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也随之逐渐的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建筑行业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行业,同时对其施工技术及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高层建筑在框剪结构节点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文章从现阶段节点施工的常见方式入手,探讨其不合理性并介绍了相应的正确做法,探讨合理的施工技术方式。希望对今后的节点施工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施工技术;节点;框架结构;高层建筑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标志。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休闲、娱乐等等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建筑,因此,对于建筑的质量也相应的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施工技术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高层建筑在框剪结构节点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为了确保建筑质量,就一定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时的查找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及时的进行改进和完善,逐渐的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确保工程建筑的质量,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的建筑结构。
一. 现阶段节点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主要梁相交节点处次梁钢筋保护层问题及分析
该环节的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有两方面,一是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次梁顶钢筋保护层厚度,就在不改变原有梁横截面大小和标高的情况下就将主次梁交叉位置的混凝土板厚度加大,这种现象就会造成某些部位的标高超出了标准值,从而影响板面的平整度。此外,因为截面骤然升高,也会造成应力出现集中的现象,而且也会增加装修的难度;二是减小主梁钢筋骨架的大小,通常为了达到次梁最上方纵筋保护层的需求,往往会降低其某个纵筋的大小。这种施工技术,虽确保了保护层厚度,避免顶面出现参差现象,但是,也会降低主梁负弯距高度,从而影响到梁抵抗负弯矩的能力,导致梁根位置出现开裂的现象。
2.梁柱节点核心区箍筋问题及分析
该环节的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节点处缺乏箍筋,这是因为梁柱节点位置需要较多的钢筋,因此也就增加了其绑扎的难度而造成的,这种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尤其是对于在立模之后再进行绑扎最后全部下沉的方式,此种现象就尤为明显,而在出现此问题时往往是通过对其对应侧两边增加开口进行箍筋的方式进行改进,但是这种方式也往往会造成箍筋量不够、绑扎不合理的现象;二是为了避免上述方式所带来的不足之处,施工者开始改用首先先对梁低进行支模,其次进行钢筋绑扎,最后进行梁侧模支立的方式施工,但是此方式也有相应的缺陷和不足,第一,首先先对梁低进行支模,其次进行钢筋绑扎,不能很好的保证施工者的安全,而且也会增加施工的难度;第二,这种施工方式也会造成加多的交叉作业现象的发生,而且也容易导致窝工状况的发生,降低施工焦虑;第三,由于梁模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彼此间没有进行拉结,这种现象就会导致结构自身缺乏安全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现阶段的施工过程中对节点区的加密工作往往没有遵照相关的抗震需求实施。
3.不等强梁柱节点问题及分析
强柱弱梁设计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设计标准,通常情况下,柱混凝土强度往往要比相应梁的强度高出一到两个等级,并且其差别是与建筑高度成正比的。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对于柱承载力的要求也就随之不断的增加,所以,混凝土强度有时候甚至处于C45到C60之间,但是梁半结构的混凝土强度通常是处于C25到C35之间,其强度间的差距如果大于10MPa的话,节点就会增加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难度。
该环节的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其强度间差异,统一使用强度与柱相同的混凝土;二是不管梁柱间混凝土等级差别多少,在浇筑施工中统一使用强度与梁相同的混凝土;三是对节点区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没有划分清晰的区域界限,而且分界面也不规范。这些现象都会影响到节点施工的质量。
二.正确的节点施工技术
1.主要梁相交节点处次梁钢筋保护层施工
在对主梁进行底模支设时,要适当的减小梁底标高,通常情况下减小的高度和一个次梁钢筋直径相等,通过这种方式在提升主梁有效高度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计算图形的合力中轴出现方位的改变,还能达到次梁顶部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从而使操作更加的合理,还能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
对于有多个斜梁相互交错的情况,梁底标高减小的高度就要和两到三个次梁钢筋直径相等,同时为了避免主梁顶部纵筋保护层厚度超过五厘米的想象发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相应的办法进行抗裂保护,为了达到更好的抗裂效果,通常要在梁縱方向上增设适当的抗裂筋,通常增设要大于或者等于3Φ12 mm,而进入柱的则要大于或者等于四十厘米。
2.梁柱节点核心区箍筋
根据相关规定,针对中间节点的四周全部都和梁进行连接的现象,因会受到加大的约束,因此为了达到减少箍筋配置的目的,在节点内可以省去拉结筋及小箍筋等设备。不过这种配置方式只适用于中间节点,对于其他位置的节点还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在施工过程中还使用首先对梁低进行支模,其次进行钢筋绑扎,最后进行梁侧模支立的方式施工,不过要改变原有的绑扎钢筋的方式,首先将纵筋设置为短钢筋,通常为三根,然后把节点区内的箍筋以规定的距离和纵筋点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骨架,然后将其放置到纵筋上,同时还要将其设置在模板上,完成这些操作后再对其绑扎,最后将梁钢筋和相应的骨架同时下沉,通过此种方式就能确保其满足节点去箍筋距离需求。
3.不等强梁柱节点问题
对于柱梁间混凝土的强度差距没有达到5MPa的现象,所有的节点都会受到梁的约束作用,同时也会受到节点区箍加密作用,因此,在浇筑时通常采用强节点的方式,同时为了施工操作的便捷,可以对节点和梁板同时进行浇筑,不过要先对柱节点进行浇筑,防止砼浮浆进入柱节点内的现象发生。
针对柱梁混凝土的强度差距大于或者等于10MPa的情况,节点使用的混凝土强度要和柱相同。其做法为:第一,在距离柱边五十厘米的位置绑扎相应的快易收口网,然后通过塔吊方式对节点进行混凝土浇筑,这种方式能有效的减少其坍落度;第二,对梁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顺序最先为距离分界位置最近的地方,在满足标高要求后,再对节点区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其次对梁板位置的混凝土进行振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节点区混凝土浆进入到梁内,而且同时还能够避免梁板混凝土进入节点区。
三.总结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项目随之不断地增多,其节点施工质量对确保建筑质量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其施工技术的重视,掌握正确合理的施工技术,避免常识性错误,从而减少质量、安全等隐患,确保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国刚.浅谈高层框剪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3,8(5):89-91.
[2]金洋.高层框剪结构设计技术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3,4(5):90-92.
[3]张渊.浅谈高层框剪结构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河南建材,2012,9(6):189-191.
[4]李富豪;杨红卫;张玲.高层建筑结构嵌固的选取[J].建筑技术,2013,7(2):68-71.
[5]孟向惠;何益民;孟向阳.高层框架(框剪)结构节点施工探讨[J].建筑施工,2008,2(5):78-81.
关键词:施工技术;节点;框架结构;高层建筑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鳞次栉比的高层建筑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标志。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工作、休闲、娱乐等等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建筑,因此,对于建筑的质量也相应的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施工技术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的高层建筑在框剪结构节点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为了确保建筑质量,就一定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时的查找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及时的进行改进和完善,逐渐的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确保工程建筑的质量,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的建筑结构。
一. 现阶段节点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1.主要梁相交节点处次梁钢筋保护层问题及分析
该环节的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有两方面,一是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次梁顶钢筋保护层厚度,就在不改变原有梁横截面大小和标高的情况下就将主次梁交叉位置的混凝土板厚度加大,这种现象就会造成某些部位的标高超出了标准值,从而影响板面的平整度。此外,因为截面骤然升高,也会造成应力出现集中的现象,而且也会增加装修的难度;二是减小主梁钢筋骨架的大小,通常为了达到次梁最上方纵筋保护层的需求,往往会降低其某个纵筋的大小。这种施工技术,虽确保了保护层厚度,避免顶面出现参差现象,但是,也会降低主梁负弯距高度,从而影响到梁抵抗负弯矩的能力,导致梁根位置出现开裂的现象。
2.梁柱节点核心区箍筋问题及分析
该环节的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节点处缺乏箍筋,这是因为梁柱节点位置需要较多的钢筋,因此也就增加了其绑扎的难度而造成的,这种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尤其是对于在立模之后再进行绑扎最后全部下沉的方式,此种现象就尤为明显,而在出现此问题时往往是通过对其对应侧两边增加开口进行箍筋的方式进行改进,但是这种方式也往往会造成箍筋量不够、绑扎不合理的现象;二是为了避免上述方式所带来的不足之处,施工者开始改用首先先对梁低进行支模,其次进行钢筋绑扎,最后进行梁侧模支立的方式施工,但是此方式也有相应的缺陷和不足,第一,首先先对梁低进行支模,其次进行钢筋绑扎,不能很好的保证施工者的安全,而且也会增加施工的难度;第二,这种施工方式也会造成加多的交叉作业现象的发生,而且也容易导致窝工状况的发生,降低施工焦虑;第三,由于梁模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彼此间没有进行拉结,这种现象就会导致结构自身缺乏安全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现阶段的施工过程中对节点区的加密工作往往没有遵照相关的抗震需求实施。
3.不等强梁柱节点问题及分析
强柱弱梁设计是混凝土结构的重要设计标准,通常情况下,柱混凝土强度往往要比相应梁的强度高出一到两个等级,并且其差别是与建筑高度成正比的。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对于柱承载力的要求也就随之不断的增加,所以,混凝土强度有时候甚至处于C45到C60之间,但是梁半结构的混凝土强度通常是处于C25到C35之间,其强度间的差距如果大于10MPa的话,节点就会增加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难度。
该环节的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其强度间差异,统一使用强度与柱相同的混凝土;二是不管梁柱间混凝土等级差别多少,在浇筑施工中统一使用强度与梁相同的混凝土;三是对节点区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没有划分清晰的区域界限,而且分界面也不规范。这些现象都会影响到节点施工的质量。
二.正确的节点施工技术
1.主要梁相交节点处次梁钢筋保护层施工
在对主梁进行底模支设时,要适当的减小梁底标高,通常情况下减小的高度和一个次梁钢筋直径相等,通过这种方式在提升主梁有效高度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计算图形的合力中轴出现方位的改变,还能达到次梁顶部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从而使操作更加的合理,还能有效的降低施工成本。
对于有多个斜梁相互交错的情况,梁底标高减小的高度就要和两到三个次梁钢筋直径相等,同时为了避免主梁顶部纵筋保护层厚度超过五厘米的想象发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实施相应的办法进行抗裂保护,为了达到更好的抗裂效果,通常要在梁縱方向上增设适当的抗裂筋,通常增设要大于或者等于3Φ12 mm,而进入柱的则要大于或者等于四十厘米。
2.梁柱节点核心区箍筋
根据相关规定,针对中间节点的四周全部都和梁进行连接的现象,因会受到加大的约束,因此为了达到减少箍筋配置的目的,在节点内可以省去拉结筋及小箍筋等设备。不过这种配置方式只适用于中间节点,对于其他位置的节点还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在施工过程中还使用首先对梁低进行支模,其次进行钢筋绑扎,最后进行梁侧模支立的方式施工,不过要改变原有的绑扎钢筋的方式,首先将纵筋设置为短钢筋,通常为三根,然后把节点区内的箍筋以规定的距离和纵筋点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骨架,然后将其放置到纵筋上,同时还要将其设置在模板上,完成这些操作后再对其绑扎,最后将梁钢筋和相应的骨架同时下沉,通过此种方式就能确保其满足节点去箍筋距离需求。
3.不等强梁柱节点问题
对于柱梁间混凝土的强度差距没有达到5MPa的现象,所有的节点都会受到梁的约束作用,同时也会受到节点区箍加密作用,因此,在浇筑时通常采用强节点的方式,同时为了施工操作的便捷,可以对节点和梁板同时进行浇筑,不过要先对柱节点进行浇筑,防止砼浮浆进入柱节点内的现象发生。
针对柱梁混凝土的强度差距大于或者等于10MPa的情况,节点使用的混凝土强度要和柱相同。其做法为:第一,在距离柱边五十厘米的位置绑扎相应的快易收口网,然后通过塔吊方式对节点进行混凝土浇筑,这种方式能有效的减少其坍落度;第二,对梁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顺序最先为距离分界位置最近的地方,在满足标高要求后,再对节点区的混凝土进行振捣,其次对梁板位置的混凝土进行振捣。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节点区混凝土浆进入到梁内,而且同时还能够避免梁板混凝土进入节点区。
三.总结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项目随之不断地增多,其节点施工质量对确保建筑质量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其施工技术的重视,掌握正确合理的施工技术,避免常识性错误,从而减少质量、安全等隐患,确保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国刚.浅谈高层框剪结构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3,8(5):89-91.
[2]金洋.高层框剪结构设计技术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3,4(5):90-92.
[3]张渊.浅谈高层框剪结构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河南建材,2012,9(6):189-191.
[4]李富豪;杨红卫;张玲.高层建筑结构嵌固的选取[J].建筑技术,2013,7(2):68-71.
[5]孟向惠;何益民;孟向阳.高层框架(框剪)结构节点施工探讨[J].建筑施工,2008,2(5):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