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

来源 :科技信息·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softl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干部人事档案是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很多数字化设备也逐渐进入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数字化、规范化的档案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化档案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升档案信息的存儲量,还能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因此,数字化档案的建设已经成为当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相关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内容,本文主要阐述了数字化背景下如何做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以供有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干部人事档案;组织;管理
  一、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意义
  干部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部门按照党的政策,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记载个人经历的材料,有利于各级组织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是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利用人事档案,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这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人事档案工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使人事档案更好地为干部工作服务,很多数字化设备也逐渐进入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数字化档案建设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大势所趋,不仅可以提升档案信息的存储量,还能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二、数字化建设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
  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组织人事等部门摒弃传统的纸张为载体的存档模式,逐步推行数字化管理,而这一变革对现有的软硬件设备配置、管理方式方法、管理人员素质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也有一定影响。
  (一)数字化干部人事档案的信息安全
  相较于传统管理上,实现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阅档、存储、备份,能减小抽取、替换、涂改档案材料的可能性、带来了高效率查询、高效能办公。同时,信息安全也成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新考验,网络是具有开放性的,一旦出现病毒入侵感染、蓄意攻击计算机系统,导致数据丢失、篡改数据等情况,将十分危险。如何有效利用开放网络,杜绝安全隐患,是后续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纸质和数字”的双重管理难以适应工作需求
  相较于传统管理的纸质存档材料,数字化档案在“催、验、收、存、理、用”的基础工作程序上,增加了数字档案扫描、图片处理等工作任务,工作量、工作难度及责任成倍增加,仍遵循《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中“千卷一人”的配备标准管理,将不能适应现有工作的需求。
  (三)档案管理人员技能培训单一
  数字化档案管理既需要了解档案管理的流程、办理,又需要熟练操作计算机技能的“十字”型双技能人才。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整体偏向于传统技能人才培养,提升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逐渐成为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一大课题。
  三、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当下,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的建设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升档案的利用率,这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结果。针对管理上的影响作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干部人事档案集中管理进程。
  2018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指出:干部人事档案实行“分级负责、集中管理”。集中管理实现了组织人事部门对干部人事档案的直接管理,让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同时,避免了数字化档案所需软件、硬件、档案管理人员的重复配置。
  (二)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安全机制。
  为确保数字干部人事档案的信息安全,需要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中确保数字化档案的安全性。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强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职能,建立常态化管理、督导考评、安全管理等机制,提升档案的安全性。实施“定向联系督导”工作制度,由基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分部门对各单位定期进行检查督导,保证各部门整体联动、规范工作,实现数字档案内容真实、准确、载体安全。同时,档案管理相关人员应注意对管理软件的开发与维护,防止管理软件受病毒以及黑客的侵扰,做好相关的备份还原工作。
  (三)补充培养双技能人才,有效推行常态化交流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涉及业务知识面广,要熟悉档案相关材料形成的历史背景,要有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培养。培养人员不能只注重档案业务培训,更需要选拔培养档案、计算机“双技能”人才,避免数字化档案管理中“青黄不接”、人手不足现象。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考察、培训,创造交流学习的环境,交流档案管理经验,指出档案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加以借鉴学习,有利于档案管理人员掌握最新的数字档案管理办法,积累工作经验,提高档案管理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丽萍.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J].基层建设,2020(10).
  [2]黄莉雯.关于如何加强档案建设推进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J].卷宗,2019(07).
其他文献
摘要:现阶段我国已然迈入信息技术时代,以互联网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通讯网络日益完善,这也使得我们的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变得更为便捷,指明了各行各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但在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多挑战。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已然成为了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展,其安全性也得到明显提升,为此本文从现代通讯网络技术概述入手并阐述其重要意义,进而对现代通讯网络技术的创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下,思想宣传工作是企业与员工交流的纽带,是推广企业品牌的桥梁,同时也是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思想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而伴着微博、微信等图文新媒体全面普及,加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媒体用户的快速增长,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中央枢纽”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对社会公众的影响日愈深远,对企业原有的新闻宣传方式和传播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
期刊
摘要:软件测试工作在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为了克服手工测试的一些困难,提高软件质量和测试效率,测试过程的自动化被广泛地引入进来。其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等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成为软件测试的发展方向。自动化测试框架产品的出现表明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正在趋于成熟。同时,以B/S架构为基础的Web应用成为软件开发行业的主流,Web应用前端样式的多样性和复杂度也给各公司带来不小的前端
期刊
摘要:互聯网的出现和应用为生产生活活动带来了多方面的便利,但是与许多新事物和新技术一样,互联网产生的影响也具有双面性,它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网络信息安全性难以保证就是主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对信息安全目前的保密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据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技术保障;信息技术;加密处理  计算机网络具有虚拟化和快速变化等特征,尤其是目前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进行数字文化馆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务水平,为我国居民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贡献。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实体文化服务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数字文化馆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将阅读、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融汇在一个场馆里,提升文化学习和娱乐消遣的便捷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的道路的规模和质量也随之扩大和提升。但是道路的不断扩建,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城市道路修整越来越多,道路的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及人身安全。因此,维护好建设后的城市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路养护;养护质量;养护方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U418  城市道路养护就是指对城市道路的保养和维护。要维护道路及道路上的构筑物和设施,应尽可能地
期刊
摘要: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舒曼的音乐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精神的深度,其中《童年情景》是他众多钢琴曲中较著名的一部作品,舒曼从回忆童年的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套曲中每首作品可独立成曲又相互联系。本文以《童年情景》为研究对象,从舒曼的出生背景,音乐形象,演奏分析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童年情景》这首套曲。  关键词:童年情景;演奏分析;舒曼  舒曼1
期刊
摘要:益生菌是一种通过定殖在人体内,改变宿主某个部位菌群组成的对宿主身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益生菌还能够作为饲料添加剂来替代饲用抗生素,以此提升免疫力保证动物健康生长,增强动物饲养效率,减少人工饲养成本。将饲用益生菌用来代替饲用抗生素,能够减小动物产品抗生素残留,还可以起到抑制耐药性病原菌的发展。基于此,本篇文章主要阐述益生菌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益生菌;研究;应用;问题 
期刊
摘要:在当前互联网形势下,传统的客运模式已经受到了包括高铁以及动车等现代化出行方式的影响,导致传统的客运方式载客率显著的下降。面对互联网形势对道路客运提出的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当前的互联网形势下,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道路客运途径,解决在传统的客运环节存在的具体问题,使现代化的道路客运模式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对此进行研究,了解互联网+道路客运发展趋势。  关键词:互联网+;道路客运;发展趋势  
期刊
摘要:地震预警是防范地震灾害的重要途径,在推广建设过程中有较大难度。通过地震预警系统在成都地区的探索实践效果检验,发现其中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强化宣传、提高技术水平、做好演练等举措加以优化。  关键词:地震预警 实际效果 成都实践  地震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灾害,例如我国四川、云南等地区地震较为频繁,地震预警系统应运而生。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后,在破坏性的地震波抵达设防区域前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