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好物理概念是中学物理教学成功的关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速度,学生在学习此概念的过程中,感觉困难很大,尤其是又引入了速度、速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再加上矢量和标量等概念,使学生更加茫然,无所适从。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了速度概念,使学生树立了学好物理的信心。
【关键词】物理概念 理解 掌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84-01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习就是经验的重组。学生原有的经验可能有利于学习的进行也可能阻碍学习的进行。在物理学习中,存在不少的生活体验与物理本质的矛盾,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速度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进入高中学习以后,速度概念较之初中所学的速度概念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对概念的理解要求更加的准确。因而对学生来说困难就更大,所以在讲述速度概念之前,为了减少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困扰,有必要对速度概念进行梳理。
一、揭示概念本质 准确理解概念
1.正确理解初中速度概念的意义
由于初中所研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因而所学的速度概念,大小方向都不改变,速度速率在初中的认知中没有区别。严格意义上来说初中只研究速度的大小,指的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其实也就是说初中的速度概念指的就是高中物理中的平均速率概念。
2.准确把握高中速度概念的内涵
在高中物理速度一节的教材中,先是笼统地说明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进而才说明为了详细准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老师在讲述时,首先,要明确说明初中所学的速度概念与高中学习的速度概念有相同的地方但又不完全一致。其次,要明确的告知学生高中所学的速度在不同环境中所指的意义不同。再次,要告诉学生物体运动的速度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初中速度概念不考虑方向,而高中的速度概念必须考虑方向,速度就是一个有方向的量,是矢量。老师在讲述完速度一节的知识以后,为了更好地方便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认真地钻研教材,揭示概念的本质,学会总结知识,准确理解和把握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1)速度: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快慢程度和运动方向
矢量: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注意问题:v和s及t是对应关系
(2)平均速度:定义: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运动的平均快慢
物理意义:描述在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矢量:方向和运动的方向相同
注意问题: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瞬时速度:定义: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某时刻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矢量:方向沿物体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注意问题: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4)速率: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标量:只考虑其大小不考虑其方向
(5)平均速率:定义: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注意問题:相当于初中的速度概念
二、转换角度思考 帮助掌握概念
1.分析运动性质,区别不同概念
如果不考虑物体的转动,物体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它的特点是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而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初中只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因而所学的速度,既可以看作是平均速度也可以认为是瞬时速度,而且速度速率也不用区别,高中我们研究的主要是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这些概念,就有不同的意义,因而,学生在实际应用时,一定要先考虑物体的运动规律,这样等我们学过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以后,才不会不求甚解盲目乱带公式。
2.分析具体实例,把握概念应用
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初期,对概念的掌握往往是不巩固、不完全、不深刻的。并且常和已学过的旧概念发生混淆。这就需要在练习过程中通过有关的练习,利用概念解决问题来巩固和加深概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学生由于思维的局限对问题出现错误的理解,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耐心的倾听学生的分析,帮助他们回到正确的思维轨道上来。通过具体问题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
3.结合仪器仪表,增加感官认识
物理课程理念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由于学生缺乏前经验这就要求老师直接给出仪器仪表,增加感官认识。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起点出发,通过让学生观察汽车摩托车的速度表,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科学课程,不仅很多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就连一些基本的概念也是从实验现象中概括出来的。因此,经历实验探究对于学习物理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不仅有利于技能的培养,也有利于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不可否认,亲自实验对产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有明显的作用。
总之,通过钻研教材要明确某个物理概念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处理好与其他概念的关系。这样,就能更好地完成中学物理的概念教学。
【关键词】物理概念 理解 掌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84-01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学习就是经验的重组。学生原有的经验可能有利于学习的进行也可能阻碍学习的进行。在物理学习中,存在不少的生活体验与物理本质的矛盾,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速度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进入高中学习以后,速度概念较之初中所学的速度概念有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对概念的理解要求更加的准确。因而对学生来说困难就更大,所以在讲述速度概念之前,为了减少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困扰,有必要对速度概念进行梳理。
一、揭示概念本质 准确理解概念
1.正确理解初中速度概念的意义
由于初中所研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因而所学的速度概念,大小方向都不改变,速度速率在初中的认知中没有区别。严格意义上来说初中只研究速度的大小,指的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其实也就是说初中的速度概念指的就是高中物理中的平均速率概念。
2.准确把握高中速度概念的内涵
在高中物理速度一节的教材中,先是笼统地说明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进而才说明为了详细准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引入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老师在讲述时,首先,要明确说明初中所学的速度概念与高中学习的速度概念有相同的地方但又不完全一致。其次,要明确的告知学生高中所学的速度在不同环境中所指的意义不同。再次,要告诉学生物体运动的速度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初中速度概念不考虑方向,而高中的速度概念必须考虑方向,速度就是一个有方向的量,是矢量。老师在讲述完速度一节的知识以后,为了更好地方便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认真地钻研教材,揭示概念的本质,学会总结知识,准确理解和把握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1)速度: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快慢程度和运动方向
矢量: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注意问题:v和s及t是对应关系
(2)平均速度:定义: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运动的平均快慢
物理意义:描述在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矢量:方向和运动的方向相同
注意问题: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3)瞬时速度:定义:物体在某时刻或某位置的速度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在某时刻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矢量:方向沿物体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
注意问题:精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4)速率: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标量:只考虑其大小不考虑其方向
(5)平均速率:定义: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注意問题:相当于初中的速度概念
二、转换角度思考 帮助掌握概念
1.分析运动性质,区别不同概念
如果不考虑物体的转动,物体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它的特点是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而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初中只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因而所学的速度,既可以看作是平均速度也可以认为是瞬时速度,而且速度速率也不用区别,高中我们研究的主要是变速直线运动,其速度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这些概念,就有不同的意义,因而,学生在实际应用时,一定要先考虑物体的运动规律,这样等我们学过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以后,才不会不求甚解盲目乱带公式。
2.分析具体实例,把握概念应用
学生在形成概念的初期,对概念的掌握往往是不巩固、不完全、不深刻的。并且常和已学过的旧概念发生混淆。这就需要在练习过程中通过有关的练习,利用概念解决问题来巩固和加深概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学生由于思维的局限对问题出现错误的理解,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耐心的倾听学生的分析,帮助他们回到正确的思维轨道上来。通过具体问题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
3.结合仪器仪表,增加感官认识
物理课程理念提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由于学生缺乏前经验这就要求老师直接给出仪器仪表,增加感官认识。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起点出发,通过让学生观察汽车摩托车的速度表,激发他们对物理的兴趣。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的科学课程,不仅很多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就连一些基本的概念也是从实验现象中概括出来的。因此,经历实验探究对于学习物理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不仅有利于技能的培养,也有利于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不可否认,亲自实验对产生物理学习的兴趣有明显的作用。
总之,通过钻研教材要明确某个物理概念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处理好与其他概念的关系。这样,就能更好地完成中学物理的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