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而为,给孩子稳稳的幸福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li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是要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还是有成就感的成年?”常有父母这样问我。父母一方面非常希望保护孩子的天性,给孩子一个快乐、自由、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又招架不住充斥耳畔的教育“诱惑”,希望尽早对孩子进行各种能力开发和培养。
  在我看来,孩子的幸福童年和有成就感的成年并不矛盾。不一定,童年时主动去培养孩子的某些天赋,就一定会毁掉孩子的天性,夺去他童年的幸福;也不一定没有去培养某些天赋,孩子的未来就不会成才。因为这其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我们很难将孩子的童年跟未来发展扯上必然的关系。
  决定这个问题的关键,我觉得首先是教育方式。生活中,很多优秀人物在小时候就接受了良好的早期教育。音乐家莫扎特4岁时就可以作曲并登台演出,当父母发现小莫扎特的音乐天赋时,就不失时机地把孩子带到各种场合演出,以便与更多的音乐家接触,还经常在家里举办音乐会,给孩子创造音乐氛围。当孩子在童年时表现出一些天赋和特长时,父母及时地给予了正确引导,让孩子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展,为将来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蒙台梭利的敏感期理论告诉我们,0-6岁是儿童成长的敏感期,分别是:语言敏感期、书写敏感期、阅读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感官敏感期、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动作敏感期、社会规范敏感期。很多孩子会在这一时期表现出某些方面的天赋,如果家长能抓住这一敏感期进行教育,孩子的能力会顺势而为,得到长足发展。关键是教育方式要正确,否则可能会事倍功半,有些甚至还走向了反面。莫扎特的父亲没有把莫扎特送进音乐特长班里去学习,也没有盯着孩子去练琴,而是主动给小莫扎特营造音乐的氛围,让孩子自然而然地浸泡、熏染于其中,极大程度地保护了孩子的兴趣和表现欲,以致让小莫扎特在玩玩具的时候都喜欢伴着音乐的节奏。
  营造氛围、保护表现欲、培养习惯,这些都是教育方式正确、科学的表现,是孩子快乐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孩子快乐童年的保障。只要教育方式科学,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我们就可以既能保护孩子的天性,又能让孩子的能力得到蓬勃发展。
  但是现实中,大多数的父母没有做到科学地引导孩子。他们一发现孩子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了优势,就忙不迭地去开发,把孩子送进各种早教班、兴趣班、特长班,不顾孩子愿不愿意、老师跟孩子是否匹配等,结果使孩子的天赋烟消云散,或者对本来有兴趣的事情也不耐烦了。我看到很多小时候对音乐敏感的孩子,在被逼着学了几年钢琴后,发誓这辈子与音乐绝交;本来有绘画天赋的孩子,在跟着老师学了几年画画后,想象力和创造欲丧失殆尽……在无数孩子因接受良好早教而成功的同时,我们也目睹了太多因早教不当而失败的案例。总结经验与教训,大多与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有关。
  这种不正确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注重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没有注重欲望、兴趣和想象力的保护;强调了早期教育越早越好,而忽视了与孩子的年龄段和身心发展规律相契合;过分看重早教机构的作用,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和亲子互动的力量;过分注重了知识能力教育,而忽略了良好习惯的养成、理想的树立、价值观的传递和美的激发等。
  当一个孩子在潜能开发的同时,缺少了美的感知、欲望的点燃、想象力的激发、价值观的传递,而只剩下光秃秃的一些知识灌输、技能训练的时候,这样的教育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的,是不长久的,也是不快乐的,它牺牲掉的不止是孩子快乐的童年,也许还有那生机勃勃的少年以及那本可以更丰盈的成年。
  因此,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和有成就感的成年,也许我们不必那么纠结,我们该思考的恰恰是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多少符合了孩子的成长,我们在多大程度上用心观察过孩子的成长变化,反思过自己的教育行为。也许,只有我们开始认真思考这些并践行的时候,我们的目标才可以兼得,孩子也就可以自小到大都能稳稳地感受到幸福。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其他文献
有一天女儿问我,如果人不生病,会怎样死?当时我以为她要我谈及车祸之类的,后来才知道,她不是那样的意思,她要知道的,就是人不生病,很正常的,怎么会死呢?我知道,她已经知道了死亡的含义,她也开始担心死的时候会不会很痛苦或还有其他更可怕的经历。相信每个父母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这时我们该如何回答呢?  不恰当的回答  怎么死?老死,被车撞死,各种死法都有可能。  这样回答的父母,当时的心情一定是糟透了。怎
期刊
2012年之夏,新闻记者笔下的小候鸟生活——  镜头一:父母身边的孤单  孩子来到了父母身边,但父母还是没有时间陪伴他们,难得的团聚仍在一天天的“留守”中度过,日子比在农村老家还要乏味。  12岁的宋梦华,静静地坐在租住地社区的健身器械上,眼睛看着旁边玩滑板的小孩,双手支着脑袋发呆。  梦华的父母和姑妈家一起在北京开了个面食摊,放暑假了,奶奶把梦华和大她半岁的表哥从老家山西临汾送到父母身边。  面
期刊
小朋友,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有着34个省级行政区。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在这里,我们为你们提供4句话,记住这4句话,你也就记住它们的名字啦。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三海云贵安  三宁西四重天北  香澳台福内陕甘  解释:  两湖两广两河山——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五江三海云贵安——江苏、江西、浙江、黑龙江、新疆、上海、青海、海南、云南、贵州、安徽  三宁西四重天北——宁
期刊
雨果说:“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是呀!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母亲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当你迷失方向时,模糊的光亮和希望使你找到方向。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清茶,当你疲倦无力时,淡雅的馨香和醇美使你神清气爽……  一天放学回家,经过幼儿园门口,悠扬的歌声传到了我的耳际:“我的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妈妈妈妈快坐下
期刊
我心中的妈妈是个放风筝的人,让我这只风筝在天空自由飞翔,妈妈手中的线总牵着我。当我迷失方向,她能为我送来东风;当我遇到困难,她能为我指点迷津……  还记得刚刚步入初中,教室里座无虚席却彼此陌生。外表开朗的我逐渐变得沉默寡言,我成了一个没有朋友的人。回到家里,我愁眉不展。妈妈看我整日郁郁寡欢,推开我的房门,跟我聊起来:“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最初是有些不适应的,你需要主动结交些朋友。”在妈妈的鼓励下,
期刊
名人小档案:  钱穆(1895年—1990年),江苏无锡人。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一生写了1700多万字的史学和文化学著作,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很大影响。代表作有《论语文解》《先秦诸子系年》《国史大纲》《刘向歆父子年谱》等。  钱穆故居,名曰:素书楼。  素书楼右边的一颗大树枝繁叶茂,比屋还高,一年四季,都筛簸着
期刊
儿子5岁半了,做母亲的我一直秉承着尊重、平等的理念,温柔地对待儿子。我总满怀这样的信念:孩子会慢慢懂事,母亲的仁爱会像阳光,沐浴着孩子健康成长。  但是面对越来越自我、任性的儿子,我陷入了困惑:难道我的教育方式有错吗?带着疑惑,带着对孩子强烈的责任感,我翻阅了一本本炙手可热的家教类书籍,其中《给您一只金手指》,不仅书名极具诱惑力,阅读后更是让我获益良多。看完全书,我深深体会到:真正的爱不是优柔寡断
期刊
孩子的天性是成长的灵魂,家长应懂得顺应与保护。但在生活中,面对应试教育的无奈、受到攀比心理的影响,家长不自觉地、甚至无法避免地用成人思维的标尺度量孩子,用成人的眼光代替孩子决定、选择。当守护孩子天性的愿望遭遇现实冲击,父母该怎么做?  有一则老师发给家长的短信,最近在微信圈广为传播: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
期刊
90后小辉瘦削腼腆,一脸的书卷气。在学校里,小辉是一个风云人物。当年他以高分考进了省城的农业大学,读了水产养殖专业,每学期都是第一名,是个名副其实的“学霸”。  小辉是皖北人,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捕鱼能手,人称“大鱼鹰”。自小,小辉就喜欢跟在父亲后面转悠,长期和鱼打交道,耳濡目染成为了“小鱼鹰”。  小时候的小辉十分爱养鱼,每回父亲抓到了漂亮的小鱼儿时,他就央求父亲将这些小鱼儿留下来,然后将它们养在了
期刊
父母的心态决定儿童的未来(顾新佳 江苏南京)  很多时候,我们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将成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为了锻炼孩子的能力,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给孩子安排满满的兴趣班、培优班。试问,这些兴趣班、培优班有多少是孩子有兴趣的,有多少是能够增长孩子能力的?大多数父母无非是图个自己心安罢了。我们必须摆正心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心倾听孩子的声音,以他们的要求为原则,给予孩子应有的快乐,给予孩子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