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条普通的鱼,在技艺高超的厨师手中,可以变幻成若干种美味:用鱼头煲汤,削鱼肉做各类炒菜,揭鱼皮煮羹,刮鱼鳞做凉冻……一条鱼,制作手法无外乎煎、炒、煮、炖,味道及其营养却大有不同,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之所以能如此鱼尽其用,我想这离不开厨师对食材的把握和他丰富的创造力。若把语文教材也当作是条鱼,我们通过认真钻研,正确地理解、把握教材,然后站在学生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去开发、使用教材,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必定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口味”,输送给学生更多的“营养”,这就是语文教材的“一鱼多吃”。
下面就谈一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我是如何从多角度出发,发掘教材的使用价值,做到“一鱼多吃”的。
一“吃”:走进诗人
师:课文同学们已经能读得很通顺了,谁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本文讲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的时候,情难自已,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师:概括非常精准。对于大诗人李白,你了解吗?
生: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被称作“诗仙”,我们学过他的很多首诗,比如《静夜思》《古朗月行》。
生:我们还学过《望庐山瀑布》和《赠汪伦》。
生:李白才高八斗,但是他不巴结逢迎大官,还曾经让高力士给他脱过靴子呢!
…………
师:大家知道得真多。不过在读课文的时候,你还有什么疑惑吗?或者说你还想再知道些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关于李白的故事。
生:读书时我想到李白称孟浩然为“兄长”和“老师”,李白已经这么厉害了,却还这样称呼孟浩然,这说明孟浩然比他还厉害,我想了解一下孟浩然。
师:说得真好!读书贵有疑,这说明你是一个有思想的孩子。读课文,还要读懂课文背后的人物特点和人物关系。其实刚才同学们所谈的对李白的了解也不是很全面,多是局限于他在诗歌上的巨大成就,所以对李白我们也还需要再深入了解。那接下来老师想问的是,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了解这两位大诗人?
生:我想通过搜集他们的诗篇和他们的成长故事来了解他们。
生:我还想知道他们的人品,他们做官了吗?有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
生:从课文来看,他们情谊深厚,所以我想知道他们之间的故事。
师:大家说得很全面,请各组组长给组员分配好任务,从不同的方面来搜集资料,走进这两位大诗人。明天的语文实践课上全班交流。
…………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描绘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真情,展现了李白创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名诗的情境和过程。文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是大诗人,且品质高洁。如果将本文只当作普通的故事一读而过,学生们在脑海里留有印象的很可能只是两个熟悉的名字,一首关于送别的古诗。如果就这样和两位诗人擦肩而过,而没有走进他们,深入地了解他们,和他们高尚的品格对话,不得不说这是教师教学的一个疏忽,对于学生来说这更是一个损失和遗憾。基于这样的考虑,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一角度出发,课堂上,我利用学生对李白的已有的零散的印象,引起他们对孟浩然的了解欲望,教会他们如何全面地了解人物特点和人物关系,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搜集资料,完善人物形象,引导他们学会探究课文背后的故事,从而正确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既锻炼了能力,又为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吃”:品诵经典
师:此时此刻,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用心地品读这首诗,你从诗中的哪个词读出了李白此时的心情?
生:我从“碧空尽”读出了李白内心的依依不舍。孟浩然乘坐的小船已经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孟浩然离去的方向,真的很舍不得。
师:李白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他回忆起和孟浩然相处的美好时光,不由得眼泛泪光。
师:说得真棒,你已经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还有谁接着来谈谈自己品读古诗的收获?
生:“天际流”表面是写长江水滔滔不绝的流向天边,但是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我觉得“天际流”还写出了李白内心的离别之情像长江水一样滔滔不绝,这是李白常用的夸张的手法。
师:你能联系其他诗句来理解这首诗,还说得这么恰当,你已经学会了融会贯通,很了不起!
生:我想谈“唯见”一词。哪怕长江的江面上有千条万条船,李白眼里和心里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一艘,可见李白对孟浩然的深厚情谊。
生:老师,我觉得“孤帆”和“唯见”是互相对应的,李白说孟浩然所乘的船是“孤帆”,正是因为他心中只有这一条船,是“唯见”啊!
师:那这个“孤”字就仅仅只是李白目中所见吗?你不觉得这也是李白在倾诉吗?谁读懂了“孤字?
生:我认为“孤”不仅仅是李白眼中所见,还是李白此时心情的描写。好朋友走了,不知何日才能再见面,前途茫茫,李白心里一定非常孤独、失落
生:我也同意他的说法,“孤”字写出了李白内心的孤寂和悲伤。
师:同学们,你们用自己的心读懂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真正做到了和人物对话,老师佩服你们!离别之痛总是让人刻骨铭心,你经历过这样的离别吗?
生:今年过完年之后,爸爸妈妈又要出去打工了,我和奶奶到车站送他们,我心里很难受。
师:能具体说说当时的情景吗?
生:我们都哭了,隔着车窗,我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妈妈脸上的眼泪……
师:很对不起再次勾起你痛苦的回忆,把眼泪擦干,要知道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
师:带着这样的心情你能有感情地读好这首诗吗? (自由练习感情朗读,指名感情朗读,指名朗诵,齐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从何而来,当然要从平时的朗读中获得。而古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更应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来进行。怎样才算是诵读得法?若只注重了节奏和韵律,缺少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揣摩,对古诗情感的深入把握,那无疑是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的诵读。因此,教学时,增添品诗这一环节,引领学生走进诗句的字里行间,与诗人同悲共喜,通过调动学生的已有情感体验,创设情境,使学生心入其境,此时再来诵读古诗,必然形神兼备。
三“吃”:迁移写法
师:诗与课文我们都读完了,这时,再将诗与文对照,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课文其实就是在解释诗的意思。
生:我觉得作者可能担心我们读不懂古诗,就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和诗的意思一样,这样我们在读课文时,就把诗读懂了。
师:是的,文章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这就是“文包诗”的特点。
师:李白生活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唐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也已经被传诵了千年,而作者却能将这首诗的创作过程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恍如亲眼所见,奥妙到底在哪里?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答案。
生:我觉得这离不开作者的想象,他应该是读完这首诗后想象出来这样的画面,然后写出来的。
生:我认为作者为了写这篇文章一定还查阅了很多资料,比如李白写这首诗时候的生活状况,李白和孟浩然的交往,孟浩然的为人什么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也就是说在改写古诗之前,作者除了要弄明白古诗的意思,还要掌握大量的相关资料,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有合理的想象。
生:我觉得还需要细致的描写。
师:那么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展开细致描写的呢?
生:文章的开头先是环境描写,然后作者还详细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师:你真会观察,说得很全面。光会说还不行,现在老师也要给你们一首诗《别董大》,让你们把这首诗改写成“文包诗”的形式,你能行吗?你打算怎么做?
生:先弄懂整首诗的意思,然后查阅资料,了解一下诗里人物的特点和他们之间的故事。
生:我也认为要先做好这样的准备工作,对古诗和古诗相关的人物、事情了解清楚以后,再开始想象。
生:写的时候要注意细节描写,要写具体。
师:看来改写古诗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难事,今天放学后请同学们自学《别董大》,先搜集有关资料,明天的作文课上,我们一起来改写这首诗。
《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想象合理,描写细致,情感动人,从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角度来使用教材的话,它无疑是学生们学习改写古诗的好典范。本着“读中得法,写中迁移”的原则,先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比较,总结出“文包诗”这类文章的特点,找到作者写作的方法。在学生明法之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古诗,搜集资料,完成习作。整个过程中,学生自己总结写作方法,自行学习古诗,搜集资料,自由写作,主观能动性得到了空前的调动和发挥,他们就会乐于完成,高质量完成。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有当教师以学生为本位,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原动力,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一鱼多吃”,才能赋予教材灵性,也才能做到叶老所说的“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秦馀小学校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
下面就谈一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时,我是如何从多角度出发,发掘教材的使用价值,做到“一鱼多吃”的。
一“吃”:走进诗人
师:课文同学们已经能读得很通顺了,谁能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本文讲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的时候,情难自已,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
师:概括非常精准。对于大诗人李白,你了解吗?
生: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被称作“诗仙”,我们学过他的很多首诗,比如《静夜思》《古朗月行》。
生:我们还学过《望庐山瀑布》和《赠汪伦》。
生:李白才高八斗,但是他不巴结逢迎大官,还曾经让高力士给他脱过靴子呢!
…………
师:大家知道得真多。不过在读课文的时候,你还有什么疑惑吗?或者说你还想再知道些什么?
生:我还想知道关于李白的故事。
生:读书时我想到李白称孟浩然为“兄长”和“老师”,李白已经这么厉害了,却还这样称呼孟浩然,这说明孟浩然比他还厉害,我想了解一下孟浩然。
师:说得真好!读书贵有疑,这说明你是一个有思想的孩子。读课文,还要读懂课文背后的人物特点和人物关系。其实刚才同学们所谈的对李白的了解也不是很全面,多是局限于他在诗歌上的巨大成就,所以对李白我们也还需要再深入了解。那接下来老师想问的是,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了解这两位大诗人?
生:我想通过搜集他们的诗篇和他们的成长故事来了解他们。
生:我还想知道他们的人品,他们做官了吗?有没有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
生:从课文来看,他们情谊深厚,所以我想知道他们之间的故事。
师:大家说得很全面,请各组组长给组员分配好任务,从不同的方面来搜集资料,走进这两位大诗人。明天的语文实践课上全班交流。
…………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描绘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的真情,展现了李白创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名诗的情境和过程。文中的两位主人公都是大诗人,且品质高洁。如果将本文只当作普通的故事一读而过,学生们在脑海里留有印象的很可能只是两个熟悉的名字,一首关于送别的古诗。如果就这样和两位诗人擦肩而过,而没有走进他们,深入地了解他们,和他们高尚的品格对话,不得不说这是教师教学的一个疏忽,对于学生来说这更是一个损失和遗憾。基于这样的考虑,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一角度出发,课堂上,我利用学生对李白的已有的零散的印象,引起他们对孟浩然的了解欲望,教会他们如何全面地了解人物特点和人物关系,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搜集资料,完善人物形象,引导他们学会探究课文背后的故事,从而正确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既锻炼了能力,又为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作好了铺垫。
二“吃”:品诵经典
师:此时此刻,李白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用心地品读这首诗,你从诗中的哪个词读出了李白此时的心情?
生:我从“碧空尽”读出了李白内心的依依不舍。孟浩然乘坐的小船已经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孟浩然离去的方向,真的很舍不得。
师:李白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他回忆起和孟浩然相处的美好时光,不由得眼泛泪光。
师:说得真棒,你已经走进诗人的内心了!还有谁接着来谈谈自己品读古诗的收获?
生:“天际流”表面是写长江水滔滔不绝的流向天边,但是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我觉得“天际流”还写出了李白内心的离别之情像长江水一样滔滔不绝,这是李白常用的夸张的手法。
师:你能联系其他诗句来理解这首诗,还说得这么恰当,你已经学会了融会贯通,很了不起!
生:我想谈“唯见”一词。哪怕长江的江面上有千条万条船,李白眼里和心里只有孟浩然乘坐的那一艘,可见李白对孟浩然的深厚情谊。
生:老师,我觉得“孤帆”和“唯见”是互相对应的,李白说孟浩然所乘的船是“孤帆”,正是因为他心中只有这一条船,是“唯见”啊!
师:那这个“孤”字就仅仅只是李白目中所见吗?你不觉得这也是李白在倾诉吗?谁读懂了“孤字?
生:我认为“孤”不仅仅是李白眼中所见,还是李白此时心情的描写。好朋友走了,不知何日才能再见面,前途茫茫,李白心里一定非常孤独、失落
生:我也同意他的说法,“孤”字写出了李白内心的孤寂和悲伤。
师:同学们,你们用自己的心读懂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真正做到了和人物对话,老师佩服你们!离别之痛总是让人刻骨铭心,你经历过这样的离别吗?
生:今年过完年之后,爸爸妈妈又要出去打工了,我和奶奶到车站送他们,我心里很难受。
师:能具体说说当时的情景吗?
生:我们都哭了,隔着车窗,我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妈妈脸上的眼泪……
师:很对不起再次勾起你痛苦的回忆,把眼泪擦干,要知道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聚。
师:带着这样的心情你能有感情地读好这首诗吗? (自由练习感情朗读,指名感情朗读,指名朗诵,齐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良好的语感从何而来,当然要从平时的朗读中获得。而古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更应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来进行。怎样才算是诵读得法?若只注重了节奏和韵律,缺少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揣摩,对古诗情感的深入把握,那无疑是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的诵读。因此,教学时,增添品诗这一环节,引领学生走进诗句的字里行间,与诗人同悲共喜,通过调动学生的已有情感体验,创设情境,使学生心入其境,此时再来诵读古诗,必然形神兼备。
三“吃”:迁移写法
师:诗与课文我们都读完了,这时,再将诗与文对照,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课文其实就是在解释诗的意思。
生:我觉得作者可能担心我们读不懂古诗,就写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内容和诗的意思一样,这样我们在读课文时,就把诗读懂了。
师:是的,文章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这就是“文包诗”的特点。
师:李白生活在距今一千多年的唐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也已经被传诵了千年,而作者却能将这首诗的创作过程完整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我们恍如亲眼所见,奥妙到底在哪里?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答案。
生:我觉得这离不开作者的想象,他应该是读完这首诗后想象出来这样的画面,然后写出来的。
生:我认为作者为了写这篇文章一定还查阅了很多资料,比如李白写这首诗时候的生活状况,李白和孟浩然的交往,孟浩然的为人什么的。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也就是说在改写古诗之前,作者除了要弄明白古诗的意思,还要掌握大量的相关资料,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有合理的想象。
生:我觉得还需要细致的描写。
师:那么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展开细致描写的呢?
生:文章的开头先是环境描写,然后作者还详细描写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师:你真会观察,说得很全面。光会说还不行,现在老师也要给你们一首诗《别董大》,让你们把这首诗改写成“文包诗”的形式,你能行吗?你打算怎么做?
生:先弄懂整首诗的意思,然后查阅资料,了解一下诗里人物的特点和他们之间的故事。
生:我也认为要先做好这样的准备工作,对古诗和古诗相关的人物、事情了解清楚以后,再开始想象。
生:写的时候要注意细节描写,要写具体。
师:看来改写古诗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难事,今天放学后请同学们自学《别董大》,先搜集有关资料,明天的作文课上,我们一起来改写这首诗。
《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想象合理,描写细致,情感动人,从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角度来使用教材的话,它无疑是学生们学习改写古诗的好典范。本着“读中得法,写中迁移”的原则,先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比较,总结出“文包诗”这类文章的特点,找到作者写作的方法。在学生明法之后,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习古诗,搜集资料,完成习作。整个过程中,学生自己总结写作方法,自行学习古诗,搜集资料,自由写作,主观能动性得到了空前的调动和发挥,他们就会乐于完成,高质量完成。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只有当教师以学生为本位,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原动力,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一鱼多吃”,才能赋予教材灵性,也才能做到叶老所说的“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秦馀小学校语文教师,小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