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职业教学模式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1392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经历着大的发展和变革,教学模式在不断摸索中得到改进。文章从教学内容、评价体系、校企联合的办学方针等方面,探讨了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 德国 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赵俪(1979- ),女,江苏连云港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王伟(1963- ),男,辽宁沈阳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学。(江苏 南京 21116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建立‘深度融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JSJG322)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084-02
  近三十年来,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和面向工作任务的教学方法经过不断改进,为企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优秀技术工人。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很多学者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作了介绍和研究,并对借鉴德国职业教学的经验,将德国职业教育模式有效运用到我国的职业教育中提出了不少建议。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大的发展和变革,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优秀的实用性人才的教学方法迫在眉睫。本文对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德国职业教育模式下面向职业工作任务的教学方法的优势做了深入介绍,为改进和提高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思路。
  一、我国职业教学的发展现状
  1.课程改革普遍推行。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都在进行改革。通过教学改革,在高职院校全面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教学。在详细了解岗位要求、职业标准的基础上,打破学科体系的课程安排,设计基于岗位典型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 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教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设计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教学改革正处于初级阶段,有待日后进一步实际实施。
  2.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利用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和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教育模式。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力加强校企合作,使企业的信息优势、技术优势和设施设备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提升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改善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学校的教育功能与企业的生产需求相结合,使职业院校办学出特色、学生有特长,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发展道路。
  二、我国职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在我国职业教学中,以理论讲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方法目前仍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将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获取知识后,消化吸收变为自己的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吸收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经过一段时间运用,提出一些新的想法,从而得以发展。但在职业教育教学中,传统教育方法产生的结果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教师在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生虽然得到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知识,但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所学的知识与未来的职业工作联系得较少,部分学生毕业时不具备较好的独立操作能力,不能立即胜任工作。
  2.我国职业院校由于系别学科划分太细,往往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大学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教育方面也强调专业课程,忽视了综合素质课程。这样过细的分科使得学生在所学的知识上顾此失彼,强于逻辑而弱于创新,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观念的形成。
  3.我国职业院校教学知识更新速度慢,很多知识与社会脱节。当今社会知识更新发展速度快,学校课本内容相对滞后。同时,由于我国职业院校采用三年制教学,学制短,学术氛围不强,学生不愿或者缺少机会表达和讨论自己的想法,更不要说怀疑权威了,很容易造成学生就业时对现实无所适从。
  4.我国职业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学校评价方式。学校考核仅以专业教师的考核评价为依据,并沿用传统的单一试卷方式,以分数定能力,背离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同时职业教育强调技能训练,但与技能训练配套的考核和评价方法滞后,影响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成效。
  5.我国职业院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虽然目前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大部分职业院校还缺乏行之有效的、连贯的校企合作模式,毕业生只能在学校课程结束后自己寻找实习机会。而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实习机会,即使找到了也未必与专业对口,使所学知识停留在书本上的符号和数字,缺乏实践检验。
  三、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启示
  1.德国职业院校的授课教师拥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验。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在企业工作多年、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或技师,他们所讲授的教学单元,内容紧密结合实际,解决方案准备完好,相关资料和硬件准备齐全,可以顺利地按照项目教学的要求进行。同时,教学手段丰富,采用计算机、投影仪、提问卡片等多种硬件设备。我国的职业院校起步较晚,双师型教师比重较小,硬件设备差距较大,教学方法的推行还存在很多困难。德国职业学校重视对学校教师的再培训,将教师参加进修培训作为一种必须履行的义务,每个教师每年一般至少有一周的时间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的学习培训。这种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为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提供了制度保障。
  2.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教师每个学期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或增新。笔者在德期间曾将德国马尔堡大学的几门课程教材(包括教育学、德国文学等)从2008年冬季到2009年秋季的四个学期进行了对比,发现其内容的确有较大变化,新的理论和经典案例等会及时补充到教材中,被验证是错误的或不再重要的理论会被适当缩略。为方便及时更新内容,往往课程没有统一、固定的教材,教师经常自编讲义,并将其放在相应的系部学科网页主页上供学生下载。我国课程一般指定书本为教材,同一学科的教材内容大同小异。德国学生不仅要阅读上课的教材,课后还要看相应的参考文献,因为照搬教材上的内容是无法通过最终的考试。德国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教材中对于很多知识的定义往往不是唯一,倾向于给予学生一些看似矛盾的东西,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让学生自己思考,学会怀疑与论证。这种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创造力,有利于学生自我解决能力的提高。   3.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自由民主。德国职业教育教学在教学形式上除了正常的授课答疑,有至少1/3的课堂时间进行课题研讨,教师提供一些思考性课题,学生自由选择、独立思考、查阅资料,最终形成书面文件,并在班级中当众发表观点,负责回答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提问。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解决问题、互相配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都得到了加强。德国职业教育重视学生对主专业的精通,更鼓励学生对知识的全面学习。德国高职院校科系分类较国内高校简单、粗糙,但涵盖的内容很全面,如信息系的学生有1/6的课程是选修经济系的,且选修课的评分一视同仁于主专业。
  4.德国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多样化、个性化。在考试模式方面,德国职业大学经常采取以“活动为导向”和“现实为导向”的考试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前者以实际的职业活动为导向,根据实际职业活动环境设计问题,注重考核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后者对学生在现实的职业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活动的能力考核。在教师的主观评判方面,德国职业大学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考试要求学生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解决方案,对学生的评价不强调对一个理论或定理倒背如流,而重视学生自我的表达和展现,只要学生是经过认真思考并充分论证的,即使想法有误,同样可以得高分。
  5.德国职业教育拥有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体制。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被誉为创造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满足了德国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虽然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已成为构建我国职业教育模式中的重要部分,但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还处于很不成熟的阶段,仍然有许多问题阻碍着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进行。德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具有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法规中对校企合作的企业、学校和学生的责任和义务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占主体地位,在教育过程中,以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为辅、企业的实践培训为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笔者曾实地考察德国北威州的SVT-GmbH(输油臂制造企业)。其车间里有相当数量的在读学生,主要是附近职业高校主修机械制造的学生,这些学生有专门的技工教师(车间某一特定部门的负责人)进行指导,熟悉企业里各种岗位和机器的操作,指导教师对学生定期进行测验和评分,测验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在学校所学的和实际操作细则等。学生在单位得到的成绩是最终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职业高校技术类、艺术类和经济类的毕业生基本上都具有直接上岗的能力,往往能够基于对自己能力的真实了解而自信地面对求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
  三、结束语
  我国高职教育没有达到德国职业教育所需要的各种环境,如果全套照搬,高职教育改革必然事与愿违。但可以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模式,结合我国国情,设计适合的教育模式。高职院校正在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应将项目教学真正在课程中实施,并扩大深度与广度,使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把以学习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岗位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独立完成完整的项目工作过程中,提高职业技能。考核评价方式要实现多样化、个性化,增进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共识;努力促进企业的参与;加强高职毕业生双证毕业的意识;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要强调企业所承担的培训学生的责任,让考核评价真正适应学生与行业、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要求。无论是教学过程的项目化还是评价体系的多样化,都要求高职院校切实加强与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合作,在职业标准、企业要求和学校教学目标上尽可能达到一致,同时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学校教师,使学校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与职业工种标准及岗位技能要求相适应,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要求的零距离。必须充分挖掘我国的职业教育优势和资源,学习、研究、借鉴国际上成功的职业教育方法,踏实地参与、明晰地了解、冷静地思考、智慧地变通、灵活地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湘伟.德国职业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
  [2]柴彦辉,周志刚.双元制的可移植性研究:机理、内涵与借鉴——教育资源开发的视角[J].教育科学,2008(5).
  [3]刘延明,刘磊.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
  [4]安巍.德国职业教育考核评价制度的发展特点及启示[J].科技致富向导,2010(33).
  [5]黄安贻.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
  [6]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思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0).
  [7]陈洪捷.为学术还是为职业?——德国大学学习传统及其变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
  [8]林震,莫秋树.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探索我国职教新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4).
其他文献
工学结合目前被我国的高职教育高度重视。该教学模式是指通过整体化的课程设计,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使学生能对理论和实践
案例:56岁的邻居张婶年前遭遇了这么一档子事:临近春节了,家家户户都在请小时工帮忙做家务。可张婶却想自己的身子骨还行,一切都可以自己搞定。这一天,她做完了家务,想擦擦棚顶的灰
苏大妈3年前就与“老朋友”拜拜了,可这天又买回来一包卫生巾。老伴儿不解地盯着她,她自嘲地说道:“看啥呀,‘返老还童’了呗。”老伴儿平时爱看医学科普类书刊,了解一些医学知识,
重点介绍固定齿盘和围绕齿盘产生机-电合-的故障,以及实践应用中的改进。
铜川地处陕西中部,山地面积大,气候适中,具有发展林业的自然优势。“十五”末,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78.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到5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含灌木林和四旁树)达到41%。2005年
白河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累计造林21.11万亩,巨大的林地立体空间和退耕还林政策为实施林药套种提供了条件和机遇.积极探索实施林药套种的路子不失为解决退耕还林政策要求
建立工学结合管理并进行工学结合,需要我们在知识、技能、素质、个性等方面制定职业人才需求目标,在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相关企业之间建立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
我国经济的繁荣带动了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但超负荷的交通量,加重了公路负担,使路面在早期便严重损坏,出现坑槽、裂缝等现象。而水环氧乳化沥青在常温下有很好的流动状态,便
波普艺术是现代艺术重要流派之一,对绘画和设计影响深远。波普设计与当代社会人们的心理相契合,是构成当代商业、消费社会的情感体验和个性表达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
[摘要]创业教育并非是一种“精英型”教育,而应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适性教育,分层教学是高职院校开展普适性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以高职学生创业教育需求和创业素质测评作为创业教育分层依据,提出高职创业教育的分层化目标,将创业课程体系按层次进行重组,并通过分层化教学实现高职创业教育的普及化。  [关键词]创业教育 普适性 分层教学  [作者简介]李昆益(1972- ),男,河南开封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