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220例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治疗,1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论:与单一使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疗效可靠,治疗有效率高,临床上值得借鉴。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头孢呋辛钠;小儿肺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53.2;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079-01
1 前言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发育。小儿肺炎以婴幼儿多见,发病率高,占据我国住院患儿死亡原因的首位,严重危害患儿健康[1]。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与小儿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2]。而小儿的气道狭窄、黏膜较脆弱,纤毛运动能力差,痰多黏稠不容易咳出,易引起气道堵塞导致呼吸障碍[3]。因此,联合抗生素抗感染和黏液溶解剂促进痰液的排出是治疗小儿肺炎的主要要点,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进一步提供相关临床证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收集我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共220例,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2)体征:肺部有或无干湿性啰音;3)血常规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均有升高;4)X胸片显示支气管肺炎;5)排除伴有其他心肺、肝肾疾病患儿。其中男性125例,女性95例,平均年龄(2.5±0.9)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线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100mg/Kg?d静滴,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0.3mg/Kg?d静滴,每日1次。1周后观察症状、体征、血常规及X线胸片变化,评定治疗疗效。
2.3 疗效评定
治疗1周后对治疗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显效:体温正常,症状和体征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胸片示炎症吸收。有效:体温正常,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血常规恢复正常或略高于正常,胸片示炎症有一定程度吸收。无效:体温恢复正常或高于正常,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血常规仍高于正常,胸片示炎症无明显吸收或炎症扩散。显效和有效均为治疗有效。
2.4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时为统计学有差异。
3 讨论
由于小儿气道管腔狭窄,纤毛运动能力差,肺血管丰富,容易充血,肺含气量少极易被黏液堵塞等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特点[4],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而且,肺炎患儿容易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导致呼吸功能和心功能衰竭[5],危及生命。因此,小儿肺炎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促进痰液的排出也是有效治疗的关键因素。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有效的黏液溶解剂,具有促进黏液排出和溶解分泌物的作用,通过调节分泌,降低痰液的黏稠性,利于痰液排出,从而改善肺通气,还能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表面活性张力,改善肺通气功能[6]。更有研究表明,盐酸氨溴索可以使抗菌药物易于渗入,提高呼吸道局部抗菌药物浓度,增强抗感染疗效[7]。
本研究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可达94.5%,110例中仅有6例治疗无效,明显高于对照组86.4%的治疗有效率。在症状及体征改善方面,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气促及肺部干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表明联合黏液溶解剂盐酸氨溴索和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盐酸氨溴索通过有效促进痰液排出及增强抗生素局部浓度,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治疗小儿肺炎。本研究进一步表明,盐酸氨溴索可以作为小儿肺炎治疗的常用药物,与抗生素联用更好地治疗小儿肺炎。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常立文,等.儿科学[M].第7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2-273.
[2]李海朋.小兒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研究,2009,1(3):157-160.
[3]郭清荣.33 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分析[J]. 广州医药,2011,42(1):40-42.
[4]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 M ] . 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74; 1175- 1176
[5]马涛.小儿肺炎合并系统功能障碍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14):83.
[6]李凌春.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730-731.
[7]东建亭. 双管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中的应用[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24(2):194-196.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头孢呋辛钠;小儿肺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 R453.2;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079-01
1 前言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发育。小儿肺炎以婴幼儿多见,发病率高,占据我国住院患儿死亡原因的首位,严重危害患儿健康[1]。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与小儿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2]。而小儿的气道狭窄、黏膜较脆弱,纤毛运动能力差,痰多黏稠不容易咳出,易引起气道堵塞导致呼吸障碍[3]。因此,联合抗生素抗感染和黏液溶解剂促进痰液的排出是治疗小儿肺炎的主要要点,本研究旨在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进一步提供相关临床证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收集我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共220例,纳入标准:1)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2)体征:肺部有或无干湿性啰音;3)血常规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均有升高;4)X胸片显示支气管肺炎;5)排除伴有其他心肺、肝肾疾病患儿。其中男性125例,女性95例,平均年龄(2.5±0.9)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2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线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钠100mg/Kg?d静滴,每日2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0.3mg/Kg?d静滴,每日1次。1周后观察症状、体征、血常规及X线胸片变化,评定治疗疗效。
2.3 疗效评定
治疗1周后对治疗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显效:体温正常,症状和体征消失,血常规恢复正常,胸片示炎症吸收。有效:体温正常,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血常规恢复正常或略高于正常,胸片示炎症有一定程度吸收。无效:体温恢复正常或高于正常,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血常规仍高于正常,胸片示炎症无明显吸收或炎症扩散。显效和有效均为治疗有效。
2.4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时为统计学有差异。
3 讨论
由于小儿气道管腔狭窄,纤毛运动能力差,肺血管丰富,容易充血,肺含气量少极易被黏液堵塞等呼吸系统生理解剖特点[4],婴幼儿容易发生肺炎。而且,肺炎患儿容易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导致呼吸功能和心功能衰竭[5],危及生命。因此,小儿肺炎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如何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促进痰液的排出也是有效治疗的关键因素。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有效的黏液溶解剂,具有促进黏液排出和溶解分泌物的作用,通过调节分泌,降低痰液的黏稠性,利于痰液排出,从而改善肺通气,还能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表面活性张力,改善肺通气功能[6]。更有研究表明,盐酸氨溴索可以使抗菌药物易于渗入,提高呼吸道局部抗菌药物浓度,增强抗感染疗效[7]。
本研究中,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肺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可达94.5%,110例中仅有6例治疗无效,明显高于对照组86.4%的治疗有效率。在症状及体征改善方面,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咳嗽、气促及肺部干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表明联合黏液溶解剂盐酸氨溴索和抗生素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抗生素治疗。盐酸氨溴索通过有效促进痰液排出及增强抗生素局部浓度,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治疗小儿肺炎。本研究进一步表明,盐酸氨溴索可以作为小儿肺炎治疗的常用药物,与抗生素联用更好地治疗小儿肺炎。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常立文,等.儿科学[M].第7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2-273.
[2]李海朋.小兒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中西医结合研究,2009,1(3):157-160.
[3]郭清荣.33 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分析[J]. 广州医药,2011,42(1):40-42.
[4]诸福棠. 实用儿科学[ M ] . 7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74; 1175- 1176
[5]马涛.小儿肺炎合并系统功能障碍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14):83.
[6]李凌春.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730-731.
[7]东建亭. 双管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中的应用[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24(2):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