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小学阶段开展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入手,针对当前小学阅读教材的特点和阅读教学的误区,根据语言的学习规律和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了谈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并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能力;误区;策略
阅读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将有助于巩固和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训练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概括力与判断力。因此,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大量机会和条件,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整体语言素质。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直以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因为教材浅,知识点少,许多老师误认为小学阶段不适宜开展阅读教学,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補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在小学阶段,有必要开展阅读教学,逐步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提高。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材的特点
以《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为例,课文基本上是以对话的形式编排的,一课一个专题,图文并茂,即围绕学生学习、 生活中的某个熟悉话题展开一段对话,提供相关画面。画面既是语言发生的特定背景,又是语言交际的外部环境。这种兼具生活性、趣味性、专题性、情景性的阅读教材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为其提供了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模块和样本。教材的这种编写特点也决定了小学阅读教学要突出“用”字,要让学生学习、理解与传递必要的信息。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误区分析
误区之一: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学目标不明确
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局限于学生对语言表层信息的吸收、理解和操练,满足于学生对交际用语的熟练掌握,而忽略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功能用语谈论某一话题的能力,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得到发展。
误区之二:偏重英语词句训练,轻视对语篇的理解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词句的学习占了很大的比重,各种活动游戏基本上都是以词句的学习巩固为中心,而对课文的学习则显得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的因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割裂了语篇,影响了学生对完整语篇的感知和理解,使其阅读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误区之三:过分看重阅读结果,疏于对阅读过程指导
对学生的阅读方式和过程采取放任态度,在让学生阅读后,匆匆将检测性的问答和练习抛出,注重阅读结果的反馈,缺少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关注,导致学生阅读效率低下,阅读兴趣滑坡。
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例谈
针对当前阅读教学的误区和小学阅读教材的特点,我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流程和方法作一举隅:
策略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学生熟悉的话题
教师首先应明确交际的专题和教学目标,将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联结,通过问答、介绍、对话的形式来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储备,使之在积极、主动、活跃的思维状态下进入有意义的学习。
策略二:分步进行语言项目训练,运用多种手段丰富教学
教师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达到“四会”要求)、功能句等语言项目分步进行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和交际性操练。
1.借助图片、实物、教具等进行单词认读。
2.将新的语言功能句呈现给学生,分层设计小的任务予以训练。
策略三:从视听维度入手,整体把握语音材料
“以问题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课堂”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牢牢把握的一条准则。首先借助课文主题图画、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呈现对话内容,使学生对语言背景有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看图,带着问题听录音,发展听力理解的水平和能力,并对全文大意有整体的把握;以排序、选择、判断、连线等较为简单的检测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策略四:了解通篇阅读内容,加强阅读过程性指导
通过多层次、多梯度读的操练(自由读、默 读、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接龙读)和师生、生生互动问答、对话,引导学生多开口、多表达,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同时通过完成填空、填表、画图或回答问题等稍为复杂的任务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篇内容。
策略五:以语篇为单位综合训练,强化综合语言能力
1.用不同的方式复述课文,包括填空复述,把课文主题图分解成连环画看图复述,根据段落大意复述等。
2.学生根据各自掌握的情况,自选一个段落或全篇,和同伴合作,把它表演出来。
3.让学生进行接龙传话,把对话变成一篇短文,再写下来。
4.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口头汇报。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源”于课内,“流”向课外。即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展开外延性拓展,将阅读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通过经常性的阅读积累,巩固、扩大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以及阅读习惯和能力。为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可选择或编写学生感兴趣的、与课文主题相关、与学生知识水平相当的可读性课外阅读 材料让学生阅读,体裁可以更为广泛,包括诗歌、童谣、谜语、对话、书信、故事、剧本等,实行教师推荐和学生自选相结合。教师应重点提供一些典型语篇,通过导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定时定量阅读,并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如笔记式阅读、讨论式阅读、合作互动式阅读,使阅读更具个性和自主性。教师为了检查和评价学生的阅读质量,可在班级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汇报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朗读、演讲、表演、比赛等形式展示成果,使学生在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能力;误区;策略
阅读过程是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阅读将有助于巩固和积累词汇、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训练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概括力与判断力。因此,加强阅读训练可以为学生创造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大量机会和条件,从而增强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整体语言素质。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直以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因为教材浅,知识点少,许多老师误认为小学阶段不适宜开展阅读教学,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教育家苏霍姆林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補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在小学阶段,有必要开展阅读教学,逐步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以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能力提高。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材的特点
以《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为例,课文基本上是以对话的形式编排的,一课一个专题,图文并茂,即围绕学生学习、 生活中的某个熟悉话题展开一段对话,提供相关画面。画面既是语言发生的特定背景,又是语言交际的外部环境。这种兼具生活性、趣味性、专题性、情景性的阅读教材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为其提供了学习语言、使用语言的模块和样本。教材的这种编写特点也决定了小学阅读教学要突出“用”字,要让学生学习、理解与传递必要的信息。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误区分析
误区之一: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学目标不明确
有的教师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局限于学生对语言表层信息的吸收、理解和操练,满足于学生对交际用语的熟练掌握,而忽略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功能用语谈论某一话题的能力,学生的语言能力没有得到发展。
误区之二:偏重英语词句训练,轻视对语篇的理解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词句的学习占了很大的比重,各种活动游戏基本上都是以词句的学习巩固为中心,而对课文的学习则显得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导致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的因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而割裂了语篇,影响了学生对完整语篇的感知和理解,使其阅读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误区之三:过分看重阅读结果,疏于对阅读过程指导
对学生的阅读方式和过程采取放任态度,在让学生阅读后,匆匆将检测性的问答和练习抛出,注重阅读结果的反馈,缺少对学生阅读过程的关注,导致学生阅读效率低下,阅读兴趣滑坡。
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例谈
针对当前阅读教学的误区和小学阅读教材的特点,我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流程和方法作一举隅:
策略一: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学生熟悉的话题
教师首先应明确交际的专题和教学目标,将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联结,通过问答、介绍、对话的形式来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储备,使之在积极、主动、活跃的思维状态下进入有意义的学习。
策略二:分步进行语言项目训练,运用多种手段丰富教学
教师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达到“四会”要求)、功能句等语言项目分步进行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和交际性操练。
1.借助图片、实物、教具等进行单词认读。
2.将新的语言功能句呈现给学生,分层设计小的任务予以训练。
策略三:从视听维度入手,整体把握语音材料
“以问题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课堂”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应牢牢把握的一条准则。首先借助课文主题图画、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呈现对话内容,使学生对语言背景有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看图,带着问题听录音,发展听力理解的水平和能力,并对全文大意有整体的把握;以排序、选择、判断、连线等较为简单的检测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策略四:了解通篇阅读内容,加强阅读过程性指导
通过多层次、多梯度读的操练(自由读、默 读、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接龙读)和师生、生生互动问答、对话,引导学生多开口、多表达,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力的培养,同时通过完成填空、填表、画图或回答问题等稍为复杂的任务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语篇内容。
策略五:以语篇为单位综合训练,强化综合语言能力
1.用不同的方式复述课文,包括填空复述,把课文主题图分解成连环画看图复述,根据段落大意复述等。
2.学生根据各自掌握的情况,自选一个段落或全篇,和同伴合作,把它表演出来。
3.让学生进行接龙传话,把对话变成一篇短文,再写下来。
4.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口头汇报。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能力的培养应“源”于课内,“流”向课外。即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展开外延性拓展,将阅读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通过经常性的阅读积累,巩固、扩大词汇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以及阅读习惯和能力。为辅助课堂教学,教师可选择或编写学生感兴趣的、与课文主题相关、与学生知识水平相当的可读性课外阅读 材料让学生阅读,体裁可以更为广泛,包括诗歌、童谣、谜语、对话、书信、故事、剧本等,实行教师推荐和学生自选相结合。教师应重点提供一些典型语篇,通过导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定时定量阅读,并使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如笔记式阅读、讨论式阅读、合作互动式阅读,使阅读更具个性和自主性。教师为了检查和评价学生的阅读质量,可在班级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汇报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朗读、演讲、表演、比赛等形式展示成果,使学生在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