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北京,不可能不想到胡同。可以说,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北京有名的胡同有很多,不同的胡同编织着不同的故事。作为历史上有名的“八大胡同”,因为有妓院的存在,一直为今人津津乐道。然而,这一切并不能完全代表胡同的一切,在这悠长的记忆中,还有着许多的酸甜苦乐、悲欢离合。为此,记者有幸采访了作家肖复兴,原因是他写了一部有关“八大胡同”的书。
记者:非常高兴又看到您的新书《八大胡同捌章》刚刚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您对老北京真的是情有独钟啊,去年才看到您写的《蓝调城南》,您能说说您怎么又想起要写《八大胡同捌章》这本书的吗?
肖复兴:《蓝调城南》一书中有一篇文章《八大胡同新考》,去年第一期《作家》杂志先发表了。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应红女士看到了,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够以此为基础,专门为八大胡同写一本书。那篇文章不长,只有大约一万字,繁衍成一本书,我怕没有把握。应红鼓励我说你再挖掘一下,写写里面的人物和故事,肯定会成的。所以,这本书能够写出来,首先应该感谢应红布置我这个新作业,并一再给我打气。
记者:我注意到您的这本新书第一章“八大胡同的前生今世”,首先从史的角度,讲述了老北京红灯区最早的形成,八大胡同在明朝就已经是妓女所在之地,一代名妓玉堂春的苏家大院,遗址现在还在。然后从相公堂子到徽班进京的相互作用、北地胭脂和清吟小班的竞争发展、妓院规模到大栅栏商业区的依存关系,一步步娓娓道来,一直到清朝晚期独占鳌头,八大胡同的兴衰始末,史的脉络清晰而独到。您为什么要从这里入笔?
肖复兴:谢谢你看得这样仔细。着手准备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觉得无从下手。这样的一种感觉,让我明白虽然八大胡同我从小就不知去过多少次,自以为很熟悉,其实并不真正深入了解。我自己知道,重要和必要的是得先做足了功课,才能够不那么轻浮地写好作为老北京这一特殊历史遗存的特殊街区。去年三月,我正好去美国看孩子,他读书的芝加哥大学有丰富的中文藏书,我在那里找到很多和八大胡同相关的书(没有的书还可以通过全美图书馆帮我找)。孩子上课,我去图书馆抄书,对我启迪非常大,让我从地理、历史和青楼文化不同的角度,对八大胡同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些梳理和比较,心里多少有了一些底,感到八大胡同不那么单摆浮搁,支离破碎,而有了贯穿的线条。这对于我的写作帮助极大。有了史的构架的支撑,八大胡同才有了存在和依托。所以,我在书中说:“八大胡同,不仅仅是销金窟,风流地,它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一面凹凸镜。要想了解老北京的历史,哪里能够迈过它?”
记者:您的这本书中不仅有对于赛金花和小凤仙这样八大胡同名妓的重新诠释,还有您对于您接触过的普通妓女比如姜老太太和阿珍妈的描摹。这里因为有您近距离的感知,情感充沛,细节感人,既充满可读性,更充满血肉感,同时也使得八大胡同更为丰富立体,而区别于以前出版过同类的书。能告诉我这些跌宕悲惨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吗?您怎么想起这样写的呢?
肖复兴:除了名字是我虚写,姜老太太和阿珍妈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在应红要我写作这本书的一刹那间,我首先想起的就是她们两个人。她们的故事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我只是一直掂量如何写才好。在史的坐标系明晰之后,她们两人在八大胡同的位置一下子在我的笔下也就清楚了,而且那样格外的重要。我在第七章“八大胡同的惯性和余波荡漾”中,将现实中的阿珍妈和历史里的赛金花、小凤仙做过这样的比较:“如果说那个时代因赛金花和小凤仙的特殊经历而使得政治情色化,那么,如她一样一个普通的烟花女子,她只是为了生存而被迫走了这样的一条路而已,从来没有和政治有过任何的瓜葛,但是,政治不还是没有放过她吗?政治情色化,不一样惯性地重复出现在她的身上了吗?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叫做情色政治化,是因为她曾经有的情色经历,而导致她在“文化大革命”中悲惨的遭遇,把她的情色问题一下子提升为政治问题。历史,可以把她们这样的人,从红颜变成为一代传奇的英雄,也可以让红颜还原为以往固有的祸水,在情色与政治这样两点甚至可以说是两极之间,通道竟然可以畅通得是这样的便捷而直接。”我希望找到历史和现实的连接点,而不希望这本书只是历史的钩沉或风花雪月的猎奇。同时,我也希望八大胡同不仅有历史、地理、文化与经济的元素,而且还能够融入人物的情感史和命运史,这样,一条古老的胡同才会有了血肉而被我们感知。
记者:为写这本书,您不仅钻档案馆查阅历史原始资料,还到八大胡同亲自走访多次。每次都有您的新发现,其中您对于1948年存在于百顺胡同里的正觉寺和石头胡同里的准提庵的时候,您说这两座庙就是她们心思和心灵最好解脱之地,也是八大胡同走进衰败的尾声的象征。我对于您的敏感非常好奇,能告诉我您是如何发现和处理这些细节的吗?
肖复兴:谢谢你的夸奖,无论什么样的书,细节都是它们存活的生命细胞。心同身感的感受,比发现和处理更重要。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在这本书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作者的笔严谨而生动,他对历史陈迹八大胡同的叙述,是一次最具个人性的人文地理探索。读者携书而行,随着他的笔触和路标走进阅尽沧桑的大小胡同,星星点点的陈迹串联起来,也就成了风风雨雨的历史追寻。”这里说的“路标”是不是和上一本《蓝调城南》一样,指的是这本新书里面您自己拍的照片和画的插图?您的下一本书还用自己所画的画吗?还会接着写老北京吗?
肖复兴:也许是指画吧,不过,画画只是我的爱好,水平很低,但我是把你的话和书封底编辑的话,都当作对我的鼓励。关于老北京,我会努力好好写下去。
记者:非常高兴又看到您的新书《八大胡同捌章》刚刚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您对老北京真的是情有独钟啊,去年才看到您写的《蓝调城南》,您能说说您怎么又想起要写《八大胡同捌章》这本书的吗?
肖复兴:《蓝调城南》一书中有一篇文章《八大胡同新考》,去年第一期《作家》杂志先发表了。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应红女士看到了,给我打电话,希望我能够以此为基础,专门为八大胡同写一本书。那篇文章不长,只有大约一万字,繁衍成一本书,我怕没有把握。应红鼓励我说你再挖掘一下,写写里面的人物和故事,肯定会成的。所以,这本书能够写出来,首先应该感谢应红布置我这个新作业,并一再给我打气。
记者:我注意到您的这本新书第一章“八大胡同的前生今世”,首先从史的角度,讲述了老北京红灯区最早的形成,八大胡同在明朝就已经是妓女所在之地,一代名妓玉堂春的苏家大院,遗址现在还在。然后从相公堂子到徽班进京的相互作用、北地胭脂和清吟小班的竞争发展、妓院规模到大栅栏商业区的依存关系,一步步娓娓道来,一直到清朝晚期独占鳌头,八大胡同的兴衰始末,史的脉络清晰而独到。您为什么要从这里入笔?
肖复兴:谢谢你看得这样仔细。着手准备写作这本书的时候,我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觉得无从下手。这样的一种感觉,让我明白虽然八大胡同我从小就不知去过多少次,自以为很熟悉,其实并不真正深入了解。我自己知道,重要和必要的是得先做足了功课,才能够不那么轻浮地写好作为老北京这一特殊历史遗存的特殊街区。去年三月,我正好去美国看孩子,他读书的芝加哥大学有丰富的中文藏书,我在那里找到很多和八大胡同相关的书(没有的书还可以通过全美图书馆帮我找)。孩子上课,我去图书馆抄书,对我启迪非常大,让我从地理、历史和青楼文化不同的角度,对八大胡同的来龙去脉有了一些梳理和比较,心里多少有了一些底,感到八大胡同不那么单摆浮搁,支离破碎,而有了贯穿的线条。这对于我的写作帮助极大。有了史的构架的支撑,八大胡同才有了存在和依托。所以,我在书中说:“八大胡同,不仅仅是销金窟,风流地,它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一面凹凸镜。要想了解老北京的历史,哪里能够迈过它?”
记者:您的这本书中不仅有对于赛金花和小凤仙这样八大胡同名妓的重新诠释,还有您对于您接触过的普通妓女比如姜老太太和阿珍妈的描摹。这里因为有您近距离的感知,情感充沛,细节感人,既充满可读性,更充满血肉感,同时也使得八大胡同更为丰富立体,而区别于以前出版过同类的书。能告诉我这些跌宕悲惨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吗?您怎么想起这样写的呢?
肖复兴:除了名字是我虚写,姜老太太和阿珍妈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在应红要我写作这本书的一刹那间,我首先想起的就是她们两个人。她们的故事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我只是一直掂量如何写才好。在史的坐标系明晰之后,她们两人在八大胡同的位置一下子在我的笔下也就清楚了,而且那样格外的重要。我在第七章“八大胡同的惯性和余波荡漾”中,将现实中的阿珍妈和历史里的赛金花、小凤仙做过这样的比较:“如果说那个时代因赛金花和小凤仙的特殊经历而使得政治情色化,那么,如她一样一个普通的烟花女子,她只是为了生存而被迫走了这样的一条路而已,从来没有和政治有过任何的瓜葛,但是,政治不还是没有放过她吗?政治情色化,不一样惯性地重复出现在她的身上了吗?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叫做情色政治化,是因为她曾经有的情色经历,而导致她在“文化大革命”中悲惨的遭遇,把她的情色问题一下子提升为政治问题。历史,可以把她们这样的人,从红颜变成为一代传奇的英雄,也可以让红颜还原为以往固有的祸水,在情色与政治这样两点甚至可以说是两极之间,通道竟然可以畅通得是这样的便捷而直接。”我希望找到历史和现实的连接点,而不希望这本书只是历史的钩沉或风花雪月的猎奇。同时,我也希望八大胡同不仅有历史、地理、文化与经济的元素,而且还能够融入人物的情感史和命运史,这样,一条古老的胡同才会有了血肉而被我们感知。
记者:为写这本书,您不仅钻档案馆查阅历史原始资料,还到八大胡同亲自走访多次。每次都有您的新发现,其中您对于1948年存在于百顺胡同里的正觉寺和石头胡同里的准提庵的时候,您说这两座庙就是她们心思和心灵最好解脱之地,也是八大胡同走进衰败的尾声的象征。我对于您的敏感非常好奇,能告诉我您是如何发现和处理这些细节的吗?
肖复兴:谢谢你的夸奖,无论什么样的书,细节都是它们存活的生命细胞。心同身感的感受,比发现和处理更重要。
记者:最后一个问题,在这本书的封底有这样一句话:“作者的笔严谨而生动,他对历史陈迹八大胡同的叙述,是一次最具个人性的人文地理探索。读者携书而行,随着他的笔触和路标走进阅尽沧桑的大小胡同,星星点点的陈迹串联起来,也就成了风风雨雨的历史追寻。”这里说的“路标”是不是和上一本《蓝调城南》一样,指的是这本新书里面您自己拍的照片和画的插图?您的下一本书还用自己所画的画吗?还会接着写老北京吗?
肖复兴:也许是指画吧,不过,画画只是我的爱好,水平很低,但我是把你的话和书封底编辑的话,都当作对我的鼓励。关于老北京,我会努力好好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