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媒体“去魅”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的到来和发展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互联网到手机电视,快速变化的新媒体景观也逐渐表现为多种多样。新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广度和深度,更改变着人们的交往习惯和社会参与方式。
  
  新媒体的技术神话:电子民主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尽管众说纷纭,但多是从技术的角度去考虑: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所所长董年初认为,从技术角度讲,新媒体一是基于数字技术的界定,就是把数字化后的媒体形态称为新媒体,包括有线数字电视、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电视等;二是基于IP协议的界定,就是指IP化以及与网络媒体有关的媒体形态称为新媒体,包括IP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①以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为代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截然不同,是一种全球性的信息传播系统,打破了地域界限和国家疆界;不但能统一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等各种符号形式,而且能包容从人际传播到群体及组织传播到大众传播的各种层次类型并涉及各个领域的传播活动。信息传播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已渗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影响也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技术革新的支持者们经常援引从教育到医疗各方面都可以找到的例子,认为新技术可以使社会机构得以改进。例如电子图书馆在提供给大众数字信息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政治系统方面,有人还认为信息技术是一种孕育自由与民主的有力工具。对他们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损害了精英阶层控制大众所知、所听和所看的能力。的确,手机短信、BBS、博客和播客等新媒体的使用,让新时代的传播呈现出人丁兴旺的繁荣景象,然而这种观念代表了形形色色为电子革命大唱赞歌的人的共同信念:电子技术是人类的伟大施主。格罗斯曼更是把技术和信息公路孕育的“电子民主”与古希腊民主和美国的议会制民主相提并论,称“我们现在正处在民主进程的第三个重大阶段”。②
  
  新的樊笼:媒介技术消解社会文化
  
  比尔·麦吉本说:“我们相信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和信息‘发展’的时代。从狭义的概念来看,的确是这样,但是在很多重要的方面,事实往往与之相反。这是一个尚未启蒙的年代、一个缺乏信息的年代。”信息爆炸与信息缺乏,两个互为矛盾的词语把新媒体环境的复杂性很好地表现了出来。笔者思考了媒体技术对社会文化的种种消解作用,意在为新媒体“去魅”,打破新媒体在大众心目中的“神话”地位。
  
  导致社会分化与“地球村”的幻灭
  
  新的传播技术带来的是信息传播的分散化和分众化。例如财经、体育、旅游、电视剧等细分化的频道虽然迎合了各类人的需求,却让曾经的共享观看经验几乎成为一种珍爱的回忆。而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电视承担的重要的积极社会功能——“共有文化的培育”,可能会被技术的发展腐蚀掉。
  可以看出,新媒体技术容易导致人思想的分化,而不是融合。在网络世界里,人们更容易找到和自己思想一致的信息和支持者。因此,网络媒体传播的新闻更具有政治偏见。如果一个人主要依靠新媒体接受政治信息,这个人的政治态度将会严重受到信源的影响,对新闻事件的观察会带有偏见。互联网里的新闻组、聊天室和收音机的脱口秀节目都属于分众化的节目。这种互动满足了人们想跟别人交换思想的愿望。参加这种互动节目的,多半是想法差不多的人,但是这种讨论并不能开阔参加者的眼界和思路。这里的谈话内容只是为复杂的问题提供简单的答案。
  如果我们把目光放眼全球,以国际视野来分析,亦能得出和上面类似的结论,并会惊奇地发现,麦克卢汉描绘的“地球村”不过是乌托邦的设想。由于传播渠道的增加,新媒体越来越跨国化。但是它并没有突破国家、民族、政治集团、利益集团之间的藩篱,并没有形成一个国际公共领域和反映不同利益集团的国际共同论坛。现代媒体传播技术并没有削弱民族国家意识,而是强化了国家意识。信息自由流通也没有改变各国领导人、外交家、军方和媒体在国际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国家意识和国家立场。在网络时代,发展一种能够被各个民族接受的全球化文化或全球化观点是极其困难的。媒体的互动化、网络化和全球化并不能把世界各个角落的人带进一个相互
  沟通、相互理解的“地球村”。③
  
  降低了公共参与的积极性
  
  在做以下具体阐述之前,笔者首先要引入一个“社会资本”的概念,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如信任、规范和交际网络,它们能够为成员提供协调与合作,以实现互惠互利,提高行动效率。一个具有雄厚社会资本的社区,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生活会更加美好,因为关系紧密、互动性强、信任程度高的交际网络可降低成员的交际成本,同时曾经的成功合作可以为未来的合作奠定基础。因此,良好的社会资本被认为是民主社会正常运作的前提。
  然而,“数字化生存”渐渐使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年轻人脱离了活生生的现实:联络用QQ、消费用支付宝,就连与自己一墙之隔的邻居联系,也宁愿打手机而不愿敲门。在这个不会触摸键盘就意味着落伍的时代,人们由使用媒介的个体变成了被媒介工具支配和奴役的个体。
  早在40年前,麦克卢汉就曾预言,在电子时代,媒介工具本身,而不是它传播的内容,将对人类本身和社会产生巨大影响。1996年,社会学者普特南通过对历年“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美国公众的人际信任程度由1960年的58%下降到1995年的35%,且公众普遍表现出对公共政策的态度漠然,人际交往和社区参与的热情大为降低。据美国另一项调查显示,长期使用互联网的人们,常常有难以名状的孤独感和寂寞感。此外,互联网可影响人们积累社会资本,且这种积累与人们的网上活动类别有关:信息搜集类活动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娱乐消遣类活动不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
  
  制造公众情绪,削弱公众理性
  
  现代媒体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知识结构,也改变了人类观察世界的方法和思想过程。互联网等现代媒体给人类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新知识的爆炸。这种知识的剧增是否削弱了人类理性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从而破坏了一个有效的政府赖以生存的基础——公共智慧?现代媒体制造的是即刻的公众情绪、即刻的公共舆论和即刻的公众压力。这些力量使决策者们在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等重大决策面前,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而对国际新闻事件相对冷漠的公众默认了知情的精英阶级代表他们处理每日发生的国际事件。但是一旦“国家利益”受到威胁,公众的声音就会在媒体上被放大。公众舆论在这种情形下发出的声音不是来自他们对事件的冷静思考和对真相的掌握,而完全是被媒体情绪化的报道给煽动起来的。
  电子“暴徒”的出现,可能导致电子新媒体中存在政治危险。没有了传统记者的过滤,信息直接地进入传播渠道意味着公众可能不断地暴露于有偏见的信息。如此快速地获得信息可能会导致大众没有经过审慎思索就采取行动,这样大众很容易被别人操纵。
  
  推动新技术的“魔爪”:数字资本主义
  
  丹·席勒的《数字资本主义》给我们提供了与网络时代的“圣经”——《数字化生存》截然不同的观点:“电脑网络空间非但远远没有将人们带入高科技的伊甸园,而是恰恰相反,它正被人们熟悉的市场体系的作用所征服。电脑网络与现存的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大大拓宽了市场的有效影响范围。事实上,互联网恰恰构成了跨国程度日益提高的市场体系核心的生产和控制工具。”④席勒认为,互联网实质上是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最美妙的工具。互联网的发展完全是由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所驱动,而不是人类新建的一个更自由、更美好、更民主的另类天地。他说:“互联网正在带动经济政治向所谓的数字资本主义转变。然而,这场时代的转变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吉祥。”⑤
  在席勒看来,随着数字资本主义的影响日益深入,本土的、国家的、地区的和国际的实体开始了相互竞争以吸引投资的游戏,导致了一场“对抗到底的比拼”。收入分配持续不均,国际差距日益拉大。席勒的结论是:“数字资本主义代表了一种‘更纯’、更为普通的形式,它没有消除,反而会增加市场制度的不稳定性及种种弊端:不平等与以强凌弱。”
  现举一例,由于网络公司自身的生存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实行赞助商制度,即网络公司靠广告来赚钱,赞助商制度的结果,必然是按照特定的消费群体来设计广告内容,针对特定的消费人口来发动营销攻势。而这些所谓的消费群体、消费人口,不过是有钱人的代名词。这样一来,只有家有电子设备的消费群体,才是广告的对象;只有针对有钱人的网站,才有可能生存。由此造成富人与穷人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整个社会分裂为消费能力上、文化心理上的两极。
  新技术并非想象中的魅力无穷,人们对于新技术的过度依赖可能会引发新的灾难,正如未来研究所的鲍勃·萨弗预言,“2020年之后,我们的机器拥有了智能,并迅速进化,最终将人类变成它们的宠物。”对于新技术的警惕亦如对于新技术的热爱一样地浮出水面。对于依靠新技术成长起来的新媒体而言,是种何样的未来?
  
  注释:
  ①周建新:《新媒体:竞合与共赢——“第四届中国传媒经济年会”综述》,《现代传播》,2008(1)。
  ②约翰·帕夫利克著,周勇等译:《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287页。
  ③李希光、赵心树著:《媒体的力量》,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6月,第13页。
  ④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97页。
  ⑤丹·席勒著,杨立平译:《数字资本主义》,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引言部分)第15~16页。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学院)
  编校:施宇
其他文献
由共青团中央、水利部、农业部、财政部、国家林业总局和全国青联共同组织开展的第九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评选活动表彰会上,评委会给人选的石聚彬的评价是这样的:立志发展家乡特色产业,通过示范种植、科技引领、产业带动发展红枣种植与加工,开发特色品种的“枣乡小康领跑人”……  如果你走进新郑孟庄红枣科技示范园,到处都可以看到“让中国每一个家庭都能吃上新郑红枣”这样的标语,这是石聚彬的理想,更是石聚彬的雄
期刊
摘要:博客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以网络为依托进行传播。而一本以博客为新闻来源的《博客天下》却从网上走下来,变成了一本纸质杂志,从表面上看是逆潮流而动,实际上仍是媒介融合的产物。本文将对《博客天下》内容形式和版面设计的创新之处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到当前媒介融合的一些新特点。  关键词:博客新闻 杂志 媒介融合    博客新闻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最早出现于美国。在2008年5月的汶川地震、8月的北京
期刊
近年来,虽然地方电视媒体的文艺节目渐成萎缩之势,但南阳电视台的电视文艺宣传工作,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全台各个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在电视文艺宣传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下,立足本土,面向市场,打造精品,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令同行们瞩目的突出成就:播出栏目的收视率一路走高,综艺活动好戏连台,电视文艺创作精品不断,春节电视文艺晚会连年获得大奖。总结经验,有以下几点与同仁分享。    用文艺的形式拓展重要新闻的
期刊
摘要: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类电视深度报道起步较晚,《观察与思考》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此类报道,在发挥监督功能的同时,节目形式内容的浅显和粗疏也有待改进和精炼。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应运而生,地方电视台也相继推出类似深度报道,对我国制度建设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经过思考探索的调整期,报道在各方面逐渐走向成熟。  关键词:我国 新闻舆论监督 电视深度报道发展历程    新闻
期刊
媒介素养的含义    “媒介素养”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30年代,以电影为首的大众传媒所导致的流行文化给传统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冲击。英国学者FR·利维斯和D·汤普森以文学批评家的敏锐,观察到了这个深刻的社会现象,在1933年发表的《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首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建议。  中国最早对媒介教育进行研究的学者是卜卫,他在1997年发表了一
期刊
摘要:由于受到家庭环境、加尔文教及当时的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霍桑在其众多的作品中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与梦幻的结合表达了其非理性主义观,揭示了对理性的绝对崇拜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所造成的道德沦丧、物欲横流等一切社会问题。霍桑把这一新的社会矛盾统一归结为一个抽象的“恶”,并认为要想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都需要从“恶”入手来拯救和净化人们的思想和心灵,以此达到和谐社会的建构。这暗合了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同
期刊
摘要:通过概述DV的大众化影像工具与特性,面对数字化时代的DV校园影像文化的到来,指出目前对大学生DV校园影像文化跟踪与研究的欠缺,要求加强对大学生DV纪录片创作现象调查研究等。  关键词:大学生DV 校园 影像文化 调查研究    2008年最火的新词当然少不了“山寨版”,充斥于网络的“山寨版百家讲坛”、“山寨版新闻联播”、“山寨版春晚”、“山寨版小沈阳”……让人目不暇接,连正版的《新闻联播》
期刊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在舆论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提高新闻引导水平,就是要提高新闻评论的水平。  综观企业报,对新闻评论都十分重视,有的社长或总编辑亲自撰写重要评论,有的对新闻评论长规划、短安排,形成系列,造成强势,有力配合了企业的中心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学会写新闻评论,并以其力透纸背的深度和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不断为新闻评论增添亮色,已成为企业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怎样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如何引导人、教育人、塑造人、培养人的工作,是企业必不可少的生命线、向心力。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职工队伍的构成、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方式和对象发生了变化。面对企业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职工队伍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只有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才能使思想政治工
期刊
摘要: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他构建了一个“城市平民世界”,在这一系列经典的城市平民形象中处处留下了女性的身影。本文以为老舍小说中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大致可分为四个系列:忍辱负重而难逃厄运的女性;强悍粗暴无法主宰命运的女性;在传统意识和个性解放之间挣扎的女性;冲破传统枷锁却找不到出路的新女性。老舍把这些形象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思潮的碰撞中,歌颂她们勤劳、善良、坚韧的品性,批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