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精神的“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想政治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li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各学科相互融合的全新教学理念。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工科”背景下,建筑工程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以传承民族精神为宗旨,以“中国建筑史”课程为对象,结合课程的专业特性,从映射途径、教学方法、预期效果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对于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建筑史;民族精神;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一、引言
   “中国建筑史”为建筑学专业必修基础课程,课程系统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语汇、发展历程、城市空间、聚落和民居等多方面知识,是一门带有软科学性质的专业理论课。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国建筑历史的基本知识,提高建筑理论、建筑艺术和建筑历史的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筑史观。为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因此迫切需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全新的“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政理论体系。
   二、思想政治融入“中国建筑史”的映射途径
   (一)梳理章节脉络 挖掘思政元素
   虽然专业课传授的是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但“中国建筑史”是一门带有软科学性质的专业理论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很多共通之处,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深入探索、细致挖掘,会发现“中国建筑史”课程中有许多可以加以运用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教学内容的对应授课要点中,使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交叉、并行,形成协同效应,做到润物细无声[1]。比如:在城市建设章节中,《周礼·考工记》最早形成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关于城市规模的原则问题,提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执政者就按照封建等级、不同级别的城市,规定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等,有一整套严密的制度和规范。尽管现在看来,该原则有诸多不合时宜之处,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的确起到了非常積极的作用,并对后来历朝历代的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和公民守法这三个层面来说,与当下我国全面统筹协调依法治国工作是有诸多共通之处的,即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协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因此在该知识点既实现了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会贯通,又做到不尴尬、不生硬[2]。
   (二)纵横向对比 彰显文化自信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断代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在历史的各个阶段深深影响着周边国家,更是为全人类的文化进步作出突出贡献。而中国建筑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华文化的精髓渗透于中国古建筑发展的各个方面,对居住、政权、礼制、商业、教育、园林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在古代建筑发展概况章节中,讲述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后期各个阶段的建筑特征时,可将课程内容延伸为中西方的横向对比,而拓展的前期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文献整理、自主学习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拓展的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可衍生至与建筑息息相关的各领域[3],包括社会结构形态、人的思维方式、审美境界等,以点带面,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眼界,提升学习主动性,在此过程中教育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更多感受人类文明及其蕴含的聪明智慧,培养全球意识。
   (三)结合时事热点 创新思政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因此在“中国建筑史”的思政探索中应结合时事热点,借助党媒客户端资源,将课程思政与时事热点结合起来,创新课程思政的内容。比如:在城市建设章节中,讲述古代城市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开放式街市期(宋代)的时候,引入热点“锚定新发展格局,激发消费新潜力”,两者之间有共通之处,即如何培育新型消费方式,创造新消费增长点。宋代是采取开放街市的方式,瓦解始于春秋、极盛于唐朝的里坊制,出现瓦肆,形成街巷,商业繁荣;而当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特别是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消费回升,实现商务发展回稳向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4]。
   (四)学科热点与前沿领域相结合
   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提醒学生多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以及国家大型科研计划的建议,将学科的热点研究问题与思政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更加全面体系化地掌握今后的最新动态与前沿领域。比如:在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与详部演变章节中,宋代《营造法式》对古代建筑标准化的贡献之一是建立“材分模数制”,以“材”作为尺寸基准;而清代《工部工程做法》规定,有斗拱的建筑以“斗口”作为模数单位,而模数化不仅局限于建筑单体和建筑群,城市和园林,皆以模数化的方格网为底,而这与现代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标准化特征是一脉相承的[5]。这也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建造工业化、机械化、智能化的特点。特别是在当前外部形势下,“中国建造”“走出去”更具有优势,通过“中国建造”有利于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建设。
   (五)正反面案例的示范、警示教育
   当今社会,文化发展逐渐趋于多元,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给课程思政带来更多挑战。而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文化的健康发展,正反面典型案例的宣传,是推进思想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在典型案例教育过程中,正反面典型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中,正面典型,即通过对“中国建筑史”中具有示范作用的理论、德行、思想或事物的宣传,反映时代主旋律,体现先进的思想,象征积极的力量,从而引导学生向正面典型学习。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建筑章节中,讲述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等老一辈建筑师在艰苦环境条件下致力于保护和研究中国古建的精神,激励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确立人生目标,在自身的学习道路上作出一番成绩,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这是一种职业精神,也是一种职业态度,以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    而反面典型,即针对中国建筑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阴暗面或事件进行批评、批判,指出其中的错误或不当之处,抑或在当时有进步意义,而与当下发展规律不相符的,引起学生的重视、警醒和反思。通过反面典型,才能使学生发现自身不足,从而不断地创新,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在运用反面典型的时候应具备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思辨精神,学会掌握科学的原则和手段。比如:在宫殿、坛庙、陵墓章节中,郭沫若曾力排众议挖掘万历皇帝寝陵,然而寝陵打开的一瞬,所有一切化为乌有,郭沫若赔上一生的名誉,用惨痛的教训给我们上了一课,那些古代历史瑰宝,如果没有十足把握,任何人都无权开发;秦始皇兵马俑的彩釉亦是如此;这些失败的案例使当下国家对待秦始皇陵、武则天的乾陵等采取不主动挖掘的政策,留给子孙后代,对历史复杂、对人类文化遗产负责。在对反面典型的警示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反思、勇于负责、知错能改的能力。再比如:在宫殿章节中,关于历朝历代宫殿的布局原则:“中轴对称、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体现中央集权、等级森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与当前开放、多元的发展理念不符,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与时俱进的文化,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6]。
   三、思想政治融入“中国建筑史”的教学方法
   (一)热点切入法
   对于时事热点和学科热点的背景应有准确定位,认识到热点只是载体,应强调对热点的宏观把握,着眼于挖掘热点与课程内容的结合点。落实到操作层面,即定期更新线上学习内容,线上学习内容为与“形势与政策”相关的视频,可要求学生按兴趣选择观看、学习,并完成在线课程的测试,算作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给予相应学分。而线上视频的选择,应与党史教育息息相关、紧密结合,并实时更新与“中国建筑史”相关的时政热点,课间可开展小组讨论,这将是全新的尝试和探索,切实推进课程思政与主流党媒、互联网的深度融合[7]。
   (二)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全新的教学方式,与以往单向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理念不同,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交互式学习,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状态。任务驱动法运用于“中国建筑史”的课程思政,主要有四个基本环节:(1)创设情境。创设与所授课程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直观和形象。比如:给学生播放“古代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的记录短片,把学生带入一个激情澎湃的情境。(2)确定任务(问题)。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所授课程密切相关的任务(问题)作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去解决问题。比如结合上述的记录短片,提出问题:古代丝绸之路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启示?中國古代建筑尤其汉唐两个盛时期对于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深远影响,以及在东亚建筑圈的地位?(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或依据,倡导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对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允许他们组队、协作完成,培养合作精神。(4)效果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三)参观教学法
   对于学习“中国建筑史”的学生来说,参观考察古建筑或近现代建筑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建筑的感性认知,也可以为方案设计积累素材。想要更好地运用参观教学法,首先要明确面对参观对象,参观教学有两种方法:被动参观考察和主动参观考察。前者是指先参观,再拍摄,回来后整理,并补充查阅资料,最后整理成文。该法并非事先计划,对参观对象可能缺乏基本了解,因此可以获取的信息取决于考察者的专业素质和经验,并不适合初学建筑的学生;后者是一种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考察法,也更适合“中国建筑史”的课程思政,该法要求学生事先做好准备,比如:在住宅与聚落章节中,结合住宅构筑类型,以合院式住宅专题为例,分为北京四合院、江浙四水归堂、徽州马头墙、云南一颗印等,学生按此分组考察,考察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项目背景、场地环境、住宅或聚落的总立剖面图、细部构造图、评价影响等相关资料;然后再带着问题去参观考察,回来后再补充查阅资料。
   在住宅的参观考察过程中,渗入思政教育,了解住宅建材、技术的提升,住宅类型的多样化,让学生感受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需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汲取群众的智慧和经验,与此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
   四、思想政治融入“中国建筑史”的预期效果
   立足于学生检验人才培养的效果,必须在“三全育人”的总体工作格局中反馈课程思政的有效性。学生是课程思政最直接的感受者和获益者,因此预期效果应基于学生考察,注重课程思政见行见效的有效性评价,既关注学生获得感的理性维度,也关注发展可持续性方面的实践维度。
   (一)获得感的理性维度
   “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政的获得感理性维度主要围绕三个层面:以爱党、爱国、爱人民为主线,以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为思政内容供给,进行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比如:通过对建筑多样性和主流的分析讲解,引申至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应尊重差异,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包容性[8]。再比如:在坛庙章节,对祭祀自然神、祖先、先贤三类的描述,结合热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声渐起”,传统祭祀蕴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爱国爱乡、倡导忠孝、追慕先德、发扬祖业、增进亲情等优良道德因素,具有积极意义,以此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所以,“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政的推进是否有效,在学生层面尤其应该根据其在课程学习中真实获得的内容进行评价。可通过课程阶段性学习成果汇报、结合考试综合评价,考试需要整合“课程”与“思政”两方面的内容,而非单一考查课程内容。
   (二)发展持续性的实践维度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课程思政的目的不仅仅考虑当下的知识学习与历史感受,更要关注价值观的持续改造。实践维度上既要评测课堂内也要考察课堂外,需辐射长久的持续性发展。因此,课程思政的发展持续性实践维度评价可通过跟踪调查、校友走访等方法进一步考查学生毕业后积极工作的可持续性、是否坚持正确价值观等方面综合考量其有效性。
   五、结语
   通过“中国建筑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有必备内容。同时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的全过程,有助于提升
  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梁春晴,张峻玮.“新工科”时代建筑类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索和实践[J].高教学刊.2021(5):185-188.
  [2]王蕾.融合传统文化精神 拓展思政教育路径——评《传统文化精神与大学生思政教育》[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43(3):127.
  [3]李昕.营造“三全育人”生态圈:高校思政工作“新三同”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20(17):24-26.
  [4]李琳琳.“微时代”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2):44-45.
  [5]叶榕榕.“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政构建中突出文化自觉教育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8(6):226-228.
  [6]周卓琳.基于文化自信的中国建筑史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探索[J].科技风,2020(25):22-23.
  [7]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8]李银峰.浅析“中外建筑简史”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实施路径——以我院建筑装饰、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为例[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1(4):87-89.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中国的教育改革工作中,创新创业教育是重点,也是难点。对研究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使其与当前的经济发展环境相适应,这也是中国走创新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 ”作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在对高校研究生进行创业教育中,需要构建“互联网 ”思维,对于当前研究生创业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解决,构建“互联网 ”高校研究生创业教育体系是
[摘 要] 民族预科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内生动力,是指民族预科生因自我成长、发展的需要而自发产生的学习、认同中华文化的内在力量。这种自发的学习、认同中华文化的内在力量,是推动民族预科生积极主动融入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的源动力。激发民族预科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内生动力,不断增进民族预科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是凝铸民族预科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预科生大学毕业后全心全意投入中国特色社
[摘 要] 高校的分析测试中心作为一个校级公共测试服务平台,是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为学校的教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为地区的社会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内蒙古科技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以突出服务职能为核心,探索管理和运行模式,不断加强测试队伍建设、质量体系建设、管理信息化建设、开放共享平台建设,致力于建设成为全校乃至自治区公共测试服务品牌。  [关键词] 测试队伍;质量体系;管
[摘 要]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高职院校应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重视“四史”教育,发挥“四史”教育在立德树人、“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价值引领作用。把“四史”通过思政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有助于增强思政课本身的历史厚度,加深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信念、信心,使青年学生知史而爱党,
[摘 要] 为社会培养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重要目标。青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实施科教融合育人理念,实施“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采取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博士生导师班主任制等措施,借助学院雄厚的科研平台和高水平师资,以科研反哺教学,将科研资源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用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全面提升了人才培
[摘 要] 文化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补足学生素质短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适用于工科院校学生的文化素质定义基础上,结合教学活动实际情况分析了工科院校文化素质课现状的现状,总结出很多工科院校存在的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在文化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缺乏计划性、没有形成具体的计划措施等不足,最后根据上述不足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提出了改革和加强工科院校文
中小学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是劳动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和核心要素。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按照思想性和专业性相统一、专兼结合、研训一体的建设原则,针对目前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学习意愿不强,地位尴尬,考评不到位等问题,积极探索实践路径。通过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教师教育共同体,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监管体系等措施,有效破解教师队伍的困境。
[摘 要]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军校机械工程专业学员能力培养要求,着重从实战化装备综合保障教学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装备维修综合实践性教学课程的顶层设计、瞄准装备保障重点需求、丰富机械工程专业教学支撑资源以及聚焦保障能力生成的全要素实践性教学哺育机制,为军队院校机械工程专业聚焦特种车辆底盘装备保障能力需求与学员岗位任职要求,着力提升机械工程专业学员在特种车辆与工程机械领域的保障
[摘 要] 随着双高校建设的深入和职业院校学生“国赛”改革进程,学生的院级技能竞赛活动如何能在学校今后的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通过对当前学生职业竞赛的重要性和改革趋势分析,在提质培优行动的大环境下,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打破两者现有的合作形式,邀请企业与学校开展深度合作,构建一种新的院赛体系。不仅提升院赛在促学、促教、促改等方面的实质性意义,对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也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对体系构建的必
[摘 要] “高等数学”是各大院校众多专业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通过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新形势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冠病毒疫情的持续变化,网络技术不可避免地应用于“高等数学”教学。因此,随着网络学习的发达,如何改革相应的“高等数学”课程以适应现阶段的需要将变得非常重要。同时为了兼顾教学效果,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当前“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如何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