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三个有效途径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si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因其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等特点,所以学习起来困难重重。这就要求教学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思维,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运用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列举了三个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途径,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数学教学;新理念;新途径
  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1.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主人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2. 课堂气氛的营造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必须用 “情感”为教学开道。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3. 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是关键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1)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2)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幾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4)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程标准,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
  总而言之,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 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 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收稿日期:2013-01-14
其他文献
【摘 要】要上好音乐课,音乐教师需要懂得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发展水平,并以此为科学依据,来制订教学计划,编写音乐教材,考虑教学的组织形式,安排教学时间,采取相应的音乐教学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音乐课;教学;健康发展  音乐,作为美育教学中的一门学科,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通过音乐课。不但能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促使他们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熟悉民间音乐
期刊
阅读是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阅读能力包括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通常所说的阅读能力大致由这几个方面构成:一是检索能力,即查阅工具书的能力;二是理解能力,即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以及语言的理解程序;三是分析能力,即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发现问题的能力;四是归纳能力。当然四种
期刊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正如雅斯贝尔斯告诉我们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同等
期刊
我们国家现阶段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我国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湮灭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如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将对这一重要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学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和教学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针对训练;检查反馈;严格规范;分分必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虽然我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学习阶
期刊
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使被评价者产生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并获得成功的一种评价手段,是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在课堂上,老师不是简单的对知识进行“对”与“错”的判断,而是要挖掘问题背后的教育资源,使学生能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用下面几种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1. 尊重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吝惜给学生褒扬的词语,以调动学生学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从化学的发展史看,新物质的发现和合成、化学规律的总结、新理论的提出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而充分利用实验提供学生创新活动的机会则是对化学教师的在新课程改革方面提的新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化学实验阵地,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 用探索性实验激发学生创新兴趣  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
期刊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  1.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  求知欲是人们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求知欲越高,他的主动探索精神越强,就能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
期刊
开发教材资源,拓展教材视野,让学生能够自由地徜徉在合作、思辨、实践、探索等数学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素养,实现快乐学习。这是现代教育的新理念。  1.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进行有效探索  教材是我们传承知识的有效载体,它不仅维系着师生的课堂连接,更是学生自主研究的范本,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基本源泉。如在组织学生研究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实践课“拼拼说说”时,创设
期刊
【摘 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在建立饱含人文色彩的师生关系、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学习氛围、拓宽思维空间, 提高创新能力和搭建展示人文素质的多彩舞台几方面贯彻人文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