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大学农科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来源 :高教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lei411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边大学教务处(吉林 延吉 133000)王海民
  延边大学农学院(龙井 133400)杨雪梅
  
  摘要本文对构建农科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阐述,探讨如何以学生为本,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增强教学管理制度活性机制,实现按类招生,分流培养,加大学生自由选课力度,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等制度,逐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 农科专业 多样化 培养模式
  
  高等农业教育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千差万别,这就要求农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标准应具有差异性,体现多样化,同时,对于每一个农业人才的培养标准也应具有多样性。农科类专业的设置是与国家和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其改革与发展也必然要与农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因此,作为地方性综合大学的农科专业必须首先要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培养出适应农业生产需要的多种人才。
  
  一、构建农科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农业领域跨越范围非常广泛,从农业生产的基本技术到农业高精端领域,对人才的规格、层次的需求是不同的。作为具有农科类专业的地方性综合大学来说,培养出的农业人才要满足不同层次、部门的要求,学校首先就应切合实际地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类培养。同时,由于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不同,存在多种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的个性差异,因此也要求学校必须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便满足不同的人才质量标准。
  
  二、探索农科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
  
  在传统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一入大学就进行专业训练和专业课的学习,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知识面比较窄,基础知识不够全面,培养出的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很难应付现代人才市场的需求。面对这种情况,许多高校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延边大学在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和改革的过程中,1996年推进了绩点学分制管理,实行了主辅修、双专业、双学位的制度,让农科专业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在原有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有机会再修读其它专业或学位,这给农科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再次选择外专业的机会,拓展了学生自我实现的空间,从而改变了农科专业学生处在竞争劣势的局面,发挥了综合性大学的综合优势,为地方性综合大学创建多样化人才培养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拓展按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新途径
  
  每年新生入学之后,都会有不少学生发现初始的选择并不是自己的志趣所在,因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鉴于此,我校开展本科生按类招生、分流培养的新尝试,允许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选择适合的专业进行学习。通过分流培养的方式,使他们学到了理想的专业,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
  除了二次选择专业的尝试之外,学校还采取了内、外辅修专业的做法,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拓展一个专业多种规格的人才培养新途径。
  
  四、促进学生个性的良性发展
  
  为了进一步扩大农科专业学生的思维空间,农学院充分发挥地方性综合大学的优势,调整课程体系,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开设大量的选修课和学术讲座,改变过去学生选课缺少自由度的局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人特长、兴趣爱好及就业志向自我设计个人成才方案,选择个性发展的学习方式,充分发展自己的专长和个性。学校还根据各专业的不同,安排了课外培养计划,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特长合理安排课外修读计划。
  
  五、丰富人才培养多样化模式的新内涵
  
  延边大学历来重视与国内外大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尤其发挥自身的人缘优势、地缘优势、广泛与韩国、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外许多大学建立校际关系,还与国内的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大学也建立了较好的校际关系,学校每年都有计划选派优秀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学校从1999年起与复旦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重点大学签订了互派本科生交换培养的协议,经过几年的实践,参加交换学习的学生反映很好。通过这种方式交换培养,不仅学生在学识上有了更大的收获,而且也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同时丰富了人才培养多样化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樊东,王晓云,等.农科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1)
  2.李存东,陈硅珍,张立峰,李雁鸣.植物生产类专业面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0;(1)
  作者简介:王海民(1963- ),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
其他文献
每年高考结束的头一个月里,考生们总无法尽情享受这个难得的假期,除了要担心尚未公布的高考分数,还有另一块巨石压在心里——志愿填报。五花八门的专业傻傻分不清,而自己的兴趣和目标也飘忽不定,萬一现在选择了学建筑,隔一段时间又想改学自动化了怎么办?  南京大学的“新型”大类招生给考生提供了试错的机会:在16个招生专业(类)中,除了临床医学等4个单独招生的专业,其他全都是包含多个不同学科,甚至不同学院专业的
期刊
每逢家庭聚会,总要快速应对来自亲戚们的“连环追问”,对于学习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的同学而言,最经典的“拷问”之一便是:“烹饪与营养教育?新东方?”  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要绞尽脑汁,开始深入灵魂的解释。  “呃,也…有些差别。”  “那还是炒菜嘛。”  “……”  “等会去厨房炒两个。”  给大家介绍一下,烹饪与营养教育,它不是“新东方厨师技能培训班”,也是同学们辛苦刷题,正经高考考上的,这个专业可
期刊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粮食工程时,会默认它是种地的,即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土专业”。  不得不说粮食工程确实冷门,全国只有11所院校开设,也难怪会被人误解。但实际上,这個专业与种地无关,它研究的是粮食从收获以后到餐桌前的过程。比如稻谷收割后,是摊在地面暴晒好,还是用设备烘干高效?总之,不同于袁隆平爷爷的研究,粮食工程恰好与“土”没有直接的联系。  粮食工程的课程也逃不出数理化的范围,不同的地方在于,这个
期刊
人文社科类  通常以人文社科试验班的形式进行招生,或者划分成人文科学试验班、社会科学试验班两个大类。人文社科大类一般文理兼收,在新高考地区也大多没有选科限制,部分学校要求历史、地理、政治任选一门。就业方向主要有媒体、学校、政府机关、律师事务所等,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的人数也很多。  建筑类  建筑类专业有时会被归入工科试验班,但因为属于热门专业,有时也会和土木工程等专业合并成建筑大类进行招生。一般只
期刊
面对一袋包装好的食品,减肥中的人会紧盯热量表,普通人翻来覆去找生产日期,而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人则会习惯性看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如果有明显不好的配料,看上去再好吃也是不能买的。  学习食品质量与安全,看待食品问题会更加理性,也会更少出现常识性错误,不会轻易掉进五花八门的养生骗局。  人们常常会因听说水果蔬菜上有农药残留,或乳制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多危险,而对眼前的食品乃至所有同类食品都产生畏惧。但
期刊
被响个不停的闹钟吵醒,仿佛设定了“全自动模式”的身体,自顾自洗脸刷牙、换衣穿鞋、背包出门,走进日常光顾的小店,坐定等待今日份的早餐。不出十分钟,辣椒、红油、花椒油等12味作料搭配的重庆小面,散发出的扑鼻香气将人从“入定”状态拉回现实,直到一碗小面下肚,才算真正醒了过来。  “不受任何人打扰,无须顾忌,大块呆颐,享受美食的这种孤高行为,正是所谓现代人被平等赋予的最佳治愈。”《孤独的美食家》的经典台词
期刊
你的专业有什么隐藏技能?嗯,我们会挑选牛奶、酸奶、奶茶、雪糕、冰淇淋……  乳品工程在全国可算是一个“稀有专业”,全国只有东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不到十所高等院校开设了乳品工程专业,也难怪这个专业的学生常常自嘲说:“一不留神,就学了一个全国排名前十的专业。”  上基础课的时候,乳品工程的学生们是有课本的,但上专业课时,这个专业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因为他们没!有!课!本!从奶牛的
期刊
STEP1  仔细研究大类里包含的所有的专业  A 判断一个专业大类是否适合你,你最应该看的不是有几个你喜欢的专业,而是这个专业大类中是否包含你完全不能接受的专业,千万不要侥幸认为还有其他的专业可选,毕竟进入大学之后,你的竞争者实力也更强了,与其冒着“沦落”到讨厌专业的风险,不如一开始就选择你更能接受的专业大类。  B 如果你有几个比较倾向的目标专业,先看清楚它们究竟属于哪个学院,然后对比招生专业
期刊
微风 南昌大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2014届 硕士  食品行业传统、稳定、薪酬不很高,更适合真正喜欢它的人进入  我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  填志愿时听从家人的建议选择了金融,尽管自己想学食品专业。但没想到第一志愿落榜了,不愿复读的自己,随便填补了学校和专业,最终本科读了机械,一个与原计划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  毫不意外的,本科四年我都处于茫然状态。恰好学校的食品专业很棒,加之“得不到的就是美好的”
期刊
插图/吉力  六朝烟水间的古城,曾是人们对于南京最深刻的印象。  这里书香气十足,高校林立,古朴雅致;研究所众多,其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 “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名号并非浪得虚名。  如今,作为“幸福的常客”,南京连续10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前不久,中国发展研究基金會联合普华永道发布的《机遇之城2019》报告中,南京进入前十名,并在“交通与城市规划”“智力资本和创新”上的排名分列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