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太空

来源 :科普童话·百科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996115122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科幻电影《地心引力》里讲述了一个非常惊险的故事:两名宇航员离开空间站,正在太空里执行修理任务,突然,空间站爆炸了!现在他们漂浮在无边的宇宙中,如果不及时返回我们蓝色的家园——地球,就会有生命的危险……那么在现实中,离开了地球的引力,人类又是如何行走在太空中的呢?
  人能在太空里行走吗?
  1638年,约翰·威尔金斯在《发现新世界》一书中描绘了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站在月球上,就像站在地面上一样稳……移动速度比任何地球生物都要快。”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但当时的人们还不知道太空中没有空气,也没有重力。这种描述只是一种幻想。
  后来,19世纪的科幻作家凡尔纳、威尔斯都在自己的作品里尝试过描写人在太空中的行为。而第一个在科学意义上提出太空行走设想的人是俄罗斯的“宇航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他在《太空漫游》一书中以插图的形式,画出了身着宇航服的人在太空中使用气闸舱进行出舱活动的情景。书中的相关技术细节之丰富,不禁令人感叹这位“太空先知”竟然生活在连飞机都没有问世的年代!
  幻想归幻想,当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之后,科学家就开始认真考虑如何把人送入太空。当时的人们认为,事情肯定不像科幻小说里描述的那么简单,太空里的环境还有很多未知之处。于是,一批动物作为“探路者”,被V-2火箭、拆掉弹头的导弹和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在这场太空生存实验中,苏联人偏爱使用狗狗,而美国人更钟情于与人类相似的黑猩猩。由于技术所限,这些动物大多没能活着返回地面。但是,以人类的观点看,这些牺牲是有价值的。既然哺乳动物能够在太空中生存,那么人应该也不例外。
  “你不会来拽我的手吧?”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航天员,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1961年4月12日看到了有史以来最明亮的星空,因为当时在他与星星之间比我们少了一层大气的阻隔。他向地面人员描述道:“天空完全是漆黑漆黑的,地平线是优美的浅蓝色。”但很快,就有人看到了更加灿烂的星空——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进入太空,并首次身着宇航服走出飞船,走进太空。“屏住呼吸,看着布满星星的漆黑太空发生急剧变化……星星比地面上看到的多得多,更加明亮,也不闪烁。”这时他与星星之间的距离又比加加林少了一层,那就是飞船的舷窗。
  第一个实现出舱行走的美国宇航员是爱德华·怀特。他比列昂诺夫晚三个月进入太空,从容地在太空里漂浮了20分钟,并用喷气枪控制身体的运动,显得自由自在、十分惬(qiè)意。当指令长提醒他回舱的时间已到时,意犹未尽的怀特开玩笑说:“你不会来拽我的手吧?”
  危机重重
  其实,在太空里“溜达”对于宇航员来说是一件风险极高的事情。首先,由于太空里处于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温度的变化很大。当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又会低于-200℃。同时,这里还存在着能伤害人体的各种辐射和微流星体。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宇航员必须身穿特制的航天服。其次,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载人航天器内的气压和空气成分基本与地面相同,而航天服内的气压较低,仅为大气压的27.5%。这时宇航员如果突然出舱,遇到低气压后,血液供应会出现问题。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气会游离出来,却不能通过血液由肺部排出,因此可能造成血管堵塞的严重后果。所以宇航员在出舱前,需要吸取纯氧,将体内的氮气排出,以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
  太空“安全带”
  除了上述危险外,还有一个大麻烦:在太空中行走的宇航员在围绕地球高速运行时,在茫茫的宇宙空间中没有参照物,无法分清物体的远近大小、速度快慢。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在太空中“迷路”,成为一颗“人体卫星”。再加上载人航天器和宇航员都在运动,很容易把人搞得晕头转向,所以在太空中行走时,就跟在地球上开车时一样,必须采取保险措施———系上安全带!这条安全带犹如婴儿的脐带,将宇航员与航天器连接起来,以防宇航员在太空中走失。万一宇航员不能自己走回航天飞机,还可以用通过这根带子把他拉回来。
  然而通过一次次太空飞行,美国宇航员渐渐感到,这根连接在飞船和宇航员之间的“安全带”不光是生命的保障,还是行动的障碍。他们开始思索怎么才能去掉这根常常把宇航员缠住的“安全带”。于是,一些宇航员在天空实验室内部进行了“载人机动单元”的测试飞行。这种机动单元类似一台单人宇宙飞船,载有太空行走中所需的全部给(jǐ)养,设计者希望它可以为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提供氧气、水、食物和动力。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1984年2月,美国宇航员布鲁斯·麦坎德雷斯终于成为人类首个无“安全带”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他通过使用改良过的载人机动单元,得以在太空中自由地飞翔。这种机动单元靠喷出氮气来提供让宇航员前进、后退或转弯的动力。在地球上,它重约140公斤,但在太空里,由于没有重力,它就会变得像一根羽毛一样轻,甚至一点儿气流都能让它飞个不停。2001年,这种载人机动单元被“背包推进装置”所取代。直到现在,国际空间站里的宇航员仍会带着类似的装备,以备不时之需。有了它的帮助,即使暂时脱离了航天飞机,宇航员也可以在太空中生存一段时间,为自己争取自救的机会。所以,像电影里出现的那种“太空惊魂”时刻,也是有根据的。
其他文献
类星体  类星体,顾名思义是类似恒星的天体,但又不是恒星。说它类似恒星,是指它在望远镜里呈现一个小点,很像一颗恒星;说它不是恒星,是指它的光度类似一个星系发出的总光度。长期以来,它让天文学家感到困惑不解。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艾伦·桑德奇用帕罗马天文台5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找到了射电源星表中的一个目标(编号3C48)的光学对应体,并发现3C48的光谱中有一些又宽又亮的发射线。后来,人
当您手捧这本杂志的时候,2019年的春天已经来到了。小草欣欣然张开眼睛,小虫子从冬眠的洞中探出脑袋,光秃秃的树枝已经悄然打起了叶苞……  美好的春天又要来到啦!  又是一年开学季。我们重新回到了書声琅琅的校园,开始吸取新的知识琼浆,准备描绘一幅新的春天画卷——让我们无限憧憬的春天啊,我们该如何迎接你?  有的同学想在学习上超越自己,有的同学想要强健身体,有的同学想要学习多种才艺……  愿望是美好的
我敢说,课余时间你和你的铁杆儿们没事就爱拿什么血型呀、星座呀的说事儿,方脑壳以前上学时就这样,现在没事时也爱和众编编讨论一下各自的血型,血型实在是太神秘了。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未解之谜,血型更是如此。对血型研究情有独钟的日本人在找工作、谈朋友时都要把血型拿出来作参考,他们认为,血型影响着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掌握了血型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就掌握了解决问题的秘密武器!   不要迷信它,但不能不认真面对它,这
4月29日,山东省博兴县第一小学(以下简称“博兴一小”)举行了隆重的“全国航天特色学校”授牌仪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主任钦天钧、中国科协首席航天科普传播专家田如森为学校亲自授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办公室主任杨利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授牌仪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和领导参观了学校科技馆、化石馆、生态馆等科技教育基地,观看了学生太空画画展、学生科技作品展、学生模拟火箭发射和多旋翼
我第一次知道马拉松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我就认定,马拉松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无聊的运动。  那时候我上高中,体育老师解释了一下马拉松是如何形成的,当时他一脸悲壮,当时我做了如下思考:  第一,要跑四十二点五公里。对于正常人类,意味着把左脚放在右脚前面,然后把右脚再放在左脚前面,如是,六万多次。  第二,要跑三四个小时。旁观的正常人类总觉得在阳光下跑三四个小时的同类恍惚像条狗,还补给,还吃喝,还口眼歪斜
经常看运载火箭发射的人可能会发现,目前世界各航天大国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大部分都安装有2个以上的助推器,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世界各国现役火箭有数十种,其大小不等,形状各异,但结构形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种是各级首尾相连的串联式火箭;另一种是下面两级并联、上面一级串联的火箭,也称捆绑式火箭。  捆绑式火箭是指将多枚助推器火箭捆绑起来发射,目的是为了同时产生更大的推力,将大质量航天器送入太空。捆绑式火箭
小小的竹蜻蜓,是哆啦A梦百宝袋里最神奇的道具,是陪伴我们童年有趣的玩物,同时也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飞翔之梦的寄托。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就要用自己的双手,制作一个好玩的竹蜻蜓。
“你晚上睡得着吗?”拿破仑如此问夏尔·亨利·桑松。夏尔·亨利·桑松的家在巴黎,却在少年时被送去鲁昂上学,其中自有原因。14岁那年,他被迫退学,因为他的父亲到学校来看他,却被另一个学生家长认出来了。据说那个学生家长面色惨变,声称如果桑松继续待在这所学校,他孩子就必须走。  “他的爸爸是桑松!刽子手桑松!!”  实际上,不只是他爸爸。桑松一家从17世纪开始,便在巴黎当刽子手,传了六代,杀人如麻。每一代
大多数人感怀大学生活时,提及最多的可能是恋爱、青春、自由、考试……但最让人难以忘记的,并不是这些字眼,相反,那个曾经跟你闹翻过、打过架的室友,你恐怕一辈子都记得。  其实,我没有正面跟室友冲突过,但我们宿舍里的各位人员是“撕过”的。  前些日子,大学班长号召组织毕业聚会,大家在群里聊天,我忽然发现,当年撕过的室友,竟然也能聊得起劲,简直如即将见面的多年老友般兴奋。  但撕过又怎样?也只有心思单纯、
这些年我似乎慢慢懂得什么叫作能通人言兽语了。1992年,有一个关于蒙古文化的会议召开,里面有一位长辈,发表一篇论文,说蒙古的马,对家乡的方向是非常敏锐的。  他举了一个例子,就是在20世纪五十年代,蒙古支援越南,赠送马匹,作为对其抗美的支持。有一次,送了五匹马,用卡车、火车运到越南。五匹马到了越南,第二天早上少了一匹,最后没找到,也就算了。结果,六个月之后,在乌兰巴托的市郊牧场,牧场主人早上起来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