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泉院士: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诗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首诗,原本是一曲对山水田园风光的咏叹调,可是在笔者看来,它描绘的不仅是一幅空灵的山水画境,更是一种崇高的人生意境;尤其是在采访了声名卓著的“亚洲电动车之父”陈清泉院士之后,这种感悟尤为强烈。
  品味陈清泉院士的人生,仿佛品味一场又一场电影大片——如一场写满“奋进”的励志片,让我们血液里都奔腾着一种激动昂扬的情绪,情不自禁地升起上进的强烈渴望;又如一场写满着“爱”的故事片,让人再次重温老师对学生无私的关怀,再次思索“老师”这个名词的含义;也如一场写满“成果”的记录片,鼓舞人心……
  恍惚之间,所有的电影画面都归于平静:一轮明月悄悄地爬上了树梢,绵绵清泉静静地从圆润的石头上流过……为什么,为什么对陈清泉院士所有的感悟都化作如此静谧而空灵的画面?是不是因为:明月指引“方向”,清泉滋润“春苗”?
  
  如明月,杰出成就照未来
  
  2007年春,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原省委书记、原政协主席陈明义为陈清泉院士大笔挥毫,题下了“奋进”两个字。简简单单两个字却浓缩了陈明义先生对陈清泉院士这一生风雨历程的高度理解。事实确实如此,从初识文字起,陈清泉院士就一直用“奋进”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正如同他自己所说:“人的一生,全靠奋斗,唯有奋斗,才能成功。”
  陈清泉院士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一个企业家家庭,和许许多多华侨家庭一样,他选择了在华侨团体中华会馆出资兴建的中华学校读书,以期学到更多的中国文化。陈清泉非常勤奋好学,从小就打算要用最短的时间读完中学,这样既可省学费,更可以省时间。于是陈清泉努力自学,从马吉朗中华学校小学毕业后便跳班进入直华初中一年级读下学期,后来从南化学校初中毕业后又进入华英高中一年级读下学期,读完后插班考入巴城中学高中二年级。
  而在巴中,陈清泉学到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受到了学校爱国氛围和老师们爱国思想的熏陶。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印建交,华侨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向往祖国,一心要投入祖国的怀抱。在“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感召下,从1951年开始,巴中掀起了回国升学的热潮。
  陈清泉也是渴望回国的高素质毕业生中的一员。当时,父亲希望他到英国留学,而陈清泉在剑桥大学的入学考试的优秀成绩更加坚定了其父亲的想法。想回到祖国,可是又不能像其它同学一样离家出走让父亲伤心。好在一段时间后,父亲终于想通了。第一次踏入国门,看到在国土上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陈清泉的心情激动极了,他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和其它归国的华侨同学一样,陈清泉参加了当年的全国联考,并且以较好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机电系,从此真正与电机电子结下了一生的缘分。在很小的时候,在父亲的汽车公司玩耍,看到小小的汽车后面冒出的浓浓黑烟,陈清泉的心中就有一个朦胧的想法:如果汽车不冒出黑烟,会更加干净,更加漂亮啊。如今,真正地走进了电机领域,儿时的朦胧想法变成了一个清晰的概念,那就是研究出不需要冷却剂、机油等污染物,也不会排放废气的环保汽车。
  


  任重而道远。抱负愈远大,所要担负的责任就愈大,所要付出的努力亦愈多。前进的道路并不平坦,相反布满了荆棘坎坷。尽管陈清泉院士在国内为煤矿电气化与自动化事业作出了许多贡献,填补了许多科技空白,编写了中国第一部《煤矿电工手册》,推动了当时中国的煤炭工业的发展,并在1957年到1959年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电机系攻读研究生……但是,这一切成就与资历在其移居香港之后,都变成了零。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在香港一段事业上不顺的经历,反而更加磨练出陈清泉院士坚定的意志;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没有退缩,反而更加激起了他一往无前的斗志。他说:“人不能太主观,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环境 有时候是不由自己来控制的,只能自己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人的目光一定要远,一定要想到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1982年,陈清泉院士获得了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学系的博士学位,同年开始在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学系任教,并开始自己申请科研经费,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
  一天,陈清泉院士如往常看书一样,静静地合上了《寂静的春天》这本书,陷入了思索:正如同书中预测的一样,世界的能源总有一天会用光,而整个世界都被吞噬在污染中。一种深深的悸动在他心里蔓延,他想到了60年代伦敦那场大雾,想到了未来,也想到了自己最初的一个梦想——环保汽车。
  一种使命感悄悄地在陈清泉院士的心里滋生,同时源于对国际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一种责任感也油然而生: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在大幅增加,其能耗也急速增加;人尽其才,既然自己已经在电机电子领域取得一定的造诣,那我就要尽情施展,为国家,也为整个人类世界。因此做到可持续发展,便成了陈清泉未来追求的目标。而电动汽车也自60年代阶段性的研究之后,再次成为陈清泉院士的研究方向。
  自此,陈清泉院士在电机、电力驱动和现代电动车方面孜孜不倦地研究和实验,使他在电动车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他将电动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提出了总体指导思想,把各种先进的理论与技术有机结合,奠定了现代电动车学及电动车电力驱动学的基础,使现代电动车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从理论到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陈清泉院士也因此成为国际公认的电动车领域的学术领头人。
  陈清泉院士是世界电动车协会的共同创办人,在国际电动车领域被尊为“三贤士”之一。他还是国际电动车研究中心创始主任,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学会特级会员,英国电机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亚太电动车协会主席,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国际高等研究院院长,香港工程科学院副院长。陈清泉院士说:“应该把东方思维和西方思维结合起来思考,若以此方式做事情、做研究,往往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东方思维强调宏观,善于综合归纳;而西方思维强调分析,从大到小,从小到微。所以在思维方法上,应该把它们结合起来,实现互补。”而这样的思想正是在其长期活跃于国际学术舞台上所形成的。
  正是因为陈清泉院士在电动车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并且在国际上形成了巨大影响力,因此迎来学术生涯中的最高荣誉也是理所当然。他连续4次获得“院士”荣誉:1996年9月,陈清泉院士先当选为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1996年12月,他当选为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1997年7月,他又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人“四院士”,这足以证明陈清泉院士对工程科学与社会的莫大贡献。
  


  此时,笔者正津津有味的看着一张照片:陈清泉院士坐在同合作者于1983年在香港大学研制成功的第一辆电动汽车上。那个时候,陈清泉院士坐在自己研制成功的电动汽车上,在想些什么呢?或许,他就在想,什么时候,自己研制的电动汽车能够在祖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大街上奔腾呢?
  这些,正是笔者所期待的,相信也是全中国人所期待的:电动汽车走向产业化。届时,作为中国人,坐在自己的民族品牌上时,都会由衷地感到自豪。这一个未来,会远吗?陈清泉院士已经用他毕生的努力,为我们作出了解答;他就像一轮明月,为我们照亮了未来!
  
  如清泉,甘甜可口润春苗
  
  “开发新能源,科教育英才,求持续发展,造福全人类。”这是2005年元月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宋健为陈清泉院士所题的贺词。正如同宋健先生所描述的,陈清泉院士毕生都在为开发新能源——发展电动汽车和科教育英才——培育学生而奉献着自己的精力;也正如宋健先生所说,陈清泉院士不管是在科技开发还是在人才的培养上,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人类特别是子孙后代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环境。
  都说学生如“春苗”,那么陈清泉院士不正是那无私浇灌着这些“春苗”的“清泉”么?陈清泉院士从事教育事业已逾半个世纪,培育了不少英才,深受学生们的爱戴。
  “对于我来说,恩师陈清泉院士就像一本书,十几年来我一直在读他,一直在汲取着书中的营养。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许多科学知识,更学到了许多人生的道理,恩师对我一生的影响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从陈清泉院士的学生詹宜巨博士的这一篇回忆文章中,可以看出詹宜巨博士作为一名学生的“心声”,亦可以透过这篇文章,看出所有学生对于陈清泉院士的尊敬和爱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环境的影响,陈清泉院士对科研和教育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情怀,所以从北京矿业学院机电系毕业后,他毅然选择留校任教。年轻的陈清泉先生干劲十足,在教学工作上刻苦钻研,狠下功夫;他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工作上,常常废寝忘食,曾经因积劳成疾患上了胸膜炎。因为在教学上的杰出表现,他在上世纪60年代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更在1960年被评为北京市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
  后来陈清泉先生在朋友鼓励下去香港理工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在理工学院这段时间里,陈清泉先生总结了很多教学科研方面的经验,并将其传授给学生。他说:“每个人都要想到你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你要认识到世界因为你的存在而有所不同。你存在你就有价值,那么首先就是要有价值观——你为什么而活着,是吃喝玩乐还是要有所贡献?人生很短暂,当你回首的时候是不是值得,所以人首先要有个理想。”笔者想起影星周星驰在《少林足球》里的一句话:“人活着要是没有理想,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要树人就要先树立起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陈清泉院士对教育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常人不可及的高度。
  1982年,陈清泉院士开始在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学系任教。香港大学在香港社会的地位很高,上世纪六十年代前香港大学是香港唯一能颁发学位的大学。从此,陈清泉院士扎根于香港大学,将其教育理念和思想以及学术成就传播到了祖国各地、世界各地。
  


  桃李满天下,说的就是如陈清泉教授一样的教育工作者。如今,陈清泉教授的学生大多都是世界知名人物,在学术界有着一席之地。虽然现在退出了教育第一线,但是陈清泉教授仍然是香港大学荣誉教授,仍然关心着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而且在国内外著名大学任特聘教授或客座教授,著名企业独立董事或顾问,政府委任委员或顾问,最近又被香港特区政府委任为推动使用电动车辆督导委员会成员。他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谈起了对年轻一代的殷切希望说:“做人一定要踏踏实实,不要急功近利,要取得成功,第一要有长远的目标,第二要有信心,第三要有好的方法,第四要认真分析周围的条件;多和外面的大世界接触,要和同事、同辈交流讨论,提自己不同的意见,形成自由的学术环境。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要勇于自主创新,做科研时一定要有6个“I”,即:激情(Inspiration)、想象力(Imagination)、创新(Innovation)、集成(Integration)、实现(Implementation)和投资(Investment)。做研究时,要有兴趣和激情去解开奥妙,解释规律,本着为科学献身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念,就一定会有成就!”
  与其说陈清泉院士心系教育,不如说他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或许,在学生之中,有人捧起诺贝尔奖牌,成为中国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奖得主时,才是陈清泉院士最感欣慰的时候吧!
  
  【人物简介】
  陈清泉院士,电机工程学家和教育家。世界电动车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电动汽车工程学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曾任电机电子工程学系主任、日本本田讲座院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科技顾问、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技术委员会主席、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香港工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香港大学荣誉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武汉大学校长特别顾问和讲座教授、国际高等研究院院长等。着有十一本专着、三百多篇科技论文并拥有十项发明专利。
其他文献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两字,蕴含了无尽的时间及空间。取“宇宙”两字为公司命名,可谓雄心万丈。然而,李煌添先生从“宇宙集团有限公司”的名字中所寄托的,其实是一种高远的志向。    作为宇宙集团有限公司主席,李煌添先生投资湛江,开发华盛新城,使之绿化率达到5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打造绿色居所的时候,他追求的不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去兴建更多房产以谋求更多经济利益,而是“志”在为居民
期刊
(本刊讯)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二周年暨第六届会董就职典礼”联欢宴会,于6月23日晚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三楼大会堂隆重举行。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彭清华、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吕新华等担任主礼嘉宾。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中联办副主任周俊明、黎桂康,中央统战部三局局长殷晓静,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省侨办主任吴锐成,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蒋乐仪,省侨联主席王荣
期刊
【本刊讯】2009年6月19日晚,香港中华总商会7区联络处合办的“会员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暨特区政府成立12周年联欢晚会”假九龙龙堡国际宾馆胡应湘堂举行,诸多嘉宾到场庆贺,场面热闹欢腾。  七区联络处联络委员会主席余鹏春在晚会上致词时表示,香港回归祖国以来,经历了各种挑战,中央政府一直都积极给予支持,连番推出各项举措,确保香港繁荣稳定,社会和谐,经济持续发展。目前香港虽然仍面对金融海啸的影响,然而香港
期刊
首届双百评选正式拉开帷幕    中央有关部门联合发出《关于组织开展“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通知》,正式启动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壮
期刊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民族英雄文天祥以不屈的气节,咏叹出千古绝唱,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之自立自强。而作为文氏家族第二十五代传人,文春辉先生更是将先人教诲时刻牢记心头。幼时生活艰苦,但他从不怨天尤人,而是对生活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年仅二十余岁时就加入到服务社会、服务乡民的队伍中,于兢兢业业中一路坚持着。    文春辉先生信守——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此种“傲骨”,实践在基层服
期刊
以爱牵动爱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唯有大爱之人才能做到。大爱无声,默默行而不闻。而慈善如何做,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从小就觉得,如果国家要有希望,一定要大力发展教育。以我们国家目前有限的资源来看,扶贫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单靠资金的资助是不够的,但是建学校却可以带动当地教育的发展,让他们拥有自己脱贫的能力。”李世雄先生侃侃而谈,其实他做慈善的课题并不止于如
期刊
到祖国的宝岛台湾去走一走看一看,这一美好的愿望让我梦寐以求了四十多年。  从小就知道台湾有个阿里山、日月潭,那里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四面邻海,四季如春,是一个美丽的宝岛、一个神秘的地方。  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代的变迁,我们不仅听到了许多来自台湾的报道,还结识了不少来自台湾各地的朋友。品尝着台湾的水果,听着邓丽君唱的歌。于是,对台湾的印象也渐渐清晰明朗,因而,对宝岛的美丽与富饶也产生了更大的好奇和兴
期刊
在张宇人先生40岁生日的时候,一位漫画大师为他画了一幅漫画。画中,张宇人先生骑在名驹上,手持望远镜,口中叼着名贵的雪茄,显得风度翩翩,体态优雅。    这幅名家漫画,凸显了张宇人先生在香港马会作为马主的尊贵身份。  而香港马会本身就是一个尊贵的地方,因此有人说,马场是一个英雄地,是给人炫耀名与利的地方。  这句话说得很对,能够进入香港马会的,大抵都是在社会上叱诧风云的风流人物,说他们是英雄,固然无
期刊
见到张振雄先生,是在九龙木球会会所。临窗而坐,窗外的球场上阳光灿烂,绿草茵茵,而窗内人们和声细语,茶香四溢,仿佛一幅闲日绘,舒畅而写意。笔者就在这样的气氛中和张振雄先生对桌而坐,谈笑风生,闲适自在。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古往今来,无数人在刻意追求着这种理想的生活状态,而张振雄先生却在岁月的沉淀和积累中无意间用自己的生活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      生命不
期刊
“听人介绍,你们这儿有一家疼痛银行?”  “你看不见那块大大的招牌吗?”小姐居然很傲慢。这也难怪,全世界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他试探着问:“听说你们可以将疼痛转移?”  “疼痛银行有两种主要业务:第一种,你可以将疼痛储蓄起来,像存款一样,然后在你认为最合适的时候取走,零存整取、整存零取都行,当然你会为此付出一大笔费用,而且你必须在生前全部取走,否则会强制你的亲人承担;第二种,你可以将你的疼痛像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