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教学要多加揣摩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stop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篇精读课文的“研讨与练习”都按三个层次来编排:整体感知——文笔精华——延伸拓展,这种阅读训练程序力图体现“从生活出发,扎实、活泼、有序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宗旨,使人耳目一新。尤其第二层次“揣摩”练习的安排,通过引导学生涵咏品味、辨析揣摩,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达到对语言文字的深刻领悟。使“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得以贯彻落实。在回顾一段阅读教学实践之后,有几点体会至深,揣摩“揣摩”练习的涵义、重点、方法,形成此篇,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整体联系利揣摩
  由于揣摩是咀嚼课文遣词造句的精妙,布局谋篇的巧思。因而在教学中,人为的割裂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割裂三个层次练习之间关系的现象大量存在,在这里有必要提出“揣摩”具有整体性。
  首先,“揣摩”练习要联系整篇文章,要结合作者、读者对生活的体验来进行。词、句、段同篇章为一整体,生活与文章为一整体,人类情感共鸣是对客观事物共同认识感受的整体,离开这些去单纯的推敲词句篇章,就谈不到文章的作用是“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更谈不到“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因而,揣摩要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要同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紧密联系,并结合自己对生活的体验进行深入细致地琢磨。
  其次,三个层次的练习应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揣摩”主要是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文字反复咀嚼、推敲,进而体会文章比较深层的涵义,分辨出语言运用的比较细微的差别。感知理解、揣摩运用在阅读文章过程中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感知理解
  ——→
  表(词语、句子、篇章)←——里(思想内容)
  揣摩运用
  一般说来,对文章的感知理解过程就表现为由表及里和由里及表这样两个互为条件、互为渗透的过程。可见,感知理解是揣摩运用的基础,揣摩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阅读教学正是在感知理解、揣摩运用的过程中增长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使之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的。
  在揣摩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才能正确、熟练的运用,才能形成智力和能力;理解运用的知识才更利于积累。最后,在比较联想、归类联想中实现拓展延伸。
  由此可见,“揣摩”是三个层次练习中的重要环节和联系环节。那么,怎样在练习中很好地完成它呢?
  二.训练跟进促揣摩
  如果说第一层次的“整体感知”是对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文字的整体把握,只是侧重思想内容;那么,第二层次的“揣摩”也是对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和语言文字的整体揣摩,只是侧重语言文字。侧重语言训练是“文笔精华”层次练习的重点。叶老说:“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我们通过认真完成揣摩层次的语言练习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直感、语速、敏感、确感的目的。
  1.语言准确性、生动性的训练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都具有准确性和生动性,包括能突出中心、特征、情感的词语,具有深层含义、特殊含义的词语,富有言外意的词语。揣摩这些词语,会增强学生的语感。
  无论记叙文、说明文、还是议论文,这些训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我们不仅要逐一完成每个训练题,还要进行归类、比较、总结。使学生对各类体裁文章的语言有宏观的认识和微观分析能力。以说明文为例,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数字(确数、约数的合理运用)、定义(严密)、分类(科学)、图表(简约)、推理(正确)等说明方法上,体现在正确使用表示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的限制性词语上,也体现在词语次序和结构次序的合理安排上。在准确的前提下,运用打比方、举例子、摹状貌等说明方法,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方法,运用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则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平实、生动的语言在一篇文章中交叉使用,则可形成语言多样性和灵活性。这样来准确生动、饶有趣味的说明不同性质、不同特征、不同范畴的事物,以达到丰富人们知识的目的。师生们通过揣摩说明文语言个别现象的练习进而总结出说明文语言特点和规律,并从宏观上加以把握,这样在阅读同类文体时,准确、敏锐的语感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2.速读的训练
  学生在单位时间阅读文章获得信息越多,越准确,说明他们的速读能力越强,语感越强。利用揣摩层次的练习来训练速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速读水平,以每分钟500字为标准,制定阶梯型速读计划,如每分钟400字、500字、550字、600字、1000字等,使之成为每个学生的语文水平衡量标准之一。结合揣摩练习题,看完成的质量,坚持训练,逐步提高,以个人竞赛、小组竞赛为辅助练习形式,提高学生快速感知语言的能力。
  3.表述能力的训练
  学生表述能力差是语文教学的突出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1)独立完成表述题。有些教师在教学时,由于存在急躁情绪,把问题分割成若干小题,形成一问一答式;更有甚者,只要学生以“是”、“否”来回答。长此以往,学生表述能力难以提高。教师可以启发,而后让学生做整体回答,如果不得已分割了问题,也要让学生总结,坚持长久,必事半而功倍。
  (2)表述解题思路。不仅仅要求学生回答出答案,还要求学生说说是如何得出这个答案的。
  4.通过适当的讨论、评论、争论、辩论来提高直接、快速、准确、敏锐地感知语言的能力。
  揣摩练习操作除了要领会编者意图外,针对练习的内容,还要掌握练习的方法,才能顺利完成练习任务,提高阅读技巧。
  三.方法多样深揣摩
  这里,“可操作性”是针对教研成果付诸实践的可能性的肯定,是教研工作者心中有师生、心中有教育教学活动的体现。翻开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揣摩层次的练习不仅有内容,有梯度,还具有可操作性。即提供形式多样的练习内容的同时,还教给了学生揣摩的方法。归纳起来,编者力图引导学生掌握以下方法来进行练习。
  1.联系法   “揣摩”是整体的揣摩,只有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才能细致咀嚼为适应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课文在遣词造句上的精妙之处,篇章结构上的匠心独运。离开了文章的主旨,揣摩也就失去了灵魂,为语言而语言,为结构而结构,这便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
  以八年级上册《背影》的“研讨与练习”为例。本课课后第二题的设计是:一些语句,或者能标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试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关键性语句的表达作用。并从课文第六段中找出一些关键性语句,说说它们为什么是关键性语句。(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2)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本题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要注意关键性语句,引导学生识别关键性语句,体会关键性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第三题:课文写父亲送儿子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请找出来,并联系上下文,体会这些话语朴实而简洁的特点,以及所表达的怜爱儿子的深情。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描写的特点,体会话语包含的感情。这部分的揣摩必须在第一题整体感知内容、把握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进行。
  我们要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前后两个层次的练习,整体的、富有情感投入的、深层次的理解文章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比较法
  比较是深入、细致理解文章的有效方法之一。生活本身存在着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存在着同类事物的异处和异类事物的同处。我们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生活,求得真知。以八年级上册《老王》的“研讨与练习”为例,本课第二题的设计是: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1).①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②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2).①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②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3).①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站立在门口。本题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细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研讨与练习”提示我们广泛的从题目、语言、结构、立意等方法去比较,结合换词、修改、辨析、归类、发现等方法进行揣摩比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此法特别易于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3.质疑法
  朱熹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设置恰当的疑问,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为阅读做良好的导向。
  (1)分析性质疑。引导学生对语句的深层含义、篇章的结构方法、广义的修辞现象进行揣摩。如七年级上册《人生寓言》练习二。
  (2)概括性质疑。引导学生对段意、层意、写作方法、阅读方法等进行概括性揣摩。如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练习三。
  (3)演绎性质疑。在学生掌握一般知识后,通过提问让学生举一反三,掌握规律,形成能力。如《苏州园林》练习三。
  (4)辨析性质疑。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细致之处设置辨析疑问,诱导学生争辩,从而加深理解。如《社戏》练习四。
  这些疑问的设置或含而不露,或步步紧逼,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趣味性,梯度设置合理,重点突出,教者可根据需要适当变换问法,灵活运用。
  此外,揣摩方法还有换同义词法、增删变序法、举例法、勾画标注法、设置矛盾法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自己比较设问,换词辨析,使之终身受益。
  总之,揣摩透了“研讨与练习”的涵义和设计者的意图,掌握了一定的练习方法,引导我们的孩子在对语言文字的涵咏品味中受到浸润、熏陶、感染,积累下丰富的语言材料,打下扎实的语言功底。惟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雷贞萍,语文教师,现居辽宁抚顺。责任编校:王 玲
其他文献
  为探究纯植物油作为压燃内燃机替代燃料的雾化问题,本文利用纹影法对纯植物油葵花籽油和普通柴油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喷雾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燃油温度和喷射压力对葵
无论是将“海派清口”归结为西方脱口秀文化渗透的结果,还是划入上海滑稽自身的百年传统,都未免有些书呆子气。如果滑稽是一种制造社会笑声的装置,那么舞台表演形式的变迁和
近年来,蓝藻水华现象频繁爆发,对河道及湖泊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灾难和经济损失,影响了水体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威胁,世界各国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财力,研究藻华的形成机制和防治技术。在不能有效预防蓝藻水华的前提下,应急治理成了最后一道屏障。目前,针对蓝藻藻华的治理,主要有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和生态方法等,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陷。化感技术是介乎于生物法和化学法之间的新型藻华治理技术,利用植物或微生
学位
  在验证了ANSYS CFX软件在压气机性能模拟计算的可靠性基础上,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具有圆形和椭圆形前缘的压气机叶轮与蜗壳的组合性能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设计转速下
  运用敏感性分析法对汽油及甲醇的详细机理进行简化,构建了预测甲醇汽油非常规排放的简化机理。通过多种方式对简化机理进行了验证:定容燃烧过程中简化机理在滞燃期、物质浓
会议
  喷油压力是评估柴油机性能重要的参数之一。本文基于HYDSIM软件分析了燃油喷射系统中几个主要结构参数对喷射压力的影响,进而得出了提高燃油喷射压力的方法,为机型燃油喷射
  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下,为实现柴油机的高效、超低排放,无氮燃烧的技术研究受到重视.无氮燃烧即是让柴油机在无氮(O2/CO2)环境下燃烧,实现柴油机无NOx排放和降低微粒(碳
会议
近年来,作为系统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全基因组尺度代谢网络模型(GSMM)的研究得到迅速的发展。它通过整合基因组注释数据和生化数据收集目标物种的所有反应来构建化学计量学数
  发动机热平衡试验的目的是获取发动机燃料燃烧至动力输出过程的能源流分布,特别是冷却液散热量的具体数量及占比。本文针对发动机热平衡试验中,有些冷却器,如机油冷却器,
本论文利用光谱和电导率等方法,分别研究了阴离子染料酚红和紫脲酸铵与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缔合作用。测量了酚红与CTAB、SDS、SDBS、Span-80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根据反应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热力学缔合模型。最后,分别得到了酚红在CTAB和SDBS水溶液中、SDS的醇水溶液中、微乳液中以及Span-80的无水乙醇溶液中的多种热力学参数。再经过试验数据分析,总结得到染料与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