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肝脏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seh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是一种膳食成分,适量饮酒对身体有一定好处。人的酒量个体差别很大,有的人因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对乙醇敏感,喝点酒就会面红、恶心、呕吐等。西方国家饮酒者较普遍,在美国,人群中饮酒者为7—6%,其中5—10%酗酒。酗酒者80%有脂肪肝,10—20%可发展成肝硬化。酒对肝脏的损害主要是指白酒。一般说,男性每天饮酒量≥40克(折合50度白酒50毫升),女性饮酒量每天≥30克(折合50度白酒37毫升),连续5年以上,就可以产生酒精性肝病。同时,饮酒过量或者酗酒,常致情绪兴奋,激动,甚至闹事影响安定。司机饮酒后开车易酿成车祸。
   病理证实,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每天饮酒量在160±80克(白酒),连续10年以上。近年来,我国酒的产量成倍增长,酒的消耗量亦显著增多。因此,酒精性肝病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何谓酒精性肝病?
  
   最新的研究表明,酒精(乙醇)可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内脂肪增多,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15%左右)。嗜酒者更易感染肝炎病毒,酒精性肝病合并乙肝或丙肝感染者,高达三分之一。此类患者易演变成肝硬化和肝癌。患了酒精性肝硬化后继续酗酒,大约只有2~4年的存活率。这应该引起公众和医界的高度重视。
  
   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表现
  
   轻度酒精性肝病,大多无症状,中、重度者则可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部分患者有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总胆红素升高,还有甘油三脂升高等。B超检查:肝脏有脂肪浸润。如若继续酗酒,则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此时,患者有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和体重下降。体检有黄疸、肝肿大和肝区压痛。部分患者有发热,少数有面色灰暗、蜘蛛痣、肝掌、手颤、脾肿大、腹水等肝硬化表现。慢性嗜酒者近期频频酗酒后,常使病情迅速加重,可合并肝性脑病(肝昏迷)、肺炎和上消化道出血等。诊断本病:长期饮白酒史是必备条件。必要时可通过肝脏活检(病理检查)证实。
  
   酒精性肝病的预防与治疗
  
   酒精性肝病的预防,关键在于控制饮酒量,忌酗酒,不吃空腹酒。已有酒精性肝病时则应坚决戒酒。早期的酒精性脂肪肝,戒酒后肝内脂肪性变可以完全消失。即使有了酒精性肝炎,戒酒后,也可使肝脏的损伤减轻。合并有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及发展成肝硬化者,在治疗上与一般慢性肝病和肝硬化相同。
   由于酒精性肝病的营养不良表现往往比较突出,因此,要给予高热能、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饮食,补充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C、E、B、叶酸等。重度患者可从静脉内注射氨基酸、白蛋白、脂肪乳等。此外,给予一般的护肝治疗。终末期肝硬化者可行肝脏移植术,这是代价极高的治疗措施。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流行病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临床医学的发展,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已受到国内外医学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六十年代发现的乙型肝炎抗原
美国亚特兰大消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一种隐约与艾滋病病毒有关的癌瘤病毒在药物滥用者中传播,在美国某些地区有一半以上的药物滥用者感染此病毒。研究人员告诫,虽然这种病
当前,网络招商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招商的认可方式。网络招商的蓬勃发展是SARS速成的,所以当SARS已经被世界有效遏制,到目的地进行实地的参观、考察已经不受疾病的约束,使得网
逐渐长大的宝宝,需要更多自己的空间啦!怎样为他/她营造一个健康、温馨、舒适又有利于成长的小世界?男宝宝房间推荐——蓝色:宜动宜静清新、明亮的蓝色调是男孩子们的首选颜
正确评价人体受照剂量是判断辐射损伤的基础,生物剂量计则是剂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人们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一些可用于回顾性调查的辐射生物剂量计,但迄今尚无理想的早期辐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荣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睡小城,发展成为山东省第一经济强市,荣获全国环保模范城、优秀旅游城、卫生城和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市称号,人民生活水平率先达到小
一、当事人基本情况案由:著作权侵权纠纷原告李某,女,44岁,天津市作家协会某杂志社编辑部编辑。黄某,男,41岁,天津市文联某杂志社编辑部编辑。汪某,女,41岁,天津市文联某杂志社编辑部编辑。顾
体外震波碎石(ESWI)对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在国内已开展多年,疗效已肯定[1,2]。本文通过对本院100例尿路结石患者在碎石前及部分病例碎石后行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评价其对结石定位、碎石方法的选
“天上的神明和星辰,地上的鲜花和儿童”,关于孩子,,永远是我们这个世界最能打动人心的美好话题。近期,由当代文坛六位名家以“服犊情深”为主题撰写、江苏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新月
颅骨切线位是检查颅骨局部凹限性或凸出性病变的常用摄影位置[1,2]。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采取单一方向投照或操作方法不当,常可使病变显示不良,甚至出现假像,造成漏诊或误诊。作者在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