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掌握大连市甘井子区猩红热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甘井子区2004-2012年共报告猩红热2219例,年均发病率32.59/10万(P<0.01);以5-7月和11-12月为发病高峰;城区年均发病率为35.17/10万,镇改街街道年均发病率为29.50/10万(P<0.0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40.07/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24.69/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72:1;3-10岁年龄组占93.83%,年龄高峰明显;学生、幼托儿童为主要发病职业。结论 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做好甘井子区城区托幼机构及小学的猩红热防控工作。
【关键词】 大连市甘井子区;猩红热;预防控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78-02
猩红热是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皮疹消退后明显脱屑。少数患者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损害。患者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最为多见[1]。近几年全国猩红热的发病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特别是2011年。为了掌握甘井子区猩红热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甘井子区2004——2012年猩红热疫情数据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大连市甘井子区2004——2012年猩红热疫情数据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基本信息系统。
1.2 方法 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发病情况2004——2012年甘井子区共报告猩红热2219例,年均发病率为32.59/10万,无暴发疫情,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57,P<0.01),见表1。
2.2 时间分布特征 2004——2012年各月均有发病,2219例病人中,5-7月共发病739例,占33.30%;11-12月共发病561例,占25.28%。各月发病情况,见图1。
2.3 地区分布特征 2004——2012年年均发病率,城区为35.17/10万,镇改街街道为29.50/10万,城区高于镇改街街道(原涉农街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2,P<0.01)。
2.4 人群分布特征
2.4.1 性别年龄分布 2004——2012年年均发病率,男性为40.07/10万(1402/3498721),女性为24.69/10万(817/3309242),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2,P<0.01);男女性别比为1.72:1。
3-10岁年龄组共报告猩红热2082例,占病例总数的93.83%;年龄高峰明显,见图2。
2.4.2 职业分布 幼托儿童1229例,占55.39%;学生801例,占36.10%;散居儿童176例,占7.93%;其他13例,占0.58%。各年职业分布,见表2。
3 讨 论
近几年全国猩红热发病率居高不下[2],特别是2011年。甘井子区2004——2012年猩红热年均发病率为32.59/10万,2004年发病率为18.47/10万,2006年增高为43.73/10万,2011年最高,为51.85/10万,与全国[2]猩红热发病趋势一致。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与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和完善,医疗机构增强了疫情报告意识,猩红热病例监测、复核力度加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诊断能力进一步提高有关;另外,也受到全国及周边地区疫情上升的影响。
发病时间分布以5-7月和11-12月最高,分别占33.30%及25.28%,与沈阳[4]猩红热发病趋势一致。5-7月天气适合集体活动和外出游玩,增大了幼托儿童和学生接触和感染的机会;11-12月气温低,利于猩红热病原体的繁殖,且托幼机构及学校无法确保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增加了感染和发病的风险。
城区猩红热发病率高于镇改街街道(原涉农街道),与沈阳[4]的报道结果相同,这主要是由于城区人口密度和流动性高于镇改街街道,相互间接触更为频繁,因而感染和发病的机会更大。同时与城区居民自我防护意识较强,患病后能及时就诊,且医疗资源丰富,就诊方便有关。
男女性别比为1.72:1,男性发病数高于女性,与沈阳[4]、深圳[5]报道结果一致。3-10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93.83%;年龄高峰明显。幼托儿童和小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与发病年龄一致。主要与托幼机构和学校为人群聚集场所,小学生和幼托儿童接触频繁,且自我防护意识较差,感染和发病的机会多于其他人群有关。
目前猩红热尚无有效疫苗,为了预防控制猩红热疫情,要进一步加强监测与报告,加强托幼机构、小学的晨检工作,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与隔离治疗。另外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等外来劳务人员密集地区的环境卫生及家庭卫生,提高流动人群防病意识。保证环境卫生清洁,定期开窗通风,以有效控制猩红热疫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7.
[2] 李雷雷,蒋希宏,隋霞,等.中国2005——2011年猩红热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6):824-827.
[3] 历丹,张洪轩,张倩文,等.2004——2010年大连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1,17(10):963-964.
[4] 杨雪梅,白杉.沈阳市2004——2009年猩红热流行趋势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1,27(2):489-441.
[5] 秦彦珉,谢旭,梅树江,等.深圳市2006——2011年猩红热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4):445-447.
【关键词】 大连市甘井子区;猩红热;预防控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6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678-02
猩红热是A组β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皮疹消退后明显脱屑。少数患者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损害。患者和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最为多见[1]。近几年全国猩红热的发病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特别是2011年。为了掌握甘井子区猩红热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甘井子区2004——2012年猩红热疫情数据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大连市甘井子区2004——2012年猩红热疫情数据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基本信息系统。
1.2 方法 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发病情况2004——2012年甘井子区共报告猩红热2219例,年均发病率为32.59/10万,无暴发疫情,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2.57,P<0.01),见表1。
2.2 时间分布特征 2004——2012年各月均有发病,2219例病人中,5-7月共发病739例,占33.30%;11-12月共发病561例,占25.28%。各月发病情况,见图1。
2.3 地区分布特征 2004——2012年年均发病率,城区为35.17/10万,镇改街街道为29.50/10万,城区高于镇改街街道(原涉农街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2,P<0.01)。
2.4 人群分布特征
2.4.1 性别年龄分布 2004——2012年年均发病率,男性为40.07/10万(1402/3498721),女性为24.69/10万(817/3309242),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52,P<0.01);男女性别比为1.72:1。
3-10岁年龄组共报告猩红热2082例,占病例总数的93.83%;年龄高峰明显,见图2。
2.4.2 职业分布 幼托儿童1229例,占55.39%;学生801例,占36.10%;散居儿童176例,占7.93%;其他13例,占0.58%。各年职业分布,见表2。
3 讨 论
近几年全国猩红热发病率居高不下[2],特别是2011年。甘井子区2004——2012年猩红热年均发病率为32.59/10万,2004年发病率为18.47/10万,2006年增高为43.73/10万,2011年最高,为51.85/10万,与全国[2]猩红热发病趋势一致。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与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和完善,医疗机构增强了疫情报告意识,猩红热病例监测、复核力度加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诊断能力进一步提高有关;另外,也受到全国及周边地区疫情上升的影响。
发病时间分布以5-7月和11-12月最高,分别占33.30%及25.28%,与沈阳[4]猩红热发病趋势一致。5-7月天气适合集体活动和外出游玩,增大了幼托儿童和学生接触和感染的机会;11-12月气温低,利于猩红热病原体的繁殖,且托幼机构及学校无法确保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增加了感染和发病的风险。
城区猩红热发病率高于镇改街街道(原涉农街道),与沈阳[4]的报道结果相同,这主要是由于城区人口密度和流动性高于镇改街街道,相互间接触更为频繁,因而感染和发病的机会更大。同时与城区居民自我防护意识较强,患病后能及时就诊,且医疗资源丰富,就诊方便有关。
男女性别比为1.72:1,男性发病数高于女性,与沈阳[4]、深圳[5]报道结果一致。3-10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93.83%;年龄高峰明显。幼托儿童和小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与发病年龄一致。主要与托幼机构和学校为人群聚集场所,小学生和幼托儿童接触频繁,且自我防护意识较差,感染和发病的机会多于其他人群有关。
目前猩红热尚无有效疫苗,为了预防控制猩红热疫情,要进一步加强监测与报告,加强托幼机构、小学的晨检工作,对可疑猩红热、咽峡炎患者及带菌者,都应给与隔离治疗。另外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等外来劳务人员密集地区的环境卫生及家庭卫生,提高流动人群防病意识。保证环境卫生清洁,定期开窗通风,以有效控制猩红热疫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7.
[2] 李雷雷,蒋希宏,隋霞,等.中国2005——2011年猩红热疫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6):824-827.
[3] 历丹,张洪轩,张倩文,等.2004——2010年大连市猩红热流行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1,17(10):963-964.
[4] 杨雪梅,白杉.沈阳市2004——2009年猩红热流行趋势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1,27(2):489-441.
[5] 秦彦珉,谢旭,梅树江,等.深圳市2006——2011年猩红热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4):445-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