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研究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和价值

来源 :科教创新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j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变革,现代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培养,是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基于此,加强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既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专业人才的现实要求,也是其承担弘扬传统文化重任,充分发挥学校作为教育基地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重要作用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文化传承;价值
  一、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数千年历史积淀,饱含中华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精神宝藏。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从学生、学科等多角度来看,均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
  从高校学生实际发展情况来看,他们对传统文化认知不足,民族文化认同感较低,这要求高校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弘扬传统文化。现阶段,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国际交流联系日益频繁紧密,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对传统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相较于传统文化来说,高校阶段学生普遍对外来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最为典型的现实情况就是很多学生对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的了解程度,要远远高于对我国端午节、七夕节等节日的了解,庆祝外国节日的积极性也更高。在此背景之下,在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十分迫切。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大力推进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有意识、有目的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以其优秀精神文化内涵,培养能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素质人才,树立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特征来看,其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从学科内容上讲,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绵延至今的重要依托。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其重视对学生丰富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从而满足社会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实际要求;另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都是直接承接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例如,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古代汉语中,其进行的古代汉语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主要以古代名篇佳本作为教学范本,是教师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与认知的重要载体。
  二、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高校需要重视高素质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使命感教育,提升其教学质量,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提升传统文化传播有效性,让学生真正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自觉加入弘扬传统文化的队伍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师使命感教育
  汉语言文学教师是教学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是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对传统文化传承责任的根本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师使命感,是确保其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重任的内在要求。對于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来说,首先需要从提高教师弘扬传统文化使命感教育入手,提升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在教师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中,通过强化教师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教育,增强其使命感,从而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延续传统文化根脉。其次,重视汉语言文化教师传统文化认知的提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者与弘扬者,其自身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道德素质,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的帮助与熏陶,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传递给学生,促使其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二)善于利用教学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弘扬路径
  首先,善用教材资源,深入挖掘教学中传统文化内涵,将传统文化的弘扬融于日常教学中。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教材内容,以此为基础,增强汉语言文学课堂文化底蕴,实现传统文化的弘扬。汉语言文学教材内容中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教师应当针对教材内容,结合时代发展与现实需求,对其进行补充、完善、拓展,从而确保汉语言文学教学满足教学现实需求,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并自觉弘扬传统文化。
  其次,合理利用地缘文化资源。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同区域具有自身独特鲜明的地域文化历史,留下来无数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遗迹遗址、传统风俗等。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缘文化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所在区域的民俗、民居等,实现传统文化内涵在学生中的深入渗透,为其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奠定基础。
  (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探索传统文化弘扬的有效方式
  新时代,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职业人才,更要增强学生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实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还需要重视创新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手段,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探索传统文化弘扬的有效方式,从而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弘扬传统文化。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进行情境创设,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文字、画面、音效等元素的有效融合,为学生提供强烈的视觉感官体验,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课堂氛围,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直观性,从而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及对文化内涵的感知,进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探究的兴趣与热情,自觉自愿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提高汉语言文学课程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效果。
  三、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兼具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具有显著的人文性,其中蕴含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与内涵,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重视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对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是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承担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责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高校必须要重视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弘扬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同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素质,提高其对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丰富传统文化弘扬路径,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探索传统文化弘扬有效方式。总而言之,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师应当明确自身在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真正承担起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夏红2018《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科学论坛》第3期.
  [2]王晓雁2018《汉语言文学对传统茶文化传播的作用分析》,《福建茶叶》第8期.
  [3]罗艳2018《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意义的融合发展——以茶文化为例》,《福建茶叶》第11期.
  [4]林迪2019《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思考》,《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第1期.
  广西大学 530001
其他文献
摘要: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水平与人们生活水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呈现协同增长的趋势。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为了能够在当今时代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注重当今时代,人们对建筑设计的需求。所以,在考虑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应尽量将建筑的设计与周边的环境相融合,增强建筑的人文气息。在本文中主要研究环境艺术设计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一些整合和优化方面的针对性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此领域的发展提供
期刊
摘要:教育是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之根本和推动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军事等的高速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而高职教育又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某些高职院校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管理现状问题,从而提出一些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策略。  一、高职院校基层行政管理概述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包括院校行政事务管理以及办公事务管理两个方面,日常以院校行政部为主,负责行政事务和
期刊
摘要:笔者从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状况出发,重点研究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在以某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为例,发掘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对策,以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必须转变经营管理模式,采取多元经营模式,以更好地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对策  近些年来,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节能环保成为国家层面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增强与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企业面临市场竞争激烈程度逐渐提升,为让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企业取得进一步发展,需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未来发展途径展开探索。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  引言  机械设计制造对于国家生产型企业稳定发展、社会资源合理分配以及生产效率持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今我国的
期刊
摘要:文章以《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为例,结合精品课建设实践与体会,分析比较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精品课程之区别,认为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应该在正确理解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含义、特点的基础上,对所建设的课程有准确的定位和合理的设计,并理清课程建设的思路,着重做好课程建设的重心工作。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定位;重心工作  在当前教育呈现全球化与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
期刊
摘要:在我国进入物联网智能时代之后,很多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和升级,尤其在科技水平和经济阶层当中尤为明显,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为物联网技术带来的更多的发展契机。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是微信、淘宝和支付宝等智能软件,人们可以借助这种形式进行货币的转移和交易。因此,本文结合智能物联网技术在当今的发展现状,并基于此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希望能够给有关技术人员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智能物联网技术;应
期刊
摘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以节省大量能源,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更便于人们出行。笔者通过对当前新能源应用技术的分析,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进行归纳整理,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提出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摘要: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应用分析  新能源是将新能源技术与汽车行业有机融合,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推动两个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这也
期刊
摘要:部分成员方针对WTO的改革已经提交了相关的方案,掀起了对其改革的热烈讨论,可见WTO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专业性、公正性等早已颇受争议的WTO争端解决机制则无疑成为本次改革的焦点。现如今,国际局势发生了些许变化,相对比较紧张,国际贸易中产生的一些列问题显示出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磋商时间过长、专家组及上诉机构缺陷、救济结果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等缺点。在阐述存在问题的同时,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兴行业,其中电子商务就是新兴行业的代表,电子商务指的就是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设备相结合进行商品的买卖。电子商务是包含了信息、商业、资金和物流等多种形式于一身的新兴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物流行业的影响日益加深,物流行业在电子商务的促进下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管理影响  引言:  据不完全的调查统计显示,我国的电子商务交易量数额可以说十分的巨大。由此可
期刊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商经济的兴起极大的改变了传统消费模式,也加快了物流行业的发展。为了确保物流行业的高效快速发展,必须借助工业互联网技术,增强物流管理效果。笔者以工业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化物流管理为切入点,从智能工厂和智能设备两大方面提出数字化物流管理方向和思路,以更好的促进数字化物流管理的施行。  关键词:工业互联网技术;数字化;物流管理  物流行业一直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环节,是销售者与消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