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与教材改革入手,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当务之急和紧迫课题。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为使我校职业教育班的学生能够学会一些有用的数学知识,我们采取以下方法:(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4)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5)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6)数学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数学 教学方法
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新形势下,如何从农村教育的课程与教材改革入手,推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当务之急和紧迫课题。我校是一所区属职业技术教育和初中义务教育并重的中学,每年初三毕业生中70%以上不能升入完全高中学习,这些学生毕业后有的進入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学习,有的返乡务农。但由于我校初中教育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等完全相脱节,更由于学生基础差,学生普遍对数学不感兴趣,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从而一些学生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一般的加减乘除法都不会,还别说是算账、搞丈量了。因而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数学教育工作者普遍面临着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一方面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社会越来越依赖于数学,每个人要掌握更多的数学,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另一方面现代数学越来越只能为少数人所掌握。正是这一难题,构成了现代数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与此同时,我国现阶段数学教育出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现行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不少知识学生掌握不了,而且学了也没用;而许多既有实用功能,又有价值的内容却又学不到。这是数学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让每个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尤其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尽然。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为了让我校职业教育班的学生能够学会一些有用的数学知识,特拟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数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的数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数学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数学学习的客观条件,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我首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数学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的数学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数学”改变为“我要学数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作为任课老师我将采取以下措施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首先我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我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趣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将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我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我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我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我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而信口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四、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
多数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殊不知在讲的过程中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农村中学生没有见过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农村不具备的物品。因此,我认为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的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
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六、数学教学“生活化”
“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生活。”
(一)以生活为源泉的数学教学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相信学生能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加减两步应用题”教学中以“植树”为话题;教学“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去“逛逛商店”;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组织学生量篮球场……
(二)营造生活气息的数学教学
在教学时,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来代替数学的具体情节。例如,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例子,“一块3000平方米的果园,桃树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3/5,桃树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教学。如:学校的占地面积、操场的占地面积和绿地的占地面积等等的例子。让学生自己编题目。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盎然,编出了不少分数应用题,如“羊场中学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学校操场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1/6,学校操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师生围绕这样熟悉的题目展开讨论,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巧设生活矛盾的数学教学
数学生活与现实生活往往有一些“矛盾”,这样的“矛盾”往往可以成为学生深刻理解的铺路石。如教学“折扣”这一课时,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教学。如:教师说:快过年了,服装店推出要打折的服装。服装的样式、质量一样,你说买哪种服装最合算?
(1)出示模拟广告:
服装1(原价85.00元,现价78.00元)
服装2(原价85.00元,现价75.00元)
服装3(原价85.00元,现价72.00元)
学生当然选择了服装3,它下降得最多。
(2)出示模拟广告:
服装1(原价85.00元,现价78.00元)
服装2(原价80.00元,现价75.00元)
服装3(原价75.00元,现价72.00元)
问:现在买哪一种衣服最合算?在数字的变化中,学生感到有些困惑,这时教师引导他们先算算再讨论、交流。部分学生认为,服装1价格下调了7.00元,下降的钱数最多,所以选择服装1。还有部分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服装1的原来价格最高,下降的幅度并不是最大。双方各执己见,学生在矛盾中迫切期待结果,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他们算一算下降了百分之几,学生很快找到答案,此时再来教学“折扣”。这时,学生就易于掌握了。
(四)生活化的扩展教学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华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謎,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和生活精彩的描述。为了让初三职业教育班的学生能学好数学并将其用于实践,这就要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就要坚持“依托生活,实用生活”。
1.实施“生活数学”教育,使日常生活“数学化”
在教学中,我将积极设计应用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的魅力和作用。要坚持“依托生活,实用生活”的道理,从而,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中走出课本的“围城”,再引导他们在社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作业除了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发挥它的桥梁功能。如:小明去秋游准备了20元钱,商店里的面包每只1元、可乐每罐2元、苹果每千克4元。你能帮她一下,小明可以买什么?可以买多少?这样的问题就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问题”,能使学生做到以自己为中心,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从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存在。
2.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
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我将更多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水平和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他们学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就联系得更紧密了。同时,数学的教学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我必须积极创造教学条件,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亲自去探索、发现,从而解决问题。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学到一些农村实用数学知识,而且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 数学 教学方法
在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新形势下,如何从农村教育的课程与教材改革入手,推进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当务之急和紧迫课题。我校是一所区属职业技术教育和初中义务教育并重的中学,每年初三毕业生中70%以上不能升入完全高中学习,这些学生毕业后有的進入职业技术教育继续学习,有的返乡务农。但由于我校初中教育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等完全相脱节,更由于学生基础差,学生普遍对数学不感兴趣,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从而一些学生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一般的加减乘除法都不会,还别说是算账、搞丈量了。因而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数学教育工作者普遍面临着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一方面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社会越来越依赖于数学,每个人要掌握更多的数学,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另一方面现代数学越来越只能为少数人所掌握。正是这一难题,构成了现代数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与此同时,我国现阶段数学教育出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现象:现行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不少知识学生掌握不了,而且学了也没用;而许多既有实用功能,又有价值的内容却又学不到。这是数学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让每个学生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尤其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尽然。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为了让我校职业教育班的学生能够学会一些有用的数学知识,特拟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数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的数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数学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数学学习的客观条件,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我首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数学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的数学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数学”改变为“我要学数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作为任课老师我将采取以下措施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首先我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我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趣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教学中我将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我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我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我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我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而信口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四、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
多数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殊不知在讲的过程中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农村中学生没有见过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农村不具备的物品。因此,我认为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的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
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六、数学教学“生活化”
“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生活。”
(一)以生活为源泉的数学教学
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相信学生能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中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加减两步应用题”教学中以“植树”为话题;教学“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去“逛逛商店”;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组织学生量篮球场……
(二)营造生活气息的数学教学
在教学时,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来代替数学的具体情节。例如,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例子,“一块3000平方米的果园,桃树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3/5,桃树种植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还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教学。如:学校的占地面积、操场的占地面积和绿地的占地面积等等的例子。让学生自己编题目。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盎然,编出了不少分数应用题,如“羊场中学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学校操场面积占学校总面积的1/6,学校操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师生围绕这样熟悉的题目展开讨论,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巧设生活矛盾的数学教学
数学生活与现实生活往往有一些“矛盾”,这样的“矛盾”往往可以成为学生深刻理解的铺路石。如教学“折扣”这一课时,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切入教学。如:教师说:快过年了,服装店推出要打折的服装。服装的样式、质量一样,你说买哪种服装最合算?
(1)出示模拟广告:
服装1(原价85.00元,现价78.00元)
服装2(原价85.00元,现价75.00元)
服装3(原价85.00元,现价72.00元)
学生当然选择了服装3,它下降得最多。
(2)出示模拟广告:
服装1(原价85.00元,现价78.00元)
服装2(原价80.00元,现价75.00元)
服装3(原价75.00元,现价72.00元)
问:现在买哪一种衣服最合算?在数字的变化中,学生感到有些困惑,这时教师引导他们先算算再讨论、交流。部分学生认为,服装1价格下调了7.00元,下降的钱数最多,所以选择服装1。还有部分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服装1的原来价格最高,下降的幅度并不是最大。双方各执己见,学生在矛盾中迫切期待结果,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他们算一算下降了百分之几,学生很快找到答案,此时再来教学“折扣”。这时,学生就易于掌握了。
(四)生活化的扩展教学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华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謎,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和生活精彩的描述。为了让初三职业教育班的学生能学好数学并将其用于实践,这就要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我在教学中就要坚持“依托生活,实用生活”。
1.实施“生活数学”教育,使日常生活“数学化”
在教学中,我将积极设计应用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领悟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的魅力和作用。要坚持“依托生活,实用生活”的道理,从而,必须让学生在学习中走出课本的“围城”,再引导他们在社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作业除了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发挥它的桥梁功能。如:小明去秋游准备了20元钱,商店里的面包每只1元、可乐每罐2元、苹果每千克4元。你能帮她一下,小明可以买什么?可以买多少?这样的问题就是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问题”,能使学生做到以自己为中心,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从实践活动中体会到数学的存在。
2.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
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我将更多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不仅贴近了学生的生活水平和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他们学的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就联系得更紧密了。同时,数学的教学也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我必须积极创造教学条件,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亲自去探索、发现,从而解决问题。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学到一些农村实用数学知识,而且使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