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核心目标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laus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平常的历史新课教学中,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师缺少提炼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造成课堂教学无中心、史学无神韵、观念无灵魂。通过历史教育教学目标的追寻和在教学中构建核心目标的尝试,来改进教师对历史教学的理解,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与价值。
  关键词:现象;历史教学;核心素养;核心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12
  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是历史教师必须终身研究的课题,一节历史课最重要的是什么?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华东师大教授聂幼犁老师提出“教学立意”,上海历史特级教师包启昌老师提出“一课一中心”,上海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提出“一课一灵魂”,广东东莞历史教研员夏辉辉老师提出“教学核心目标”。各位专家学者的提法不同,但本意相近,就是历史的每一节课应当围绕一个中心主题进行设计,这个中心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把零散的历史史实归结于共同的价值观念下来进行探讨。在此,我们就采用广东东莞历史教研员夏辉辉老师的提法:“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
  我们发现,在平常的历史新课教学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为教学目标只是教案设计中的一种形式,教师缺少提炼课堂教学核心目标的意识和能力,造成课堂目标缺失、目标散乱等问题,使历史课堂教学无中心、史学无神韵、观念无灵魂。
  一、以核心目标构建历史课堂
  1. 追问历史教育教学目标
  在应试教育时代,历史教育教学完全服务于高考的指挥棒,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高考分数,历史教育教学目标也就很单一,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历史考试分数。在新课改不断深化推进的今天,再也不能如此简单粗暴地对待历史教学。近年来,专家学者讨论总结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这是当下我们历史课堂要努力实现的教学目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核心理论(唯物史观)、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核心方法(史料实证)、核心能力(历史解释)、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历史就是人们重新建构过去持续不断努力的产物,历史学与历史教育的重大贡献之一,就在于帮助人们形成批判性思维,学会独立思考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特征。
  2. 在教学实践中构建核心目标
  下面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为例,来说明如何构建历史课堂的核心目标。
  这一课的知识能力目标相对而言比较客观,主要关注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和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对考试来说有重要价值,但对长远教育缺乏意义。过程方法目标对于提升学生能力意义重大,但是这样的目标在大部分历史课中都适用,不具有这一课题内容的独特性。情感价值目标往往与课题有更加密切的联系,不同课题的教学内容能够传递不同的历史经验与智慧。
  这一课中突出“民主制度建设”这一主题,更适宜作为该课的核心目标。一方面,按照“民主制度建设”的主题来处理教材内容:开展民主制度建设的前提条件是新中国的成立,民主制度建设的内容是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另一方面通过史料解读的过程来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方法;这样既把握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又滋润了学生的民主精神和家国情怀。
  二、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促进
  1. 改进教师对历史教学的理解
  教师确定核心目标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一次深刻理解和重组,例如在上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时,可以将“百家争鸣究竟实在争什么”作为这一课的核心目标。以儒家和道家的“有为”“无为”之争,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兼爱”之争为中心,展现“百家争鸣”的历史现象,解读原因,探讨影响,重新组织教材促进教学,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提升。
  再如,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可以“晚清知识分子的困扰和抉择”为主题,即核心目标,把“中体西用”和维新思想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以“西学的内涵以及中西学的地位和关系上的认识和突破”为主线,归纳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呈现出的趋势是:对西学的认识不断深入、学习西方的层次不断提升。最后再探讨困扰的原因和抉择的意义。课堂中充分利用史料,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感受近代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刻内涵。
  确定核心目标,再以核心目标构建历史课堂设计,这样的课堂就深刻地具有了教师的个人色彩,体现出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历史课堂教学的变革,使每一堂历史课都是思想的盛宴。
  2. 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
  历史课堂核心目标的设定要尽量关注现今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学习的重难点,以围绕价值目标展开设计和教学为主,由此才能更好地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价值。
  如上述例子《百家争鸣》这一课,各家思想的区别和特点向来是较难落实的、学生难以掌握的难点,也是需要重点理解、掌握的内容。以儒家和道家的“有为”“无为”之争,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兼爱”之争为中心,使学生掌握了重难点,培养了历史解释的能力与方法,感受了两千多年前中国先哲们的学术作风。
  《“顺乎世界之潮流”》这一课,以“西学的内涵以及中西学的地位和关系上的认识和突破”为主线,通过补充一些相關史料,理顺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想演变的具体过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和康梁等人的维新思想,并体会其价值意义。
  明确了核心目标的历史课堂,把历史课堂以内容为中心转向以目标为中心,增加了历史课堂的厚度,提高了历史课堂的效率与价值。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嘉第二高级中学 325113)
其他文献
摘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类比式”“悬念式”“游戏式”三个方面,多角度阐述初中科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初中科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10  在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手段。教学实践证明,教师无论是在教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要:生物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但如今它却处于尴尬的地位。虽然生物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学生的眼中这是个“小科”。大部分学校都认为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副科”,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给予该学科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定位很迷茫,缺乏学习兴趣。如何才能使学生改变对生物学科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
目的:降钙素原(PCT)作为严重性感染、脓毒症以及多脏器衰竭的生物标志物,与C-反应蛋白、IL-6、IL-8、白细胞计数等一样可作为一种临床辅助诊断检测指标,同时表现出更高的特异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Pi-hit-1是本实验室采用差异显示PCR(DD-PCR)的方法找到的一个新基因。该基因在空间诱变的稻瘟病敏感品系972-4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地面对照品系972ck,并且能够被特定的稻瘟病生理小种诱导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ATP依赖的Clp蛋白酶。为了揭示该基因功能以及在水稻抗逆性中的作用机制,本文采用GST沉降技术从水稻组织总蛋白中寻找其相互作用蛋白。利用本实验室已构建好的融合
期刊
本文对低温弱光胁迫下拟南芥冷调控因子CBF1对番茄光合机构保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低温弱光胁迫下对转基因植株PS Ⅱ的影响低温弱光处理3天后,转拟南芥CBF1基因的番
赵江南,1961年出生于北京,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画艺术,曾研习宋、元、明、清大家作品,山水、花鸟、人物无不涉及,尤其喜爱花鸟画清淡神逸的画风。2014年时任任中国艺术研究
超积累型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 Hance)是我国衢州地区古老Pb/Zn矿区发现的一种新的镉超积累植物,从实验室前期完成的东南景天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出一个和耐镉相关的基因SaCu/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