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发生了什么,重要吗?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
  现在想来,我是一下子被柯平的《吴山档案》给震住了。像柯平这样渊博的诗人恐怕并不多,尽管在获取信息十分便利的今天,有知识好像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我仍是对学富五车的人有崇拜感。或许这个在我身上根深蒂固的东西,源于我的青少年时期无书可读,后来怎么补也抵消不掉阅读的饥饿感。回忆几十年前的往事时,我总愿意提起的是我曾在一所大专学校里,当过一任图书馆长。那段时光,或许是我人生梦幻式的岁月。当然,我知道,喜欢书和有知识之间没什么必然联系。彼特拉克说过:“我的图书室是充满学问的,尽管它属于一个没学问的人。”但更多的例子似乎还是告诉我们,渊博肯定是来自读书。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谈到伍尔夫的时候,关注的正是她在女性写作中的一个因素——即她对阅读超乎寻常的热爱与捍卫。一个诗人居然能写涉及这样复杂知识的文章,这是我一看到《吴山档案》就被吸引的主要原因。如果这是一个历史学家写的文章,我可能就会忽略过去。也就是说,自己是受好奇心驱使,跟着诗人柯平在《吴山档案》中游览了一番。
  《吴山档案》是一篇“大散文”,篇幅长达三万多字,时间跨度是从春秋战国一直写到当下,牵涉到的历史人物、典籍、民间传说举不胜举,但这些也许都不是衡量是不是“大散文”的主要因素。大散文应该是不像散文的散文,一不像了,就拓宽了小散文的局限。多年倡导大散文的《美文》主编贾平凹说:“所以十多年来,我们拒绝那些政治概念化的作品,拒绝那些小感觉小感情的作品,而尽量约一些从事别的艺术门类的人的文章,大量地发了小说家、诗人、学者所写的散文,而且将一些有内容又写得好的信件、日记、序跋、导演阐述、碑文、诊断书、鉴定书、演讲稿等等,甚至笔记、留言也发表。”“现在的情况也是这样,一些并不专门以写散文为职业的人写出的散文特别好,我读到杨振宁的散文,他写得好。季羡林先生散文写得好,就说余秋雨先生,他也不是写散文为职业的。”这样说来,柯平写出《吴山档案》似乎又属情理之中了。仔细想想,如果对散文的文体界定持开放的态度,就完全能够发现更多不像散文的好散文。在中国的传统典籍中文史不分家是不争的实情,《史记》既是“史家之绝唱”,同时也是“无韵之离骚”。胡适的弟子、被称为“历史的说书人”的唐德刚在今天也依然坚持“写历史必须用文学来写”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看,《吴山档案》便是一篇文学和历史相融合的作品。它与一般写历史的文章不同之处在于它抛弃了那种历史学者的职业行文规矩,也没有背上要完成个什么项目的包袱,只是觉得这个话题里充满谜团,写写好玩。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无功利的心态,恰是出好文章的前提。
  当然,写《吴山档案》也是有动机的,那就是作者要搞清楚,本来建在水边上的伍子胥庙是怎么跑到今天杭州西湖边吴山顶上的。为此,作者在卷帙浩繁的资料中细心梳理,追根溯源,条分缕析。从吴越之间的历史说起,把伍子胥和夫差的龃龉及伍子胥之死的主线理出来,将最早建的伍子胥庙的位置考证准确,然后再将为什么越地作为吴地的敌对区会给主张彻底灭越的伍子胥建庙弄明白,等等。我这样转述《吴山档案》,恐怕没读过此篇文章的人以为这也沒什么啊,挺简单的事嘛。我相信你若看了文章就不会这样认为了。柯平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遇到的障碍真是太多了,有山川地貌的自然和人为变迁,有历史记载的缺失、混乱,也有写史的人故意篡改事实,还有权力在历史中的干预,可以说是迷雾重重。作者建立《吴山档案》的过程,又一次印证了杜威所说的“历史无法逃避其本身的进程”,它将一直被人们重写,随着新的当前的出现,过去就成了一种不同的当前的过去。
  话说回来,柯平的《吴山档案》不是历史学的论文,它作为一篇“大散文”存在必须以文学性作为支撑。也就是说要找到《吴山档案》的魅力所在才是欣赏它的根本。但有些缠来绕去的是怎么说《吴山档案》也和历史的各种纠葛分不开。说得再彻底些,《吴山档案》的姓“文”不姓“史”,恰恰完全依赖于茨威格所说的历史本身——“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甭想去超过它。”也就是说在歌德曾怀着敬意把历史称为“上帝的神秘作坊”里本身就隐含着故事性和趣味性。但这种隐含的故事性和趣味性绝非自动呈现出来的,而是需要作家用“建构的想象力”去发现和寻找的。怀特在《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一文中讲得十分透彻,他说:“已故的柯林伍德认为一个历史学家首先是一个讲故事者。他提议历史学家的敏感性在于从一连串的‘事实’中制造出一个可信的故事的能力之中,这些‘事实’在其未经过筛选的形式中毫无意义。历史学家在努力使支离破碎和不完整的历史材料产生意思时,必须要借用柯林伍德所说的‘建构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帮助历史学家——如同想象力帮助精明能干的侦探一样——利用现有的事实和提出正确的问题来找出‘到底发生了什么’……柯林伍德把历史学家的这种敏感性称为对事实中存在的‘故事’或对被埋藏在‘明显的’故事里面或下面的‘真正的’故事的嗅觉。他得出结论,当历史学家成功地发现历史事实中隐含的故事时,他们便为历史事实提供了可行的解释。”在谈到历史和文学的关系时,怀特说:“事实上,历史——随着时间而进展的真正的世界——是按照诗人或小说家所描写的那样使人理解的,历史把原来看起来似乎是成问题和神秘的东西变成可以理解和令人熟悉的模式。不管我们把世界看成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解释世界的方式都是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吴山档案》在解开伍子胥在越地被奉为神而祭拜之谜时,较为详尽地把伍子胥死后的无头尸身被装进皮囊,扔进江中与钱塘大潮形成的原因的来龙去脉找到了。从这样一个联想链条考察,就能理解越国作为吴国的敌对国,人们为何要虔诚祭拜主张彻底消灭越国的主帅伍子胥。其实,这场造神运动主要是由民间力量完成的。柯平找到了东汉时上虞人王充在《论衡》中的说法:“传言吴王夫差杀伍子胥,煮之于镬,乃以鸱夷橐投之于江。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杀人。今时会稽、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王充认为,“夫言吴王杀子胥,投之于江,实也。言其恨恚,驱水为涛者,虚也。”不管实虚,这场与水有关,与伍子胥之死有关的造神运动,一经开始就是无法遏止的。显然,并不局限于钱塘之浙江的人们在水边建庙,祭拜伍子胥,但由于钱塘大潮影响广泛,伍子胥的神话编入这个大广告之中,就愈演愈烈了。《钱塘记》说:“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走百余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祀焉。”看来民间的造神和官方路数并不是一回事,官方看待伍子胥着眼于他的忠烈,而民间则是对这个横死的伍子胥心有恐惧,害怕他兴风作浪,殃及百姓。以这个角度看,官方觉得伍子胥庙在江水之畔与在吴山之巅是无所谓的,都不影响彰显伍子胥的忠烈光辉,而在民间其庙在哪则完全不同,只有在水边,甚至在怒潮的面前才能慰藉、安抚住这个“潮神”。伍子胥不是山神,在山上拜他是牛头不对马嘴的。
  至于《吴山档案》的主题,在我看来十分丰富、多向,作者也没有回避或有意省略关于伍子胥恶行的记载,如阖闾九年率吴师攻入楚国后,将仇人的尸体从坟中挖出来鞭打,这还不算,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竟然会“令阖闾妻昭王夫人,伍胥、孙武、白喜亦妻子常、司马成之妻,以辱楚之君臣也”。对这样的行为,伍子胥居然还给定一个自己的逻辑为“吾日暮途穷,吾倒行逆施之”。只有这种对待历史人物的态度,才使《吴山档案》尽可能通过“建构的想象力”,来还原历史,还原真实。
  受柯平的考证癖传染,在读《吴山档案》时,我不由自主地花费了不少时间去琢磨文中留下的一道作业题。说《吴越春秋》有这样一段记载:“越王葬种于国之西山。葬一年,伍子胥从海上穿山胁而持种去,与之具浮于海。故前潮水潘侯者,伍子胥也;后重水者,大夫种也。”针对这段文字,柯平提出:“至于潘侯的出处何在?伍子胥为什么会被称作潘侯?因史料匮乏,钩稽无术,只好姑存之以俟高明了。”开始看到这个问题,觉得柯平是不是被《汉书·地理志》说的“萧山,潘水所出。东入海”,把思路给带跑了。按上下文的关系来推断,“前潮水潘侯者”和“后重水者”都是在说潮水吧,这个“潘侯”似乎不应该是个名词,这样伍子胥也不存在为什么被称作“潘侯”的问题了。为回答这个疑问,我在刘玉才的《吴越春秋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出版)的注释中找到了一个答案,刘玉才的注释说:“潘侯”是指旋转的水流,“潘”通“蟠”也。兴奋之余,回头想想,这个说法恐也未必服人。如果把“潘侯”与传说中的波涛之神“阳侯”按一个思路想,也可能是对的。唐传奇《灵应传》中就有把伍子胥和阳侯并称的句子:“鼓子胥之波涛,显阳侯之鬼怪”。再若从古代水神分片管辖的角度考虑,“潘侯”莫不是管潘水的神,也未可知。这是我读《吴山档案》时的一段走神,一通胡思乱想,柯平先生见笑了。
其他文献
一  半夜,我被妈妈的哭声惊醒。  当时我正在河里跟几个玩伴比赛游泳,小伙伴们被我甩得远远的,无比熟悉的成就感笼罩着我,我得意洋洋地挥动手臂奋力向前。  忽然,我听见漫天的风雨声在耳边响起,“索索……切切……”回头看时,发现小伙伴们竟然爬上岸搂着衣物向远处跑去了。天,蓦然间暗下来,偌大的田野狰狞而恐怖,整条河里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我。  我在无比惊恐之中醒过来,看见妈妈披头散发地坐在床头。“切切……
期刊
格奥尔格·特拉克尔(Georg Trakl,1887-1914),20世纪奥地利著名诗人、表现主义诗歌先驱,他生于萨尔茨堡,少年时期放荡不羁,15岁时便开始酗酒,还沾染上了吸食鸦片、氯仿麻醉剂和其他毒品的恶习,到1905年他被迫退学时,已成为瘾君子。1908年,他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药物学,毕业后充任药剂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应征加入了奥地利军队,在前线当卫生员,但是残酷的战争景象使他几乎精神
期刊
陶庄,古名柳溪。  “溪中十八镇,柳溪第一镇”,作为自古而今的赞誉之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编撰《嘉善县乡镇志·陶庄镇》时,就把它放在了开篇引言之中。  一直以来,总想着弄清楚到底是哪十八个镇,在什么时候都以“溪”冠名的,“溪中”指的是多大的范围……环顾四境,还真有不少名之为“溪”的地方,比如麟溪(杨庙)、凝溪(天凝)、蓉溪(大云)、洪溪、双溪、秀溪、锦溪、沙溪等等,好像都在太湖流域范围内,眼下
期刊
也不必进入音乐频道,只要看一遍《采茶舞曲》的歌词,就会明白。周大风先生的名曲《采茶舞曲》,不完整。  一开始,有哥的事:“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插得秧来匀又快呀”。到了曲的后面,“哥”不见了,“上畈下畈”里的“秧”也不见踪迹,只剩下茶园里的“姐姐呀”“妹妹呀”以及绿油油的茶。觉得不对呀,这曲子没有前后呼应,情感起来了,没有落下去,这不成了“不了之了”吗?  我的研判是:本来是完整的作品,在
期刊
什么是完美的  1  七月的天空灿烂  昆虫在花冠里热切地微颤  你枕着我的长发  如睡在缠结的葡萄藤上  果荚正在裂开  聪明而害羞的鸟在一旁等待  2  不过,那些不是重点  我主要是发现了你年轻紧致的皮肤  它的色调  它温柔的拘谨  它湿漉漉时的光滑闪亮  这些还不是全部  3  我们的许多不说话的古铜色的静  像多兰的诗行流淌  通达每一节指骨  或者整晚说话 用牙齿 用舌头  用唇印 
期刊
天秤座女子  绿罗裙,白衬衣  她喊自己:秤子,秤子  走在路上,她感谢星的照耀  风的眷顾。她也愿意  拥抱孤寂,在木格窗下低眉颔首  与自己下一盘棋  忘了茶水已好  忘了人间还有荆棘,芒刺,刀口  以及伤痕下面深深的根……  素心如玉  她听见一个曼妙的女子在唤她  秤子,秤子……  她听见周围所有美好的事物在唤她  秤子,秤子……  声音细微,像兰的幽香  她感觉自己真的是神最爱的孩子  
期刊
旷 野  我准备将十多首歌献给旷野  旷野,为我准备了许多雪  我将积攒了半年的奔跑和呐喊献给了旷野  旷野,又为我增加了许多雪  水 滴  水龙头坏了  北京的水滴,和白岩寺的一样  呈椭圆形  像一滴星光不溶于夜  像一滴水,不溶于生活的油腻  我终会离去  像一滴水  离开你的眼  万年堡  黄豆喝饱水后,比姐姐还肥  石磨只听母亲的话,小孩子怎么推也不动  端着热气腾腾的豆腐脑  送给劈柴
期刊
斯泰因·斯泰纳尔,20世纪冰岛最重要的诗人、北欧现代主义诗歌的创始人之一,他一只手残废,以写作为生,但后来靠自学成才。1934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引起注目,后来又陆续推出了五部诗集,为冰岛诗歌的革新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终成为冰岛文坛一代宗师。他一共有六部诗集:《烈火熊熊》(1934)、《诗》(1937)、《沙上的脚印》(1940)、《没有目的地的旅程》(1942)、《锡兵》(1943)、《时间与水》(
期刊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我曾经不止一次有过夸口,认为自己熟悉几乎所有宁波诗人的作品,无论是青年人还是中年人,甚至老年一辈,也无论是现实主义的还是先锋主义的,并对他们的生活和写作情况有所了解。这既因自己原籍奉化,有着地缘方面的情感因素,也跟个人目前在省文学部门承担的工作职责有关。然而,这种盲目的自负在半个月前已经彻底宣告结束了,原因是那天荣荣于夜深时分打来电话,建议我好好读一下一个叫寒寒的诗人的作品时,
期刊
年轻人翻过山梁子,一条路变成了两条,茫然间,看到路口坐着一个人。  “见到有个人由这里经过吗?”年轻人警惕地走向对方,问。右手同时插进口袋里,握住装在里面的枪。  对方说话瓮声瓮气:“头上长了双眼睛,我要说没看到,你会信吗?”  凭声音,年轻人听出是位老者,说:“能告诉我,他往哪边走了吗?”  老者答:“我要说往右边走了你相信吗?你要不相信你就往左边追好了。”  年轻人就往右边走去,走了两步忍不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