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课程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cy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实证研究方法探讨高校开设的拓展训练课程对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高校拓展训练课程训练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和改善有较大作用,尤其是对学生体能自我概念、体表自我概念和情绪自我概念具有显著的影响,对大学生的社会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拓展训练大学生自我概念社会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1(a)-0164-02
  
  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 develop training course lead the college students to know themselves,develop themselves and conform to the society by empirical analysis.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develop training course plays positive affect on the students’ physical self-concept,periphery self-concept and emotion self-concept,but has no affect on the social self-concept, learning self-concept and social adapt ability.
  Key Words:develop training;college students;self-concept;social adapt ability
  自我概念是通过经验和对经验的理解而形成的自我知觉,在对个体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人在社会中的互助关系以及对自我属性的知觉体验过程中,个体产生了对自我的知觉[1]。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社会关系的认知与评价;(2)学业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学习状况的认知与评价;(3)情绪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情绪的认知与评价;(4)体能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素质的认知和评价;(5)体表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外貌的认知和评价。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在适应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的能力,其能力体现在能够调节内外环境的变化,使个体与社会环境能达成协调统一的状态[2]。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心理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是个体对不同生活条件与方式的适应;(2)对各种社会角色的适应,是个体各种角色意识的形成以及对不同角色行为规范的掌握;(3)對社会活动的适应,是个体各种活动规则的掌握和活动能力的形成,如学习、交往、工作、休闲等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自我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在人的毕生发展中,是一个倍受关注的问题。大学阶段正是人自我意识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大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有着重要影响。本文旨在探索高校拓展课程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影响和积极作用,为大学生的教育提供一种新的实践视角。
  
  1大学生拓展训练课程简介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哈密尔顿韦恩哈姆高中校长皮赫将拓展训练引进了学校教育,并制定了拓展训练计划,最后发展为体育课程大纲在学校实施。拓展训练引入我国是20世纪,目前多作为商务公司的团队精神及个人能力的提升训练而被广泛使用,由一些专门的人力资源培训公司在运作。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团队意识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3]。这种体验式学习,强调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人为的环境下让学习者亲身经历、体验、感受、觉悟、交流、分享、提升并产生迁移的学习方式。着重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和活动,让学习者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觉,觉悟并发现问题、使参加者之间交流并共享,然后通过反思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投入到应用实践中,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式学习强调共享和应用。体验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只有通过共享成果并应用于实践,才是体验式学习的目的。这种体验式学习的培训流程如下。
  2002年在教育部体育卫生司的倡导下,我国7所高校进行了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尝试,首次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引进了拓展训练的内容。教育部体育卫生司计划经过几年试验后,于2007年将野外生存训练列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总体说来,拓展训练作为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手段在学校得到认同和应用,我国目前还在初级阶段,但前景相当明朗。
  在我国许多高校中开设的拓展训练课程,基本保留了拓展训练的基本特征,即强调团队合作学习的综合活动性;设置挑战极限的环节以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体能和心理潜能;在强调集体参与的基础上重视个性地充分张扬;让参与者尽可能地领略各种高峰体验;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让参与者在受训中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课程的实施步骤也基本沿用拓展训练培训的流程:导入——体验——分享——总结——整合——提升——迁移。
  以中国计量学院为例,拓展课程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已有资源,因势利导。课程主要由一系列精心挑选的游戏组成的,每一个训练科目都隐含着很深的生活哲理。一般都包括体验后的经验分享这一环节,学生能挖掘到游戏与自身学习、生活间的共同要素,并通过分享交流吸收别人成功的体验,这就大大拓宽了经验有效迁移的范围。旨在促使学生通过训练课程中的团结配合、交流互动,有效增进友谊、提高合作能力,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2拓展训练课程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随机抽取中国计量学院2008、2009级5个班计190人,其中男100人,女90人。对参加拓展训练体育课的学生在第一次课课前发放问卷,再在拓展课程期末考试前一周结束进行第二次的数据采集,比较分析两阶段的数据,检测拓展训练前后的学生自我概念、社会适应能力的差异。
  学生自我概念的测量采用王海棠编制的《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4],该问卷的编制以Sh-vae1Sno和Vispoel的自我概念多维度结构为理论模型,并参照了Masrh的自我描述问卷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的部分条目。问卷共20个条目,包含情绪自我概念、体能自我概念、体表自我概念、社会自我概念和学业自我概念五个因子。社会适应能力测量量表采用《大学生心理诊断》中的《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5],该量表由华东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主编,已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水平的测量。两份问卷均采用5点记分,1表示完全不相同,2表示部分不相同,3表示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4表示大部分不相同,5表示完全相同。
  本研究采用SPSS16.0进行所有统计分析。
  2.2 研究结果
  为了验证拓展训练教学对学生的自我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积极效应,我们对前后两阶段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拓展训练课程对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有着积极的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拓展训练课程对情绪自我概念(F=5.962,P<0.01)、体能自我概念(F=8.871,P<0.001)、体表自我概念(F=4.951,P<0.01)均存在显著的影响,但对社会自我概念(F=1.818,P>0.05)和学业自我概念(F=2.407,P>0.05)不存在显著的影响。拓展训练课程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存在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F=0.614,P>0.05)。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拓展训练课程能显著改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主要是通过改善大学生的情绪自我概念、体能自我概念和体表自我概念来实现的。拓展训练课程能促成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地提高,但效应并不显著。
  
  3对高校拓展训练课程的建议
  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高校的拓展训练课程对改善大学生自我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是积极有效的。尤其是对大学生积极自我概念的形成有显著的作用。因此,高校应积极推广拓展训练课程,充分挖掘拓展训练课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但就目前高校的拓展课程实施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的局限性。从而限制了拓展课程功能的充分发挥,高校应在拓展课程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适时调整,逐步构建符合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特性的拓展课程体系。
  3.1 内容设计应更有针对性
  从目前各高校拓展课程的内容来看,基本是选用社会拓展训练课程的部分活动,没有充分考虑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我们认为,在高校拓展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应充分考虑了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和特性,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更加适合大学生的活动项目。與此同时,内容涉及还要兼顾学校资源,学校与社会培训机构相比,在开展拓展训练的场地、器材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与此同时,学校也拥有社会培训机构所不具备的优势。在内容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扬长避短。
  3.2 训练形式应更加多元化
  拓展训练课程根据目的不同、安排内容的不同等,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使课程在形式、组织等方面多样化;在课内课外组织一些小型的比赛,加深学生在练习训练过程中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让拓展训练课程延长其后续效应。
  3.3 训练时间应更有灵活性
  拓展训练时间安排上可以由原来的2课时,延长至半天或全天,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体验、感悟、分享;拓展训练课程安全问题要时刻监控。拓展训练课程延长其后续效应。
  3.4 执教教师应更具专业性
  执教教师不光要具有良好的拓展专业技能,还要具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心理学有较好的了解,能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成为学校健康教育的组织者,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塑造者。拓展训练执教教师要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项目活动中,畅所欲言,无压力参与,真实的释放自己的情绪;教师不对组员的感情、思想、行为的好与坏,强加评估或批判,学员间相互接纳、每个学员可以自由地分享体验过程和表达情感。
  
  参考文献
  [1]刘月娥,黄希庭.自我概念的多维度多层次模型研究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2).
  [2]阳海英,张庆建.体育活动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3):15~17.
  [3]刘永中.企业管理——户外体验式培训全案[M].广州:南海出版公司,2004(7):11.
  [4]王海棠,等.体验式团队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建立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5):97~100.
  [5]郑日昌.大学心理诊断[M].山东出版社,1999:366.
其他文献
春节是亲朋好友传情达意,互致问候的日子,更是我们抛开繁重的工作,远离电脑,放纵身心到户外游玩的日子。在离开电脑的日子里,是否能让电脑自己做点什么,同时又该怎样确保电脑
大型3D游戏的日益增多以及手机、平板同液晶电视互联互通应用的日益频繁,对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当我们在讨论平板电脑CPU处理器向四核芯迈进的时候,移动GPU已悄然向八核芯发起了冲击——
文章从路基施工排水、路基拼接台阶的施工和土方路堤的填筑三个方面对公路路基拓宽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正】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很多之前在电脑上才能做的事现在都可以在手机上轻松地完成。大家不仅可以通过它听歌看视频,还可以浏览网页修改文档。但是如果你想换个
认知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能力,即信息处理的过程和能力。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是一种资源消耗,个体在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时需要进行认知加工从而消耗认
本文深入地分析语用能力的内涵及中职学生的生存就业状况,最后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同时呼吁中职语文教师要努力探寻提升中职生的语用能力的教学方
挖掘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所承载丰富的生命文化素材,让语文教师充当文化传道者,树立语文教师"为人师表"的典范,给中职生营造育人的生命感应场,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为新时
政策实施处于政策制定和政策评价等环节之间的位置,梳理我国政府开放数据政策实施阶段的现状、特点,是揭示政策价值、识别政策取向、预防政策失灵的有效途径。研究以政府开放
血液透析技术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为了提高透析效果、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1998年3月至2001年10月对40例血透患者实施了家庭护理,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