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工业 朝阳耶 夕阳耶?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将白酒工业说成是朝阳工业,恐怕全国民众,不管是嗜酒者或厌酒者均不会同意。因为白酒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了。据考古发现,蒸馏器出现在宋代,没有蒸馏器就不可能生产出白酒来,不管其蒸馏器是什么式样或多么落后。当前在白酒行业有一股好古成癖风,什么几百年老窖酒、××朝代建厂等等,这些借古抬高身价的人也不会赞成朝阳工业的提法。有人说:近年来喝白酒的人逐年减少,白酒产量停滞不前,白酒工业经历一千多年的沧桑,现在已是夕阳工业,况且还有什么酗酒伤身、酒后肇事等一大堆诬陷之词给佐证呢。朝阳耶,夕阳耶?让我们对白酒工业作以剖析。
  
  一 历史的回顾
  
  解放初的经济恢复时期、抗美援朝时期,直到20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为节约粮食,保证国家税收,对白酒工业实行了严格的专酿专卖制度,又因为当时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酒的消费低,所以白酒工业发展缓慢,到1965年,全国白酒产量仅有58.42万吨。当时在研究和制定酿酒工业规划时,便将葡萄酒、果酒作为重点发展的酒种,给并总结出四大优势:一是节约粮食。经过困难时期后人们对粮食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说达到空前的高度,这一点说服力最强。二是可以综合利用水果资源。用残次果、落地果酿酒,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葡萄酒酒精度低有营养。葡萄酒的酒精度最高才二十几度(当时白酒基本上是60度,有的达到65度),可防止酗酒。葡萄酒中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对人体有益(以后又发现葡萄酒中含有白藜芦醇,可抑制癌细胞生长)。四是种水果可以利用山地或贫瘠地,节约良田(前三点都是正确的,后一点有点牵强)。为限制白酒发展,也相应找出了四大害处或理由:一是浪费粮食。此条最为要害;二是白酒度数高对人体有害;三是因酒精度高所以易产生酗酒,影响家庭及社会和睦;四是喝白酒大部分是年岁比较大的人,几十年后这群人不在,便很少有人喝白酒了。因此,白酒不宜发展。而啤酒是舶来品,不适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也不能发展。经过半个世纪的考验,酿酒工业的发展轨迹,完全与原来思想相反,啤酒发展最快,由1965年的8.63万吨猛增到2003年的2540万吨,居世界首位,增长近300倍。白酒也由1965年的58.42万吨增长到2003年的600多万吨,也长了十多倍,而葡、果酒走了一个驼峰路,由最高的137.57万吨下降到1995年的65.36万吨,国内大中型厂或转产或关停,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当前白酒工业状况
  
  “几家欢乐多家愁”,用此话概括当前的白酒工业,是很恰当的。从国家的统计数字看,白酒产量自1996年开始下滑,但仍达到600多万吨,相当于1993年的水平,但笔者认为这是个虚数。其原因有三:一是国家在白酒统计中原规定是折成65度计算,以此再计算产值、各种单耗,以便做对比考核。而现有很多企业将商品量不折度就当产量上报。二是全国很多企业均从川、黔等省进原酒,回厂后调兑出厂,有重复报产量问题。三是很多私人小白酒厂为少缴税而不报或少报产量。尽管数字不准,但白酒产量几年徘徊不前倒也是不争的事实,白酒占饮料酒的比例由解放初的69.14%下降到现在的30%以下,其实,这也是非常正常的,是符合酒类发展规律的。但能否以此便得出结论白酒工业是夕阳工业呢?
  
  三路在何方
  
  白酒工业如何生存和发展,这就需要对白酒工业的症结作以归纳,影响白酒工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是税负不一,税负过重。国家1994年税改后,对白酒开征10%~25%的从价计消费税,因重复计税等问题,企业的税负比以前有所增加,后来又增加了从量征税,大部分企业承受不了。增加从量计税看来是想扼杀住小白酒厂的泛滥或低档酒,实际上根本没达到目的,全国按此严格全额纳税的企业可以说很少,各厂在少纳税、拖欠税上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企业彼此都只意会不作宣传罢了,业内人士心知肚明。税负不在一个基点上,严重限制了大中型骨干白酒企业的生存发展,而小白酒厂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国家也少收入大量的税金。第二是国家有关部门对白酒行业管理不力。国家机关的主要职责不是管理,就广义而言,管理也是服务。毒酒假酒案发生后,中央领导非常重视,国家七部委联合下发文件,开始实行白酒生产许可证制度,不管实施生产许可证时的质量保证体系有何缺陷,在抽取样品、质量保证体系检查中执行的宽严全国是否一致,但总之是对白酒行业进行了一次整顿,起到了一些良好的效果,但以后对此项工作便再没人管了,形成了现在的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白酒,没证的也生产白酒;达到标准要求的白酒产品出售,不合格的也出售,生产及流通领域太乱。食用酒精的情况也是如此。第三是产品质量和品种问题。白酒从1999年第三届大连全国评酒会实行分离型开始,到目前香型由四个增加到九个,即酱、浓、清、米、凤、特、豉、芝麻和兼香型(国家和行业标准共八个,酱香型实施企业标准)。新增加的五种香型并不是新开拓的,只是将原来的白酒风格细化罢了,这些香型的酒存在已几十年了。后来出现的所谓营养型,并没被国家承认,执行的企标中也没有营养特定指标和含量,只是将大枣、枸杞子等既是中药又是食品的东西加入酒中浸泡而已,所以消费者对营养二字也不太关注。因此说,50多年来,白酒产品并没出现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新品种。目前市场上的白酒低档产品约占总量的60%以上,这类酒大部分是用食用酒精勾兑的,因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产品质量也优劣兼存,还有小白酒厂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总之,大量的低档酒质量不高。第四是包装问题。目前白酒包装战是愈演愈烈。低档酒包装费占成本的25%以上,中档酒包装占50%以上,高档酒包装达到100%以上。所谓中高档酒,中高在包装和价格上,有些高档品,不但包装高贵,用水晶玻璃瓶等,还在酒中加入金箔、酒瓶中放上金球等,无奇不有。可以说白酒的包装已走到歧路上去了。第五是人们对白酒(包括酒精)的认识问题。自古以来,对酒的功与过就争论不休,什么喝酒损害健康、酒后无德,酒后驾车肇事等等,我认为这些都是对白酒的污蔑之词。吃饭可以撑死人,刀子可以杀伤人,从来没有把罪过归咎于饭和刀的,那为什么把撞车、滋事等加到酒的头上呢,其出事是喝酒人自己的过错,能喝一两酒你为何要喝半斤呢,不许酒后驾车这是法律规定,你为何要开车呢。食用酒精是好东西,有的人一听酒精就害怕,在刚执行饮料酒标签标准时为不刺激消费者将酒精度标成酒度。由于对白酒和酒精的误解和认识不清,也影响了酒的消费。
  当然,解决上述问题也不难,国家首先要对白酒工业调整税率,取消重复计税,取消从量计税。这样,低档白酒达到不亏或少亏的目的。要消灭低档白酒只是一种不实际的空想。这样国家的税收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增加。酒类是嗜好品,是独特的消费品,在管理上就应加强,现在是多头共管,工商、质量监督、卫生还有其他多个机构等等,分工不明,抓而不实,相互扯皮。国家就应像烟草一样,成立总公司,将产、供、销、查等统一管起来,认真实行生产许可证和市场准入制度,彻底解决白酒生产、流通以及私酒泛滥等诸多问题。白酒行业要开发出风味独特能走出国门或被国内人们接受的新品种,改变一下几十年至上百年不变的老风格。竹叶青、玉冰烧就是两种很典型的白酒。包装问题,现在国家有关部门很重视,已提出了对包装物成本的限制,真正达到货真价实。最后就是要正确大力宣传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的道理,《本草备要》一书中,对酒的功效,应注意原则做了十分精辟的论述,书中写道:“少饮则合血运气,壮神御寒,遣兴消愁,辞邪逐秽,暖水藏,行药势。”酒是大自然恩赐给人们的琼浆玉液,只有饮酒者才能享受其美妙绝伦的神仙境界。大力提倡健康饮酒,一定要掌握好量的尺度。酒多伤身,酒醉误事这是对酗酒人的忠告。要大力提倡饮纯净白酒。我国的食用酒精标准是具有国际水准的,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都非常严格,人们完全可以解除对食用酒精的恐惧心理,其实酒精本身是没什么问题的,有问题的是酒精中(包括白酒中)的杂质。食用酒精本来质量非常好,但很多企业为增加香气和滋味,加入很多物质,人为地增加酒中非酒精物。所谓纯净白酒应该是杂质愈少愈好,勾酒时加入的物质,有些是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列有的,有的还没被列入其中,这些物质在人体的代谢过程并不知晓。世界上最纯净的酒就是起源于俄罗斯后风靡东欧及美国的俄得克(又称伏特加)。此酒是用优级食用酒精再反复脱去杂质(非酒精成分),然后用处理过的水勾兑而成,酒的成分中,除酒精外如有机酸、呈香味的各种酯类及高级醇(杂醇油)、醛类与甲醇等含量都非常低,所以成为国际上畅通的酒种,直接饮用或调制鸡尾酒,受到很多国家消费者的青睐。
  
  四结语
  
  一个事物是否有生命力,要看它是否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烟草有百害而无一利,只因其税收大,所以也存在上千年。在当今世界一片吸烟有害健康的谴责声中仍然生存着。白酒已有上千岁,在这历史的长河中,白酒已成为人们生活的第八必需品,融入人的精神和肉体中了。不说酒与饮食、酒与文化、酒与精神、酒与政治的渊源和丰功,单就白酒可转化粮食,充分有效利用土杂粮、陈化粮及大量的农业副产品糠壳,酒糟又是极好的饲料,尤以养肉牛最佳,白酒工业为国家增加税收,为人们增加享乐,饮酒(不是酗酒)有益身心健康,用一个贬义词说其功劳真是罄竹难书。
  白酒工艺和设备,号称世界一绝,利用微生物造福于人类,我们比欧洲早几千年。生产设备之简单实用,效率之高,产品风味之独特,让世界为之倾倒。现在有的国家正在学习研究利用固态发酵生产工艺生产酒精。这样的工业当然绝不是夕阳工业。
  没有酒的世界,将是一个缺少欢宴、缺少炽烈、缺少友情、缺少温馨的世界。不敢想象没有酒的国宴、没有酒的团聚、没有酒的婚礼,没有酒的庆典是怎样的。酒是人们生活情趣的催化剂,酒是精神文化的调料,没有酒生活将失去很多光彩。白酒工业是永恒的。
其他文献
别看女人不善饮酒,但对喝茶似乎都能来几下子。那细瓷小碗在红润的唇间轻碰复轻碰,你无法不用一个浅浅的“吻”来形容,玉臂轻舒,在纤纤素指的把握间,那盖碗茶里的茶汤晃荡又晃荡,终会剩下茶根落底的,将边沿挂着红印儿的小碗缓缓地放在茶几的边沿,那样子很动人,也很撩人。  其实,古时候的女人是很少啜茶的。尽管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但那茶大多是给男人摆谱儿待客的,很少为口腹之必需。当然,如剩下一点茶叶末子
期刊
干了眼前这杯,检索一下关于好莱坞的旧日回忆。黑白胶片的掩映中,隔不绝葡萄酒的妖冶香味,如果是看怀旧老片,那红醇野性将弥漫黑黢黢的影院。加里·格兰特端起杯中物,是心有旁骛地窥视阴谋的开始;鲍嘉玩弄酒杯,脸上一丝表情也无;尤·伯连纳当场喝了不少烈酒,甚至伏特加;克拉克·盖博一饮而尽;患了失忆症的格里高利·派克面对面包和酒,不知所措,差点被人看出了破绽。    美酒计    在好莱坞老电影里,如果一个男
期刊
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他乡一杯酒,独坐不成斟。  酒是陈年好,百年老字号。  ——枝江歌谣  酒入诗文,诗含醉意。枝江大曲,一种极平凡但绝不平庸的白酒,以其独特的品牌魅力,飘泛着历史的芳芬;以其优秀的百姓口碑,成为风靡神州的酒中佳酿。  世纪的风霜雪雨,也许能抹去岁月的棱角和丰腴,但无论如何也消蚀不了山水孕育的人文风采。追溯“老字号”枝江大曲的酿造历史,又何止百年渊源?缅怀枝江酒文化的深远内
期刊
神酒配方    一个4000年前的酿酒配方,在埃及出土,首批按这个配方酿制出的类似啤酒的“神酒”已开始上市,它的一个神奇的特点是使酒精与健康画上等号。科学家宣布,用这种古法酿制成的淡黄色啤酒,能增强人的免疫机能,消除心血管、偏头痛等疾病。    大象撒酒疯    孟加拉地区的一支印度军队的储酒库曾被一群野象光顾,管理员无力将其轰走,结果好几桶酒被它们喝得精光。野象喝足后大撒酒疯,狂跳胡闹,临走时还
期刊
古往今来,酒的美誉极多,所谓“红友”、“欢伯”、“钓诗钩”、“黄封”、“福水”、“扫愁帚”、“酒喻圣贤”、“乐芳春”,李白斗酒诗百篇……不一而足。千百年来,饮酒则歌,歌酒结缘,根深蒂固,难舍难分。今日酒歌之多,更可谓登峰造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人叹为观止。而有些酒歌,更是俗不可耐,是非颠倒,叫人哭笑不得。试择几曲反唱一番,愿世人品出“历世必有以酒亡其国”(大禹语)之真味来。  原酒歌:只要为集
期刊
“矮墙披藤隔闹市,小桥流水连酒家”,这是位于绍兴市中心的百年老店荣禄春酒楼的一副酒联。“短墙披藤”,有别于高大的现代建筑,让你感到绍兴这座城市一种古朴的意趣和幽雅,也让你想到这里有名的古代文人徐渭的青藤书屋:“小桥流水”,又让你走入一种浓浓的江南风情之中。这样文风朴实又文采飞扬、充满诗意和情趣的酒联在绍兴城乡比比皆是,酒联之多、之雅全国少见。这里的酒店、酒厂不论大小,几乎都有一两副诗意盎然的酒联,
期刊
一位朋友送来两瓶红枣酒,我心里十分激动。脑子的荧光屏上一下子又回到了60多年前的太行山老家,仿佛又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枣树,闻到了家乡浓郁扑鼻的红枣酒香。  孩提时代,故乡的山沟野洼里到处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枣树,每逢秋季,树上就挂满了一串串小灯笼似的大红枣,分外耀眼。红枣是家乡的一大特产,既可食用,又可酿酒,也是乡亲们的一大收入。收枣季节,正值秋收大忙,全家男女老幼齐出动,大人们上树打枣,妇女小孩在树下
期刊
酒量与饭量不能定义,它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事实,专指喝酒时不省人事前,微酣之后所喝下的酒精数。酒量大小据说与肝脏中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含量有关,男的较多,女的较少。它们的作用是攻破酒中醉人的成分。但当酒比它们的数量多时,乙醇、乙醛(也叫醉)就留在体内,先往上蹿,后往下走,令人身体呈现“熊市”,不能自已。当醉在血中达0.05%时,人最舒适,再往后,便呈现以下步骤:  1.微酣:0.1%进入胡话期,科
期刊
2005年中国啤酒业趋势与前景预测  (接上期)  一个危机:能源恐慌加剧    自从去年入夏以来,我国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相继遭遇缺电、缺油、缺水之痛,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发达省市全面限电,而大米、高粱、小麦、酒精、糖等原材料也紧俏,价格飙升,能源危机警报四处频起,我国啤酒业陷入一片能源恐慌。2005年这种危机将可能愈演愈烈。  而2005年马上感
期刊
李涛爱喝酒、能喝酒是许多人都知道的,但李涛怕媳妇、睡客厅却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妻小静最烦的就是李涛带回家的一身酒气。  一天下班后,公司招待客户,李涛奉老总之命陪好、喝好。相互介绍、客气寒暄,开始一桌人尚能斯文地推杯换盏,几杯酒下肚,桌上气氛逐渐活跃,大范围“活动”也逐步转入个别交流。没多长时间,李涛便了解到客户中的头头竟然是自己同学的挚友。于是两人连连感叹着“这个世界太小”,大有相见恨晚的味道,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