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黔南宋石室墓仿木格子门样式和做法研究

来源 :古建园林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y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唐王朝灭亡后,防御型的直棂窗、破子窗和板门不再作为主要门窗形式,宋代营造技艺的进步丰富了小木作的种类。其中对建筑史影响最大则是格子门的正式出现,此后格子门直至清代都仍广泛应用在建筑内外檐装修中。川黔渝三地在南宋同属川峡四路,宋元明时期广泛分布着石室墓。且宋代石室墓皆为甲字形,室内多有仿木壁龛和仿木格子门。通过对川渝黔宋墓仿木格子门进行样式的梳理,定性地推测其工艺做法并对其进行分型研究。探索“格子门”演变的轨迹。
其他文献
2010年11月至2011年6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对成都十陵镇后蜀赵廷隐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各类文物100余件,彩绘陶伎乐、仪仗、神怪俑和庭院模型最具代表性。文保人员在考古发掘现场开展文物表面清理、彩绘及贴金层加固、器物碎片识别分类、拼对归类等工作,随后将文物包装运回室内。待文物缓慢干燥稳定后,启动整理、保护修复工作。赵廷隐墓因遭盗毁,文物破碎、
期刊
“温明”是汉代丧葬用器。“温明”一词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东汉服虔注曰“东园处此器,形如方漆桶,开一面,漆画之,以镜置其中,以悬尸上,大殓并盖之”。2017年,青岛市黄岛区土山屯M147出土一件遣册,上面明确记载了“玉温明一”,并出土一件保存良好、结构完整、部件位置清晰的温明(如图),为学术界研究温明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
期刊
有明一代,太监群体机构庞大,人数众多,规模远超前代,其在明代的权力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北京作为明代的京城,太监墓数量庞大,高等级太监墓出土高规格的玉带,是北京地区考古的一大特色。本文就北京地区已知明代太监墓出土的玉带做简要梳理,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上蔡郭庄楚墓是在2005年被发掘出来的,此墓是一座积沙积石的大墓,属于战国早期墓葬,结构上比较奇特,有着非常严密的防盗设施,且内部有非常豪华的装饰,为墓室主人殉葬的人非常多,陪葬物品丰富,对我国历史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017年2~9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对伍家岭进行的第三次抢救性发掘中,发现大批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其中,东汉时期砖室墓M125的砖室底部平铺青膏泥、纵向放置枕木及棺、椁齐备的双重葬具,M145发现的大量砖铭、排水沟采用明渠和暗渠相结合的形式;南朝晚期至唐代早中期砖室墓M81、M91、M92特殊的形制,等等,均较为少见。这批砖室墓对研究东汉至隋唐时期湖南地区丧葬礼制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阶段性治疗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 年 4 月~2019 年 11 月在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9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48 例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剂及口服抗生素治疗,观察组48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阶段性中药口服治疗,两组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6%(46/48),显著高于对照组73%(35/48);两组
随着科技与人文的进步,很多工作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了,那些数千年来女人难以涉足的领域也开放了,过去墨守"相夫教子"之道的女人纷纷离开家庭,走上社会。当代女性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女工人、女干部、女教师,还有女企业家、女政治家。"女强人"的出现,给"男女平等"以最好的注解,同时也给世人提出一个新的疑问:"女强人"如何扮演好自己固有的"女人"和"妻子"的角色?直白点说就是,"女强人"还要不要"女人味"?
期刊
2019年7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在西安市联合发掘了一批唐代墓葬。其中M3、M29保存状况良好,皆为长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出土器物较多,包括镇墓兽、天王俑、人俑、动物俑、石猪和铜镜等。据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判断两座墓葬的墓主人应为低级官吏。两座墓葬的发掘为西安地区唐代墓葬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4年,安徽省南陵县弋江镇奚滩村铁拐组在基建过程中发现宋代墓葬,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南陵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两座墓葬,均为竖穴土坑灌浆墓,发掘者将其称为“铁拐宋墓”。铁拐宋墓出土随葬品丰富且保存完好,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孙千惠在其《安徽南陵铁拐宋墓研究》[1]中对其丰富的随葬品和墓主人身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也有学者对其中数量较多且具有代表性的器物进行了单独分析
期刊
目的 探讨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鼻-鼻窦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于2016年9月至2019年2月纳入国内17个中心480例病例,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0例,试验组给予常规治疗+鼻窦炎口服液,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安慰剂,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主要症状消失时间为5d低于对照组7d(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