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健康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阳性率及感染情况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hong0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血清抗-HBs阳性率、接种成功率以及接种后lABsAg阳性率。方法在我区所有居民(包括流动人口)内随机抽取有过乙肝疫苗接种史的7586人进行血清HBsAg和抗-HBs调查。结果在7586位被调查者中,HBsAg(+)共有256,则乙肝患病率为3.37%,而抗-HBs(+)共有4888人,则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为64.43%。不同年龄组中比较,乙肝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组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也存在一定差异,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疫苗的接种明显降低了HBV感染率,但并非所有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均能成功。乙肝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段有一定差异,而乙肝疫苗的接种成功率在不同年龄段亦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健康人群乙肝疫苗抗体
  乙肝全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具有较强抵抗力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此病毒由外壳与核心两部分组成,具有较强耐热、耐高压对醇类、季铵盐类、氯己定灭火不敏感等特性,感染者的血清中存在3种不同形态的病毒颗粒,人类是HBV的唯一宿主,其具有较强的体液传播能力。乙肝疫苗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它是从HBV携带者血液中分离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经处理后而制成。乙肝疫苗接种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乙肝免疫力。乙肝疫苗的成功率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短则接种失败,长则终身免疫。随着乙型肝炎感染率的不断上升,我国已实施新生儿国家免疫规划,乙肝疫苗即是免费且强制性接种的疫苗之一。本研究笔者主要通过对已接种乙肝疫苗的健康人群血清HB sAg和抗-HBs阳性率情况的调查,观察比较不同年龄组中抗体水平和成功率差异,其具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我区固有居民、外来人口、流动人口中抽取已接种乙肝疫苗的居民7586人,男4396人,女3190人,年龄在8月龄一70岁之间,平均年龄37.56±4.85岁。将其分为8个月-3岁1041人,3-5岁1121人,6-9岁1095人,10-14岁1147人,15-19岁1109人,20-39岁1017人,40-70岁1056人,7个年龄组。所有入选人员均已接种乙肝疫苗且不合并其他任何急慢性疾病,但接种疫苗前未检测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其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样本采集
  嘱所有人员在样本采集前三天清淡饮食,禁止烟酒、适当运动,采集前一日晚9时后禁止任何饮食。血标本均为入户采集适龄对象静脉血标本,大年龄组采集肘部静脉血,小年龄组采集肘部、足背、颈部、腹股沟等部位的静脉血,标本采集量均为5ml。现场采集后用冷藏包保存标本,送我中心检验科分离血清。
  1.2.2检验方法
  标本采采用ELISA法测定HBsAg和抗-HB s阳性率,操作过程严格按照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1.3观察及评价标准
  通过检验试验,观察不同年龄段所有患者血清HBsAg和抗-HB s阳性率,统计并计算所有参加调查人员中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比较不同年龄段之间HB sAg和抗-HBs阳性率、接种成功率差异。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x 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7586位被调查者中,HB sAg(+)共有256,则乙肝患病率为3.37%。而抗-HBs(+)共有4888人,则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为64.43%。不同年龄组中比较,乙肝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组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也存在一定差异,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乙肝流行现状分析
  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血制品、母婴传播、皮肤黏膜破损接触性传播、性传播等,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以及蚊虫叮咬等传播途径尚未被证实。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失代偿的年发病率为3%,5年累计发病率约为16%。据有关研究显示,目前乙肝病毒的感染已呈现出世界性流行,全球约20亿人曾经感染过HBV,其中3.5亿演变为慢性乙肝,全世界每年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人超过100万。近年来,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已成为乙肝大国,其HB sAg阳性率约为9%,乙肝带来的社会负担令人堪忧。乙肝疫苗的研制成功和广泛使用有效的控制和减少了乙肝的流行,相关研究有报道,接种与未接种乙肝疫苗的人群HB sAg阳性率分别为4.5%和9.5%,这说明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有效措施。
  3.2实验结果分析
  据我区疾控中心以往资料显示,我区辖区范围内乙肝疫苗接种率已达93.62%,而已统计的HB sAg阳性率约为4.32%,而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为7.35%。除此之外,以往资料还显示,乙肝的患病人群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人群乙肝患病率存在一定差异。为进一步探究我区健康人群血清HBsAg和抗-HB s阳性率,更好地指导未来我区的预防接种工作,本研究笔者通过对我区辖区内不同年龄组的居民进行抽样调查,检测其血清HBsAg和抗-HB s阳性率情况,通过统计学处理结合以往资料得出以下结果:在7586位被调查者中,HB sAg(+)共有256人,8个月-3岁11人,3-5岁14人,6-9岁29人,10-14岁34人,15-19岁33人,20-39岁51人,40-70岁83人,阳性率分别为:1.06%、1.25%、2.65%、2.96%、2.98%、5.01%、7.86%,乙肝患病率為3.37%。而抗-HB s(+)共有4888人,七个年龄段抗-HB s(+)人数和阳性率分别为:957人(91.93%)、753人(67.17%)、731人(66.76%)、697人(60.77%)、817人(73.67%)、504人(49.56%)、429人(40.62%),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为64.43%。不同年龄组中比较,乙肝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组乙肝疫苗接种成功率也存在一定差异,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诉,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检测其成功与否,如未产生抗体需要再次接种乙肝疫苗,直至产生有效抗体;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感染病例,应考虑接种前未检测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所致。为减轻接种风险建议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前完善乙肝两对半检测,如已确诊为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就无需接种。(据:《2010版乙肝防治指南》述,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前是否需要筛查HBV感染标志物,主要是从成本效益考虑,而不是从安全性考虑。自1982年全球实施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以来的实践证明,该疫苗在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乙肝疫苗的接种明显降低了HBV感染率,但并非所有人接种乙肝疫苗后均能成功。乙肝患病率在不同年龄段有一定差异,而乙肝疫苗的接种成功率在不同年龄段亦有一定差异,其中婴幼儿接种成功率明显高于成年人。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讨新助产护理模式对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的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妇产科接收的104例产妇为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些产妇纳入试验组、基础组,各组52例;基础组沿用传统的产科护理模式,试验组实行新助产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率等指标。结果:相较于基础组产妇的情况,试验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显著更高,且第一、二、三产程时间显著更短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面瘫患者的中医施护方式。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3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230例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针对性的治疗与中医施护方式,针对本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本组230例患者中,1 15例痊愈,105例有效,10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5.7%。结论:将中医施护措施应用在面瘫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优化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有效预防及处理产后出血的措施,积累有益经验降低生产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3年5月-2013年8月于我院妇产科分娩的10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5月~2013年8月我院开展系统预防及处理产后出血措施后的产妇100例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观察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情况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例,组间出血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无痛人流患者在手术中,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比采取其他措施所存在的優势之处,并以此结果对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2009年5月到201 2年5月,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治疗的220例早孕的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将其中的在临床期间采用了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11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另11 0例患者定为观察组,这一组是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舌下含服了米索前列醇的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手法整复肩关节脫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总结手法整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 1年6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6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整复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法整复治疗的平均时间为(41.01±10.71)d,骨折愈合的平均时间为8.5周,治疗优良率为88.1%。结论:临床上运用手法整复治疗肩关节脱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手术切口愈合的不良因素,并探讨其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3年09月普外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42例患者和同期住院并伤口愈合良好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归纳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愈合影响因素、治疗及结果。结果:其中切口脂肪液化28例、切口感染10例、裂开4例。结合: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高,常与治疗基础疾病、皮下放置引流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单用以及连用对妇产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单纯应用瑞芬太尼,B组单纯应用舒芬太尼,c组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对比三组镇痛效果。结果A、B、c组拔管时间为9.38±3.26min、17.24±9.1 8min、10.64±2.78min,A、c组和B组比较差异具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四项检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析我院心内科2012年10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择门诊体检正常者8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与健康者Hcy和血脂四项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治疗前Hcy水平和血脂四项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Hcy水平和血脂四项水平
期刊
【摘要】目的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疗效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选取100例2010年2月-201 2年6月来我院进行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进行治疗,对试验组患者采用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将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试验组的50例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乡镇卫生院急诊科夜间急性腹痛的临床治疗情况,对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提高乡镇卫生院治疗急性腹痛的水平。方法择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21 1例,对此21 1例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急性腹痛的原因错综复杂,包括急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泌尿系结石、胰腺炎和急性阑尾炎疾病。其中,急性胃肠炎患者有55例(26.0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