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田径教学中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激发探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f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田径教学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的高校田径教学却面
  临诸多困境,田径教学和田径运动的枯燥和单调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现状,文章从心理学
  的角度提出了几点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策略,即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学习主体性学习兴趣田径教学心理学原理
  [作者简介]邵林海(1972-),男,黑龙江密山人,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教
  学与训练。(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高校冬季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和牡丹江师范
  学院改革工程项目“高师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基础教育中体育价值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1-XJ13049)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38-02
  田径教学是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各项体育运
  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田径课教学在高校体育教
  学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学生反映田径运动内容呆板、形
  式单调、枯燥乏味、缺乏灵活性,在体育选课时学生先选择田径
  课的很少,且上课积极性不高。
  以前的田径教学往往强调运动项目的竞技性和学生的体育
  能力,忽视了学生心理方面的需求,结果出现学生盲目地遵从、
  机械地练习,这不仅会影响田径教学的效果,而且忽视了学生学
  习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互促的过程,教师为主
  导,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对其学习
  兴趣的培养上。因此,要扭转现阶段田径教学的困境,当务之急
  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
  活动的心理倾向,人对有兴趣的事物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并且
  产生某种肯定的情绪体验。学习兴趣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起到调
  节和控制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主动寻找
  学习方法,克服困难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在田径教学中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正确理解学习目的,认识到田径运动的意义,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
  田径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身意识,提高健身能力和
  养成健身习惯。许多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追求时尚、新颖、刺
  激,不重视体育锻炼,没有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身体素质
  逐渐下降。田径运动作为一项最基础的体育运动项目,不仅可
  以全面地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和运动素质,而且在培养人的良
  好意志品质,塑造人的良好品格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首要的任务是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树立正确
  的体育价值观,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形成积极参与的意
  识,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其次,在教学中应贯彻素质教育的基
  本理念,通过田径教学使得学生形成健身意识、提高健身能力、
  养成健身习惯,并学会科学鍛炼身体的方法。最后,淡化田径教
  学的竞技性,突出其健身性,使田径课程适合当代大学生终身体
  育的需要。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人
  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及学生的
  身心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在田径教
  学中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
  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中进行田径练习。良好的教学气氛能
  够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流时个体之间都带有一定
  的感情色彩,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个体之间的情绪情感的交流
  会形成心理上共鸣,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感染力和心理上的共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教学气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
  好的心理环境,激发田径练习的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消除上
  课不认真、散漫的状态,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良好师生关系
  基础上,生动活泼、热烈宽松的教学氛围使教师与学生的心理激
  活水平控制在适宜的强度,为认知、操作活动提供最佳的心理背
  景,这时学生的心情是愉快的、体力是充沛的、认知是清晰的,任
  何苦恼与杂念都能得到相应的摆脱,使心理负荷得到很好的调
  控,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会得到更好的发挥,就能自觉地、
  高质量地完成田径的教学任务。
  其次,可以通过自我扩展教育、共同活动法、非角色化建立
  良好的师生关系。自我扩展教育是由西方学者兰道福和郝维提
  出的。进行扩展性教育的具体方法是“反应性听取”,即教师听
  取学生表达内在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情感,并用有效的
  方式对待之。使用反应性听取的方式教师很容易和学生相互理
  解;共同活动法可以由一个教师和一个学生组成,也可以由一个
  教师和几个学生组成,目的是解决问题。如当某教师和某学生
  之间存在分歧或矛盾时,可以通过师生一对一的活动进行处
  理。因为一对一的活动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这本身就缩
  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矛盾的解决;非角色化是指为了形
  成深入、有效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尽可能的非角色化,即在学生
  面前尽量少受自己的角色行为的限制,将自己当做学生的一个
  参与者、一个朋友,这样会逐渐强化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   三、唤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需要
  兴趣是由好奇心、探究倾向等心理因素派生出来的。兴趣
  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
  学习上的成功,也会激发和增强学习兴趣。(1)在田径教学中教
  师要让学生了解田径的文化和历史。因为了解才会喜欢,从而
  形成对田径运动的良好感觉。所以,在田径教学中要有意识安
  排田径运动的历史文化的内容,使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实质有全
  面的了解,并能理解田径运动的价值,形成欣赏田径运动的能
  力。要积极鼓励学生将田径课所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
  中去,创造新的田径运动文化和历史。(2)教学内容选择要体现
  趣味性。即选择锻炼价值高、难度小、娱乐性强的教学内容,激
  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田径运动。当人们
  对某事物或活动感兴趣时,才会去接触、去尝试、去追求、去克服
  困难,而成功则会使兴趣更浓。在几乎所有的田径练习项目中
  都会看到,学生兴趣越高越能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如果课堂教学
  枯燥乏味、兴趣索然,学生就出现消极情绪,甚至感到厌烦而逃
  课。同时,如果让学生在田径运动中获得适当的成功还会继续
  增强其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3)营造良
  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增加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先进的体
  育场地设施,充足的体育器材,既能够满足田径教学活动的需
  要,又能保证和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体育设施和
  器材的外部特征也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体育器材颜色的合
  理搭配、形状的别致新颖都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奋性,不同的
  色彩和形状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
  充分体验到田径运动的乐趣,从内心产生积极情感,积极参与锻
  炼,养成终身的健身习惯。(4)应建立与完善高校田径俱乐部机
  制。田径俱乐部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机制,使学生能
  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由地选择锻炼的项目。在锻炼的
  过程中将竞技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体验到锻炼
  的乐趣,又丰富了健身的知识,为其形成“终身体育”做了良好的
  准备。
  四、增加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新颖性
  新颖的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倾向。教学内容和方法不
  断变换可以引起学生的新的探究活动,从而可能在此基础上产
  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所以在田径教学中应以丰富有趣、逻辑
  性、系统性很强的内容以及生动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1)田
  径教学应该有创造性,不能墨守成規。在高校田径教学的练习
  中,可以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游
  戏练习法、趣味循环练习法和游戏比赛法等,增强田径教学的趣
  味性和娱乐性,以此激发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实践表明,丰富
  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有效地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愉
  快地投入到田径运动中来,激发学生参加田径运动的热情。(2)
  田径教学中可以把田径运动与其他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
  思考。例如,人跑动时腿蹬力的发力本身是因人而异的,腿长的
  人以小腿肌肉为主要动力,腿短的人靠大腿肌肉发力更多一些,
  这是将体育与生理知识相结合。(3)田径教学中还可以进行体育
  心理训练,心理因素对体育运动成绩的影响是复杂的,难以用具
  体比例做出精确的估计,也难以用直接的方法解释,但事实证明
  心理训练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运动水平。心理训练的方
  法很多,如念动训练、默记训练、生物反馈训练、自我调整训练、
  意志品质训练、专项素质训练、注意力训练等,这些方法与枯燥
  的田径练习相比非常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避免频繁地进行具有威胁性的考试和竞争
  高师院校的田径教学既要注重学生的训练效果,同时更要
  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学考核评价是教学中重
  要的环节,评价是否科学、公平和准确,将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当前高校体育考核评价标准存在一定的缺陷,考核以竞
  技性为价值导向,考核标准单一,即以运动成绩、达标率和及格
  率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频繁地进行考核。当身体素质较差的
  学生体验到或预计到学习不及格或能力不达标时,则会产生焦
  虑情绪,焦虑会抑制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高校对田径课的考
  核应作出一定的改革,要以“培养良好的健身意识”为指导思想,
  考核学生在进行田径学习之后的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不是频繁
  的考核、达标和竞争。田径课的评价标准应多元化,不仅评价学
  生的田径运动技能,而且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方
  面做出正确的评价,不仅有横向评价,还应有纵向评价,即将学
  生自身的田径运动的进步程度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这样对
  身体素质较差学生更为公平,从而为大学生营造一个“高质轻
  负”的宽松心理环境,增强大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更多的大学
  生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田径运动中来,在此过程中形成终身体
  育的意识与能力。
  学习兴趣是学生进行运动训练的内部心理动力,有了好的
  体育兴趣,才能使学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有了好的
  目的,才能使学生朝着健康的目标发展。所以在田径教学中应
  该从使学生了解田径教学的意义、调整良好的师生关系、引起学
  生学习的需要、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改进考核方法五个方面激
  发学生对田径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田径运动,练习
  体育技能,最终实现提高田径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涛.大庆市高校田径教学困境及对策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董亚玲,张振丰.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2003(2).
  [3]李雪萍,安虹.体育课堂教学心理气氛的优化[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1).
  [4]施伟忠.情绪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
  [5]唐静萍,张传峰.关于高校田径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6(4).
  [6]王春芳.试论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兴趣激发与培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6(3).
  [7]李俊斌,陈文胜.浅析心理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成绩的影响[J].体育科技,
  2005(4).
  [8]杨文斌,余贞凯.高校田径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
  刊),2008(4).
  (栏目编辑:熊和妮孙玲玲)
其他文献
自信,是指个体对自己力量的肯定,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所追求的目标。心理学家曾对千名天才儿童进行追踪研究,30年后他对其中30%高成就者和20%无大成就者进行比较,发现他们的明显差异在于自信心。可见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可是很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下,在人生刚刚起步的小学阶段,就已经丧失了自信心。如何帮助这些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呢?我的做法是:    一、让学生品尝成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它如温柔的春雨,滋润着萌生的新芽;它如和煦的春风,慰藉着企盼的心灵。那么,教师的爱通过怎样的传导途径,才能走进学生心灵,使学生受到“爱”的“感应”,产生爱的动力呢?    把微笑洒向每一位学生    教师的微笑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晓兰,是一个刚从贵州来的女孩,她不会说普通话,不敢与人交流;她没有受过学前
一提到会计信息失真,人们马上联想到做假账的会计师和纵容、包庇他们作假的注册会计师们,于是呼吁加强会计师尤其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仿佛如果他
近日,河南省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35家,其中学科类重点实验室23家,企业类重点实验室1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240家。2020年,河南省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首次组织实施学科
期权理论是20世纪经济学领域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不仅有助于人们创造、识别和利用不确定性中蕴涵的投资机会与灵活性,而且还能对其价值做数量上的具体估算,从而帮助人们充分
国有资本的存在方式、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有经济的主导竞争力发挥得如何、经济目标实现得怎样.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素质教育,首先要从品德教育入手,小学品德教育尤为重要,它始终贯穿于德、智、体、美、劳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人的道德品质形成是以思想能力为基础,道德行为是以思想能力为中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注重了思想内容和形式的讲解、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品德能力的培养和挖掘,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的品德能力在品德课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品德教学活动应结
“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语文教师有责任更有义务引领孩子去听一听春日里泉水的丁丁冬冬,看一看蓝天里云朵的瞬息万变,闻一闻老农犁下泥土的馥郁芬芳。尝一尝平凡人生的酸甜苦辣。    一、畅游生活的海洋,享受诗意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去挖掘生活中的诗意,引导孩子以诗意的态度关照生活?在苏教版第二册《小池塘》一课的教学中,我作了实践探究。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通篇运用比喻手法,把小池塘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