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上的女人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年前,我在一个小镇住。小镇上有个女人,三十多岁的模样,无职业,平时就在街头摆个小摊,卖卖小杂物,如塑料篮子瓷钵子什么的。
  女人家境不是很好,住两间平房,有两个孩子在上学,还要侍奉一瘫痪的婆婆。家里的男人也不是很能干,忠厚木讷,在一个工地上做杂工。
  这样的女人,照理说应该是很落魄的,可她给人的感觉却明艳得很,每日里在街头见到她,都会让人眼睛一亮。
  女人有如瀑的长发,她喜欢梳理得纹丝不乱,用发夹盘在头顶上。女人有颀长的身材,她喜欢穿旗袍,虽然只是廉价衣料,却显得款款有致。她哪里像是守着地摊赚生活啊,简直就是把整条街当成她的舞台,活得从容而优雅。
  一段时间,小街人茶余饭后谈论得最多的就是这个女人。男人们的话语里带了欣赏,觉得这样的女人真是不简单;女人们的言语里却带了不满,说,一个摆地摊的,还穿什么旗袍!隔天,却一个一个跑到裁缝店里去,做一件旗袍来穿。
  女人不介意人们的议论,照旧盘发,穿旗袍,优雅地守着她的地摊,周身散发出明亮的光彩。这样的明亮,让人没有办法拒绝,所以大家有事没事都爱到她的摊子前去转转。男人们爱跟她闲聊两句,女人们更喜欢跟她讨论她的旗袍,她的发型,临了,都会买一件两件小商品带走,心满意足的。
  几年后,女人攒足了钱,又贷一部分款,居然就买了一辆中巴车跑短途。她把男人送去考了驾照,做了自家中巴车的司机。她则随了车子来回跑,热情地招徕顾客。
  在来来去去的风尘之中,她照例是盘着发,穿着旗袍,清清丽丽的一个人。她的车也跟别家的车不同,车里被她收拾得异常整洁,湖蓝色的座垫,淡紫色的窗帘,给人的感觉就是雅。所以小镇人外出,都喜欢乘她的车。
  她的日子渐渐红火起来,不料竟出了一起车祸,所赚的钱全部赔进去了,还搭上一辆车和十几万的债务。她的腿部也受了很重的伤,躺在医院里,几个月下不了床。
  小镇人都说,这个穿旗袍的女人,这下子倒下去是爬不起来了。
  可是半年后,她却在街头出现了,干着从前的老本行——摆地摊儿,卖些杂七杂八的日常生活用品。她照例盘发,穿旗袍。腿部虽落下小残疾,但却不妨碍她把脊背挺得笔直,也不妨碍她脸上挂着明亮的笑容。
  我离开小镇那年,女人已不再摆地摊了,而是买了一辆出租车在开。
  过两年,小镇有人来,我问及那个女人。小镇人说,她现在发达了,家里有两辆车子,一辆跑出租,一辆跑长途。
  最近又听小镇人说,女人新盖了三层楼房。我问,她还盘发吗?还穿旗袍吗?小镇人就笑了,说,如果不盘发,不穿旗袍,她就不是她了。真的呢,她还跟从前一样漂亮,一点没见老。
  这样的女人,是应该永远活得如此高贵的,这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那种高贵,什么样的艰难困苦也湮没不了她。
其他文献
我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竟找了个女警察做老婆。老婆是野战军出身,刚脱下军装就披上了警服,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而且,还是刑警。别看她娇小玲珑,擒拿、格斗可是一把好手,三五个普通人根本近不了身。老实说,当初与她谈恋爱,我是心有畏惧的。可她说了:“娶我等于雇了个免费保镖,提供二十四小时全方位贴身保护,这种好事,即使找遍全世界都难遇到。”听听,那种诱惑实在是锐不可当,我当时头脑一发热,就“婚”了。  扯红
期刊
担心围城“失守”,女会计处心积虑    陈虹今年40岁,1983年高中毕业后,她被招工进入华东某省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工作。1990年10月,时年26岁的陈虹与年长她一岁的江涛结了婚,次年他们有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儿子。大学本科毕业的江涛在外经贸委工作,因为工作认真踏实、处世机灵果敢,三十刚出头就被任命为外经贸委办公室主任,是当地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之一。  1997年6月,时年33岁的江涛被调到外经贸
期刊
在自然界,不管气候多么恶劣,都有生物在顽强地生存着。在撒哈拉沙漠上,因为一连几个月不下雨,干燥的沙漠在阳光的炙烤下气温越来越高,就是极能耐高温的蛇也得小心翼翼,不然就有被烤熟的危险。白天,蛇只能躲在沙子里,因为沙子的覆盖能使它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它还可伺机捕捉猎物。它的猎物都是些耐旱的小动物,有蜥蜴、甲虫,还有一些小型飞鸟。如果必须走动时,蛇就将身子弯成之字形迅速前进,这样可以避免皮肤长时间与炙热
期刊
无奈的选择,打工小妹被迫堕落风尘    1983年6月,丁红霞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农村,她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1998年7月,丁红霞的两个哥哥红立和红志分别以优异的成绩同时考上了大学。欢喜过后,丁家人又犯了愁:一个学生一年要4000多元的学费,两个学生就得8000多元,到哪里去弄这么多钱呢?丁红霞的父母把家里的口粮、一头牛和一头正在长膘的猪都卖了,但仍然差2000多元。后来,全村人施以援手,这才凑齐了
期刊
王静琪大姐今年45岁,近一段时间有一件事情让她不安但又羞于对人言说。她从书上看到,女人到了她现在这个年龄,起码一只脚就算踏进了更年期。自从到了40岁这个让女人尴尬的年龄后,她的身体开始有了一些悄悄的变化。以前苗条的身材变得越来越丰满圆润起来,她知道说丰满是好听的安慰自己的话,不好听的话就是越来越肥胖了,但以前骄傲挺拔的乳房却开始松弛下垂。按说这些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他们夫妻结婚20年了,
期刊
一    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二个年头,经朋友牵线,认识了市公安局刑侦二处的女警官蔡丽桢。蔡丽桢不仅人长得美丽,一身得体的警服更让她显得格外英姿飒爽,她一下子吸引了我。  第一次走进蔡丽桢的闺房,看到她衣服挂得整整齐齐,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就连那床下的一溜鞋子,都摆成一条直线,整个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我当时就想:能和这样讲究的女孩子结合,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啊。  不过,当我请她到外面走走时,却发生了一个
期刊
小便好像越来越不受控制了    张女士虽然已年过三十,但她显得很年轻。在朋友们眼中,张女士是个非常庄重的女人,不随便大笑,也不在人前打喷嚏,而惟有张女士自己最清楚她不是为了保持高贵气质而不苟言笑的,而是有说不出的苦。这一年来,她的小便好像越来越不受她控制了。大笑、用力咳嗽、蹲下捡东西……只要是爆发性的小动作,都会有小便漏出来,有时是一两滴,有时更多。  这种滴滴答答的尴尬让张女士很痛苦,她想去看医
期刊
2004年12月24日,现年82岁的第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与芳龄28岁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学生翁帆,在广东省汕头市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这段惊世忘年恋背后有着怎样的浪漫故事呢?    在缘分的虹桥上相遇    没有心机而又体贴人意,勇敢好奇而又轻盈灵巧,生气勃勃而又可爱俏皮,是的,永远的青春。  ——杨振宁  1976年,翁帆出生于广东潮州,家境属小康水平,有两
期刊
小道消息  NO1:近日,为了避免脖子酸疼,雅琴将电脑显示器垫高一尺有余,且美其名曰:对作者的好稿子,一律采取仰视态度。  NO2:伯益近日争做好男人典范,每日回家做饭,不喝酒,不聊天。后经查实:因某日喝酒晚归被拒之门外,其由此痛改前非。  NO3:编辑部近日多出一条用语,从大综合、真情感到新养生,所有的编辑打招呼都变成:哇塞!据调查是因看了影片《功夫》所致。    约稿剧场    A  临近交稿
期刊
我和妻是《人生与伴侣》的忠实读者,对她的痴爱,我们由来已久。  恋爱时,我爱静,妻爱动,原以为这种性格互补的结合会使婚后的生活幸福和谐。但相反,婚后,妻就真“动”起来了,常常因一些杂七杂八的家庭琐事而砸碗掷碟,河东狮吼。面对性情暴烈的“母老虎”,我这只本性驯良、身瘦体弱的“公绵羊”,只有忍气吞声,任劳任怨。  在我家,常常上演着人世间最不公的一幕:慑于妻子的淫威,工作了一天的丈夫,饭后还要大汗淋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