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调节难治性癫痫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_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生酮饮食(KD)调节儿童难治性癫痫(CRE)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亚群平衡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CRE患儿42例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进行KD治疗,所得检查数据分别纳入CRE患儿治疗前组及CRE患儿治疗后组。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同龄儿童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儿童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Th1情况、治疗前后的Th17、Treg及Th1细胞有关因子的mRNA表达情况及血浆炎性因子水平。

结果

CRE患儿的Treg细胞[(1.75±0.53)%]明显少于健康对照组[(3.97±0.28)%],Th1[(12.25±1.03)%]和Th17细胞[(2.89±0.68)%]明显多于健康对照组Th1[(7.75±2.42)%]和Th17细胞[(1.86±0.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542、11.049、7.415,均P<0.05)。CRE患儿治疗前组白细胞介素17A(IL-17A)、γ干扰素(IFN-γ)的mRNA表达水平[(2.46±0.75)×10-4;(1.48±0.64)×10-2]明显高于对照组[(0.91±0.24)×10-4;(0.47±0.11)×10-2];CRE患儿治疗前组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的mRNA表达水平[(20.02±6.57)×10-2;(12.42±6.46)×10-5]明显低于对照组[(26.57±6.75)×10-2;(16.31±4.18)×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97、5.232、4.981、3.872,均P<0.05)。CRE患儿治疗后组的IL-17A[(1.20±0.44)×10-4]、IFN-γ[(0.70±0.41)×10-2]、CTLA-4[(10.72±2.99)×10-2]及GITR[(6.04±2.51)×10-5]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RE患儿治疗前组[(2.46±0.75)×10-4、(1.48±0.64)×10-2、(20.02±6.57)×10-2、(12.42±6.46)×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E患儿治疗前组的IL-17A、IFN-γ、环氧化物酶-2(COX-2)及前列腺素F(PGF)水平[(26.52±6.17) ng/L、(11.19±3.15) ng/L、(2.14±1.31) ng/L、(205.74±32.30) 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3.93±2.98) ng/L、(8.87±1.09) ng/L、(1.04±0.33) ng/L、(109.8±38.74)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61、3.987、3.654、11.370,均P<0.05)。CRE患儿治疗后组的IL-17A[(18.48±6.18) ng/L]、IFN-γ[(9.54±1.42) ng/L]、COX-2[(1.46±0.72) ng/L]及PGF[(126.13±13.07) ng/L]水平明显低于CRE患儿治疗前组[(26.52±6.17) ng/L、(11.19±3.15) ng/L、(2.14±1.31) ng/L、(205.74±32.30)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KD对于CRE患儿外周血Th亚群可能有较好的平衡调节作用,且对患儿的Th有关因子及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协同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16~30月龄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幼儿在叫名反应情景中的行为特征,为早期识别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视频分析的方式,由2位专业人员根据评分标准对2017年4月至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确诊的ASD幼儿(ASD组,61例)在叫名反应情境中的反应得分(RS)、反应时间(RT)、反应后持续时间(DT)及反应率(RR)进行评估,并与同年龄正常发育儿童(NT组,33例)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1个Menkes病家系中ATP7A基因突变的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住院的2例经典型Menkes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ATP7A基因突变检测,采用Sanger测序法对可疑的致病突变位点进行家系验证及遗传学分析,以明确致病基因及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对先证者母亲再生育进行产前诊断。结果2例患儿均检测到ATP7A基因的同一错义突变,为半合子:c.3905 G>A。San
目的总结补体Ⅰ因子(CFI)缺陷伴反复无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基因特点及治疗措施,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补体Ⅰ因子缺陷伴反复无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CFI缺陷伴反复无菌性脑膜炎的实验室检查、基因特点及诊治进展,应用PubMed、Medline医学数据库检索,以"complement fac
目的研究虚拟现实视频游戏对脑性瘫痪(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56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年龄为(5.4±1.2)岁(5~7岁)。根据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评估结果患儿均位于Ⅰ~Ⅱ级。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视频游戏组和常规锻炼组,分别进行为期6周的功能锻炼,评价指标包括平均练习时间,6 min步行测试(6MW
皮质发育畸形(malformation of cortical development,MCD)是导致儿童智力运动发育障碍和难治性癫痫的重要原因。不论是从胚胎发育过程、基因调控异常或组织结构特征的维度,MCD的分类都非常复杂。现主要根据Barkovich的MCD分类更新版进行介绍,限于篇幅,仅介绍其粗略框架。此框架有助于临床对各种类型MCD的理解,寻找其遗传学病因,并对某些可治疗的MCD伴难治性癫
既往关于颗粒物质在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致病作用的研究较多,近年研究表明颗粒物质也可影响人类脑发育,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风险相关,尤其是PM2.5。现对当前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及展望,有望进一步推进孤独症谱系障碍病因学研究及制定适当的公共策略。
目的研究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模型大鼠海马Ⅰ型电压门控性钠通道α亚基蛋白(Nav1.1)及其钠通道功能的变化。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实验大鼠海马Nav1.1的表达;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钠通道功能(电流-电压曲线、激活曲线、失活曲线及失活后恢复曲线)的变化。结果1.成功复制氯化锂-匹罗卡品大鼠模型。观察到实验大鼠行为学3期(急性期、潜伏期和慢性期
目的纵向对比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脑白质体积的发育特征。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4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就诊的37例ASD患儿(ASD组)及27例年龄、性别及发育商匹配的发育迟缓(DD)儿童(对照组)分别在2~3岁及4~5岁时进行结构磁共振成像(sMRI)扫描。使用基于感兴趣区(ROI)方法研究ASD患儿全脑及各脑叶白质体积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