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賩

来源 :玉龙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ee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个人对生活的界定都有属于自己的词汇,来到丽江,翻开生活的字典,你会找到一些这样的词儿:名词:火塘,客栈,酒吧,单车,阳光;形容词:柔软,安静,舒适,闲散;在动词这一栏里,你发现了一个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频频出现的词——“化賩(cong)”。“化賩”为纳西语,“化”即为群体之意,“賩”为个人拿出东西凑在一起,“化賩”就是一个在物质上互相帮助的群体。在纳西族地区,这种“化賩”古来有之,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以亲戚朋友等相识相知之人,每人拿出同等数额的钱物凑在一起,先行帮助这一群体中需要帮助的一个,叫“放賩”。哪家儿子娶媳妇了,哪家发生了困难,哪个賩友先拿賩,克服急用之难,同时,賩友们利用放賩的机会聚在一起互相交流,沟通友谊,说说生活和人生的闲话。据一位老人讲,过去纳西男人是不做賩的。如今,丽江随处可见的农家乐会给你答案,“化賩”已经成为了丽江人生活的一部分。
  
  动词篇
  动词意味着什么?活力还是热情,对于这些七十多岁的老人而言,她们生活的字典里写满了动词,她们不服老,正如这个团队的名字——“夕阳红”打跳队。化賩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打跳
  时间是早晨,地点在古城四方街。阴天,游客没有往日的多,但老人们的淳朴笑容送来了温馨。在打跳的队伍中,和金凤奶奶算是比较年轻的,今年60岁了,退休之前,曾在古城区民族事务宗教局做会计,2002年退休以后参加了打跳队。老人爱唱,爱跳,只要家里没事,她都喜欢去古城。游客们见到她们很高兴,有的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你们吃什么?”“你们是什么民族?”“你们为什么要带解放帽?”回家以后,她也闲不住,接送孙女,买菜,做饭。她记得有个心理学家对她说过这样一句话:“健康是节约,健康是快乐”。身体好了,不用去医院,儿女们也安心,一家人快快乐乐的。
  她们做賩一月一次,31个老人各自凑点钱,打跳后就去农家乐,开心地玩一天。如今生活好了,她们就随意一点,“我们是吃賩”,老人爽快地笑着。
  
  吃饭
  由于晕车,多数老人决定走路去农家乐。鑫鑫乐是目的地,老人们走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到。传统的纳西民居,三坊一照壁,长长的厦子下面摆满了桌椅。午饭比较简单,二十几个老人刚好凑足了三桌,饭菜依次摆上,鸡豆凉粉,凉粉汤,炖豆腐,粑粑,还有纳西传统的杂锅菜,都是家常菜。张树芝奶奶总是一脸的笑容,此时的她更是忙着给身旁的姐妹们盛热凉粉,然后拌上佐料,就着粑粑吃,有家的温馨。张奶奶年轻时候一直在家务农,靠卖菜为生,日子过得艰辛,如今儿女们都大了,自己却不服老,每天的生活过得比儿女们还要充实。
  
  唱歌
  午饭以后,老人们拿出准备好的甜点和水果。和善良老人自告奋勇地给姐妹们削苹果。名字是和奶奶自己起的,“我是个善良的人”,老人谦虚地笑笑。和奶奶一直住在古城的新华街,小时候母亲不同意她读书,说只要会认钱就够了。虽然不认字,但从年轻时就爱唱,那时老公是吹葫芦笙的,一段浪漫的恋情就此开始。老来依旧爱唱,《阿哩丽》、《喂蒙达》、《谷气》,这些纳西民歌的调被她哼了一遍又一遍。和奶奶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现在老公在研究东巴文,生活好了,以前悲伤的调子唱出来也充满了快乐的因子。
  
  聊天
  下午时间,老人们三三两两的在一起,打牌,聊天,唱歌。和则温老人是这个团队里年龄最大的一位,已经78岁的他,看起来话不多,但是只要聊到兴趣上,也是一个很健谈的人。老人的家离金安桥很近,1949年到1955年,他在解放军某部当了7年的兵,虽然那时行军很辛苦,吃不好穿不暖,脚上常磨起泡,但是军队生活使他学会了说汉话和认字,年少气盛的他也接触了许多外面的东西。退伍以后,他就回家务农, 一直到改革开放,生活一天天的好起来。加入这个賩有五,六年的时间了,每天坚持去四方街打跳,回家以后就看新闻联播。有苦才有甜,经历了生活苦难的他,对于现在的快乐日子,老人很满足。
  
  


  形容词篇
  形容词,一种状态的呈现。痴迷滇戏的他们,利用化賩的机会相聚在一起,自娱自乐。这些关键词,诠释了他们对生活的理解。
  
  快乐
  一家具有典型纳西风格的农家乐,宽敞的厦子,十几个老人围坐在一起唱滇戏。平常的一天,陈老便是其中一个。
  陈老,云南宜良人,七十岁,红光满面,原是滇剧团的工作人员,后在丽江生根发芽,已经算是一个地道的丽江人了。他是这个团体的总指挥,因为懂专业知识,在集体的整个滇剧领域属于“领导”的地位。队里的很多队员都是在他的执教之下学习和自娱自乐的。老人开朗的快乐总是写在脸上,没有周老的黑色幽默和尖锐,但总是笑眯眯地对待生活。
  
  热情
  杨奶奶有74岁了,单色的上衣配一顶解放帽,开始她的安静并没引起我们的注意,等到《三娘教子》的唱段一起,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她吸引住了。如果不是因为她近在眼前,你不会相信这样亮,高而满含热情的声音是出自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老人左手支着腰,唱完一段,在杨大爷唱的间隙中,老人不慌不忙地拿起身旁的茶轻押一口,润润嗓子,又开始了下一段。听其他的人说,杨奶奶年轻时候唱得很好,现在虽然年纪大了,但是热情依旧不减,几天不唱,心里反倒不舒服。
  
  幽默
  坐一把竹椅,清瘦但精神矍铄,身在书香世家的他,自小便受到文化熏陶,可以说是这个小集体的核心。退休以后,周老便和爱好滇戏的几个朋友碰到一起,成立了这个滇戏賩。吃饭聊天,午饭以后就坐在厦子下面唱起来。周老拉的一手好二胡,他是一个健谈的老人,谈天说地,博古论今,风趣幽默的话总是能让这个小团体活跃起来。对于丽江和生活,他有很多自己的理解,说得最多的词儿是“和谐”二字,乐在其中。
  执著
  杨丽先老人,一件白得发亮的衬衣印衬着橙黄色的边框眼镜,声音有点沙哑的他依旧固执地坚持着爱唱的“老毛病”,已经75岁的他,对打麻将没有好感,三年前加入这个賩,现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唱戏对身体有好处。”
  杨老退休前曾在皮革厂工作,对于自己的纳西身份,他还插入了一段传奇故事。据他家家谱记载,大约明末时,木王爷从承德请了御医给夫人看病,御医医好了夫人的病,木王爷很不想让御医回去,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木王爷一面给御医准备好了钱粮,暗地里却又派人在路中偷了御医的银两,御医就这样来来回回走了三次都没有成功,最后终于决定留下,到杨老人这一代已完全是地道的丽江人了。老人说,当初不情愿的留下,却成就了他如今简单快乐的生活,是好是坏,谁说得清呢?
  
  


  淡定
  刘金桂老人在这个小团体里算是年纪比较轻的,63岁的他是河北保定人,1960年响应支援地方剧种的号召,于是从省京剧团调到滇剧里。退休以后,就和周老师等凑到一起了。在丽江生活这么久,早已融入了这里的生活。他们这个賩有十几年的历史了,一月两次,他一直在这个賩,刘大爷喜欢打锣和钵。他说,本来这两种乐器是要两个人来打的,但因为自己两样都打得上手,所以就都来。
  
  编后语:刚开始准备这个选题的时候,我想通过年老的到年轻的群体来表现丽江“化賩”,但现实是,年轻的一代已经将这样的生活完全简化到“撮一顿饭,打一天麻将”,而“化賩”最初的相互帮助,互相交流的传统几近遗失,就像我们不经意地就遗失了生活中某一道亮光一样。丽江生活也许不是我们现在古城街头看到的样子,也许不是我们在各种媒体读到的样子,更也许不是在绘声绘色的描述里听到的样子,真正的丽江生活,是属于那些爱这片土地,能感悟这片土地,懂得对生活迎来送往,懂得在困难的日子互相救助,在幸福的日子好好享受的每一个个体。
其他文献
虎跳峡是大气磅礴,是岩石、绝壁、登山者的小路、是鹰的舞蹈,金沙江的咆哮、是原始神秘的氛围,是危险和不可知,是对人类意志和勇敢的考验。它是伟大的荒,在这里要么你是一头老虎,或者向真正的老虎学习。我们到这里来干什么,住标准问,吃麦当劳?在这世界著名的峡谷中,修这样一条大煞风景的公路,居然连气都不出一声,人们根本不知道,那些可怜的旅游者,还在做着像我一样的梦。有一家子德国的旅游者,八十年代来虎跳峡走过,
期刊
暮春时节,我约了同事,去金沙江,寻赏金沙江岩画。  说是寻赏,那是因为在我们到达之前差不多20年,就已经有人发现并报告给了有关当局,随后又有不少人抵达,作调查,搞研究,下结论。我们现在只是循着别人的足迹去感受一番而已。  20年前,有人在金沙江沿线的岩洞中发现了古人的绘画,线条粗犷,内容丰富,数量众多,研究者遂以发现的区域命名为金沙江岩画。据专家考证,这些岩画属古人类重要的文化遗存,至今已有8千年
期刊
不经意间又临近中秋了,已经说不清楚是第几次在异乡。虽然在“滇西北明珠”之称的丽江古城内,大家分属各行,每天的事情各异,但自己似乎已经习惯在这样一个清风明月,冷风习习的夜晚安静下来去领悟时空的变换和潮汐的更迭:啊!原来已经是九月了,该是鹰飞的日子了吧…….  其实人都是不甘落寞的,所以在独处的时候常常会胡思乱想很多事情。太阳为什么一定要从东边升起,为什么又一定从西边落下?九月的高天为什么会看到鹰在高
期刊
阿尔巴特大街位于俄罗斯莫斯科的市中心,在历史上,这一带是贵族居住的地区。因为普希金等艺术家的存在,这里成了莫斯科最著名的一条街,被称为“莫斯科的精灵”,浓缩了俄罗斯悠久的历史风情,是俄罗斯街道文化的象征和感受俄罗斯现代文化和平民生活的窗户。  步入阿尔巴特大街,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俄罗斯文化风情。卖小商品的亭子把街面分成两半,到处是俄罗斯民间的传统工艺品,最多的是形式多样、五光十色的套娃,还有各种酒
期刊
如果把香港称作亚洲的“时尚之都”,相信没有人会反对,位于香港岛北部的铜锣湾毫无疑问是香港的购物天堂,全球顶尖奢侈品牌都在这个小小的区域里设有分店。而现在让我们另辟蹊径去香港那些名声不太大但是却非常有特色的购物街去看看。  铜锣湾是香港最著名的流行服饰采购天堂,作为全世界租金第三贵的地段,仅次于美国纽约的第五大道及法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铜锣湾名牌密度之高,让空气里都充斥着名牌的资本芳香。在时代广场
期刊
茶马古道是中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是茶马古道重镇,丽江人对开辟茶马古道功不可没。在拉市与龙蟠之间有一段用石块铺就被称为“七十二道弯”的长达10余里的古道,是全国保存最完整、里程最长的茶马古道遗存。据初步考证,古道始建于唐朝,并不断向拉萨、印度和尼泊尔延伸……它是清晰的历史、厚重的文化、更是悲壮的故事和伟大的意志。走在古道上,不仅看到茶马古道的辉煌、也看到了赶马汉子和马帮的身影……  无数赶马汉
期刊
在我的心里,喜马拉雅山下的事物,已经只是属于回忆。自从西藏回来,我没有想到过要去西藏。到现在为止,我都不敢动进藏这个念头。我进西藏出西藏都是从青藏线去的,进出都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如果我选择其他的进藏方式,已经完全失去了进藏的意义。一种选择,是我对西藏那段生活,对西藏这个词语产生的理念。  这个事实让我感到世事的苍茫。  对于西藏,我还会冒出这样的想法:如果我现在有能力到达那个曾经站过岗
期刊
似乎真的找到了心目中的天之边缘,海之尽头,在面对着三亚的那一片大海时,所有人都在最近的地方找到了最遥远的世界尽头所在。一年的四时都是夏天,一年的365天都聆听海的声音,一年的清晨醒来和入梦都首先看到深蓝色的大海……  三亚,永远的标签是大海、阳光、沙滩、椰林、岛屿……碧蓝的天空。宽广的大海,柔软的沙滩,都散发着浓郁的热带海洋的味道。正因为这些,三亚被称为“东方夏威夷”,拥有着全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
期刊
题记:2007年6月,余秋雨和刘墉两位散文大师先后访问丽江,用他们的足迹给丽江留下了典雅的身影。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有幸陪同他们造访丽江诸景点,聆听两位大师在丽江的片言只语,窥到他们人格魅力之一斑,感受颇深。    那日清晨,照例踏着丽江古城的石板路,穿越古城清丽静谧的晨曦,一路顺着依依垂柳逆流踯行,来到办公室。洒扫、烧水、泡茶……日子淡然如茶杯里袅袅升腾的淡淡香气,在空气中只有瞬间便即刻消融殆尽
期刊
在东京流行着一句话:“想知道日本流行什么,就去新宿大街。”新宿大街最大的亮点不在于奢侈品专门店。而是让人应接不暇的潮流店铺,售卖着各种日系风格的百搭饰品。日本年轻人奉行混搭主义,常常没有章法的“乱穿”却也能混搭出十足的时尚前卫范儿,走在迷宫似的新宿大街上,满眼是眼花缭乱的商铺、炫目的广告牌和路人怪趣的打扮,各大商场都有多个出口,一不小心就会迷路,着实应了那部经典电影之名——“迷失东京”,而更让你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