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临风: 用音乐为人生加分

来源 :乐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sta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临风
  1990年出生于北京,
  多个专业的北大才子,
  带流量的“大提琴爱好者联盟”创始人,
  思路非常清晰,语速非常快。
  吴临风的经历有两个让人感兴趣的地方:
  第一,学习大提琴,怎么就把自己学到北大里去了;为什么后来又做音乐了?
  第二,这样一个背景出来的人和一个音乐学院出来的人,做音乐事业会有什么不一样;在教学上,跟其他老师又有什么不同。
  一路加分的特长生
  那年,会拉小提琴的父亲在公园里邂逅了大提琴,于是便有了让自己的儿子学拉大提琴的念头。
  “我学乐器是一个被决定的结果,其实也算是帮父亲圆一个大提琴的梦。”吴临风说。
  5岁开始学大提琴,6岁进入北京太阳青少年乐团。8岁时,吴临风拜在中国大提琴领军人物、中央音乐学院宋涛教授的门下。
  宋涛老师为人清正耿直,吴临风记得他第一次去宋老师家里拜师的时候,宋老师就非常直白地跟他说:“你要想走专业路线,就别来找我学。”“不要走专业,这条路窄”是宋老师给吴临风塑造的一个贯穿于他整个学琴生涯的认知。高考前,宋老师又根据吴临风的家庭环境和自身情况,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去读一个综合性大学,让大提琴成为你的一技之长。”之后,吴临风考上了北京大学。
  当初学大提琴时并没有把它规划为自己一生的专业和事业。但是,这个特长却着实地在一路为吴临风加分。这个“分”并不只是“分数”,更多的是音乐为他所带来的机遇、优势,甚至更多。
  “我硕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因为当时的领导对音乐颇有研究。他认为我有这个特长,就应该是个能够钻研、吃苦、坚持的人。”吴临风说,特长生其实体现的是一种品质,一个人能够在一个技艺上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研究下去,那么换另一件事情,一样能够做到。这也是一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的成果。
  从本科到硕士,吴临风的专业涉及了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在没有大提琴专业的北大,吴临风一边继续练琴,一边开启了自己的大提琴教学生涯。
  从流量走起的“大提琴爱好者联盟”
  在北大读的多个专业,赋予吴临风在音乐之外更加广阔的视野与思维方式。能讲、能写、能策划的优势和能力在大学期间也得到了更长足的锻炼。
  2014年,吴临风顺应潮流开始做起自己的公众号——大提琴爱好者联盟,将自己在“一对一”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几十万字的笔记进行整理,再通过公众号分享出去。因为非常强的实用性和知识性,公众号吸引了很多共同爱好者的关注。久而久之,在全国范围内,知道和认可他的人越来越多。
  曾在多年前,吴临风就参加过德高望重的前辈们做的沙龙活动,而这样的活动在如今的网络时代做起来会更加的轻松便捷。2016年4月,吴临风在北京做了第一场大提琴沙龙活动,活动召集的人群非常广泛:无论是谁的学生,无论是小朋友还是成人爱好者,都可以参与进来。活动采用的是表演加点评的模式,而且颇有仪式感:一,必须穿演出服;二,如果演奏的曲子不是无伴奏的,就必须带钢琴伴奏。两次沙龙成功地举办过后,吸引了非常多的琴童。在学生家长的强烈建议下,吴临风又开始做组乐团的工作,慢慢在北京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也吸引了更多大提琴教师前来交流与合作。目前在北京已经拥有了8支琴童乐团。而在北京之外的不少城市,吴临风会按区域发展合作伙伴,在当地组织教学交流活动。
  这期间,为了专心做“联盟”的事业,吴临风经过深思熟虑,辞掉了很多人都羡慕但在他眼里卻是“一眼就能看到20年后”的体制内工作。“大提琴爱好者联盟”也早已不再单单只是一个公众号的名称。
  今年的寒假期间,吴临风带领乐团做了一次集训,小乐手们每天练琴6个小时,非常辛苦。最后一天的演出后,不少家长和孩子因为感动而热泪盈眶。
  “从平时的排练到最后成果的展示,总会有那么一个瞬间让家长和学生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也是在这样的瞬间,大家才真正感受到音乐、学习音乐的美好。这就是我们(大提琴爱好者联盟)特别擅长的事情。”
  把启蒙的“陡坡”放缓
  铃木教学法是当今世界范围内非常有影响力并且流行的一种教学法,这个教学法的一个特点就是:无论是哪种乐器,用的都是一套同样的曲目。曲目当中会收录一些国外的民歌,但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这些外国民歌无疑是非常陌生的,再加上初学的孩子接触乐器的时间还非常短,所以,那些曲目非常难吸引到孩子。吴临风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的孩子对《小猪佩奇》《天空之城》这些他们非常熟悉的旋律更加感兴趣,也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不过,很多专业的老师对这些曲目却是很不屑的。
  “作为大提琴这种本来启蒙就非常有难度的乐器,很多孩子遇到的大都是‘陡坡’启蒙。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想办法把坡放缓。”为此,吴临风走访了很多儿童的家长和老师,向他们搜集了现在小学音乐教材里的歌曲,从中挑选出20多首,做了一本大提琴专用的乐谱,并与音乐学院作曲系的学生一起来作编配。得益于吴临风对于即兴音乐的天赋,在给学生写旋律的同时,也给老师编配了一个声部。这样一来,一首曲子一上来呈现的就是一个二重奏,相当于学生有“捧哏”的了。这种方式使学生很快就能进入状态,并且让兴趣能够持续不断。
  相继地,有很多老师也开始对这套乐谱感兴趣,吴临风就将乐谱做成电子版进行流通。还有一方面,应一些大提琴老师的要求,吴临风也将铃木教学法教材里的曲目进行编配,做成重奏谱,甚至可以到四重奏,并且难易程度有所不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来分配声部。按照这些重新编配的曲目,老师很快就能建立起一个小型的弦乐团了。而吴临风的工作做到现在,也俨然成为一个能够帮助老师们提供“弹药”、提供“高科技武器”的角色了。
  “我比较知道how to teach”   在刚开始做这个事业的阶段,吴临风总有一个顾虑:自己不是专业音乐学院毕业的,要如何体现自己的专业性?这个问题在很长时间内都困扰着他,他甚至害怕对外提自己是北大毕业的。但是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后慢慢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发生了转变,或者说有越来越多的持有这种信任的人,被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吸引过来。
  从大学期间开始教学生时,吴临风就发现自己对“教”这件事很有天赋,比较知道how to teach(如何教学)。
  “好多专业院校的老师演奏得非常好,但是在‘如何教’这方面有时候会有欠缺。他们自己天赋太好,所以不了解一个天赋一般甚至笨呼呼的小脑袋是怎么想的。还有,他们从小就进行大量的练习,他们的方法也是基于每天大量训练才能得出效果的。但是我们面对的多数孩子的训练时间并不能达到一天几个小时,但是不是这样的孩子就不能学习音乐了呢?答案当然不是。”就这个问题,吴临风曾经与很多外国教育家交流过。
  “国外的孩子每天学音乐半小时、40分钟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每天就练比较短的时间,最起码不会吓走很多孩子。一段时间后,能坚持下来的孩子会再加强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和难度。但在中国不同,很多‘东亚教育模式’(所谓填鸭式)的严师们和家长们认为‘既然你想严肃学这个乐器,就要保证每天都有相当的时间来练习。要学你就好好学。’很多老师强调以规范性为荣,以进度快为耻,我觉得这个是专业领域的自负和自恋。”吴临风说,学琴并不是靠时间和“板起面孔”堆起来的,这其中有一个严肃性和规格性的问题。应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这个环境中去,并且保持愉悦,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兴趣和严肃程度之间的关系。
  吴临风也强调不是每个学生都像“专业”的老师那样,有着强大的天赋,从小就有人给规划好今后的专业之路,所以老师不能用“低配版”的自己来要求每个学生,也许学生并不想成为另外一个你。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意愿来分析并合理实施。
  让音乐为更多人的人生加分
  很多人眼中的吴临风是因为从小学拉大提琴考学加分,上了好学校,然后就是好工作,事业成功,人生幸福。但是这个链条未必适用于每一个人,也并非能够人人相同,中间的任何一个环节在不同的人身上都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而学乐器这个事情的本身,却能够直接跳过所有环节,直接作用于一个人的内心,带来幸福感。”
  在吴临风看来,人的痛苦很多时候来自于付出却没有回报,但学习大提琴却是付出就有回报,那种快乐也是没有学习过乐器的人无法体会的。最终你会发现,学习大提琴并不是为考学加了分,而是为自己的人生加了分。
  “我身边的一些清华北大的前艺术特长生们,在上大学期间也不做什么与音乐相关的事,毕业后在做了几年与大学本专业对口的工作后,我发现他们又做回音乐了。他们的理由跟我一样,都来自于热爱。”
  因为热爱,所以就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吴临风也不例外——
  “今天做的好多事,就是希望能够为像我当年那么小的孩子把路铺得更好一点儿。”
  “我不希望我未来的工作还只是给一个一个乃至十个十个孩子排练,我希望我能通过一個巧妙的方法,让更多的人知道大提琴,让大提琴的影响力尽可能的再大一些。”
  “有想法、想做事情的人很多,但能够真的做起事情来的人,往往需要一些运气。我很幸运,当想做事的时候,外部环境允许,个人条件适合。所以我愿意来多做一些。希望在我的努力下,无论是大提琴,还是音乐,都能够为更多人的人生加分。”
其他文献
经过一段岁月之后,再以旅行者的身份去拜访一处曾作为居民生活过的场所,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在那里,好几年的人生被切割下来,好好保存着,就像退潮后的沙滩上一串长长的脚印,十分清晰。  比如在那里發生的点点滴滴,在那里的所见所闻,当时流行的音乐、呼吸的空气、邂逅的人和交谈的话语。当然,也可能有一些无趣的体验、悲哀的感受。然而开心的事情也好,不太圆满的事情也罢,一切都被时间这张柔软的纸包裹起来,和香包一起
期刊
他是个采撷晚霞的人。  每天傍晚,最值得期待的事,就是等待他的微信朋友圈。他会放上精心拍出来的晚霞,组成九宫格,像是从匆匆的时间里剪下来的一个瞬间,让那份惊心动魄的美躺在微信朋友圈里,供朋友赏玩、赞叹。  点开他的图片,恰可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湖面卸下了粼粼的波光,被地平线接管,覆盖在纯粹的黑暗中。太阳正在下沉,抑或正在消散,沉入地下的部分全部散作绮丽的霞光,从紫色、熏红到柔粉、
期刊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越发重视健康管理,因此许多老年人对养生十分关注,本刊选取了几则养生故事,其中有人将房子卖掉,只为买养生保健品,养生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有人认为养生是一种选择,“有比没有好,主动比被动好,靠自身比靠外物好”;还有人说“风平一帆正,心平一生健”,于是,养生先养心……那么,你们如何看待养生呢?謹防“走火入魔”  ◎ 曹慧中  我家隔壁住着一对“80后”的年轻夫妇。一年多前,
期刊
生活中,老年人体内铜、铁两种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比较多见,却又往往不被重视。缺铜少铁给老年人健康带来的危害不容忽视。  老年人缺铜可导致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患的发生;老年人缺铁不仅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还会导致机体免疫能力明显下降或减弱。“缺铜少铁”只靠服用补铁或补铜剂并非最佳方式,通过合理饮食补充铜和铁不失为一种安全的方式。  具体来说,富含铜的食物有动物内脏、肉、海产品、豆类、核桃、花生、芝麻、杏仁
期刊
自从我们把婆婆接来共同生活后,婆婆便喜欢上了我家的阳台。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阳台时,婆婆便随着音乐进入了锻炼模式。80多岁的人每天坚持运动,身体硬朗,这让我和先生特别佩服。  我们上班后,婆婆便开始在阳台上忙碌,洗衣晒被、打理花草。婆婆有时还会把她的劳动成果用手机拍照,通过微信发给我们。女儿知道奶奶喜欢待在阳台,便买了一套小桌椅送给她。婆婆闲来无事时,便泡上一壶茶,坐在阳台的椅子上欣赏外面的风景
期刊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其实,退休后的我觉得,人到晚年,生活中有很多乐趣可以开发。“淘书”就是我晚年开发出来的一种新乐趣。  离我家不远的公园里,有一个书摊儿—说是“摊儿”,其实并无摊床,所售之书不拘种类、版本、品相,一律横陈于地,风吹日晒,任由人选。以前居然没有发现这块“宝地”。一日,与老伴儿逛公园时,这个书摊儿忽然闯进了视野,当时就在我的眼里撞出了惊喜的火花。说实话,我不太喜欢都市大书店的
期刊
老爸退休后,喜欢玩石头,日积月累,淘了不少石头在家里;他也送出去不少石头,以石交友。老爸说,花木固然妩媚,但时有枯荣;鱼鸟也属可爱,但难免死生。唯有天然雕成的玩石,以其独有的魅力,永存于世,永葆其形,为晚年生活增添雅趣。  奇石之趣,是他自己在把玩中发现的惊喜。一次,老爸去建筑工地的石子堆旁谈事,一低头,见一块有花纹的小圆石躺在地上“看着”他。老爸忙拾起,仔细观察:哟!一对正在滑雪的卡通小兔子映在
期刊
人称“天津哏儿爷”的张连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字写得好”“有创意”。他师承杜兴友先生,从事书法创作数十年,秉承传统,求新求变。除此之外,他还精通“样板戏”和方言,时不时地来一段“方言秀”,总能逗大家开心一笑。舞墨戏球动静相宜  今年74岁的张连波,从6岁开始临习书法,从秦皇岛铁路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驻津单位,刚参加工作就赶上了国家重大铁路工程—修建南京长江大桥。后来,他负责工会工
期刊
搬了新家,又正好办理了退休手续,我打算在阳台上种点儿菜,一来可以改善生活,二来可以增加生活情趣。我找来一个泡沫箱,里面装满泥土,作为“试验田”。  泡沫箱不大,种什么好呢?我最先想到的是香菜。作为一种调味品,做菜、做汤时,香菜经常被用到。但香菜这东西非常娇贵,买上一把,常常不等吃完就干掉或烂掉了。如果自己种,可以随吃随采,新鲜又方便。我把泡沫箱里的泥土弄碎、耙平,浇透水后,将买来的香菜种子按照说明
期刊
转眼间,2021年已经临近年底。在疫情常态化的这段时间,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网络对现代人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已经到了没有网就无法正常生活的境地。与此同时,由于疫情的常态化,也提升了网民对乐器网购的需求,客观地推动了乐器电商的发展。新零售业态的优势慢慢凸显,网络购买车不足为奇,网购乐器,甚至是上万元的大件乐器,也在近一两年内频频出现。可以说,5G时代的生活,正向我们走来……  乐器消费是群众精神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