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三个阴错阳差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33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众所周知,我们的教育问题丛生,教育这艘关系国计民生的巨大航船,在中国的现实水域中艰难前行。对当前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和潜在危机,再没有比清醒的教育者更能体会切肤之痛的了。王开东老师有一本书叫《教育:非常痛,非常爱》。读此文,我们会于王老师对教育现实“非常痛”的思考中读出“非常爱”。也许最大的问题是:在爱与痛中挣扎的教育者,到底应该为教育做些什么?
  
  教育,这些年是被批评最多的领域之一,但也是改变最少的一个领域。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任何一个小小的变动,都有可能引起巨大的震荡。
  谁都清楚,我们的孩子很苦,我们的教师很累,我们的教育很危险。但谁也不敢贸然对教育进行大的调整和变革。与国际教育潮流相比,我们的教育呈现出三个阴错阳差,让人仰天长叹,无能为力。
  
  时光颠倒:童年为升学战斗,升学后回到童年
  
  很多孩子,从娘胎里就开始接受教育。孩子出生以后,更是层层加码。我们有一句教育名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乎,从我们的孩子刚刚睁开眼睛,这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就已经打响。
  金色的童年,变成了灰色的童年;灰色的童年,又变成了黑色的童年!这些可怜的孩子,哪里有什么童年?说句不客气的话,我们的孩子简直就是童工!他们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忙于上课、下课、补课,忙于写作业、订正错误、接受辅导,小小年纪就被“升学”二字压弯了腰,戴着深度近视眼镜,一个个像木偶人似的。好容易盼来一个周末,还有更多的兴趣班等着他们。但那些所谓“兴趣”,很少是孩子自己的兴趣,绝大多数都是家长的兴趣。
  孩子的学习是比抗日战争还要长久的一段历程。从幼儿园到高中,整整15年,他们过着压抑的一潭死水式的生活。不说那些被淘汰的倒霉蛋,就算是那些竞争中胜出的佼佼者,也往往对这段经历不堪回首,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对于这个世界,他们有耳朵,却不能谛听;有眼睛,却不能观看;有嘴巴,却不会表达。没有面向心灵的教育,就不会培养出有灵魂的学生。他们大多自私、麻木、狭隘、保守、懦弱,缺少自由、勇气、爱、光明、勇敢、真诚、善良……这是一群被我们的应试教育集体挤压的“死魂灵”。他们的悲剧在于,他们受到了巨大的伤害,但是找不到凶手,所有的人都在爱他们,都在牺牲自己呵护他们。
  等到这样一群孩子终于离开中学,怀着“翻身农奴得解放”的心情,他们撕书、毁书、烧书,就差把天掀起来。
  我的一个学生,考上北京大学之后,马上把高中阶段所有的笔记和讲义全部烧毁。她要洗心革面,告别过去,重新做人。一个应试教育的成功者尚且如此,其他的人可想而知。
  想想看,这些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这么多年来亏大了,所以一旦踏入大学之门,第一件事当然要把失去的东西找回来。有学生声称:“我要找回失去的童年!”
  他们要把睡觉时间补回来,高校里不乏“奥勃洛摩夫”;把打牌时间捞回来,高校里从来不缺“赌王”;把恋爱的损失挽回来,高校里有的是“鸳鸯蝴蝶派”;把游戏的时间抢回来,高校里也绝对不缺“传奇”人物。
  高校里真正缺少的是读书人。
  由于中国大学的严进宽出,一般大学里很少有读书的学生,一些大学的生活安逸得快赶上养老院了。很多学生知道毕业即失业,不如得享受一天是一天,醉生梦死。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明日忧。少部分读书的人是要被另类化的,甚至是要被孤立的。
  反观西方教育,孩子们的童年是完整的、彩色的、任性的。让国人骄傲不已的是,欧美的基础教育不如我们扎实,他们的孩子考不过我们。但是,人家根本不在乎什么考试,人家在乎孩子会不会玩,会不会交朋友,是否懂得礼仪,是否合群,是否阳光,是否健康。至于成绩,鬼才管它呢!
  他们的孩子就这样与自然接触,与社会相连,与整个世界在一起,无忧无虑,一天天健康快乐地长大。他们修炼了成功学中占80%的情商,他们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在乎什么、将来要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追求。他们都能独立地为自己的人生赋予意义。
  为了这样的理想,他们自然要精心选择心仪的学校。美国的大学是宽进严出的,孩子们进了学校以后,无不发奋攻读,持之以恒。这种勤奋完全是他们的自主选择,很多学生为了将来,修了好多学分,他们是在为自己的理想努力,为自己的梦想打拼,给自己的人生增加砝码。
  西方孩子的大学学习动力,基本上是出于积极心理,是心智成熟之后的有方向的自主学习。这才是真的学习。
  我们的教育颠倒顺序,贻笑大方,简直就是一个“怪胎”。本应该是天真快乐、充满朝气的童年、少年,却被作业、补课、升学压得抬不起头、喘不过气;本应该是努力钻研科学、满怀人文理想的大学生,却早已经厌倦了学习,一味地吃喝玩乐,等到毕业之后去做“啃老族”。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时光颠倒。
  
  脑体倒挂:百般呵护身体, 漠视精神成长
  
  中国人的传统,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充满着身体崇拜;但对决定着我们生活质量和心灵品位的精神,却很少去关注。这一点正好和西方形成巨大反差。
  在美国有一个常识,那就是小孩子跌倒了,一定不要去扶他,让孩子自己爬起来。痛不痛都不去管它,都是身体上的小伤,没关系。这种伤,多经历一些不是什么坏事。但是,一旦孩子精神上受伤,家长一定要多方安慰,和孩子站在一起,支持他,给他精神力量,给他爱和勇气。
  中国人常常不明白,反而指责美国人冷酷无情,美国人反驳说:“你们看错了,你们只看到了一半,人倒地分肉体和精神。肉体倒地了可以自己站起来,精神倒地了就需要扶一下。可当你们的孩子精神倒地时,你们不但不扶,还往刀口撒盐。”这话可谓振聋发聩,足以让90%的中国父母脸红。
  当我们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候,当我们把孩子有形的身体照顾得妥妥帖帖的时候,我们可曾关注过孩子的心灵?在社会、家庭、学校“三座大山”重压之下的孩子,他们的精神创伤,他们的焦灼和恐惧,谁在意过?尤其是在孩子考砸的时候,从来不缺火上浇油、急火攻心的家长,给孩子来一顿“竹笋烧肉”甚至棍棒相加的不乏其人。
  要知道,小孩考砸,本身就已经吓破胆了,这个时候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孤立无援,我们就别再往伤口撒盐了。他要是不知道害怕,我们是得让他害怕;他既然已经害怕,我们就别再让他更害怕了。他爬不起来时,我们还得鼓励他爬起来,因为未来的路还得靠他自己去走。
  袁伟民当年执教女排时有一句话说得真好:“胜利了要低着头走路,失败了要昂着头走路。”胜利了,需要冷静,需要戒除浮躁,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低着头走路;如果输掉了,本来情绪就已经很低落了,这个时候再低着头走路,灰溜溜的,那就更加抬不起头了。
  一个没有精神支撑的人,是无法自立的。一支抬不起头的队伍,更是没有战斗力的。在残奥会上,有那么多的健儿奋力拼搏。有一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盲人杨光演唱了比阳光还要灿烂的歌曲。设想一下,生活中精神垮塌的人,还能这样笑对世界和人生吗?
  
  学习错位:忽视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解答试题能力
  
  据我所知,当前我国制造博士的速度,已经赶超美国了。资料显示,我国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310所,而美国只有253所。
  中国有资格培养博士的大学和年度授予博士的人数,从2008年起,将至少在以后的100年内,永远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创造这个奇迹的选手们,有不少人是中国的官员。我不是反对官员读博,我甚至为我们干部的高知识化而感到自豪。我只是担心我们博士的质量,因为批量生产的必然结果就是集体平庸。《东方早报》指出,大家正在失去尊重博士的理由。
  一个用脚也能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博士赶不上人家的硕士,甚至连人家的学士也比不上。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是“去问题化”教学,人家是“生问题化”教学。
  课堂的中心,应该是一个问题的提出、理解及解决并产生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作为问题解决的工具被探索、被发现的过程。优秀的课堂教学,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创造过程。问题枯竭了,课堂也就死去了。
  正如干国祥所说,课堂,是真理呈现之处;教学,是知识散发出魅力之时。在静态的教材下面,蕴藏着人类最伟大的奥秘:发现宇宙与人类,书写宇宙与人类的整个过程。课堂教学,是这一发现与书写的重温,是这一发现与书写的延续。而如果没有将“问题—知识—真理”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那么,一切的热闹都将是浅薄而不值一提的。
  以语文来说,阅读不仅在于作者写出了多少,更在于读者悟出了多少;教育也不在于教师讲出了多少,更在于学生悟出了多少。教师讲得再多,也还是教师的,学生就算是理解了,但这种被动的理解,真的就那么重要吗?而学生哪怕“悟”得再少,也是自己的,是自己成功的体验和收获。这里的“悟”,应该是情境中的内化和建构,任何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代替学生体验这个生成过程。唯有这样的生成过程,才是教育的本意所在,也是人的成长所在,“拔节”所在,升华所在。
  袁振国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曾经这样说过:中国教育注重解决问题,教育是要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以没有问题为旨归。而西方教育注重提出问题,教育是看学生能够提出多少问题,以产生问题为高效。因此,中国教育越往后去,问题越大。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大胆地说,如果诺贝尔奖不是评选出来的,而是考出来的,中国说不定也要囊括的。因为我们没有创新,我们提不出问题。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虽然提不出问题,但我们会解决问题。”实际上,我们也不是会解决问题,而是会解答试题,并且是只会解答试题!
  (责 编 卢丽君)
其他文献
你好好想想,难道老师让你默写单词是害你?”英语老师在愤愤不平地“教导”着文鹏,文鹏的头却扭向一边且扬得老高,一脸桀骜不驯的神情。  英语老师见我过来,扔下一句:“看看您的好学生吧!”然后扭头走了。我没有说话,只向文鹏一摆手,文鹏就跟我出了教室。  怎样劝诫他呢?  倾听!像苏霍姆林斯基倾听“摘花小女孩”的心声那样倾听。  “坐吧!”我指着一把椅子向文鹏示意。  “不了。”显然,文鹏心里不踏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县(市)级广播电台既要搞好宣传唱好“主旋律’,也要重视经济搞创收。为此,必须摆正三个关系: 摆正主次关系。通州电台在总结过去一些教训的
总结近4年来在彩超引导下穿刺介入技术经验,同时对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
目的:探讨三七对骨重建偶联中细胞因子IGF-1和IL-6的表达影响。方法:通过三七总皂苷被小白兔吸收后,将其血清放入体外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共培养体系,观察培养体系中IGF-1和IL-6的
放寒假前就与学生约好.要常常相聚在我们班的QQ群里。近几日我每次上网.都能遇到六七个学生.那甜甜的问候.真挚的祝福、青涩的困惑、积极的心态深深感染着我.也净化着我。小苑说,她
当“红色之旅”即将踏上湘赣这片光荣而迷人的红土地时,我知道,我面对着时间紧和对采访目标缺乏全面了解的困难。同时,对于分工经济报道的我来说,如何在报道中把握好老区光辉
利用自行研制的直流高压静电场装置针对大肠杆菌进行了杀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电压、处理时间是影响电场杀菌作用的主要因素.在极板间距D=3 cm,电压20 kV,处理时间45 min的务
中华传统美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启蒙时期,对中华传统美德知之甚少,道德观及价值观容易产生错位。如何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外来文化大量涌入的新时代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传统美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德育应是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抓住精华和主体。因此,在“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我校积极开发“
教研员首先是教学人员,即“教员”,其次才是研究人员,简称“研员”。“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因教而生,教因研而活”。只有构建在教学人员基础上的研究人员才是真正的教研员。教研员具有双重身份,也就是俗话说的:教研员“既是运动员,又是教练员”。    一、教研员首先是教学人员    教研员有专职、兼职之分。专职教研员是指在教学研究机构中专职从事某个学科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领域研究的专业
肝脏疾病是日常CT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消化系统的解剖和疾病的种类又极其复杂,因此给诊断带来了很多困难。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实际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