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1年,初入剑桥大学的徐志摩就对充溢英国的“大自然情结”充满浓厚兴趣。他发现,当时英国诗人大多都是大自然的观察者、爱好者和崇拜者,特别是湖畔诗人对于自然风物的长久痴迷和沉醉崇拜的风尚,强烈地触动了青年徐志摩的诗心,从而成为他的浪漫诗情的母体。
由此,他的文艺观开始形成。这时的徐志摩常常独自一个人痴痴地游走于康桥之上,聆听近村的晚钟声,河畔倦牛的反刍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和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契合中不期然给予他灵感。他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康桥的金柳与柔波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于其内心的天命,让他与它们相生相伴,完美融合,进而使他的作品具有醉心自然的浪漫情结。而这种情结,在其诗作《再别康桥》中表现得尤为浓烈。
一、物物和谐
大自然是文学的一个永恒母题,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因道而生、因道而成,但对于宇宙间的各种事物来说又并非是完全一样的,它们除了具有道的共性之外还有其道的个性。所以对每个具体特殊的事物来说,它一方面是在天地之大道中产生存在,另一方面又通过其特殊的小道来体现独特的个性。事实上,也只有既遵循事物普遍的大道,又体现其特殊的小道的事物,才能在世界上正常生存、顺利发展,宇宙世界也才能和谐共存。故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如能各由其道,各顺其理,各则其法,则天地万物能因之而生,因之而成,浑然一体,和谐共存。《再别康桥》中所描绘的每一景物,都各遵其道,与周围的他物互相辉映,和谐融洽。
首先看色泽。西天云彩之洁白,河畔柳叶之金黄,水底荇草之青碧,榆荫下拜伦潭水之色彩斑斓……诗人所选取的每一意象,均汇集天地之灵气,采集万物之精华,每一意象的颜色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映成趣,和谐统一。这些颜色,既有浓烈,又有淡雅,反差大的颜色在黄昏中康桥的自然环境中浑然一体,光与影谱写出和谐的音律。
其次看质感。金柳位处河畔,临近潭水,常年水润无比。而其影子倒映水里,夕阳里,金光点点,碎波荡漾,更显其娇艳柔美。盈润的身与娇美的影完美和谐,使得诗人不禁以“新娘”喻之。而软泥上的青荇,随着水流摇摇摆摆的姿态,宛若纤腰素束的女子翩跹而行,那份柔软又与康河之波的水柔互关互合,相映成趣,柔美至极。
最后看层次。西天的流云,在落日流金中高悬于浩渺天际;河畔的柳树,在落日余晖里沐浴熔金;柳树下的拜伦潭,波光粼粼,随风荡漾;拜伦潭中的荇草,色泽青翠,随波起舞……诗中的景物,自上而下,由远及近,铺洒开来,宛若一幅层次分明的油画,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
二、物人合一
在自然环境问题或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处理上,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顺自然之道就是要按照自然界各种事物产生存在的客观规律办事,避免人为主观地行事,尤其是要有一种谦卑的心态,认识到人自身的局限、不足和缺陷,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避免在自然面前的狂妄自大,坚决制止对自然的妄作妄为。
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习惯在描摹自然景物的同时,将人置于天地风物之中,让万象与人类平等自由、和谐为一。他在《再别康桥》中所描绘的欧洲自然图画,既有“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也有置身于康河天地中的“自己”。而每一风物均与自己和谐并存,相洽相容。
从黄昏至暗夜,他如痴如醉地留恋于西天的流云,娇羞的金柳,多情的荇草,斑斓的拜伦潭之中。这满眼的碎金青翠让它无比享受,陶醉不已。泛舟潭上,抬头仰望,满眼星辉,斑斓璀璨,让他心生放歌抒怀之念。然面对着康桥如此温婉低徊的景致,若真放歌,必定会破坏夜的静谧,星的安详,水的柔美,岁月的静好。他对康桥尽管无限依恋,但却百般珍惜,不愿自己的歌声去损坏这一派风平浪静。所以,他选择沉默,以自己的沉默回报康桥以沉默。
试想一下,长夜沉沉,风轻云静,康河之上,一叶扁舟向青草丛中漫溯,唯有水波声与夏虫的鸣啼相伴相和,人置身于自然之中,又将心灵放逐于自然之中,人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生命相生相伴,合而为一,这是一种多么和谐的完美境界。
面对宁静纯美自然风物,他在离去时,依旧选择沉默。他挥挥衣袖,与西天的云彩作别,与康河的一切一切作别。悄悄离去,正如他轻轻而至。此时此刻,他对康桥的痴对康桥的恋对康桥的满腔缱绻,澎湃心内,跃然字里,流动于诗行之上。
在自然环境问题或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处理上,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其首要。顺应自然之道就是要按照自然界各种事物产生存在的客观规律办事,避免人为主观地武断粗暴行事,应该怀有一种谦卑的心态,认识到人自身的局限、不足和缺陷,以自然为师,向自然相融,避免在自然面前的妄自尊大,坚决制止对自然的妄作妄为。
站在这个层面上,徐志摩真正了解康桥,理解康桥,还康桥以本真之美、性灵之美,是康桥中的人与万物,和谐相处、完美共存,从而实现了自我的超脱,灵魂的升华。
由此,他的文艺观开始形成。这时的徐志摩常常独自一个人痴痴地游走于康桥之上,聆听近村的晚钟声,河畔倦牛的反刍声。大自然的优美、宁静、和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契合中不期然给予他灵感。他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康桥的金柳与柔波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于其内心的天命,让他与它们相生相伴,完美融合,进而使他的作品具有醉心自然的浪漫情结。而这种情结,在其诗作《再别康桥》中表现得尤为浓烈。
一、物物和谐
大自然是文学的一个永恒母题,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因道而生、因道而成,但对于宇宙间的各种事物来说又并非是完全一样的,它们除了具有道的共性之外还有其道的个性。所以对每个具体特殊的事物来说,它一方面是在天地之大道中产生存在,另一方面又通过其特殊的小道来体现独特的个性。事实上,也只有既遵循事物普遍的大道,又体现其特殊的小道的事物,才能在世界上正常生存、顺利发展,宇宙世界也才能和谐共存。故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如能各由其道,各顺其理,各则其法,则天地万物能因之而生,因之而成,浑然一体,和谐共存。《再别康桥》中所描绘的每一景物,都各遵其道,与周围的他物互相辉映,和谐融洽。
首先看色泽。西天云彩之洁白,河畔柳叶之金黄,水底荇草之青碧,榆荫下拜伦潭水之色彩斑斓……诗人所选取的每一意象,均汇集天地之灵气,采集万物之精华,每一意象的颜色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映成趣,和谐统一。这些颜色,既有浓烈,又有淡雅,反差大的颜色在黄昏中康桥的自然环境中浑然一体,光与影谱写出和谐的音律。
其次看质感。金柳位处河畔,临近潭水,常年水润无比。而其影子倒映水里,夕阳里,金光点点,碎波荡漾,更显其娇艳柔美。盈润的身与娇美的影完美和谐,使得诗人不禁以“新娘”喻之。而软泥上的青荇,随着水流摇摇摆摆的姿态,宛若纤腰素束的女子翩跹而行,那份柔软又与康河之波的水柔互关互合,相映成趣,柔美至极。
最后看层次。西天的流云,在落日流金中高悬于浩渺天际;河畔的柳树,在落日余晖里沐浴熔金;柳树下的拜伦潭,波光粼粼,随风荡漾;拜伦潭中的荇草,色泽青翠,随波起舞……诗中的景物,自上而下,由远及近,铺洒开来,宛若一幅层次分明的油画,层次分明,立体感极强。
二、物人合一
在自然环境问题或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处理上,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顺自然之道就是要按照自然界各种事物产生存在的客观规律办事,避免人为主观地行事,尤其是要有一种谦卑的心态,认识到人自身的局限、不足和缺陷,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避免在自然面前的狂妄自大,坚决制止对自然的妄作妄为。
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习惯在描摹自然景物的同时,将人置于天地风物之中,让万象与人类平等自由、和谐为一。他在《再别康桥》中所描绘的欧洲自然图画,既有“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也有置身于康河天地中的“自己”。而每一风物均与自己和谐并存,相洽相容。
从黄昏至暗夜,他如痴如醉地留恋于西天的流云,娇羞的金柳,多情的荇草,斑斓的拜伦潭之中。这满眼的碎金青翠让它无比享受,陶醉不已。泛舟潭上,抬头仰望,满眼星辉,斑斓璀璨,让他心生放歌抒怀之念。然面对着康桥如此温婉低徊的景致,若真放歌,必定会破坏夜的静谧,星的安详,水的柔美,岁月的静好。他对康桥尽管无限依恋,但却百般珍惜,不愿自己的歌声去损坏这一派风平浪静。所以,他选择沉默,以自己的沉默回报康桥以沉默。
试想一下,长夜沉沉,风轻云静,康河之上,一叶扁舟向青草丛中漫溯,唯有水波声与夏虫的鸣啼相伴相和,人置身于自然之中,又将心灵放逐于自然之中,人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景物与自己的生命相生相伴,合而为一,这是一种多么和谐的完美境界。
面对宁静纯美自然风物,他在离去时,依旧选择沉默。他挥挥衣袖,与西天的云彩作别,与康河的一切一切作别。悄悄离去,正如他轻轻而至。此时此刻,他对康桥的痴对康桥的恋对康桥的满腔缱绻,澎湃心内,跃然字里,流动于诗行之上。
在自然环境问题或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处理上,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其首要。顺应自然之道就是要按照自然界各种事物产生存在的客观规律办事,避免人为主观地武断粗暴行事,应该怀有一种谦卑的心态,认识到人自身的局限、不足和缺陷,以自然为师,向自然相融,避免在自然面前的妄自尊大,坚决制止对自然的妄作妄为。
站在这个层面上,徐志摩真正了解康桥,理解康桥,还康桥以本真之美、性灵之美,是康桥中的人与万物,和谐相处、完美共存,从而实现了自我的超脱,灵魂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