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年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8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打造富于地方特色、校际特点的校园文化成为越来越多学校的追求。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中,年级组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
  年级组长负责制是很多中小学都在推行的一种新的基层管理方式。它以年级组为单位,以年级组长为直接责任人,强化教师间的横向联系,对教师工作内容进行协调,对教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有利于层级管理,尤其适合在办学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校推行。我们所研究的校园年级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年级文化的建设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用心搭建年级文化建设的平台——物质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学校要“让墙壁会说话”。其实,这“墙壁”所代表的,正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硬件设施或环境建设。年级物质文化是年级文化建设的“硬件”,它主要包括年级组办公室和本年级班级教室环境建设。
  (一)营造温馨和谐的年级组办公环境。温馨和谐的年级组办公环境如同教师的第二个家,教师在整洁、舒适的环境办公,心情会放松,工作效率也一定能随之提高。从办公设备来说,年级组至少有一台电脑、一块黑板,每个教师有一套标准化的办公桌椅、书柜。年级组可配一组专柜,用于摆放年级组获奖教师的荣誉证书,增强年级组的集体荣誉感。也可设立一个图书专柜,让教师在空闲之余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不断充实自己。从办公环境来说,办公室除配发清洁工具和必备生活用品外,还可安装一个着衣镜,让教师时刻检查自己的着装仪表,注意自己的形象。墙壁上张贴字画,办公桌摆放绿色植物。教师的办公桌上有一张集体照,有教师的桌牌介绍,不仅让教师在办公中感到家的温暖,也给来访家长及学生行方便。同时,考虑到教师的休息和午间生活,我们还可以配备年级教师休息室,有冰箱、微波炉、沙发、餐桌等,使我们的管理更人性化。
  (二)发动本年级各班精心构造有特色的班级学习环境。年级楼道的墙壁可以粉刷有本年级特色的画、标语,例如初一年级以希望为主题,初三则以拼搏为主题等。班级物质文化具体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在教室门口悬挂班级展示牌,通过这个展示的窗口宣传班级格言、班主任寄语、全班集体照、班旗和本班特色。二是搞好班级环境卫生,要求窗明几净,地上无纸屑,卫生工具摆放在卫生柜,为班上创造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三是在教室四周墙壁张贴学生字画、照片及个性化的园地专栏,营造出清新雅致的文化氛围。四是每班设书柜,定时更换图书。同时设计图文并茂的板报,增添班级的人文氛围,起到陶冶性情、激发美感的作用。五是充分利用阳台、窗台等地设立生物角,让教室充满生机活力。
  “润物细无声”,校园一草一木,一树一石,一墙一画,正是校园文化、学校精神的外化和物化。它们的作用绝不是单纯的美化,而在于“育人”,在于人与物化的环境之间有信息的传递、有心灵的对话。
  
  二、着力稳抓年级文化建设的关键——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建设实际上包括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其中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文化队伍的勤奋与能干,对正常开展年级文化活动,加强年级文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抓好年级制度文化建设。年级组管理的内容包括本年级的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安全、法制、资产等诸多方面。教师管理包括师德建设、考勤考绩、青年教师培养、年级教师交流学习等,学生管理包括日常行为规范、品德行为养成、安全法制教育、五项达标评比等;教育教学管理包括班主任管理、班集体建设、教学常规、教科研活动、年级家委会等。此外,在校纪校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制订各年级组的例会制度、清洁卫生制度、奖惩制度、财产管理制度、安全防范制度。应该说,作为学校最基层的管理单元,既有常规性、日常性的工作要求,又有阶段性、过程性的工作任务。
  (二)落实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制度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关键,具体措施如下:1.展望班级愿景,议定班规:建班初期,各班根据年级组班主任培训会上提供的班级管理模式,结合实际商定独具特色的班名、班风、班训、班歌、班级蓝图及班规。班规应细到考勤、学风、纪律、卫生和奖惩措施等。班主任可以按班规每周在《家校联系本》上记录评分并于周五发放给家长。同时还可通过评比,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2.规范学习习惯:班主任可设计每日记事本,人手一本,规范记录每科作业及注意事项,让家长每日签字,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班级管理民主化:制订班干部管理条约,明确职责分工,让班干部参与宣誓仪式,增强责任感。同时为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可以实施值日班长、值周班委等,使班级成员人人有事做。
  
  三、全力打造年级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具体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年级精神文化理应集中体现校园精神文化的精粹。
  (一)年级组长起表率作用。年级组是“校中之校”,年级组长是这个基本单元的“灵魂”。年级组长既要素质全面,人品高尚,又要业务精湛,同时还要有统筹兼顾,服务大局的意识。
  (二)构建和谐的年级组人际关系。在年级组组织建设中,既要有“量化考核,科学管理”的理性管理,又要有“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的非理性管理,从根本上调动年级组教师的积极性。业余开展诸如读书沙龙、气排球比赛、音乐茶座、生日送惊喜等多种文体、爱心活动来拉近年级组成员的距离。
  (三)优化教风、学风。基于年级组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同一发展阶段的学生这一特点,形成以年级组内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科学研究,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就显得十分有利。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各种教学比武、师徒结对子活动,在年级组中形成交流分享、互动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年级组内教师的教学默契。此外还可在各年级组之间广泛开展互帮互助活动,采取先进年级组带动弱势年级组,相互竞争,全面提高全体年级组的整体水平。
  (四)促进本年级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精神风貌的反映。建设班级精神文化首先要以先进典型来引领,让身边人说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情操的洗礼。另外还要重点开展创建班级特色品牌的班队活动,如国学诵读、阳光体育活动、礼仪小组、心理咨询、班级网页等,让每人参与其中,张扬个性风采。
  年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它毕竟是新生事物,要打造独具特色的班级、年级、校园文化,还需要学校所有人精心培育,需要长时间的传承积淀,需要不断地提炼升华,需要大胆地开拓创新,才能结出丰硕的人文之果。
  
  (责编 马超勤)
其他文献
本文从新课程提倡的“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教育理念出发,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走向生活化的必要性,探讨了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的途径,让英语融入学生生活,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了外来务工人员,很多城郊农民因为"圈地"而成了失地的市民,许多外来经商的暂住人口成了城市的临时居民,他们的加入使城市边缘越扩越大,
【摘 要】针对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特别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本文试图浅析其在培养学生兴趣、组织教学、实验教学中的表现特点,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强调要注意到它的弊端并加以避免。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高中生物教学 兴趣  高中生物教学重视直观和操作,强调情境和协作,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将功能多样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生物课堂,在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互助品格、拓展学生的知
新媒体时代对工会工作创新提出了要求,新媒体本身又为工会工作创新提供了技术与平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工会应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扩充教职工诉求
目的评价上气道多平面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吞咽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SWAL-QOL吞咽量表对6
In the article,the patients who still had some symptoms after the pacemakershad been settled were reviewed.There were nine cases in which serious clinicalsympto
下课了,我若有所失地回到办公室,脑海里还闪现着课堂上的那一幕:课始,我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风娃娃》,一边读一边不时地把眼睛从书本上移开,观察学生听课的状态:对认真倾听的学生,我爱抚地摸摸他(她)的头;对埋头摆弄铅笔盒的学生,我轻轻地敲一下桌子;对连课本都没有打开的学生,我用严厉的目光提醒他此刻该干什么。当我要学生自由读课文时,教室里顿时沸腾了,我心中一阵窃喜。可定睛一看,那些定不下心的学生刚读了一
说起覃日珍老师,北流市北流镇六荣小学的师生和当地村民无不交口称赞。16年来,她以真情、真心、真爱默默耕耘在村小学的三尺讲台,用火热的青春激情点燃了孩子们的读书梦。
【摘 要】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反思成为教师的工作常规,而且教师必须善于反思,课堂教学得到较大幅度改革的今天尤其是这样。本文就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谈谈课堂引入、实验教学和课改下化学作业设计三方面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 化学教学 课堂引入 实验 作业设计 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经验+反思=成长,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这一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已日益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