣過快升值,不利於出口競爭力;
  二是利率維持低位,是與積極財政協調配合,防範財政風險的需要;
  三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各地投資佈局加大,仍需積極政策支持;
  四是當前國內通脹尚且可控,暫未對貨幣政策形成制約。根據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謝平教授的判斷,2021年貨幣政策大概率會維持寬松狀態。但在結構上有保有壓,限制房地產相關貸款規模,投向小微、扶貧、製造業、鄉村振興、綠色金融等重點領域的資金支持不減。
  四、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促進消費與投資有效結合
  2020年7月,在明確加快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背景下,報告分別就擴大消費和提升有效投資做出重點安排。首先,強調穩定和擴大消費,如「健全城鄉流通體系,加快電商、快遞進農村,擴大縣鄉消費」、「發展健康、文化、旅遊、體育等服務消費」、「運用好『互聯網+』,推進線上線下更廣更深融合」等成為發力點。此外,數字經濟時代,還需加快發展流通體系,推動國內國際循環相互促進。
  關於擴大消費
  總體判斷2021年消費處於恢復性的快速增長
  ● 傳統消費要升級:釋放家電、家居、餐飲、汽車等傳統消費的潛力。
  ● 新型消費要培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跨界融合,帶動並擴大消費。
  ● 消費平臺要創新:解決消費最後一公里的問題,開展促消費活動。
  ● 消費環境要改善:推動農村消費,鼓勵和引導商貿流通企業下沉服務農村。
  ——商務部部長 王文濤
  其次,擴大有效投資,如「新增專項債優先支持在建工程、合理擴大適用範圍」、「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涉及國計民生重大工程項目『兩重一新』的建設」、「政府投資更多向惠及面廣的民生項目傾斜」等。2020年國內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韌性,主要靠房地產和基建投資帶動,製造業投資修複滯後,全年增長為-2.2%。展望2021,擴大有效投資,重在製造業投資的修複,而更好吸引民間投資,是保持投資後勁的關鍵。   五、強調科技創新,鼓勵研發投入,推升數字經濟
  2020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突出強調「科技創新」的戰略支撐作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仍然提出促進科技創新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
  關於5G網絡
  「十四五」期間將建成系統完備的5G網絡
  ● 2021年以及未來「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建成系統完備的5G網絡。
  ● 5G垂直應用的各種場景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網速的提升、網絡的覆蓋等方面也要進一步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 肖亞慶
  未來數字經濟的作用將進一步凸顯。疫情中,數字經濟彰顯巨大韌性,不僅保持了蓬勃發展的態勢,而且對維護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中國正處於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入融合的第二階段,即產業數字化和數據資產化階段。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新一代數字科技與實體經濟的加速融合,帶來新產業、新模式的無限可能。
  此外,政府工作報告同樣強調培育數據要素市場,而當前數據要素市場面臨政府數據開放、社會數據流動以及數據安全保護等難點,應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鼓勵專業機構運用自身數字能力打造底層數據基礎設施。
  六、增進民生福祉,全面實行鄉村振興戰略
  繼脫貧攻堅戰役完成後,「十四五」期間,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成為重點,政府報告也對此多加表述,提及「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比例。強化農村基本公共服務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縣域內城鄉融合發展」等。各項農村改革相關工作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農村土地改革等也將繼續推進。而這有助於帶動農民財產性收入提升,利好縮小收入差距與農村消費潛力的釋放。
  住房保障方面,報告仍然延續「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強調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近日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舉辦的發佈會上亦表示,房地產現在金融化、泡沫化傾向還比較強,銀保監會將進一步採取一系列措施,說明後續抑制房地產泡沫政策仍將持續。
  關於打好種業翻身仗
  力求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實現重大突破
  ● 畜禽種質資源庫正在立項,海洋漁業種質資源庫已經開建。新的農作物種質資源庫2021年9月份建好,建成后保存能力世界第一。
  ● 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爭取把這些技術掌握在我們手上。
  ● 培育一批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建立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
  ● 抓好海南南繁基地和甘肅、四川等國家種子基地建設。
  ● 管好種子市場,保護好知識產權。嚴厲打擊套牌侵權行為。
  ——農業農村部部長 唐仁健
  七、做好「碳達峰」、「碳中和」,促進綠色經濟發展
  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首次作出了碳排放的「30、60」目標,即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 0 2 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實質性落實「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元年,「碳達峰」和「碳中和」對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報告指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擴大環境保護、節能節水等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範圍,促進新型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產品研發應用,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實施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專項政策,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標志著國內綠色轉型加速升級,中長期內蘊藏著相關主題投資機會。
  八、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多邊和區域經濟合作
  2020年疫情大流行下,中國出口彌補全球產業鏈供給不足,逆勢上漲;同時,積極推動對外開放,在雙邊和多邊經貿協定方面取得超預期進展,使得外資看好中國,FDI投資逆勢增長,躍升世界第一。同時,大規模刺激之下,美國通脹預期再起。據預測,疫情暴發後,美國自各經濟體進口製成品價格明顯攀升,但自華進口價格平穩,即便在人民幣升值之下也沒有上漲,說明中國供給對平抑美國物價壓力效果明顯。
  關於RCEP協定
  使協定能真正惠及企業,造福百姓
  ● 目前中國政府已正式核準了協定。
  ● 一些成員國也在加快推進核准。
  ● 打算加大對協定的宣介培訓力度,讓更多企業知曉RCEP協定內容,熟練地應用,使協定能真正地惠及企業,同時也造福百姓。
  ——商務部部長 王文濤
  因此,只要堅持深化改革開放,中國巨大市場和最完備穩定供應鏈的基本面其實是維持中美關係最好的壓艙石。2021年,中國依然延續開放政策,報告提及推進RCEP協定盡早生效實施、簽署中歐投資協定和加快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考慮加入CPTPP等,有助於吸引外資。此外,在發達國家央行悄然推進新貨幣理論實踐的背景下,未來人民幣國際化具有戰略意義,後續加速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鼓勵資金雙向流動,已成決策共識。
  兩岸篇
  親望親好 融合發展「兩會」描繪「兩岸」廣闊前景
  隨著中國大陸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台商將會從中找到更大的機會,分享更多的紅利。同時,大陸將推出更多給予台灣同胞福祉和同等待遇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使兩岸融合發展更具潛力。
  對兩岸關係而言,2021年的「兩會」別具意義,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影響甚為深遠。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描繪了未來5年乃至更長一段時間的發展藍圖,這對台灣企業和台灣同胞將是巨大的紅利和機會。當前中國大陸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嚴峻複雜,但外界仍然普遍看好中國大陸的發展,看好「十四五」規劃目標能夠如期實現。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大幅下降,但中國大陸吸收外資卻在逆勢增長,2020年全年實際使用外資9999.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6.2%,實現引資總量、增長幅度、全球占比「三提升」。根據台灣投資審查部門的統計,2020年台商對大陸投資也達到59.1億美元,較2019年41.7億美元大幅上漲。
  未來隨著中國大陸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臺商將會從中找到更大的機會,分享更多的紅利。同時,大陸將推出更多給予台灣同胞福祉和同等待遇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使兩岸融合發展更具潛力。
  當然,作為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高度關注的台灣問題,也不是沒有凝聚鎂光燈的焦點。在政府工作報告、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以及多場答記者問中,都涉及到了台灣問題。綜合相關人士的發言,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大陸對台政策的連貫性和延續性。一方面大陸會堅持「九二共識」和「一中原則」,堅決遏制「台獨」分裂活動,另一方面則會推進兩岸融合發展,促進兩岸交流合作。
  同時,部分詞句中透露的信息也值得外界關注。比如李克強總理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提出,「在此(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前提下,我們歡迎台灣任何政黨、團體同我們交往,也歡迎台灣各黨派團體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與我們開展對話。」這段表述雖然是大陸對台政策的重要內容,在以往的對台政策表述中多次出現,但在近兩年的涉台表述中已經很少被提及,實際上是釋放了大陸的巨大善意。
  此次重申是向對岸表明,大陸對台灣同胞的善意一直在,和平統一的大門仍然是打開的,走陽關大道還是鋌而走險,考驗台灣各黨派政治人物的智慧和擔當。
  「九二共識」——兩岸重啟對話的前提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堅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高度警惕和堅決遏制「台獨」分裂活動。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同心共創民族複興美好未來。
  那麼,與往年相比,2021年報告的涉台內容有哪些變與不變,傳遞出怎樣的訊息?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指出,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在「堅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的表述之後,提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他認為,再次強調這一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和前提條件,也是對兩岸如何重啟對話的回應。
  「兩岸要重啟對話,就需要民進黨當局回到『九二共識』,否則不能表明其有誠意與大陸進行對話溝通談判。」唐永紅強調,民進黨當局妄圖在「一中一台」「一邊一國」的政治框架之中來推動兩岸制度化溝通談判,是枉費心機。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認為,國家對台工作大政方針的這種堅韌性,是建立在對台灣地區強大的管控能力基礎上的,「任何境外勢力都不必幻想大陸方面放棄原則立場。」他指出,在強大的定力和自信基礎上,大陸謀求祖國統一的意志力無比堅定,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善意不會因暫時的困難而改變。
  遏「獨」促統大陸「操之在我」的自信
  劉國深進一步表示,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涉台講話再度表明,「大陸方面在治理台灣問題方面的政策工具是靈活多樣的」,既有遏制「台獨」分裂活動的硬實力和執行力,也有務實可操作的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軟實力和政策措施。
  劉國深分析,過去4年多來的兩岸關係現實證明,台灣問題的消息面和技術面可能千變萬化,但兩岸關係的基本面和結構面越來越穩固,「『台獨』分裂勢力只會越來越感到絕望。」
  「大陸將繼續以『操之在我』的方式,反『獨』促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唐永紅表示,正如報告所提到的,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的相關制度和政策的建設,「操之在我」的部分我們都將繼續推動。
  唐永紅也指出,無論任何時候,我們還是希望團結所有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台灣同胞,與我們共同反「獨」促統,「同心共創民族複興美好未來。」
  同等待遇保障台灣同胞福祉
  2018年,「同等待遇」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中也再度提及。唐永紅認為,大陸始終關心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將「同等待遇」寫入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表明這是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方式。
  而反觀民進黨當局,在過去4年多的時間裏,一面「封殺」陸資企業,一面阻擋台灣民眾「西進」步伐,極力阻礙台灣和大陸之間的聯繫、阻止兩岸民眾的交往。「大陸進一步推進同等待遇政策措施,是推動兩岸融合發展『操之在我』的一個重要體現。」唐永紅強調,我們當然希望台灣社會生態能夠出現變化,實現兩岸雙向融合發展,這也將有助於台灣民生經濟的發展。
  劉國深也表示,相信2021年大陸方面會在現有的基礎之上,繼續大力落實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相關政策、措施,「這對於在大陸創業、就業、生活、學習的台商台胞是非常大的利好。」
  「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同心共創民族複興美好未來。」在正在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的涉台內容引發代表委員熱議,其中「融合發展」成為不可忽視的關鍵詞。
  融合發展給兩岸合作增加新的動力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涉台內容一百多字,簡短扼要。「話語不多,但意涵深刻。」上海社科院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說。
  他指出,報告表明了大陸的對台方針政策一以貫之,也再次堅定表達了反對「台獨」的立場和決心,同時強調了當前對台工作的重點是促進台胞同等待遇的落實更加制度化、規範化。   方針不變,原則不改,交流不斷,融合為要。政府工作報告傳遞出的信息明確而堅定。
  那麼,在「十四五」期間,兩岸融合發展的新機遇與新突破又在何方?
  兩岸融合,也是兩岸機遇的融合——人們或許能在202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找到答案。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的同時,大陸網友已經把「鄉村振興」、「社會保障」、「教育改革」、「公共衛生」、「環境保護」這幾個詞推上熱搜榜。盛九元認為,李克強總理所提出的這五個方面的重點發展目標,開辟了未來兩岸合作新的領域,也會給兩岸合作增加新的動力。
  融合,是各領域的融合,是全方位的理念。兩岸已經處於融合進程中,許多行業中的臺灣同胞,他們有深厚的知識積累,也有先進的實際經驗,取長補短、互利共贏的融合發展,不僅為兩岸開辟新的合作空間,也將讓台灣同胞在大陸發展體驗到更多的參與感與融入感。
  四個重點一個目標 三個面向
  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仇長根圍繞「四個重點、一個目標」,從「三個面向」觀察,進行了深入解讀。
  ★ 四個重點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
  ●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
  ●加強同台灣同胞團結聯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高度警惕和堅決遏制「台獨」分裂活動
  ★ 一個目標
  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
  ★ 「三個面向」
  一是報告具有明顯針對性。
  (1)針對民進黨當局製造、縱容島內「仇中、恐中、反中」民意;
  (2)針對民進黨當局限縮兩岸交流,包括學界交流,製造「綠色恐怖」。
  二是報告釋放三大重要信息。
  (1)要想看到兩岸「春暖花開」,需要「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為政治基礎,也可以說是「底線」;
  (2)化解兩岸僵局,大陸「大門」始終敞開,但民進黨要拿出實際行動;
  (3)推進兩岸「融合發展」仍是大陸政策主軸,也表現出對台灣民眾最大誠意和善意。「菠蘿鬧劇」是民進黨的政治操作,大陸暫停輸入是正常的生物安全防範。
  三是報告重申高度警惕和堅決遏制「台獨」分裂活動。
  2021年美國新政府上台,中美關係有趨緩的跡象,但台海局勢依然嚴峻複雜,兩岸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還在增加,兩岸關係面臨挑戰,值得警覺。大陸反對、遏制「台獨」的決心、意志堅定不移,絕不會手軟。
  仇長根表示,報告涉台部分內容,顯示中央高度關切當前兩岸關係發展局勢;堅持既定對台大政方針;主導、把握兩岸關係方向,推進祖國統一。最近,拜登認真並罕見地表態,「中國的立場很明確,必須有一個『統一的中國』」。用拜登核心幕僚、哈佛教授艾利森所講:拜登所理解的「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是指這個中國的首都在北京,台灣這個「獨立國家」並不存在,美國也不會承認「台灣獨立」。所以,民進黨當局應認清時局,好自為之。
  前路有波瀾,希望在轉角。兩岸融合發展是維護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兩岸和平統一的正確道路,更是符合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與兩岸同胞共同利益的發展道路。
  反響篇
  台商看「兩會」合作發展 榮景可期
  2021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同心共創民族複興美好未來。
  對此,多位台商台胞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令人振奮、感動,台灣同胞同沐大陸溫情,深切感到合作發展,機遇可期,希望能更深地融入民族複興大業。
  吳家瑩 會長
  廈門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
  聽了政府工作報告,非常感動。我們這些在大陸發展的台胞,生活、事業等各個方面,時時被惦記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的路線沒有更改。大陸堅持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並不斷推動台灣同胞、台資企業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這給台胞和台資企業都帶來了福祉。
  政府報告中提到「深化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推動中歐投資協定簽署」,我對此印象深刻,因為這與我在廈門深耕的建材行業關係密切。我們有很多建材半成品方料是從歐洲運回國內加工,再出口到歐洲。我們一定會加強在歐洲市場的佈局,同時借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效益性進行規劃,對這一市場前景我深具信心。
  2020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大陸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3%,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就像李克強總理所說的,是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廈門的台資企業實現了超過40%的增值擴產。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相信在惠台利民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台資企業可以更好地融入內需市場,抓住「十四五」規劃帶來的新機遇, 針對5G、航空、半導體等領域製訂相應的發展計畫。台灣青年也可以在大陸追夢圓夢,分享大陸經濟發展的紅利。
  陳萌仁 運營總監
  廈門富居山丘貿易公司
  我主要負責公司的香制品電商運營。政府報告中提到「運用好『互聯網+』,推進線上線下更廣更深融合,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希望能通過跨境電商進一步把市場從國內拓展到東南亞。2020年公司在電商銷售這塊有了逆勢增長,3月我們就開始嘗試直播帶貨,未來也將是一個大趨勢。
  高瑞華 常務副會長
  廈門市台商企業投資協會
  2020年,廈門有4家台資企業相繼上市。見證了在廈台企從傳統製造業成長為上市公司,我深有感觸:台資企業趕上了新時代,享受和大陸企業完全同等待遇,能夠大規模運用大陸的資本市場,對台企是非常大的幫助。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堅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這是讓在大陸發展的台胞台企最安心的部分,台胞台企最希望的就是兩岸和平。   黃偉倫 負責人
  廈嶝兩岸青年創業基地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同心共創民族複興美好未來,這讓我們很受鼓舞。作為廈嶝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負責人,同等待遇的落實讓台青能大展拳腳,目前廈門自貿片區已經開放台胞用台灣居民居住證申辦公司,享受跟大陸企業同等待遇政策,這對很多做商貿、做物流的台灣青年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和機會,相信未來能夠迅速發展、茁壯成長。
  羅鼎鈞 秘書長
  廈門數聚海峽研究中心(籌)
  這次「兩會」我最關注的有兩個點,其一是中國完成了五千年未有之大計,就是讓十四億全體中國人脫貧攻堅。在2021年起將展開「鄉村振興」戰略,所以自己關注在新的發展階段中,台胞如何深入參與其中。福建有個「耕讀李」,作為非常成功的鄉村振興案例逐步推廣到大陸各地,也希望在各省打拚的台胞可以共襄盛舉;其二是關注台胞參與「一帶一路」的建設。台企涉及非常多的產業領域,希望能跟隨國家戰略,一同在「一帶一路」中實踐兩岸產業融合,進而完成全球佈局。
  大陸對台政策具有延續性,近年來大力推動兩岸同胞融合發展,這次報告也提到「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使我們這群生活在大陸的台商、台青吃了一顆定心丸,在日常生活中也切實感受到從中央到地方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對祖國大陸的發展非常有信心,我會將持續在大陸追逐自己的夢想,相信我在大陸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大陸就是我們台胞最堅實的靠山。做兩岸融合是自己一輩子的事業,將持續用自己的方式促進兩岸同胞間的心靈契合和各項交流。
  林伯彥 會長
  漳州市台商投資企業協會
  近年來,兩岸融合發展不斷加速,正是台商發展的好機遇。大陸堅持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並不斷推動台灣同胞、台資企業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這給台胞和台資企業帶來了福祉。近年來,大陸「31條措施」、「26條措施」、「11條措施」以及福建省相關具體惠臺措施相繼落地,而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台灣同胞福祉的舉措。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亦提出,促進海峽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完善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努力造福台灣同胞、積極服務台資企業,讓台胞台企能感受到更多獲得感。對此台商應借助大陸發展的東風,大膽探索創新,讓自己的事業不斷發展壯大。
  翁啟鏡 董事長
  大有集團
  東山是兩岸融合發展一個很好的起點。歷史上閩南人占了台灣將近四分之三的人口,其中很大部分就是從東山碼頭過去的;台灣的很多民間信仰,如關帝、媽祖,也是從東山分爐過去的。
  今年正好是我紮根大陸滿30年。1991年我將台灣遠洋捕撈、水産精加工的經驗帶到東山,先後建起了4個加工廠,創業過程中也見證了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我致力推動東山和澎湖開通往返兩地的客貨航線,如今兩地的碼頭正在建設中。期盼東山能早點跟澎湖通航,從澎湖再延伸到台灣本島,這樣兩岸交流就更方便。同時,我也願意為台灣青年施展才華,實現抱負、成長、成才提供幫助,充分發揮東山與台灣地區及海外聯絡廣泛的優勢,對接澎湖,聯絡台灣各地,將東山打造成兩岸融合的青年創業示範基地。
  翁鼎鈞
  深圳創業台青
  在到深圳創業的4年中,我從2018年2月公佈的惠台「31條措施」到2019年11月出台的「26條措施」與「11措施」當中,看到了政府對台胞在陸創業融合發展的高度重視;完善促進兩岸合作發展、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一系列的政策出台,給從島內赴大陸發展的台青給予了極大方便與幫助,帶給創業台青更多政策幫助的體驗感與安心感。
  以我本人為例,我在體驗辦理銀行開戶、信用卡申請、居住證和換發駕駛證等時都非常快速;我的企業也在2021年繼續享受到了社保減免與企業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優惠等利好。
  隨著3月「兩會」的閉幕,「十四五」規劃中的鄉村振興藍圖也開始和台胞接軌,「農林22條措施」當中的政策是下一個值得關注了解的產業趨勢。作為台資企業,科學農業技術在政策福利與知識產權獎補上我們同樣能享受到。
  借助大陸發展的東風,結合自身優勢、發揮自己所長,搭上大陸發展的快車,「十四五」規劃的建設中,也將有台胞台企的機遇與商機。
  張家豪
  光晟文化體育(深圳)有限公司
  2021年是我到大陸發展的第15個年頭。两年前,光晟集團庄世良先生及深圳市光明區區政府舉辦了2019光明杯慢速壘球邀請賽,這讓在深圳打球十幾年的我,對棒壘球運動產業產生了想法,於是成立了光晟文化體育公司。隔年即出台了31條措施及26條惠台政策的落定,包括去年對企業的政策扶導及創業創新的支持,讓我對未來在大陸的發展更具信心,大陸給予台胞諸多惠台政策支持,我希望能鼓勵更多有想法的年青人以及新型研發型企業在此生根落地發展。
其他文献
市場上沒有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老字號具有廣泛的群衆基礎和不可再生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但梳理中華老字號企業的生存現狀、面臨困境和發展機遇,我們發現中華老字號的發展幷非一帆風順。  老字號品牌起起落落之間,考驗著老字號傳承的智慧,也對百年企業生態提出挑戰。  老字號沿襲和繼承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具有鮮明的中華地域文化特徵、獨特工藝和經營特色,取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同和良好的商業信譽。在漫長的歷史長
期刊
「我是通過庫哈斯的《瘋狂的紐約》(Delirious New York )才重新認識柯布西耶的。在OMA工作後,我得到的最大啟發是對於進化的理解:生活總是在進化的,文化和技術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能理解變化,那我們也就能明白現在做的事情在未來是否可行。」  ——Bjarke Ingels  詮釋自我是所有意圖的根本,我們喜歡BIG因為他們有趣,我們接受BIG因為他們給我們驚喜!理想現實主義風的路線,不
期刊
不久前有媒體用「『新南向』是場災難」為題,報道了台灣自2016年以來積極推動的「新南向政策」(砸重金協助台商拓展東盟國家市場)的完敗。  最新出爐的台灣今年5月出口統計數據,台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刷新歷年同月紀錄,創近10年新高。反觀台灣對東盟的出口,卻創4年半來最大減幅,也是近10年最慘。  有專家分析,儘管有中美貿易戰加上新冠肺炎,大陸投資環境正在改變,但台商仍看中大陸龐大商機,配合「中國製
期刊
2020年6月3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發佈《中國證監會關於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轉板上市意見》」),就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下簡稱「新三板」)掛牌公司向證券交易所轉板上市做出原則性規定,為後續上交所、深交所、全國股轉公司、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等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及《轉板上市意見》,制定或修訂有關業務規則,打下了制度基礎。
期刊
一早起床撲面而來都是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的消息。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無論什麼原因,造假都不能被輕易原諒。誠信始終是企業與個人的道德底線!由於媒體推波助瀾,似乎所有成功致富的故事皆來自資本市場,多數人習慣笑「貧」不笑「娼」(這裡的「貧」指的是懶惰、不思進取、不願意努力付出而導致貧窮的人;這裡的「娼」指的不是青樓女子,而是指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取財富的人),瘋狂追逐資本導致 「
期刊
「醫生,我肩頸僵硬、膝蓋痠疼,躺在床上像煎魚,是要怎麼辨?」  「啊……我常常天沒亮就醒來,卻再也睡不著,只能發呆到天亮,我要吃安眠藥嗎?」  門診中常見患者描述入睡困難、早醒、或半夜醒來就無法再入睡,尤其年前疫情爆發,這段時間的居家隔離,讓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擔憂,加上足不出戶體力無法釋放,失眠患者就更多了。  出現以下3種狀況應就醫  1. 美國醫學會建議,失眠超過一個月以上,應即早就醫。此指一
期刊
20世紀80~90年代,台灣勞動力成本上升,一批產業亟需外移。彼時,大陸的改革開放向台商張開了熱情的雙臂。從80年代末台商興起投資大陸的第一波熱潮至今,不過30餘年,一大批台資企業已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迅速壯大。  作為台灣電子產業鏈上的一環,1996年富迪印刷也被客戶拉著踏上西進大陸的征程,從最初的華南東莞到華東蘇州,踏著客戶的腳步,一步步在大陸開枝散葉,成長壯大。2018年台灣富迪集團營收達到8
期刊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打亂了所有中國人的春節氣氛,而且也攪亂了所有人的生活規律,更為嚴重的是,傳播詭異、無症狀潛伏的新冠肺炎全面發生只有短短1個多月,就搞到全球人心惶惶、經濟大亂、談新冠肺炎色變程度,這在歷史上恐怕也是罕見。  常言說,患難見真情。在如此重大疫情危機到來時,面對疫情最重的武漢市,大陸各個省市一直保持著「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高亢支援狀態。大陸各地台商也不落人後,不管是人在大陸過
期刊
罷韓三部曲,第二部已達均標,待走完程序,高雄市民必須對罷韓與否做出抉擇。從民進黨連署過程分析,各級民意代表均有動員於時限內提交罷韓名單,突顯蔡英文追殺政敵手法的確狠辣。相對於韓國瑜面對罷韓來勢洶洶,他所能做的僅有撐起韓流票源與之相抗,以稀釋選票策略,增加罷韓難度而已,至於成效如何?須視韓因應態度而定。  民進黨之所以罷韓,除高雄市具有指標意義外,環顧國民黨政治人物中,僅韓具備實質動員能量。如果罷韓
期刊
「2019年底的突發疫情已有2個多月,隨著疫情穩定和抗疫工作的積極進展,如何盡快復工復產、恢復經濟,已經成為關注焦點。  日前,清華、北大研究人士聯合對995家中小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受疫情影響約30%的企業預計2020年營業收入下降幅度將超過50%,85%的企業賬上現金餘額最多維持3個月。  形勢嚴峻。企業是市場的主體,為了緩解疫情衝擊,各地陸續推出了階段性的「暖企」政策,包括房租補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