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国初期新旧基础教育实现了全面更替。新旧基础教育的本质区别体现在其受教育的面及群体,新式基础教育是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教育。与旧社会旧式教育相较,新式基础教育首先体现的是其科学性特征。本文以建国初期(1949-1958年)这一时段为切入点,对湘西民族地区新式基础教育的发展路径、结构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探析,从而探索出其发展的科学性特征。
【关键词】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新式基础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几千年的旧封建主义彻底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启了人民政权的新篇章。1949-1958年在一系列教育发展方针和民族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基础教育[1]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毛泽东在《共同纲领》中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针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2]。与旧社会旧教育相较,新式基础教育的科学性特征是新旧教育最基本的区别之一。
一、新式基础教育发展路径的科学性
建国后湘西民族地区新式基础教育反对一切旧社会旧思想陋习,革除男女不平等的封建思想,倡导男女生均有入学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至1958年湘西各县实现中小学校教育快速且均衡发展,无论在其发展路径亦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均表现出科学性特征。
(一)发展数度快
建国以前湘西境内基础教育规模不大且发展不均衡,很多人口众多的县城,小学校数量非常少。以龙山县、永顺县以及花垣县为例,1950年龙山县只有小学校14所,永顺县有111所,花垣县有103所[3]。即便在抗日战争时期,即是建国前湘西基础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期间湘西各县均创办了自己的县立初级中学,湘西境内拥有省立完全中学2所,但其规模非常小,师生员工人数也非常少。以保靖县立初级中学为例,民国31年招收1个班,学生60人,男生51人,女生9人,这在当时已是各县女生最多的班级。
建国后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得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1950-1958年间湘西小学校总数从1950的530所发展至1958年的4035所,相较1950年的小学校数增长了661.32%。短短数年间湘西境内小学校的增长数远远超出了解放前湘西小学教育发展的任何时段,创造了其发展速度的历史先河。
(二)发展面广
据1950年统计建国初湘西教育遭受严重损毁,中学教育几近凋零,其中古丈、桑植中学校被迫停办,其余县城除去龙山有2所初中学校其他均只有1所。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教育工作接管,1952年各县中学均恢复开学正常上课,中学教育全面覆盖,实现了县县都有中学。五年计划期间的1956年,湘西教育发展到达了新的高度,中学校发展至15所,其中有拥有中学校超过2所的县城有5个,分别是吉首、凤凰、保靖、永顺、永顺和龙山。至五年计划完成的1957年,境内中学校发展为25所,是1950年3倍多。这一年境内拥有中学校超过2所的县城增至9所,其中凤凰县实现拥有4所中学校,花垣、永顺、大庸、龙山各3所,桑植2所。1958年中学校数是1950的将近7倍,各县拥有中学校平均5.3所,除去泸溪县2所,古丈县3所,吉首4所,其余各县均拥有中学校5所以上,至此中学教育在湘西境内实现了全面推广。
二、新式基础教育体系为九年义务教育制提供雏形
民国时期湘西基础教育学制一直在不断改革,小学教育的“四.二制”以及中学教育的“三·三制” 从民国时期一直沿袭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后,为使广大劳动人民子女接受系统的初等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培养急需人才及中坚力量,小学教育学制从“四·二制”改为“五年一贯制”,并在各地开始试点施行。“五年一贯制”在推行过程中由于师资、教学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制约而无法推行全面施行下去,至1955年湘西小学教育继续沿用“四·二”学制,中学教育继续使用“三·三制”。至此建国初基础教育学制基本成型,小学修业年限为6年,中学为3年,这是最初九年义务教育制雏形的体现。
九年义务教育制作为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全面普及基础教育,让广大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入学接受系统的基础教育知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制的目标。基础教育学制的改革为九年义务教育制打下基础,其科学性及开创性为今后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及参考思路。
三、新式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
(一)教学内容适应新时代特点
建国初期基础教育改革坚持以工农和生产建设为核心,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输送建设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的调整均围绕这些目标而展开。
清末至民国时期,清政府和民国政府虽颁布有一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校规定等,所有开设的课程都以统一制定的课程表作为依据。但许多乡村小学并未實行,比如有些乡村小学虽开设有新式课程表,但实际课程开设有私塾的《幼学琼林》、《左传》、《四书》、《五经》等课程。解放前每节课以30分钟为标准,各学科可依据科目性质和年龄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延长至40分钟或60分,这在课时设置上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
解放后新中国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系统调整,首先将每节课时间由解放前30分钟调整为45分钟,并且规定不得随意缩短或延长每节课时间。其次是教学内容上的体现,民国时期教学内容虽涵盖当今一些课程,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新教学内容体系,很多乡村小学仍留于旧式私塾教学内容。解放后中学开设了政治课,并制定了系统的政治教材,强调政治思想学习的重要性。将原来的国语课改为语文课,包含阅读、作文、语法、写字等内容,同时开设的课程有数学,历史,地理,英语,音乐,美术等。
小学课程的设置在学制改革“五年制”后作了相应调整,开设有语文、算术、自然、地理、历史等文化课程,相较解放前小学课程语文周课时不变,但算术周课时增加,由原来的一年级每周2课时增加到5课时,二年级由原来的每周5课时调整为每周6课时,此后三年级到五年级算术课每周增加1课时。 建国后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新时代特点,与建国后需要一大批具有基础文化的劳动者和建设者的需求是相适应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特征。
(二)教学方法具有先进性
建国初期全国兴起一股学习苏联先进教学方法的风尚,涌现了很多新式教学法,其中最为突出的教学法以“五环教学法”和“红领巾教学法”为代表。
1953年湘西各学校开展学习苏联凯洛夫的“五环教学法”。“五环教学法”由其五个环节而得名,分别是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五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串联,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红领巾教学法”源于1953年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在北师大附中点评公开课《红领巾》一课时所提出的指导教学法。强调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师的主导性,反对旧式教育满堂灌的教学思路,提倡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去表达,去探索。这与过去陈旧的教学风格迥异,迅速在全国风行。1953年到1958年期间,湘西各小学全面推广学习“五环教学法”和“红领巾教学法”,虽后面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机械照搬模仿的问题,但新式教学法犹如一股清流,刷新了湘西基础教育的发展。
“五环教学法”和“红领巾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法均坚持在高效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系统性、启发性教学为主,反对过去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思路。这与现下所推崇的教学改革不谋而合,现下学生的思维启发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主体性在课堂上越来越得到突显。其中以翻转课堂和生本课堂教学最为突出。翻转课堂是时下比较受欢迎的新式教学法之一,课堂翻转体现在将学习的决定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不再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而是将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其在课前团队合作,将在课堂中所要共同探索的知识点交与学生课前去探索,去求知,去探寻答案,课堂中引导学生将课前探索的成果集中展示并开展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教学改革中教学法与现当代教学法的目标一致,引导了新式教学改革的思潮,课前设问,课中解答,课后巩固研读,实现了高效課堂,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能够高效的吸收并掌握知识要点的要髓。开拓了学生主观能动思维的同时更深层次的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教育的最高形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结束语
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但反映了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特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主要内容。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提高我国少数民族的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这个点,可以比较透彻地了解同时期全国教育发展这个面,由点拓展到面、再由面具体到点,才能看清和发现建国初期全国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
注释:
[1]注:本文所指的基础教育特指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新华月报》1949年11月,第1期第1卷。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统计局印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社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0)》下册,1988年4月,第1689页。
作者简介:李银芳(1986-),女,湖南邵阳人,学士,助教,主要从事民族教育及民族史研究。
【关键词】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新式基础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几千年的旧封建主义彻底结束,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启了人民政权的新篇章。1949-1958年在一系列教育发展方针和民族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基础教育[1]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毛泽东在《共同纲领》中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针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2]。与旧社会旧教育相较,新式基础教育的科学性特征是新旧教育最基本的区别之一。
一、新式基础教育发展路径的科学性
建国后湘西民族地区新式基础教育反对一切旧社会旧思想陋习,革除男女不平等的封建思想,倡导男女生均有入学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至1958年湘西各县实现中小学校教育快速且均衡发展,无论在其发展路径亦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均表现出科学性特征。
(一)发展数度快
建国以前湘西境内基础教育规模不大且发展不均衡,很多人口众多的县城,小学校数量非常少。以龙山县、永顺县以及花垣县为例,1950年龙山县只有小学校14所,永顺县有111所,花垣县有103所[3]。即便在抗日战争时期,即是建国前湘西基础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期间湘西各县均创办了自己的县立初级中学,湘西境内拥有省立完全中学2所,但其规模非常小,师生员工人数也非常少。以保靖县立初级中学为例,民国31年招收1个班,学生60人,男生51人,女生9人,这在当时已是各县女生最多的班级。
建国后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得到了快速恢复和发展。1950-1958年间湘西小学校总数从1950的530所发展至1958年的4035所,相较1950年的小学校数增长了661.32%。短短数年间湘西境内小学校的增长数远远超出了解放前湘西小学教育发展的任何时段,创造了其发展速度的历史先河。
(二)发展面广
据1950年统计建国初湘西教育遭受严重损毁,中学教育几近凋零,其中古丈、桑植中学校被迫停办,其余县城除去龙山有2所初中学校其他均只有1所。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新教育工作接管,1952年各县中学均恢复开学正常上课,中学教育全面覆盖,实现了县县都有中学。五年计划期间的1956年,湘西教育发展到达了新的高度,中学校发展至15所,其中有拥有中学校超过2所的县城有5个,分别是吉首、凤凰、保靖、永顺、永顺和龙山。至五年计划完成的1957年,境内中学校发展为25所,是1950年3倍多。这一年境内拥有中学校超过2所的县城增至9所,其中凤凰县实现拥有4所中学校,花垣、永顺、大庸、龙山各3所,桑植2所。1958年中学校数是1950的将近7倍,各县拥有中学校平均5.3所,除去泸溪县2所,古丈县3所,吉首4所,其余各县均拥有中学校5所以上,至此中学教育在湘西境内实现了全面推广。
二、新式基础教育体系为九年义务教育制提供雏形
民国时期湘西基础教育学制一直在不断改革,小学教育的“四.二制”以及中学教育的“三·三制” 从民国时期一直沿袭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新中国成立后,为使广大劳动人民子女接受系统的初等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培养急需人才及中坚力量,小学教育学制从“四·二制”改为“五年一贯制”,并在各地开始试点施行。“五年一贯制”在推行过程中由于师资、教学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制约而无法推行全面施行下去,至1955年湘西小学教育继续沿用“四·二”学制,中学教育继续使用“三·三制”。至此建国初基础教育学制基本成型,小学修业年限为6年,中学为3年,这是最初九年义务教育制雏形的体现。
九年义务教育制作为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全面普及基础教育,让广大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入学接受系统的基础教育知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制的目标。基础教育学制的改革为九年义务教育制打下基础,其科学性及开创性为今后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及参考思路。
三、新式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
(一)教学内容适应新时代特点
建国初期基础教育改革坚持以工农和生产建设为核心,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输送建设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的调整均围绕这些目标而展开。
清末至民国时期,清政府和民国政府虽颁布有一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学校规定等,所有开设的课程都以统一制定的课程表作为依据。但许多乡村小学并未實行,比如有些乡村小学虽开设有新式课程表,但实际课程开设有私塾的《幼学琼林》、《左传》、《四书》、《五经》等课程。解放前每节课以30分钟为标准,各学科可依据科目性质和年龄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延长至40分钟或60分,这在课时设置上没有固定统一的标准。
解放后新中国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系统调整,首先将每节课时间由解放前30分钟调整为45分钟,并且规定不得随意缩短或延长每节课时间。其次是教学内容上的体现,民国时期教学内容虽涵盖当今一些课程,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新教学内容体系,很多乡村小学仍留于旧式私塾教学内容。解放后中学开设了政治课,并制定了系统的政治教材,强调政治思想学习的重要性。将原来的国语课改为语文课,包含阅读、作文、语法、写字等内容,同时开设的课程有数学,历史,地理,英语,音乐,美术等。
小学课程的设置在学制改革“五年制”后作了相应调整,开设有语文、算术、自然、地理、历史等文化课程,相较解放前小学课程语文周课时不变,但算术周课时增加,由原来的一年级每周2课时增加到5课时,二年级由原来的每周5课时调整为每周6课时,此后三年级到五年级算术课每周增加1课时。 建国后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现了新时代特点,与建国后需要一大批具有基础文化的劳动者和建设者的需求是相适应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特征。
(二)教学方法具有先进性
建国初期全国兴起一股学习苏联先进教学方法的风尚,涌现了很多新式教学法,其中最为突出的教学法以“五环教学法”和“红领巾教学法”为代表。
1953年湘西各学校开展学习苏联凯洛夫的“五环教学法”。“五环教学法”由其五个环节而得名,分别是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五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串联,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红领巾教学法”源于1953年苏联教育专家普希金在北师大附中点评公开课《红领巾》一课时所提出的指导教学法。强调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师的主导性,反对旧式教育满堂灌的教学思路,提倡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去表达,去探索。这与过去陈旧的教学风格迥异,迅速在全国风行。1953年到1958年期间,湘西各小学全面推广学习“五环教学法”和“红领巾教学法”,虽后面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了机械照搬模仿的问题,但新式教学法犹如一股清流,刷新了湘西基础教育的发展。
“五环教学法”和“红领巾教学法”这两种教学法均坚持在高效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系统性、启发性教学为主,反对过去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思路。这与现下所推崇的教学改革不谋而合,现下学生的思维启发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主体性在课堂上越来越得到突显。其中以翻转课堂和生本课堂教学最为突出。翻转课堂是时下比较受欢迎的新式教学法之一,课堂翻转体现在将学习的决定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不再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而是将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其在课前团队合作,将在课堂中所要共同探索的知识点交与学生课前去探索,去求知,去探寻答案,课堂中引导学生将课前探索的成果集中展示并开展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教学改革中教学法与现当代教学法的目标一致,引导了新式教学改革的思潮,课前设问,课中解答,课后巩固研读,实现了高效課堂,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能够高效的吸收并掌握知识要点的要髓。开拓了学生主观能动思维的同时更深层次的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教育的最高形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结束语
建国初期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但反映了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特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主要内容。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对提高我国少数民族的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增强民族团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湘西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这个点,可以比较透彻地了解同时期全国教育发展这个面,由点拓展到面、再由面具体到点,才能看清和发现建国初期全国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
注释:
[1]注:本文所指的基础教育特指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新华月报》1949年11月,第1期第1卷。
[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统计局印编:《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社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0)》下册,1988年4月,第1689页。
作者简介:李银芳(1986-),女,湖南邵阳人,学士,助教,主要从事民族教育及民族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