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体系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136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及问题
  1.《纲要》为技工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
  人社部于2009年颁布了新的《技工学校专业目录》,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以增强技工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和企业用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目前,技工教育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家的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为技工学校改革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使技工学校充分认识到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2.技工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现状
  技工学校能否科学定位、积极地为地方经济服务,已成为当前技工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技工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专业设置错位,课程体系无特色。专业设置求大而全,特色不鲜明。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缺乏服务区域经济大局观,未能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很多课程脱离当地经济发展实际,根据传统经验和模糊认识开设课程,造成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
  (2)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调整过于频繁。许多技工学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往往不重视对专业人才供需状况的调研,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而是仅仅从有利于招生的角度出发,盲目争办一些“热门”专业,随意性很大,专业设置很容易失去严格而理性的控制。
  3.诸城经济发展和学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现状
  诸城市自1992年施行“股份合作制改革”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着“诸城模式”的内涵,围绕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和县域经济实力,立足当地的产业基础,诸城市进一步拉长工业产业链条,修订完善了汽车及零部件加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和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家具木器、建筑建材五大潜力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区域经济发展定位和目标。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技能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衔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仍然问题不少,如个别专业脱离经济发展需要,专业设置覆盖面不广,专业设置灵活度不高,课程构建与岗位需求脱节等等。作为为诸城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的主要力量,迫切需要根据我市“汽车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改造老专业,开发新专业,打造名专业,开发构建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学校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研究过程
  1.调研分析
  学校采用分类判断抽样的方法,以专业系为单位组织专门小组调查,从全市规模以上工商企业中选取规模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查,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诸城市行业企业专业需求和学校专业设置现状存在一定差异。专业设置受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进步及职业变化的影响,任何专业的设置都是为了适应特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处于更新变化频繁阶段,诸城经济情况也是如此,呈现如下趋势:
  一是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行业准入制度的要求,部分专业逐步失去了相应的职业岗位而需要淘汰,如棉纺织专业等。此类专业大约占学校目前设置专业的10%,随着招生的逐渐萎缩,需要逐渐淘汰。
  二是适应社会需求,适应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专业发展迅猛。调研显示,受信息化产业的促进,附属于信息技术类的专业发展迅速,如楼宇智能管理,数控技术应用、自动化控制等专业。另外,还有一些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如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儿教育等专业。
  三是一些交叉型、复合型专业增长趋势明显。劳动力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而且出现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及二三产业间频繁转移的现象。如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求有汽车生产与制造的传统的职业岗位,还派生出于此相关的大量新职业、新岗位,如汽车销售、汽车保养、汽车个性化服务等。
  (2)诸城市行业企业课程需求和学校课程构成存在一定差异。主要有:一是部分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性。二是个别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或重复。三是个别课程由于缺乏对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系统性的要求,往往只顾企业暂时所需,随意增减教学课程,导致课程体系系统性和完整性欠缺。四是课程设置存在滞后性,如有些技术在企业已经淘汰,而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仍然存在,导致不能与时俱进。
  统计调查和分析为学校专业设置的灵活调整和课程开发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2.调整专业设置和开发课程
  技工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不是单纯的专业问题和课程问题,它和学生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学生评价等内容紧密联系,并环环相扣,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基于以上思想,学校课程体系做了如下主要调整:
  第一,整个课程体系由“公共文化模块 专业必修模块 专业方向模块 职业素养模块”四部分组成。
  第二,模块学时比例主要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经验,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根据专业实际,适当减少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内容,加大理论实习一体化课程学时比例。
  第三,在基本文化课基础上,将学生职业综合素养训练纳入课外选修课程;将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纳入冠名班级课程体系,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帮助学生尽快实现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化,实现教学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触。
  第四,在专业课方面,按照“宽基础、活模块、一体化”的理念,同一专业设计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然后根据专业方向设计定向一体化实习模块,既实现了资源节省和共享,又满足了学生和企业的需要。   第五,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分段递进顶岗实习新模式,第1~2学期进行每学期两周体验式实习,第3~5学期进行每学期1个月的针对性实习,第6学期进行完全的顶岗职业实习。为使学生从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方面迅速适应岗位要求,校企双方紧扣教学计划、过程控制和实习考核三个环节开展合作,努力实现了校企零距离对接。
  3.实施及效果
  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完成后,在全校统一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1)在校企合作培养技能型人才中,校企双方的沟通使企业对学校发展专业,助推经济建设的思想有了深入认识。企业明显感到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构成体系更加接近市场,对学校毕业生满意度增加,初次对口就业率上升,企业对此给予了较高评价。
  (2)教师在教学中,对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的原则和要求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摈弃了学科观念,树立了一体化教学理念,提高了质量意识。
  (3)新的课程体系,对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采取了“必需、够用”原则,使得理论课程学时减少。对专业实践课程采取理论实习一体化教学方式,使得一体化课程数量和学时大大增加。这样的变动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化,对于文化理论基础薄弱的初中毕业生来说,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初步显现,家长认可度增加,招生形势越来越好。
  三、主要结论
  第一,技工学校要根据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才能实现服务区域经济的目标。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建立专业设置调整的动态机制。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才是专业设置和建设生命力之所在。
  第二,课程开发应遵循“科学性、适应性、发展性和有效性”原则,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才能够真正实现课程和技能对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区域经济人才需求。按照“横向拓宽、纵向理顺、加强实践、突出特色”的基本原则,整合删减重复内容,深入分析被整合内容的内涵及其内在联系,要有取有舍,有得有失,抓住主要矛盾;对实践课程的能力训练,应紧紧围绕能力要求,确定核心技能与一般技能,分出层次和重点,进行不同的训练。课程内容中的职业态度和素质内容,应贯穿在整个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全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高新技术成果及新的指标、规范等内容,有效地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第三,课程开发成功与否必须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将选择并组织好的课程内容付诸实践是课程中的重要一环,技工教育能力本位课程的实施与学科本位课程相比,不仅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的要求更高,而且对师资与学校的设施以及行业、企业提供的实训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特别要强调的是,中职课程的实施要以学生为主体来组织进行。在多种课程形式中,教师要转变给学生灌输知识的角色,应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应采用现代职教教学法。
  第四,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是否成功,关键在毕业生的社会评价,其标准是专业特色和品牌影响力。技工学校的课程评价体系应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学生学习几个部分。同时,必须吸纳和发挥企业在课程评价中的作用,实施校企结合的评价,建立可持续的评价机制,才能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的质量。
  技工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改革涉及课程体系的建构,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内容的整合和课程实施的评价等方面。另外,课程改革的推进也受到学校设备条件、教师专业水平的制约。所以,建立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项目课程为主体,职业实践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课程改革的理想目标。
  (作者单位:山东诸城市高级技工学校)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近年来,天然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及加工成为研究热点。决定植物硒含量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有效形态硒含量,因此了解土壤硒形态及转化关系,寻找提高硒有效性方法尤为重要。笔者通过
膜曝气生物反应器是一种利用透气膜进行曝气的污水生物处理组合新工艺.膜曝气的主要特点在于无泡曝气和特殊结构的生物膜.无泡曝气可提高传氧效率,在高浓度废水或含挥发性有
孙子兵法的谋势制胜论对现代营销战略研究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但因其思想散落在十三个篇章之中,再加之文字古奥,为现代人把握其思想造成了诸多的困难.深入研究孙子兵法的思想
哈尔滨中央大街是一条集商业、文化、旅游、社会公众活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标志性街道。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的各类文化、公众活动构成了中央大街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服务也可以创品牌,已成为商界一种共识。服务品牌是一种特殊的品牌形式,是一种通过提供创意服务过程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劳务行为的标记。服务品牌的创造,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一个开
现阶段,数控程序的编制一直采用手工编程,这种方法适用于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的加工,计算量小,程序内容短,代码简单,编程速度快。但对于几何形状比较复杂、包含异形面的加工,由于
在弱碱性条件下,二氧化氯消毒剂将氰化物氧化成无毒的氰酸盐(OCN)、二氧化碳和氮气。研究了影响二氧化氯销毁氰化物的几种因素:pH在8—11的范围内,不影响二氧化氯对氰化物的销毁率
动物教学标本可广泛应用于畜牧、兽医、动检、防检、养殖、加工、生技及药检等专业,它有助于学生对解剖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其制作工艺流程为:材料的准备→体型测量→动物致死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尽快建立一个有利于劳动力合理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并富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应遵循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