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绿茶和咖啡对降低日本人群卒中发病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mgle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少有前瞻性研究探讨过饮用绿茶和咖啡对卒中的影响。日本大阪全国心脑血管中心的Kokubo等对绿茶和咖啡饮用量与一般人群卒中发病率之间的关联进行了研究。作者对到2007年底平均接受13年随访的82369位日本人进行研究,年龄45~74岁,人组时无心血管病或癌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穿支供血区域内单发性皮质下小梗死(siIlgtesmallsubcorticalinfarction,SSSI)的临床特征和可能机制。方法连续前瞻性纳入急性SSSI患者,根据病灶部位与MCA的关系将SSSI的分布模式分为近端SSSI(proximalSSSI,pSSSI)和远端SSSI(distalSSSI,dSSSI)。比较2
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为推广溶栓治疗在临床中的规范化应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拟于2013年10月25日至10月27日在南京举办继续教育项目“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项目编号20131003070004)学习班。
目的探讨外源性信号素3A(semap3A,Sema3A)对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1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kinase,Akt)通路在Sema3A诱导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皮质神经元,并用微管相关蛋白-2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培养大鼠皮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是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是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并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反映国际脑血管病临床和科研工作的最新进展,促进脑血管病领域的学术交流。
有症状性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动脉内膜切除术与血管成形术比较试验(Endarterectomy Versus Angi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Symptomatic Stenosis,EVA-3S)的长期结果强烈表明,对于同侧卒中的长期预防,
据报道,慢性疼痛综合征在卒中后常见,但过去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通常样本量较小且随访期相对较短。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人口健康研究所的O’Dormell等利用有效避免二次卒中预防方案(Prevention Regimen for Effectively avoiding Second Stroke,PROFESS)试验的大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队列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确定卒中后新发疼痛综合征的患病率、危险因素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Sibolt等对卒中后痴呆(poststroke dementia,PSI))在长期随访中能否预测复发性缺血性卒中进行了探讨。该研究连续纳入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48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388例为首次卒中,随访12年。
在第22届欧洲卒中大会(European Stroke Conference,ESC)上,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的Sandset报道,根据斯堪的纳维亚坎地沙坦急性卒中试验(Scandinavian Candesartan Acute Stroke Trial,SCAST)的资料,卒中发病后首周的血压变异性似乎是6个月后功能转归不良的一个预测因素。此外,某些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可能对个体间血压变异性具有特
李作汉、陈光辉、王岚教授主编的《脑血管病热点与实践》已于2013年6月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当前脑血管病的基础理论研究和热点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并与实践相结合。内容包括脑血流与脑代谢的基础研究、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的干预,神经影像技术、血管超声技术、脑电活动检查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缺血性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物实验模型制作,各类脑血管病包括儿童脑血管病和青年卒中的发病机制。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经颅脑M刚证实的胼胝体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胼胝体梗死占所有脑梗死患者的1.04%(7/671),其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典型表现包括观念运动性失用(42.9%)、额叶步态(28.6%)和异己手综合征(14.3%),可伴有肢体瘫痪、意识障碍和认知损害等症状。MRI共检出胼胝体病灶8个,以体部多见(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