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合,已是地产行业最热门的词语之一。继之前多家中小房企或以股权交易、或以吞并等形式实现整合重组之后,近期,行业巨擘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建筑)公布了将中建地产注入中海地产的计划。
中建系庞大复杂的地产业务,无疑将因这次整合优化配置,而在资产注入的同时,中海地产管理层也进行着“换血”。在这一切落定之后,中海地产能否成为行业霸主,则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资产效益最大化”
这是一个大鳄横出的时代。
8月5日,中海地产宣布,该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建筑,拟将旗下中建股份房地产事业部、中国中建地产有限公司及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运营的房地产发展业务注入中海地产。
早在一年前,中海地产与中建地产整合的消息就已经在业内传开。据记者了解,当前虽然大方向已定,但中国建筑对下属子公司资产如何整合,仍未达成任何具体方案,也未签署任何协议。
8月28日的中国建筑中期业绩路演会上,中国建筑董秘孟庆禹在回答记者提问中也未正面透露最新进展,“整合无非是三种方法、六种结果,至于哪一种方法更好,直到今天早晨,总公司党组领导仍在开会讨论中。”据悉,孟庆禹所指的三种方案是,母公司是否通过注入的方式换回股份,是否通过出售的方式换回现金,抑或是通过托管的方式让中海地产收取费用。
记者曾试图联系中建地产及中海地产高层人士,但均以“处于敏感时期”为由拒绝了采访。中海地产北京公司某项目负责人只是向记者表示,“就目前而言,还没有感受到公司内部运营上的变化。”
同属于整体上市公司中国建筑中的成员,此前在中建地产系内部的分工是,中海地产定位于内地城市及港澳地区,专营高中档精品住宅及商业地产,中建地产主要业务定位则是大众精品住房和保障性住宅开发。然而,组建7年以来,中建地产业务范围扩张迅速。为避免业务交叉而产生内耗,被业界解读为此次重组的重要原因。
刚刚卸任中海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的孔庆平,日前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了这一推测。“我们将用500亿元人民币来打造新的地产平台,整合是为了避免出现同系竞争。调整的目的主要是以资产效率最大化,资产效率发挥得更好为主。”
“两家公司在经营上出现了业务重叠,开始有同业竞争和资源空耗现象。”兰德咨询机构总裁宋延庆向记者表示,合力经营一家公司,才能将业务发展的更好。“中建系两家公司内部优化重组联合,不仅能实现人才、技术上的互补,更能在土地及资金上形成规模效应。”
人事变动铺路
粮草未动,兵马先行。在中国建筑计划将中建地产业务注入中海地产的消息公布当日,中海地产公布了重大的人事变动。
在中海地产任职将近20年之久的孔庆平卸任中海地产董事局主席,并辞任该公司执行董事职位,由原中海外执行董事、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郝建民接任董事局主席。此外,陈谊任中海地产执行董事,而陈谊曾历任中建地产总经理、中建国际董事、总经理。
公司重大业务变化及高层人事任命在同一日宣布,不由让外界联想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推测,“这是在为重组铺路,人事调整和安排领先于资产注入。这并不仅仅是资产的划转,更是对其经营管理权的融合。”
上述人士同时猜测,相应的人事变更或许还有一层意义,如果相关的土地及房地产发展项目未能通过出售注入中海地产,中国建筑或将委托中海地产管理中建地产余下的房地产发展项目。“由谁来管,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同属一个母公司,中建地产和中海地产之间并不缺少人事互动。从中建地产官方网站查到,在中建地产多位副总经理中,贾卫东、邱盾都是从中海地产来到中建地产。贾卫东此前曾任中海地产总部规划设计中心主任设计师,邱盾曾任北京中海地产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济南中海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根据中国建筑集团整体上市的需要,2007年中建系将旗下所有房地产业务,除中海地产品牌以外的部分都纳入中建地产。时至今日,中建地产这个“棋子”或将完成阶段性使命,“但如果在人事任命上不能安排周全,此番重组或也难以短期落定。”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建地产业务注入中海地产的背后,是中国建筑的整体谋篇布局。“为加强对中海地产的控制力,相信还会有一些新的任命陆续出炉。”
中海“航母”来袭
整合重组一役,舆论纷纷将注入中建地产之后的中海地产,与万科相比较。
2012年中海地产销售额为896亿元,中建地产销售额为206亿元,而今年上半年,两者的销售额分别达到了612亿元和176亿元,均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由此看来,整合后的中海地产未来几年在销售额方面超过万科,并非不可能。
在盈利方面,中海地产早就超过了万科成为了最赚钱的房企。去年中海地产净利润为151.6亿元,比万科同期的125.5亿元净利润高20%。
从融资指标来看,中海地产也有着绝对优势。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11月,中海地产推出7亿美元10年期和3亿美元30年期结构的美元债券,利息率分别为3.991%和5.364%,创造了内房股融资成本最低,期限最长的纪录。而在重组之后,中建系将能发挥“A+H”股双平台优势,中海地产或借中建地产在A股实现再融资。
对于中海地产而言,得到的最大一块“蛋糕”或许还是土地储备。截至今年上半年,中海地产土地储备为3649万平米,而中建地产的土地储备也高达3265万平米,其中不乏一线城市的优质地块。“包括北京在内,近几年中海地产在公开竞拍上的拿地节奏明显放缓,加之当前地价高企,中海拿地慎之又慎。”在世联地产首席分析师吴志辉看来,中建地产提供的丰富土地“原材料”才是中海地产最为看重的。
此外,中国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已获16个城市综合建设项目,累计投资额达190亿元,而这些项目主要由中建地产负责运营。显然,这些资产一旦纳入中海,无疑将会弥补中海地产在商业地产方面的短板。
“看规模,更要看持续发展的能力。”吴志辉向记者表示,重组对中海而言只是短期利好,今后能否成为行业第一,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例如万科产品复制性强,资金周转率高,企业风格明显,这些都是支撑一个公司持续发展的特质,而多数企业并不具备这几点。”
至于中建地产,今后或将主攻“城镇化”。据媒体近日披露,原则上,中建地产将不再新增从事纯粹房地产开发业务,未来城市综合开发将是其主要业务方向。
中建系庞大复杂的地产业务,无疑将因这次整合优化配置,而在资产注入的同时,中海地产管理层也进行着“换血”。在这一切落定之后,中海地产能否成为行业霸主,则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
“资产效益最大化”
这是一个大鳄横出的时代。
8月5日,中海地产宣布,该公司的控股股东中国建筑,拟将旗下中建股份房地产事业部、中国中建地产有限公司及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运营的房地产发展业务注入中海地产。
早在一年前,中海地产与中建地产整合的消息就已经在业内传开。据记者了解,当前虽然大方向已定,但中国建筑对下属子公司资产如何整合,仍未达成任何具体方案,也未签署任何协议。
8月28日的中国建筑中期业绩路演会上,中国建筑董秘孟庆禹在回答记者提问中也未正面透露最新进展,“整合无非是三种方法、六种结果,至于哪一种方法更好,直到今天早晨,总公司党组领导仍在开会讨论中。”据悉,孟庆禹所指的三种方案是,母公司是否通过注入的方式换回股份,是否通过出售的方式换回现金,抑或是通过托管的方式让中海地产收取费用。
记者曾试图联系中建地产及中海地产高层人士,但均以“处于敏感时期”为由拒绝了采访。中海地产北京公司某项目负责人只是向记者表示,“就目前而言,还没有感受到公司内部运营上的变化。”
同属于整体上市公司中国建筑中的成员,此前在中建地产系内部的分工是,中海地产定位于内地城市及港澳地区,专营高中档精品住宅及商业地产,中建地产主要业务定位则是大众精品住房和保障性住宅开发。然而,组建7年以来,中建地产业务范围扩张迅速。为避免业务交叉而产生内耗,被业界解读为此次重组的重要原因。
刚刚卸任中海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的孔庆平,日前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了这一推测。“我们将用500亿元人民币来打造新的地产平台,整合是为了避免出现同系竞争。调整的目的主要是以资产效率最大化,资产效率发挥得更好为主。”
“两家公司在经营上出现了业务重叠,开始有同业竞争和资源空耗现象。”兰德咨询机构总裁宋延庆向记者表示,合力经营一家公司,才能将业务发展的更好。“中建系两家公司内部优化重组联合,不仅能实现人才、技术上的互补,更能在土地及资金上形成规模效应。”
人事变动铺路
粮草未动,兵马先行。在中国建筑计划将中建地产业务注入中海地产的消息公布当日,中海地产公布了重大的人事变动。
在中海地产任职将近20年之久的孔庆平卸任中海地产董事局主席,并辞任该公司执行董事职位,由原中海外执行董事、副主席兼行政总裁郝建民接任董事局主席。此外,陈谊任中海地产执行董事,而陈谊曾历任中建地产总经理、中建国际董事、总经理。
公司重大业务变化及高层人事任命在同一日宣布,不由让外界联想两者之间的关系。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推测,“这是在为重组铺路,人事调整和安排领先于资产注入。这并不仅仅是资产的划转,更是对其经营管理权的融合。”
上述人士同时猜测,相应的人事变更或许还有一层意义,如果相关的土地及房地产发展项目未能通过出售注入中海地产,中国建筑或将委托中海地产管理中建地产余下的房地产发展项目。“由谁来管,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由于同属一个母公司,中建地产和中海地产之间并不缺少人事互动。从中建地产官方网站查到,在中建地产多位副总经理中,贾卫东、邱盾都是从中海地产来到中建地产。贾卫东此前曾任中海地产总部规划设计中心主任设计师,邱盾曾任北京中海地产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济南中海地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根据中国建筑集团整体上市的需要,2007年中建系将旗下所有房地产业务,除中海地产品牌以外的部分都纳入中建地产。时至今日,中建地产这个“棋子”或将完成阶段性使命,“但如果在人事任命上不能安排周全,此番重组或也难以短期落定。”有业内人士指出,在中建地产业务注入中海地产的背后,是中国建筑的整体谋篇布局。“为加强对中海地产的控制力,相信还会有一些新的任命陆续出炉。”
中海“航母”来袭
整合重组一役,舆论纷纷将注入中建地产之后的中海地产,与万科相比较。
2012年中海地产销售额为896亿元,中建地产销售额为206亿元,而今年上半年,两者的销售额分别达到了612亿元和176亿元,均实现了同比大幅增长。由此看来,整合后的中海地产未来几年在销售额方面超过万科,并非不可能。
在盈利方面,中海地产早就超过了万科成为了最赚钱的房企。去年中海地产净利润为151.6亿元,比万科同期的125.5亿元净利润高20%。
从融资指标来看,中海地产也有着绝对优势。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11月,中海地产推出7亿美元10年期和3亿美元30年期结构的美元债券,利息率分别为3.991%和5.364%,创造了内房股融资成本最低,期限最长的纪录。而在重组之后,中建系将能发挥“A+H”股双平台优势,中海地产或借中建地产在A股实现再融资。
对于中海地产而言,得到的最大一块“蛋糕”或许还是土地储备。截至今年上半年,中海地产土地储备为3649万平米,而中建地产的土地储备也高达3265万平米,其中不乏一线城市的优质地块。“包括北京在内,近几年中海地产在公开竞拍上的拿地节奏明显放缓,加之当前地价高企,中海拿地慎之又慎。”在世联地产首席分析师吴志辉看来,中建地产提供的丰富土地“原材料”才是中海地产最为看重的。
此外,中国建筑在全国范围内已获16个城市综合建设项目,累计投资额达190亿元,而这些项目主要由中建地产负责运营。显然,这些资产一旦纳入中海,无疑将会弥补中海地产在商业地产方面的短板。
“看规模,更要看持续发展的能力。”吴志辉向记者表示,重组对中海而言只是短期利好,今后能否成为行业第一,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例如万科产品复制性强,资金周转率高,企业风格明显,这些都是支撑一个公司持续发展的特质,而多数企业并不具备这几点。”
至于中建地产,今后或将主攻“城镇化”。据媒体近日披露,原则上,中建地产将不再新增从事纯粹房地产开发业务,未来城市综合开发将是其主要业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