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词中的“酒”意象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e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是寂寞的事业,诗人是孤独的游子,在历史荒芜的田野上,苏轼孤独地找寻着自由的精神家园。本文以苏轼诗词中的“酒”意象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酒”对于苏轼的意义。笔者认为尽管苏轼没有真正归隐田园,但他借助“酒”达到了“心隐”,实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酒”意象;心隐;平衡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06-01
  诗与酒历来都是一对棒打不散的鸳鸯。酒后作诗,诗中写酒,对于中国文人来说太寻常了。在古代社会,环境总是压抑着文人的个性,使他们在现实中无法自由地施展才华、实现理想。于是酒这种饮料正好成为那些失意文人挣脱束缚、舒展个性、追求精神自由、超越于恶浊现实的载体。古代文人开发了酒的功能,使其不仅是宴席上的应酬、交际的工具,而且是他们情感的寄托。
  失意文人多爱酒,这一点,苏轼也不例外。他在《饮酒说》中写道:“予虽饮酒不多,然而日欲把盞为乐,殆不可一日无此君。”又在《浊醪有妙理赋》中说:“惟此君独游万物之表,盖天下不可一日而无。”对于他而言,酒既是“钓诗钩”,又是“扫愁帚”。虽然他一生困顿,但即使是被流放岭南之外,依然自己酿酒,并以此为乐。“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足见他爱酒不是对酒的味道的品尝,而是对酒中乐趣的追求。
  在苏轼的三百多首词中,单“酒”字就出现有九十余处,对醉的境界的体验占了大部分。饮酒时,苏轼内心往往充满了感伤,或是光阴易逝的无奈,或是离愁别苦的伤怀,或是官场失意的愤懑,或是不能归去的叹息。而酒,使感伤中的颓废和消极得以过滤,从而实现苦与乐之间的平衡。
  “寂寞山城人老也”(《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居士先生老矣”(《满庭芳·三十三年》)等都流露出慨叹光阴易逝的感伤情绪。老就意味着生命的流逝、理想的破灭,特别是对于失意文人而言,韶华老去使他们的心境雪上加霜。“情未尽,老先催。人生真可咍。”《阮郎归·一年三度过苏台》然而,苏轼在词中并未因老而放弃对生活本身的热爱。他总是在意识到年华流逝的时候,用一杯酒纾解年老的感伤。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和《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中的“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在苏轼眼里,年老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改变对年老的态度。在这两首词里,苏轼用一杯酒告诉我们,人生短促,当及时行乐。同样在词《行香子·秋兴》中,苏轼正视光阴易逝的苦痛,在酒中获得一丝安慰。“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都将万事,付与千钟。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在词中,苏轼在对个体解体的痛苦中了解“光阴似箭”的感伤,并在痛苦中破除个体束缚,而将世间万物以醉态的力量推入欢乐。
  苏轼一生辗转多地,酒是对亲朋思念的最好寄托。熙宁十年,苏轼在前往徐州的路上遇见王缄,一时间悼念亡妻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和送别的惆怅交织在一起,谱成一曲《临江仙·送王缄》。词的下片“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以酒浇愁,虽不能解愁,但也算是对友人和自己的些许安慰。同样,在“醉客各西东,应思陈孟公。”(《菩萨蛮》)和“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采桑子》)等词中,也以酒惜别,在离别的黯然销魂之际留给好友一些回忆的温暖。如果说辞别的酒无法使分开的距离缩短,那么思念的酒或许能突破距离的限制,使心灵靠近。在苏轼思念弟苏辙的词里,酒拉近了兄弟二人心灵的距离。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他在大醉后怀子由之作。“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离愁别恨纵然惹人苦恼,但这是人间常有之事,当以平常心视之。苏轼并没有沉沦悲伤之中,而是以酒纾解心中的感伤,达到即使远在千里,亦能举目“共婵娟”的心理平衡。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纵观苏轼一生,这十之八九是其生活常态。从他入仕那一刻起,孤独就无时无刻不伴随着他。“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浣溪沙·荷花》其内心的苦闷只能依靠酒来化解。酒能安慰他孤独的心灵,也能让他在失意时保持心理平衡。如谪居黄州期间,他作《满庭芳》于失意之时,发疏狂之语。词中将名利看做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又言“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这是从腹中的酒里迸发出来的豪言壮语,感伤已经被酒消解,所有的悲苦似乎化为乌有。
  酒的意义,不仅是使苏轼在遗忘中纾解痛苦和在幻想中获得满足,它还是对现实的调适,和对短暂劳生的重新认定。苏轼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还乡和归隐一直是他未了的心愿。然而,时空的阻隔、现实的羁绊让他归乡不能、归隐不得,这种痛苦无疑是巨大的。幸运的是,苏轼将乡愁和归隐的情思化作一杯酒,稀释了痛苦,冲淡了悲伤。“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苏轼既是在宽慰弟苏辙,也是在安慰自己。在几十年的外任和贬谪生活中,每当思念起故乡,就以酒释怀。不论是“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春未老》)还是“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满庭芳·归去来兮》)苏轼都表现出释然的情怀。苏轼还将这种归隐体验寄托在渔父身上,他所作的四首《渔父》词,写渔父的饮、醉、醒、笑四种生活状态,其实是在写自己。他在醉境中实现了“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行香子·述怀》)的生活理想,俨如一个陶渊明式的真正隐者。另外,他还在《念奴娇·中秋》、《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等词中借酒成仙,大有超凡脱俗之姿态。因此,尽管他没有真正归隐田园,但他实现了“心隐”,成为后世文人的典范。
  正如欧阳修所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苏轼并不在意酒的滋味,而是追求自由的醉酒体验。在酒的催化下,苏轼心中的感伤通过对日常惯性的解除,打破现实参照而只剩下一颗绝对自由的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从他的词中感受到平衡的美。这是酒的幸运,是苏东坡的幸运,也是中国文学的幸运。千百年后,我们还能透过词,看到一个微醉的苏东坡,穿林打叶,竹杖芒鞋,吟啸着向我们走来。
  参考文献:
  [1]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M].中华书局,1982年.
  [2]唐圭璋编.全宋词[M].中华书局,1965年.
  [3]林语堂.苏东坡传[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作者简介:程文俊(1987.10-),男,安徽金寨,硕士,南昌工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文艺学。
其他文献
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拌合场的材料、机械设备、拌料工艺、试验及检验等工作的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The quality control of the materials, machinery and equipmen
夸美纽斯曾说:“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理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本文对如何活跃语文课堂气氛、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进行了简要
为了促进海峡两岸年轻一代汉语方言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于2002年11月22—26日举办了“两岸青年汉语方言考察研讨会”。来自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所
党中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任重道远,对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提出系列新的要求,如何让中央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实施路径,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即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又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保障,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学生智力,从而
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和基础学科,对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加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教育意义
现阶段对于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成绩高低和复习时间间隔关系的研究比较弱.课程作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目的的手段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学生课业负担和教师的教学任
在减负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势必落到课堂上来,因此,讲究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性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其他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要有新型的教与学的理念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教学理念,尤其是在数学课堂中更应该转变:  (一)教会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
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评价观,把多元评价机制引入到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从评价理念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元、评价标
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医院统计信息的管理工作变得更为复杂。文章通过分析新环境下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的不足之处,根据不足探究提升医院统计信息管理的具体方式,以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统计信息管理; 医院 ;新环境; 提升 ;不足  国内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医疗体制改革推进速度逐渐加快,医院统计信息工作为全院的工作计划制定和目标考核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是目前医院管理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