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药林花海生态美

来源 :资源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i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日暖阳下,南召县国家储备林基地鸭河口水库项目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游人在曲院风荷赏荷拍照、玉兰广场驻足休憩、紫藤花海徜徉嬉戏、七彩稻田登高远眺……阡陌纵横间一幅浑然天成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
  近年来,南召县合理利用国家储备林空闲土地,高标准栽植玉兰(辛夷)2.2万亩、林下种植各类道地药材1.6万余亩,打造出千亩以上各具特色的药林花海景观游园,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科学规划   优化树种
  南召县位于伏牛山南麓,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林农有种植中药材的习惯,中药材也一直是该县的支柱产业。在国家储备林建设初期,便针对该情况印发了南召县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坚持对每个基地高标准规划设计,科学编制年度作业规划;成立林下经济专班,制定国家储备林中药材林下种植发展规划;坚持藤灌草立体发展方针,在栽植当地道地木本中药材辛夷的同时,利用林下空地套种各类草本中药材,通过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放大产业优势,致力于打造省内最大的天然药谷。
  该县选择以玉兰、辛夷、杜仲、皂荚等乡土树种,倡导混交与复合种植模式,把中药材景观游园打造融入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总体规划,相对集中连片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示范园区。利用国家储备林项目区林地流转规模优势和立木储备资源,合理布局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格局,突出特色重点,因地制宜在国家储备林中分区域大规模连片种植不同类型的中药材,利用藤灌草立体效果、中药材开花时节不同、颜色差异、形状不同,打造出“四季有花”的景观。该县还邀请专家对项目区内的土壤进行化验检测,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把以辛夷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合理纳入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体系,坚持科学培育,确定科学的营造林模式和经营措施,提高种植质量和效益。目前,南召县国家储备林基地鸭河口水库项目区已栽植中药材近4万亩。
  创新模式   多元发展
  为了促进中药材产业和国家储备林项目发展,该县成立了南召县中药材联合党支部,并于2020年4月成立玉兰博览园国家储备林基地联合党支部,将森源公司以及所在乡(镇)、村、组的力量统合在一起,为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土地流转、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该县把生态立县作为发展路上的重中之重,在国家储备林建设中创造性探索林下经济新模式,采用“林+药”“药+药”
  “林果药”等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拓宽中药材种植形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同时,将以辛夷、杜仲、皂荚为主的木本药材和以黄精、芍药、柴胡、百合等为主的草本药材搭配进行套种。目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已在鸭河口基地建设林下中药材科研基地,下一步,省“四优四化”药用项目将在小店、云阳、皇后等辛夷种植大镇进行推广实施。
  该县创新林业投融资模式,加快推进林业发展方式转变。对100个项目所在村的扶贫资金进行整合利用,采取与项目村合作形式,联合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通过国家储备林基地引领和“公司+基地+技术+农户”经营模式,鼓励周边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
  工、入股分红等形式参与合作,带动3000多户村民实现增收,年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科技引领   产业升级
  该县积极为林下中药材种植搭建科技平台,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上海园科院、河南省林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邀请院校专家教授指导工作、授业解惑、对当地种植户开展道地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在中药材专家团队指导下,努力改变当地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品种老化、管理粗放、产业链条短、综合效益差等问题,以科技引领林下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
  该县利用智慧林业大数据平台、河南省伏牛山中部森林防火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对国家储备林各中药材种植基地实现远程視频实时监控管理,实现了防火、防盗、防虫害实时监管。同时,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通过新建马良现代化育苗基地、鱼池容器育苗基地、上店国家储备林育苗基地、皇路店王庄育苗基地4个国家储备林苗圃共1650亩,进一步完善各基地各苗圃水、电、路等基础配套建设。其中,马良现代化育苗基地占地60亩,现有温室大棚13个,育有杜仲、辛夷等木本中药材300余万株,采取水肥一体化管理,实现容器化育苗和恒温控制,基本确保国家储备林种苗用量。(作者单位:南召县林业局)
其他文献
永城市地处豫鲁苏皖交界处,虽然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但在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中也面临无地植树、资金匮乏问题.面对这些难题,永城市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实践,探索出平原地区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新路径.据统计,2020年冬天以来,全市已完成造林1.62万亩,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国土绿化目标任务.
期刊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今天我带头拆除这个违法建筑。”8月16日,在伊川县彭婆镇刘沟村,当得知自己家的小商店属于违法建筑时,该村支部委员刘和民第一时间拆除了违法建筑。  8月16~17日,刘沟村在全村开展清收资产、扫清村霸、化清矛盾、清除四乱、理清思路的“五清”活动,在实施违法建筑排查时,发现刘和民家门口经营的占地50余平方米小商店属于违法建筑。得知情况后,刘和民主动将商店内的所有物品清空,
8月的一个周末,扶沟县自然资源局执法监察人员和乡(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行驶在乡间小路上,开始在责任区内开展土地巡查。当他们来到韭园镇湾郭行政村西头的一个坑塘旁时,远远看到坑塘内冒出一根“铁杆”。  “不好,有采砂船。”十分警觉的他们快速走近坑塘,果然发现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正在采砂船上作业,坑塘边上堆放着约100多立方米的砂石。他们立刻上前制止,并询问了解情况。  原来,这
近日,随着最后一块自然资源网格化田长制公示牌在刘店乡小侯村落成,标志着虞城县建成了覆盖全县25个乡(镇)、617个村的三级自然资源网格化田长制管理标识牌,初步形成审批、监管、执法“三融合”的自然资源网格化管理新格局。  今年以来,虞城县自然资源局紧紧围绕“藏地于地、藏地于技”战略目标,严格土地执法监管,重拳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等行动,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办证、交税都在一个窗口,20分钟就能拿到证,这速度就是牛。”近日,在濮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拿到不动产权证书的李女士连连称赞。原来,李女士急需办理不动产权证书,本想手续十分复杂,需要几天时间,没想到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在一个窗口就办好了业务。  近年来,濮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全力打造“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多部门联动”的“濮阳模式”,今年6月1日起,不动
初秋时节,站在位于北山脚下的沁阳市校尉营村向东眺望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项目区内的矿山,红叶石楠、柏树、黑松、山楂等树木漫山遍野,各色的树叶和花交相辉映,煞是美丽.rn2019年以来,沁阳市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通过开展“保护北山生态,推进绿色发展”专项整治活动和南太行生态环境整治修复项目,治理3.4万余亩土地,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期刊
“虽然现在还没到森林火灾的多发季,但临近秋收,烧秸秆将成为潜在的危险,对隐患的排查依然不能放松.”国有扶沟林场相关工作人员表示.rn为应对秋收季节烧秸秆等原因引发的森林火灾,切实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国有扶沟林场紧紧围绕“预防为主,积极扑救”的工作方针,采取加强巡视、全面排查、实战训练等措施,周密安排部署,积极备战,有效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
期刊
“他可是俺村的‘土地卫士’。”  “他工作认真,敢较劲。”……在宁陵县阳驿乡苗岗村,说起村支部书记苗福奎,大家都对他赞不绝口。  几年前,苗福奎在分承包地时只分到了3.5亩土地,本村的岳父、岳母怕他种粮不够吃,就转包给他3亩土地。这3亩土地刚好在村后,前面就是村民建设的房屋。因为位置好,村里有人想要在这3亩土地上建房,大家就联合起来找他,表示愿意出15万元购买。  “这块田不仅是我的产粮地,更是集
8月27日,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简称“地矿一院”)实施的全省首批绿色勘查示范项目——“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龙头寨银矿预查”,最终提交28.75万吨重晶石潜在矿量,并顺利通过了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的评审.重晶石是钡的最常见矿物,可以用作白色颜料,还可用于化工、造纸、纺织填料.
期刊
“要不是杨所长帮俺解决问题,也不知道俺两家的纠纷会闹腾到啥时候,盖不成新房叫俺儿子咋娶媳妇!”近日,看着即将完工的新房,家住太康县清集镇清集村的村民张华平(化名)逢人就夸镇自然资源所所长杨建立。  事情的原委还得从一桩宅基地纠纷说起。  清集村村民张华平、张华丽(化名)是堂兄妹关系,又是左右邻居,两家中间有一条共用的下水道。2019年4月,张华平开始拆除旧房盖新房,施工时不仅将张华丽家的围墙碰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