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并能“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文、曲赋、小说等古代文学作品,不仅蕴涵着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也蕴涵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语文学科的性质及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学理应关注传统文化精神。但是,学生因受外来文化及网络文化影响,在学习传统文化方面存在时间不够、认识不清、理解不透、素养不足等问题,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习得与继承。下面以几堂观摩课为例,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教学资源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一、深入挖掘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都是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传统文化的因子,以此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所变化,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那么,如何利用好课程资源呢?
1.抓住关键词句,咀嚼文本精华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阅读“一字不宜忽,语语悟精神”。文论专家南帆也指出:“细读文本就是沉入词语。”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使教学更加有效。
我区邹老师执教高中选修教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集中反映了孔子在富贵、财利面前执著于道义的观念。学生受社会上功利思想的影响,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精髓。邹老师抓住什么是“可求”和“不可求”,并紧扣孔子的“吾所好”,“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内涵,让学生理解孔子并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贵,关键是追求富贵是否合乎道。在孔子看来,贫寒并不是问题,贫寒而不能践履道义、以不正当手段牟取富贵才是真正的问题。孔子“遵从道义,取之有道”,“安贫乐道”和“义中取利”的思想对学生义利观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2.链接知识,理解文本内容
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因受单元体例、篇幅的限制,往往节选优秀文学作品,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一知半解,理解不够深入。此时,教师应链接知识,要么是节选作品前后的有关内容,要么是创作背景,要么是与课文有关的其他文学作品,要么是名家大师对课文或课文中人物的评价,帮助学生把握人物的精神内涵。
一位教师讲《离骚》,给学生补充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相关内容、屈原的才华、理想、遭贬的经历和他在汨罗江边与渔父的对话,从而让学生理解屈原在遭受贵族大臣的攻击、奸佞小人的陷害、君王的不信任境遇中仍然不改初心,不放弃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的精神品质。而另一位教师讲《屈原列传》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课文寄托的政治幽愤,就引入写作背景介绍。司马迁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因触怒了武帝,被处以腐刑。他忍辱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逐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通过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受作者在叙述史实中饱含着的强烈的爱憎感情与传统文化中倡导的进取精神。
3.巧设问题,把握文本主旨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课文创设出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就会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主旨。如一位教师执教《苏武传》,用孔子的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渴望了解沧海横流中英雄本色的欲望。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苏武作为大汉使臣出使匈奴遇到了什么危难?他是如何应对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研讨,明白苏武为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面对人生穷途危难选择傲骨在腰,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面对匈奴的种种摧残。苏武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节一定会感染学生,当学生遭遇生活中的困难时,想到苏武就不会轻易低头认输。
二、扩大语文外延
高中语文教材中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有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和意志品质,闪烁出民族文化的光芒。但是,教材文本资源是有限的,在立足文本感受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我们要利用广阔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1.立足文本,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指学生获得一定的理解文本的能力后,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阅读和学习。如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让学生去阅读《水浒传》;学习完《蒹葭》《采薇》,可让学生去研读《诗经》中的其他名篇。通过拓展延伸性阅读,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知识更丰富,从而把语文课中孤立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纳入到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更深刻地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产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感,养成积极探索的精神。
2.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是语文教学开发利用的宝藏,如非物质文化、民间故事、风俗文化、历史古迹等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只要我们细心收集,善于开发,就能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一位教师执教必修教材《奇妙的对联》,利用我区香山寺、凤凰山等地的楹联及居民张贴的春联、婚联,让学生理解对联的特点及蕴含的文化,帮助学生树立生活处处有文化的观念,培养学生留心生活、感受生活、反思生活的习惯,使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品味传统文化,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3.联系生活
语文教师应有“大语文观”,不能把语文活动局仅限于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上,应把教学视野延伸到生活中,发现生活本身创造的种种机会,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
比如邹老师执教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展示了一组图片:拍苍蝇打老虎官员照、遵义吃烤鸡腿中毒小孩离世,让学生思考: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志士们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坚守自己的节操。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为什么近两年来我们国家却出现了拍苍蝇打老虎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卖鸡腿的店家伤害了稚嫩的生命?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白是因为道德操守的缺失,唯利是图思想的侵蚀。接着邹老师展示李嘉诚语录:“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我的钱,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我的,一千万块钱送到我家门口我都不会要。”并简介河北保定油条哥刘洪安、青岛彩票哥王伟义举,让学生明白社会由每一个个体组成,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是社会道德的一块拼图,缺了任何一块,便不再完美。教师应该从文中、从身边人的身上感受儒家思想,付诸行动,让儒家思想绽放光彩,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发扬。
三、利用自身资源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更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认知策略、思维习惯、生活经验、教育背景,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和个性特征,也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果教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文学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现行的教育体制决定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传授,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比如一位酷爱书法的教师执教《兰亭集序》,先向学生展示自己临摹的《兰亭集序》,接着讲其中“之”字的不同之妙,既让学生感受到书法之美,又激发学生对书法、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可谓“一箭双雕”。还有一位擅长朗诵的教师执教《祭十二郎文》,示范朗读真挚沉痛,深深感染了学生,范读后再指导学生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大声读、轻声读、分组读、全班读、交替读……学生于诵读中把握文章悲痛的感情基调,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从而感受作者与十二郎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他对后者的沉痛悼念之情。试想,学生经常在这样的氛围中体悟,怎能不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总之,教师要有解读文本的真功夫,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并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以自己的真情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真正落实教育部提出的“立德树人”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教师培训教研中心(563000)
一、深入挖掘教材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都是优秀思想文化的结晶,我们要深入挖掘其中传统文化的因子,以此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有所变化,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那么,如何利用好课程资源呢?
1.抓住关键词句,咀嚼文本精华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阅读“一字不宜忽,语语悟精神”。文论专家南帆也指出:“细读文本就是沉入词语。”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使教学更加有效。
我区邹老师执教高中选修教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集中反映了孔子在富贵、财利面前执著于道义的观念。学生受社会上功利思想的影响,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孔子的思想精髓。邹老师抓住什么是“可求”和“不可求”,并紧扣孔子的“吾所好”,“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的内涵,让学生理解孔子并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贵,关键是追求富贵是否合乎道。在孔子看来,贫寒并不是问题,贫寒而不能践履道义、以不正当手段牟取富贵才是真正的问题。孔子“遵从道义,取之有道”,“安贫乐道”和“义中取利”的思想对学生义利观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2.链接知识,理解文本内容
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因受单元体例、篇幅的限制,往往节选优秀文学作品,学生在学习时常常一知半解,理解不够深入。此时,教师应链接知识,要么是节选作品前后的有关内容,要么是创作背景,要么是与课文有关的其他文学作品,要么是名家大师对课文或课文中人物的评价,帮助学生把握人物的精神内涵。
一位教师讲《离骚》,给学生补充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相关内容、屈原的才华、理想、遭贬的经历和他在汨罗江边与渔父的对话,从而让学生理解屈原在遭受贵族大臣的攻击、奸佞小人的陷害、君王的不信任境遇中仍然不改初心,不放弃政治理想而苦苦追求的精神品质。而另一位教师讲《屈原列传》时,为了让学生明白课文寄托的政治幽愤,就引入写作背景介绍。司马迁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因触怒了武帝,被处以腐刑。他忍辱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逐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通过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受作者在叙述史实中饱含着的强烈的爱憎感情与传统文化中倡导的进取精神。
3.巧设问题,把握文本主旨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课文创设出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开展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活动,就会有效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进一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主旨。如一位教师执教《苏武传》,用孔子的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渴望了解沧海横流中英雄本色的欲望。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苏武作为大汉使臣出使匈奴遇到了什么危难?他是如何应对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研讨,明白苏武为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面对人生穷途危难选择傲骨在腰,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面对匈奴的种种摧残。苏武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大丈夫气节一定会感染学生,当学生遭遇生活中的困难时,想到苏武就不会轻易低头认输。
二、扩大语文外延
高中语文教材中积淀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有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和意志品质,闪烁出民族文化的光芒。但是,教材文本资源是有限的,在立足文本感受民族文化精髓的同时,我们要利用广阔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1.立足文本,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指学生获得一定的理解文本的能力后,就文本涉及的作品或相关的知识等进行更广泛、更全面的阅读和学习。如学习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让学生去阅读《水浒传》;学习完《蒹葭》《采薇》,可让学生去研读《诗经》中的其他名篇。通过拓展延伸性阅读,可以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知识更丰富,从而把语文课中孤立的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纳入到一个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更深刻地体味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产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感,养成积极探索的精神。
2.挖掘地方文化资源
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是语文教学开发利用的宝藏,如非物质文化、民间故事、风俗文化、历史古迹等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只要我们细心收集,善于开发,就能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服务。一位教师执教必修教材《奇妙的对联》,利用我区香山寺、凤凰山等地的楹联及居民张贴的春联、婚联,让学生理解对联的特点及蕴含的文化,帮助学生树立生活处处有文化的观念,培养学生留心生活、感受生活、反思生活的习惯,使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品味传统文化,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3.联系生活
语文教师应有“大语文观”,不能把语文活动局仅限于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上,应把教学视野延伸到生活中,发现生活本身创造的种种机会,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
比如邹老师执教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展示了一组图片:拍苍蝇打老虎官员照、遵义吃烤鸡腿中毒小孩离世,让学生思考: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志士们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坚守自己的节操。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为什么近两年来我们国家却出现了拍苍蝇打老虎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什么卖鸡腿的店家伤害了稚嫩的生命?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白是因为道德操守的缺失,唯利是图思想的侵蚀。接着邹老师展示李嘉诚语录:“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我的钱,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我的,一千万块钱送到我家门口我都不会要。”并简介河北保定油条哥刘洪安、青岛彩票哥王伟义举,让学生明白社会由每一个个体组成,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是社会道德的一块拼图,缺了任何一块,便不再完美。教师应该从文中、从身边人的身上感受儒家思想,付诸行动,让儒家思想绽放光彩,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发扬。
三、利用自身资源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更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认知策略、思维习惯、生活经验、教育背景,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和个性特征,也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如果教师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文学修养,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现行的教育体制决定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的传授,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比如一位酷爱书法的教师执教《兰亭集序》,先向学生展示自己临摹的《兰亭集序》,接着讲其中“之”字的不同之妙,既让学生感受到书法之美,又激发学生对书法、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可谓“一箭双雕”。还有一位擅长朗诵的教师执教《祭十二郎文》,示范朗读真挚沉痛,深深感染了学生,范读后再指导学生采用多种诵读方式——大声读、轻声读、分组读、全班读、交替读……学生于诵读中把握文章悲痛的感情基调,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艺术感受,从而感受作者与十二郎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他对后者的沉痛悼念之情。试想,学生经常在这样的氛围中体悟,怎能不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呢?
总之,教师要有解读文本的真功夫,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并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并以自己的真情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真正落实教育部提出的“立德树人”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教师培训教研中心(56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